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流行縮寫造成語一翻譯就好理解 給力詞彙傳播廣

2020-12-11 浙江新聞

  網絡世界裡,想跟上節奏,必須了解一套通行的另類語言。比如「表」是「不要」的意思,「油菜花」是說一個人有才華。還有專門的一類——「網絡新成語」,比如「十動然拒」,「不明覺厲」,「火鉗劉明」,「喜大普奔」……你光從字面看,根本不知是什麼意思。

  十動然拒的來歷:

  十分感動然後拒絕

  去年11月11日光棍節,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大四男生王文瑾,將歷時212天創作的16萬字情書裝訂成冊,取名《我不願讓你一個人》,送給心儀已久的女生。這名女生收到情書後十分感動,但是沒有接受表白,最後拒絕了他。此事被其室友傳到網絡後,網友以此故事創作出一個網絡新成語並迅速走紅——「十動然拒」,也就是「十分感動然後拒絕」。

  縮寫造成語

  說出來就好理解

  不難看出,這些新成語,都是採用常用語句的縮寫形式,有些可能讀著拗口,但一旦翻譯過來,你就心領神會:哦,原來是這個意思!比如——

  【不明覺厲】雖然不明白你在說什麼,但是聽起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表面詞義用於表達菜鳥對專業型技術型高手的崇拜,引申詞義用於吐槽對方過於深奧不知所云,或作為偽裝自己深藏不露的託辭。

  【男默女淚】 2010年初出現的網絡用語,全稱為「男生看了會沉默,女生看了會流淚」,常用來形容某篇文章的主題,多與情感愛情有關。

  【火鉗劉明】是「火前留名」的意思,通常在一些有爭議的作品剛出來時使用,表示看好這作品會火的可能性,而在前排留名。此外,「山前劉明」是「刪前留名」的意思。

  【累覺不愛】是「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的縮略形式。源自一個帖子,一名95後男孩感嘆「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後引發眾多二三十歲的青年議論。

  【喜大普奔】是「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縮略。

  【細思恐極】是「仔細想想,覺得恐怖至極」的意思。

  【人艱不拆】是「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的意思。

  【說鬧覺餘】是「其他人有說有笑有打有鬧感覺自己很多餘」的意思。

  【社病我藥】是「社會生病了,為什麼讓我吃藥」的意思。

  【冷無缺】 「冷漠,無理想,信仰缺失」的縮略形式。

  【請允悲】 「請允許我做一個悲傷的表情」的縮略形式。

  【語死早】 「語文老師死的早」的縮略形式,指語文水平低下,也可以諷刺某人對一段話的錯誤理解。

  ……

  語言形成是大浪淘沙

  生命力強的留下來

  網絡新詞被頻繁使用後,有的慢慢固化下來,成了常用詞。

  去年,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發行,收錄了「給力」「雷人」「達人」「宅男」等3000多條網絡新詞,一時引起熱議。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孫鬱院長接受採訪說:「時代發展,社會變遷,語言的表達方式跟著變化,這非常正常。智慧表達的空間越來越多,每個時代都有新的表達方式出現,是可以被人們接受的。」

  那這些網絡新成語,是不是可以留一些下來,甚至等到新一版《成語詞典》發行時,也被收錄其中?

  我們採訪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漆永祥,他說:「語言形成是大浪淘沙的過程,一個詞語能不能流傳,要看它的生命力。有些詞語現在網上很火很熱,可能兩周後,就沒了蹤影。」

  漆教授說,語言的發展都是約定俗成的,說得簡單點,用得久了習慣了,就成詞語了。古代的成語也大都是由當時社會上的掌故發展而來,經過多年使用,流傳至今。比如「洛陽紙貴」,是當時洛陽發生的一件事:文學家左思寫了一篇《三都賦》,因為寫得太好了,引發洛陽權貴之家爭相傳抄,一時使得紙價上揚。

  現在網絡上的這些新成語,不用替它們操心,只要看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乾淨、合適的詞語,生命力較強,人們習以為常地使用,老人小孩都知道,這樣的詞就能留下來。有些詞語可能曇花一現,流行一兩個月就被自然淘汰。就像原來使用數字表達意思,88是拜拜,520是我愛你。這種表達方式,在現在的90後,00後看來,已經老土、過時了。

  網絡熱詞「給力」

  為什麼能收入詞典

  我身邊有位朋友,在北京語言大學學了六七年漢語言文字學,明年博士畢業。這些網絡詞彙,他都不陌生,能熟練使用。

  為什麼這些詞會火?他曾專門思考過,並寫了下來——

  這類網絡詞彙很有意思,它們都有成詞的理據(專業詞彙,是指詞的表達形式與詞意之間有時具有某種內在聯繫,我們可以從這些表達形式中推斷出詞的含義),很凝練,很生動,所以很受年輕人的青睞。但能不能收入詞典,是由這些詞本身的理據性和被接受的程度決定的。

  舉個例子:有的網絡用語構詞的理據性很強,如「給力」一詞,認識「給」和「力」的人都能理解「給力」的意思。按語法規範,「給」後面只能接表示具體實物的名詞,但「力」是一個抽象概念的名詞,用在「給」的後面,化抽象為具體,作用凸顯,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詞意義很確定,很生動,容易被大家接受,所以傳播開來,並不局限於網絡使用,最後成為全民使用的詞語,被收入詞典。

  「十動然拒」這個詞的理據性就不及「給力」強,「十動然拒」是通過簡縮的方式構成新詞,但簡縮後的效果不及「給力」生動。另外,不了解這個故事的人,很難想到「十動」是「十分感動」的簡縮,所以這類詞傳播的範圍不會很廣,可能最後不會像「給力」這麼幸運。

相關焦點

  • 「網絡成語」會進成語詞典嗎
    專家稱為時尚早因為傳播範圍相當有限  本報訊(記者李晗實習生徐振)十動然拒、喜大普奔、不明覺厲、人艱不拆……這些四個字組成的詞語,從字面上看,很難理解它們的真實含義,然而在資深網迷的眼中,這些都屬於既好用又流行的「新成語」。昨天,有網友建議應將這些網絡新成語收入《現代漢語詞典》出版。  每個網路新成語出爐的背後,幾乎都有一段小「故事」。
  • 網絡頻現「縮寫」新成語:是語言豐富還是退化?
    縮寫的「新成語」  說出來你就理解了  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新成語的意思,你就會知道它們是被如何造出來的——不難看出,這些新成語,都是採用常用語句的縮寫形式,有些可能讀著拗口,但一旦翻譯過來,你就心領神會:哦,原來是醬紫(這樣子)!比如——  十動然拒:十分感動然後拒絕。
  • 評「網絡新造詞語流行」:語言該規範就要規範
    網絡語言如井噴般出現,已是不爭的事實,這些新造語詞不僅充斥網絡,而且還影響到傳統媒體和書刊,甚至成為許多年青一代的交往用語。其實,五花八門的網絡語言,向來就分幾種。其中一種早已有之,有的原意照搬,有的僅僅調換了某個字,有的不過是增添了新的義項罷了,由於在網絡中被高頻率運用,所以才增加了知名度。這類詞彙,沒有病症,一看便明白,即使與原意有所不同,但稍加解釋就能一清二楚。
  • 網絡用語對蒙古族學生學習漢語詞彙的影響
    今天網絡用語充斥於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始終。對於蒙古族學生而言,學習漢語詞彙的過程中會受到網絡用語的影響。在當今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網絡流行語的廣泛運用,其提升了漢民族語言的活力,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漢語詞彙的學習。一、網絡用語對蒙古族學生學習漢語詞彙的積極影響首先,有利於詞彙積累。
  • 網上流行「中式英文」
    相信有一定英文基礎但缺乏頻繁網絡生活的人,未必能知道這個詞的含義。在如今「神馬」都可以說「給力」的時代,Geliable就是網友自創的中式英文「很給力」(Geili「給力」的拼音+表示能力的英文後綴able)。甚至在英文教育機構英孚英語的路牌廣告中,也打出了這個單詞。  事實上,除了Gelivable之外,在網絡中流行的詞彙「蟻民」、「偷菜」甚至「春哥」等等都有自己的專門英語詞彙。
  • 網民造英文詞ungelivable 意為「不給力」-
    前綴「un-」在英語中表示否定,可翻譯為「不」;後綴「-able」在英語中表示單詞為形容詞;而中間的「geli」卻是直接音譯自中文的「給力(geili)」。與其它英文單詞相比,這一「中式英語」單詞基本上符合了英語造詞規則,唯一不同之處則在於——老外絕對看不懂。雖然老外看不懂,但是ungeliable在中國網友中卻大受歡迎。「昂給力圍脖!」
  • 網絡"四字成語"走紅 專家:完全不值得推廣
    學生作文爭用網絡「四字成語」  青年報記者的一個朋友是小學語文老師,最近她向記者抱怨自己在開學這幾天「備受打擊」,竟「淪落」到連學生作文也看不懂的地步。原來,這位語文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談暑期歸來後的感想,結果有幾個學生寫了類似的話:「看到教室在暑假裡被粉刷一新,真讓人感到喜大普奔。」
  • 雙面」龍傲天「:流行詞彙的語義泛化
    由於人們對於詞彙的運用往往會帶有主觀色彩,從而導致詞彙在傳播和使用的過程中語義範圍不斷擴大,這種現象一般被稱為「語義的泛化」。這一現象在語義本就不明確、時常帶有隱喻色彩的流行詞彙中更容易發生。根據上文對於「龍傲天」一詞起源及詞義演變的介紹,我們可以將流行詞彙語義的泛化歸納為三個階段。
  • 組圖:盤點2010年十大中文雙語新詞 看誰最給力
    編者按:2010年的年末,大家都在討論今年哪些事件和言論最「給力」,各種盤點和匯總的帖子引來無數網友「圍觀」。一邊是「富二代」四處炫富,鈔票滿天飛;一邊是80後小夫妻上演「蝸婚」,離婚不分居。「偽娘」和「偷菜」的熱潮尚未退去,「團購」和「秒殺」的大旗又紛紛立起。
  • 4個字兒的都可以叫成語嗎?
    「人艱不拆」等網絡「新成語」引爭議   人艱不拆、十動然拒、喜大普奔、累覺不愛……這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4個字的網絡流行語,近來被稱為「網絡新成語」。然而,只要是4個字的都可以叫成語嗎?網絡流行語可不可以有點起碼的邏輯和語言的美感?
  • 屌絲一詞有了標準翻譯,請看《中華漢英大詞典》
    上世紀80年代,陸谷孫在美、英、加等國的華文書店就發現,有意購買漢英詞典的外國顧客遠多於購買英漢詞典,只是因為漢英的種類偏少或者不適用,常常失望而去。如此種種,編撰一部漢英詞典成了陸谷孫的心願。單字條目逾2萬、復字條目逾30萬、成語逾2萬條、釋義逾50萬項。15個寒暑,陸谷孫及團隊專家交出了一本集古今漢語詞彙之大成的詞典。
  • 網文譯者CKtalon: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的翻譯情況
    網文譯者CKtalon: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的翻譯情況 【編者按】「網文出海」作為一種跨文化的全球傳播活動,創作和翻譯共同決定著海外傳播的品質。
  • 廣中醫成立中醫藥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新聞—科學網
    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葉金寶,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宏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傳統醫藥國際交流中心處長鄭亞峰,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翻譯專委會會長單寶枝出席會議並為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揭牌。王宏斌還為南京農業大學典籍翻譯與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王銀泉頒發杏林學者講座教授聘書。
  • 如何在對外傳播中巧妙表達中國特色詞彙
    在對外傳播中,需要大量的外宣翻譯工作,即把大量有關中國的信息從中文翻譯成外文, 通過圖書、期刊、報紙 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以及國際會議,對外發表和傳播 ①。其中,具有文化的特色詞彙在對外交流中向來是一大難點,由於英語中找不到與其對應的詞彙,而外宣翻譯的主要目的是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對這些中國文化特色詞彙的翻譯應該使用歸化為主還是異化為主的翻譯策略,這一直是一個爭論焦點。那麼境外媒體是如何處理這一問題的呢?美國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紐約時報》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近年來亞洲版幾乎每期都有涉華報導,並不時有中國專刊出版。
  • 網絡成語「說鬧覺餘」等流行 專家:離成語還很遠
    最近,沒事喜歡上網刷微博的蘇西對於朋友微博中的各種奇怪詞語著實有點無法理解:朋友甲轉發關注感情之路坎坷的微博,評論曰「人艱不拆」;朋友乙轉發關於食品衛生的微博,評論又曰:「細思恐極」。這些見所未見、仿佛來自外星語言一般的四字詞語,讓蘇西無奈地感慨自己跟不上「網絡時代進步的洪流」,「看著這些非得百科一下才明白意思的新成語,我都有點『累覺不愛』了。」
  • 網絡用語有趣與文雅能否兼得?
    身處於網際網路時代,即使你不是網絡用語的追捧者,也能隨口說出幾個「給力」、「菜鳥」這樣的網絡詞彙。
  • 「給力」背後的日語衝擊波 中國文化創造力走向低迷
    「給力」毫無疑問名列榜首。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其實是一個日本詞,出自日本搞笑動漫。如果加上宅、御姐、蘿莉、控、正太、吐槽……我們似乎已置身第三次日本詞「衝擊波」中。據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副教授施正宇介紹,與以往不同,此次日本詞「衝擊波」呈現出三大特徵,一是以動漫語言為主,二是主要停留在口語層面,三是通過網絡迅速躥紅。
  • 人民日報發文批網絡用語 稱語言該規範還是要規範
    近年來,網絡流行語可謂五花八門,近日,廣電總局發出通知,要求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人民日報》今日發表文章《評"網絡新造詞語流行":語言該規範就要規範》,文章稱有些網絡用語就是不好好說話,並認為語言該規範還是要規範。
  • 中國英語「給力」!
    「無法勝任王妃這一重大職責」這句有網友翻譯時使用了feel up to這一非正式用語,很好的活躍了翻譯風格,不過這裡to是介詞,後接動名詞而不是不定式。「心理疏導」算專業術語了,通常翻譯成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這裡也可以變通處理,還是網友erinpark的翻譯,counseling for Kate to help her ease into her upcoming royal life,這裡的解釋性翻譯很好。譯題三:「給力」上檯面各方力挺 網絡語言能否「轉正」?
  • 2008-2010,看十年前網絡流行用語變遷
    增長的不僅僅是網民數量,還有不同的網站、網絡服務、流媒體、社交軟體等等。同樣還有網絡流行語,它們在某一時刻突然火爆起來,之後的大多數被迅速遺忘,少數能被流傳下來,依舊掛在人們的嘴邊。流行語的特徵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們這個網絡時代的特徵,它抓住的是群體的共同心理、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快速火爆、以及隨著而來的快速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