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剛步入小學的時候,就會認為時常講成語的人非常有文化。特別是寫作文的時候,如果能夠在作文當中引用成語,不僅讓人覺得作文很有說服力,而且老師也會因為運用的成語的恰當而進行加分。成語的典故與引用,如果孩子掌握了,他們的學識也會更深。
4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成語,學生看完撓頭:這不是網絡流行語嗎!
在孩子們讀書的時候,老師為了鍛鍊孩子們的寫作能力、讓孩子們可以拓展知識,更會要求孩子去背誦成語。所以如今的學生,對大部分的成語他們都能掌握。但是人與人語言溝通的變化,漸漸地讓一些成語「看起來很不像成語」。
如果不是有很紮實的文學功底與背誦記憶,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的模糊意識而被誤導,認為一些看似不是成語的成語,它們更像網絡流行語。
如果不是通過解釋,試問以下四個成語,有誰能一眼認出他們就是成語呢?
一、喝西北風
1、案例
撒貝寧在一檔知識類的綜藝節目中當主持人,當嘉賓要求他選出哪一個不是成語的時候,撒貝寧一眼就認定「喝西北風」不是成語。可是最終的答案顯示,撒貝寧的選擇錯了,「喝西北風」是一個成語,而且還有典故。
2、原因
像撒貝寧如此高學歷的人,都誤認為喝西北風不是成語。其最大的原因是他主修的不是文學,對這句成語典故也不熟悉。其實「喝西北風」是出自《儒林外史》的成語,含義我們都知道是吃不起飯的意思,可能因為人們的口頭話說多了,就容易對它產生誤解。
二、又弱一個
1、太直白
光看「又弱一個」四個字,看起來非常直白。我們在日常的用語當中,如果出現了又弱一個,就會下意識地產生理解:這是一個新潮的網絡用語,意思就是又有一個人弱爆了!從含義來講就直接說出那個人的力量實在太弱了!
2、出處
可是真正含義解釋並不是指別人的能力弱,而是文言文的成語。因為出自《左傳·昭公三年》,從裡面的引據來講,「又弱一個」實際是「又少了一個」。而且他是古人對已逝世者的惦念用語。含有故事的典故,所以它也是一個成語。
三、令人噴飯
我們都知道央視新聞的播出都有一定的嚴謹性,對主持人的水平也會要求很高。但是康輝在進行一件事的評價當中,以「令人噴飯」作為評價。康輝的主持水準「下降」,立馬引發許多網友的熱議。有人贊同央視主持的接地氣做法,也有的人認為需要穩重主持新聞。所以整一個網絡都因此吵得不可開交。
2、官方「認證」
官方對此感到很無語,立馬出來進行科普「認證」,「令人噴飯」是一個成語。它的來源是李汝珍的《鏡花緣》,它的含義解釋與我們的常識也沒有區別。意思是指如果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人很滑稽可笑,就會讓人忍不住地把吃在嘴裡的飯菜噴出來。
四、冬日可愛
1、誤解
看到這是個字,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它就是愛走文藝風的朋友圈流行文案。也許我們看多了一些網絡走紅的小清新文案,就在下意識裡對「冬日可愛」產生誤解。如果加上了四季可愛,星辰明朗等自編詞彙,更加會認不出來它是成語。
這個成語其實是出自《左轉·文公七年》,它的含義與我們的常規理解寓意不一樣,它的意思是指某一個人因為態度溫和、與人為善,別人都很願意與他接近。如果我們沒有熟知這個出處,對於「冬日可愛」這個詞,也很難理解到它真正的含義。
總結:
眾人皆說,成之用語。古人的故事典故能夠沿用下來,就會成為成語。我國5000多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並不能使我們把每一句成語都記熟。但是活到老、學到老,既然成語對孩子的寫作水平和個人知識水平有幫助,那麼我們也需鼓勵孩子多掌握成語。
成語的運用不恰當,很容易鬧成笑話。在我們要求孩子掌握成語的時候,不光需要他們熟記,還需要他們理解。孩子只要理解成語的真正含義,他們才不會因為胡亂使用成語而鬧出笑話。
長按二維碼識別
積累更多知識文化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