"網絡成語"走紅網絡引熱議 這些詞的意思你懂嗎?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網絡成語」幹擾漢語純潔性嗎

  不久前,「萌」、「親」等網絡新詞書法作品掛進北大第二教學樓走廊,引發熱議,人們對此褒貶不一。目前已被撤下。

  最近,十動然拒(十分感動然後拒絕)、喜大普奔(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細思恐極(仔細想想,覺得恐怖至極)、人艱不拆(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等詞語走紅網絡,熱議不斷。包括本報在內不少媒體做了相關報導。這些網絡成語為何會出現?幹擾了漢語的純潔性嗎?對語言的衝擊到底有多大?對此,本刊特邀請專家從正反兩方面作深入分析。

  自網際網路進入中國以來,網絡用語不時以形同「火星人用語」一般的模樣,激起不明就裡的公眾一陣陣爭議,最新的發明是所謂「網絡成語」,主要在學生中流行。像「十動然拒」、「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等四字詞語,如果不加解釋,可能家長、老師乃至「老網蟲」都說不清楚其確切含義。但看似深奧,一經說透,普通人也都會明白。

  對諸如此類的網絡成語,從語言規範性或純潔性出發,持不贊同態度的人不在少數,特別是中學教師更怕學生在網絡環境中養成過於隨意的語言習慣。不過,從青年文化的角度來說,校園裡永遠不缺讓成人世界摸不著頭腦的各種用語,藉助「行話」或「切口」一樣的表達方式,在自己與成年人世界之間構築起一道鴻溝,保留一塊「私屬領地」,似乎是各個時代青少年的癖好乃至特權。通常,這類特殊用語很難持久地發揮影響,使用者一旦脫離青年時代,也就走出了這塊「語言領地」,而且這類語言本身新陳代謝速度極快,真正能「幹擾」漢語言純潔性的少之又少,倒是有些流行語逃脫了被淘汰的命運,成為文化積澱,升格為「純潔的漢語」。所以,成年人不必杞人憂天。

  不過,僅僅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網絡成語,仍有可能忽略當前青少年所承受的文化衝擊、他們的自覺探索和存在的不足,我們應該從中更多地看到漢語言的生機、今天一代人的成長,長遠地說,還要看到文化傳承和民族復興的契機。

  這些網絡成語看似稀奇古怪,其實裡面有一定之規,不但契合中國傳統成語的部分構成方法,也吸取了西方縮略語的方法。比如,「十動然拒」就是一個有「出典」的成語。在2012年11月11日,華中科技大學一男生將歷時212天創作的16萬字情書裝訂成冊,取名《我不願讓你一個人》,送給心儀已久的女生。女生十分感動,但最後還是拒絕了他。此悽美故事傳上網絡後,激發了網友的創造力,新成語「十動然拒」問世之後,迅速走紅。其實不少傳統成語也是這樣構成的,「臥薪嘗膽」不就出自于越王勾踐忍辱偷生發憤圖強,最後報仇雪恨復國稱霸的史實?

  同樣,「人艱不拆」並非單純從「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中隨意摘取幾個字那麼簡單,作為成語,它表達了某種感悟,雖然略顯稚嫩,但不能否認,這也是傳統成語在內涵上的特徵。成語之所以能「膾炙人口」,不只是因為字詞搭配精巧,能「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其內涵能打動人,產生共鳴。成年人可能覺得「得饒人處且饒人」理所當然,但青少年從切身經歷中悟出「人艱不拆」的真諦,也是人生積澱,交流起來更能感同身受。

  至於「喜大普奔」則明顯運用了西方縮略語,反映了今天年輕一代所處的文化融合大環境以及他們對此的適應和反應。想想日常生活中隨時出現的WTO、GDP等曾經讓人不知所云完全外來的英語縮略語,「喜大普奔」的四個字好歹我們還看得懂。如果前者都能接受,那接受後者又有多大困難?

  當然,把網絡成語簡單看作是對傳統文化的成功繼承或對西方文化的成功吸納,那只是皮相。因為無論傳統成語還是西方縮略語在表達上都有自己的邏輯和策略,並非單純組詞遊戲。典型的傳統成語通常有一個三層次架構,首先是成語所表達的意思,其次是為了方便聽者明白這層意思所採用的故事,最後有能讓這層意思為人精準掌握的語言形態。這就是由中國傳統「言意」理論所派生出來的人際傳播的「意象言」結構。比如,「刻舟求劍」用來表達關於「兩個坐標系相向運動時,如何判定某一物體的位置」的道理,但它不是直接採取現代數學的表達方式,而是藉助「象」,即為傳播道理而設計的形象生動的故事,將道理藏在情節之中,再用四個字將道理固定下來:其中「刻」具有靜止固定的意思,而「舟」則代表動態因素,要在「動」與「靜」的相對關係中,「求得一劍」就不那麼容易了。傳統成語如此複雜但又易懂,如此深奧但又明了的傳播效果,顯然不是網絡成語所能企及的。反過來,這恰恰說明,今天的青年在傳承文化上迫切需要成年人的引導和自己的努力。

  同樣,西方縮略語也有自己的規則和技巧,無論「金磚國家」(BRICS),即用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國的首字母來表達對新經濟體及其發展前景看好的意思,還是把「BC」(英國石油公司的縮寫)故意「誤讀」為「Beyond Petroleum」(表達「超越在商言商,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意思),都成功地借偶然排列在一起的無意義字母,傳播出明確的新意思。

  同傳統成語和西方縮略語做一比較,很明顯,網絡成語既缺了中國成語的神韻,也丟了西方縮略語的機趣,這種沒學到別人長處,反忘了自己根本的情狀,在中國成語裡就叫「邯鄲學步」。如此形容雖有「刻薄」之嫌,但還不離譜。

  問題在於,當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創造成語」時,成年人尤其是學校主管部門和老師給他們提供了什麼幫助或者條件?如果能多看到學生面臨的文化交融及其帶來的困惑,根據他們現在的狀況,營造一個友善的環境,提供一些知識上的幫助,甚至像電視上正熱播的「漢字聽寫」節目那樣,引導他們從掌握成語開始,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深層次結構和運行邏輯,那最後收穫的肯定不止幾個成語,更有年輕一代對民族傳統的熟悉、認同、繼承和創新,這肯定要比追求漢語言的「純潔性」更應該為整個社會所關注吧。

相關焦點

  • 這些網絡成語 不懂你就OUT了
    N海都網記者 翁海霞 海都網訊 不明覺厲、人艱不拆、十動然拒、喜大普奔……這些令人一頭霧水,又貌似「成語」的四字詞組,近日在網絡上非常流行,搞不懂這些詞組的意思,說明你已經OUT了。這些詞組被命名為「網絡成語」,作為網絡時代的人群,要跟上節奏,那就要讀懂它們的意思。
  • 網絡"四字成語"走紅 專家:完全不值得推廣
    新學期伊始,大量所謂「四字成語」出現在學生作文中,這些成語來自網絡,代表著時尚,卻詞不達意。語言文字專家對青年報記者表示,網絡語言對語文教學的入侵已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這將直接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影響語言的純淨。記者展開調查。
  • skr、xswl、zqsg啥意思 「00後」網絡用語你懂嗎
    skr、xswl、zqsg啥意思 「00後」網絡用語你懂嗎「00後」網絡用語你懂嗎?skr、xswl、zqsg啥意思?近日,「00後」的網絡縮寫用語在微博走紅,你知道xswl和zqsg是什麼意思嗎?
  • 「江蘇各地方言口頭禪」走紅 網絡用語流行引擔憂
    「江蘇各地方言口頭禪」走紅 網絡用語流行引擔憂 2014-07-29 14:45:06近期,一則「江蘇各地人口頭禪匯總」的帖子就在網絡走紅了。這篇帖子匯集江蘇13個城市的方言口頭禪。「幹麼事啊」、「親娘來」等方言,喚起了人們對家鄉方言的記憶,也引發了各位網友對家鄉方言口頭禪的熱議。
  • 蘇州小哥唱原創歌曲《生僻字》走紅網絡,這些字你都認識嗎?
    蘇州小哥唱原創歌曲《生僻字》走紅網絡,這些字你都認識嗎?說到唱歌,很多網友都喜歡在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哼兩首歌表達一下自己內心的快樂,或者在休息之餘也約幾位好友一起去KTV一展歌喉,發洩一下自己心中的憤懣。
  • 網絡流行縮寫造成語一翻譯就好理解 給力詞彙傳播廣
    網絡世界裡,想跟上節奏,必須了解一套通行的另類語言。比如「表」是「不要」的意思,「油菜花」是說一個人有才華。還有專門的一類——「網絡新成語」,比如「十動然拒」,「不明覺厲」,「火鉗劉明」,「喜大普奔」……你光從字面看,根本不知是什麼意思。
  • 4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成語,學生看完撓頭:這不是網絡流行語嗎
    4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成語,學生看完撓頭:這不是網絡流行語嗎!在孩子們讀書的時候,老師為了鍛鍊孩子們的寫作能力、讓孩子們可以拓展知識,更會要求孩子去背誦成語。所以如今的學生,對大部分的成語他們都能掌握。
  • 網絡頻現「縮寫」新成語:是語言豐富還是退化?
    十動然拒、喜大普奔、累覺不愛、人艱不拆……這些看著也是四個字的詞,你知道它們是幾個意思嗎?先不管幾個意思,你至少要知道,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作——網絡新成語。  網絡世界裡,想要跟上節奏,必須漲姿勢(長知識),必須了解一套通行的另類語言。
  • 網絡流行語及英文歌被翻譯成文言文引熱議
    中新網2月9日電(上官雲) 近日,「古詩版阿黛爾金曲」在網上走紅,網友將英文歌詞譯為文言文,引得不少人點讚,一股「網絡流行語翻譯文言文」熱潮隨之掀起,人們對翻譯結果則褒貶不一。在熱議這股「文言文神翻譯」潮流的同時,「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 這些網絡流行語你知道啥意思嗎?
    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過年了,你知道今年有哪些網絡流行語嗎?一起來看一看吧。4、吃雞經常打遊戲的應該都知道,這個詞最早來源於電影《決勝21點》,之後在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而火遍網絡,當你堅持到最後,獲得第一,就會出現一段臺詞:「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所以也是勝利的意思。
  • 這些詞你知道嗎? 網絡流行語讓大夥伴們驚呆了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批新的網絡詞彙,許多家長、老師對此表示擔憂,甚至反對,認為這是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也是一種不尊重。但是近來,人們發現,網絡詞彙出現的頻率已經越來越高,在一些傳統媒體上,在大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上,許多地方都大大方方地用上了網絡詞彙。  這些新詞,你看得懂嗎?你願意跟隨潮流學習新詞,還是反對它們的普及化呢?
  • 這些網絡流行文化詞你「get」到了多少?
    平常和朋友聊天有事沒事總會蹦出幾個網絡流行詞彙,而這些流行詞彙的真正的起源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解釋幾個最近比較流行的網絡熱詞。這個梗可以用於各種場合,而不同場合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比如遇到一些令人不爽的事或人時,盤他之後這個梗被用於各種其他地方,盤他類似於「懟他」,「幹他」的意思;當看到喜歡的事物時,盤也可以理解為想把ta捧在手心裡,反覆撫摸揉捏,以表喜愛;又或者看到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時也可以說盤,意思類似於去撩TA。總之,萬物皆可盤。
  • "語言貧乏"引發網絡熱議 網友:腦子裡沒詞
    原標題:網友:「腦子裡沒詞」,也不排斥「哈哈哈」 近期,有關年輕人「語言貧乏」話題引發網絡熱議,新浪微博話題#七成年輕人感覺語言貧乏#獲176.1萬次閱讀。部分網友憂思:慣用網絡用語影響自身表達。
  • 哪句成了你的口頭禪?2019十大網絡用語來襲,你都懂啥意思嗎
    2019十大網絡用語來襲,你都懂啥意思嗎 2019-12-10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年最流行網絡用語,這些梗你都收到了嗎?
    今年轉發錦鯉的活動特別流行主要是因為選秀節目《創造101》裡邊的楊超越,因為其運氣超好,被視為「錦鯉」本尊,把錦鯉一詞的使用推向了一個高峰,各大商家也借著錦鯉的幸運推出各類活動以達到宣傳、推廣和銷售的目的。2.C位出道。「C」是「Center」的首字母,有中心、正中間的意思,所以正中間的位置也是最受矚目的位置,能夠佔據C位,說明其是整個團隊的核心、靈魂人物。
  • 網絡時代是否需要「保衛」漢語 新詞頻出引熱議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題:網絡時代,我們需要「保衛」漢語嗎?  新華社記者白旭、李逾男、魏夢佳  很多很多年後,我們會記得「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會記得「男默女淚」,還是「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  網絡日益普及,社交媒體高速發展,快速催生出新詞、流行語。
  • 網絡成語毀譽參半 「新成語」應如何對待
    這些見所未見、仿佛來自外星語言一般的四字詞語,讓蘇西無奈地感慨自己跟不上「網絡時代進步的洪流」,「看著這些非得百科一下才明白意思的新成語,我都有點『累覺不愛』了。」   在新浪微博中,如果輸入「不明覺厲」,你可以找到500多萬條相關微博;輸入「人艱不拆」,你可以找到800多萬條相關微博,而輸入「喜大普奔」,你可以找到1500多萬條微博。   「新成語」的使用人群也在不斷換代:從一開始創造它們、喜歡逛貼吧發帖的青年網友,逐步過渡到更為成熟的網絡用戶人群。
  • 這些過氣的網絡用語你還記得嗎?
    給力 給力,一般表示有幫助、有作用、給面子的意思。因日本搞笑動畫《西遊記:旅程的終點》漢語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臺詞:「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師」而流行。
  • 2018年網絡十大熱詞,含義你都懂了嗎?你最pick哪一條?
    2018年網絡十大熱詞,含義你都懂了嗎?你最pick哪一條?文|布丁今天已經是2018年12月25日,距離敲響19年的鐘聲只剩下6天的時間,不得不讓人感慨,一年又過去了,那麼2018年的十大網絡」熱詞「,你都知到是什麼含義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這十大熱詞。
  • 2017年網絡流行語你都知道嗎
    2017年已經過去,這一年來出現了許多網絡流行語,並且這些流行語被運用到各種聊天中,起到活躍氣氛,自我調侃等作用。那麼今年的網絡流行語你都掌握了嗎?因此網友紛紛責問道「李白,你的良心不會痛嗎」。後來隨著鸚鵡兄弟 的表情包一起走紅網絡,意思為吐槽別人你過意的去麼。扎心了,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