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前胸後背出疹子 小心手足口

2020-12-25 搖籃網

  近期,長春市手足口病發病人數持續攀升。長春市衛生局強調要嚴格執行發生「一例病例關班」、「兩例病例關園」制度。沒有及時關園導致出現問題,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強調「關班關園」制度,是因為手足口病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尤其是那些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極易被傳染。針對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昨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病情特點:

  患者皮疹分布更廣泛

  據有關醫生介紹,往年的手足口病患者多來自農村,而今年市區病例比較多。今年手足口病的特點是皮疹形態分布有所不同。專業人士介紹,以往,手足口病的疹子多分布在手、腳、口腔等處。今年,手足口病患者的疹子不僅出現在這些部位,有些小患者的前胸後背也出現了疹子。而且,患者多是先發熱,熱程還比較長。還有一些患者,發燒後出現了神經系統症狀,先抽搐再出疹子,這給診治帶來很多麻煩。

  據了解,今年手足口病患者病程比往年長,病情重,很容易發展成危重病例。往年對患者治療四五天後就比較平穩了,今年對患者治療到第六七天後,還有可能又發燒。

  預防措施:

  隨時用溼巾給娃擦手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專家說,該病是以消化道傳播為主,比如嬰幼兒吃手、玩玩具、用不乾淨的手抓東西吃,都會使病毒進入食道,侵入體內。也有少數病例出現咳嗽症狀,病毒會在咳嗽時噴出一些飛沫,帶到空氣中,如果班級不開窗,病毒會侵襲免疫力低下的孩子,目前這是次要傳播途徑。

  預防上,首先要勤洗手,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而且不要讓生人抱、摸、碰孩子,儘量不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尤其是室內的遊樂場所。帶孩子在外面玩耍時,準備好帶有消毒製劑的溼巾,大人和孩子隨時擦手,能起到一定預防作用。

  家長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手腳、臀部是否有疹子出現,如果發現孩子出現發熱,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診治,以免貽誤病情。因為目前從患者來看,少數病人病情迅速,危重症孩子愈後不良。

  四招「清剿」手足口病病毒

  ●清新空氣趕走手足口病病毒。家裡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是對付手足口病病毒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居室每天應通風三次以上,每次不能低於30分鐘。

  ●紫外線剿滅手足口病病毒。手足口病病毒對紫外線照射十分敏感,所以可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病毒。

  ●高溫和沸水絕殺手足口病病毒。對寶寶所使用的餐具或奶瓶等,要每天進行高溫消毒,用沸水煮15分鐘以上,每天最好徹底消毒一次。

  ●含氯消毒劑剷除手足口病病毒。家庭中常用的84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劑,手足口病病毒在配比合適的消毒液中是難以存活的。消毒時,可將消毒液按1000毫升水放2-5毫升消毒液的比例進行配比,消毒時間為30分鐘。寶寶的衣物、被褥、毛巾、玩具等適用此法,但水果、蔬菜最好不用此法消毒。

相關焦點

  • 幼兒前胸後背出疹子或感染手足口病
    本報訊 近期,長春市手足口病發病人數持續攀升。長春市衛生局強調要嚴格執行發生「一例病例關班」、「兩例病例關園」制度。沒有及時關園導致出現問題,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強調「關班關園」制度,是因為手足口病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尤其是那些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極易被傳染。針對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昨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經驗分享:當幼兒急疹出來疹子時無需幹預,照常生活就行
    作者:寶寶知道 只需要小太陽的向日葵在我家寶寶六個多月時出現過一次幼兒急疹,想必大家都知道幼兒急疹是個馬後炮,剛開始沒有疹子,只是反覆發燒,而且它屬於病毒感染。還記得當初我家寶寶第一次發燒時,由於寶寶的精神狀態不錯,我就在家給家庭護理,在發燒第二天時去醫院化驗了血,得知是病毒感染這才放心,我知道病毒感染屬於自限制的,沒有特效的藥物,再結合寶寶精神狀態不錯,就回家繼續觀察,當初其實也想過會不會是幼兒急疹,但它畢竟是馬後炮,自己也不敢確定,但就想著不管是不是,期間就一直對待發燒處理,有物理降溫,給過幾次退燒藥,並沒有給打針輸液。
  • 幼兒急疹出疹子圖片
    患兒除了有食慾缺乏外,一般精神狀態無明顯改變,但亦有少數患兒有噁心、嘔吐、咳嗽、鞏膜炎、口周腫脹及血尿、極少數出現嗜睡、驚厥等,咽部和扁桃體輕度充血和頭頸部、枕部淋巴結輕度腫大,表現為高熱與輕度的症狀及體徵不相稱。
  • 從幼兒急疹到手足口,教你分辨寶寶身上常見的紅點點
    在這場「闖關遊戲」中,很多寶寶遇到的第一個boss就是它:幼兒急疹!突然高燒,醫院裡做了一堆檢查也查不出什麼病,非得熬到三五天後燒退了,疹子出了,才能長出一口氣,原來是幼兒急疹!可是發燒出疹的,不一定是幼兒急疹。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猩紅熱、感染性蕁麻疹、水痘、川崎.....等疾病也有類似的症狀。這些疾病中以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最常見,尤其是手足口病,比幼兒急疹嚴重得多!家長們切不可掉以輕心,學會辨別很重要。
  • 健康寶寶突然發燒出疹子,爸爸媽媽得知道該怎麼辦!
    可以經常用溫水溼毛巾擰得稍幹後給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漬,重點擦脖子、胳膊、前胸、後背、大腿等部位,位於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部位可以多擦幾下,防止著涼的同時也防止出疹時受到感染。經常在門急診見到家長抱著滿身紅疹的孩子來看,不等醫生開口問就先問:「醫生我孩子是不是出麻疹?」「我孩子是不是藥物過敏?好嚇人!」之類。
  • 寶寶高燒後出了很多紅疹子?幼兒急疹,試試這個方法
    媽媽的煩惱由由1歲多的時候,有一天突然發起了高燒,體溫到了39℃,父母嚇壞了,趕緊帶著寶寶去醫院,老醫生檢查了以後說不要緊,這是幼兒急疹,開了點退燒藥,說發燒的時候服用,6個小時吃一次,不燒就不用吃了。還告訴家長說發燒3天才能退,燒退出了疹子病就好了。
  • 手足口病的疹子會出現在哪
    網友:我小孩現在7個月大,剛從老家接到廣州,這幾天出現身上長了一些小紅疹子,主要分布在腿部和腕部,臀部有一個。這會不會是手口足病?  徐志信:從描述來看,不能下確切的診斷,目前看來不太像手足口病。  首先因為體溫37.2攝氏度是一個正常的體溫,不算發燒。
  • 小心手足口病來襲
    小心手足口病來襲 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對吃飯失去興趣。那他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各位家長旁友,一起來了解相關常識吧。感染柯薩奇病毒A16的患兒往往並沒有手足口病的所有特徵,有些沒有起皮疹,有些沒有出現口腔潰瘍,有些甚至沒有發燒。誰易得手足口病?這種疾病在幼兒中最常見,但也有直到青春期才出現。成人也會感染,但這很少見。一旦人們感染了柯薩奇病毒A16,他們通常就可以免疫,但是他們可能因為感染另一種不常見的病毒進而得了手足口病。
  • 手足口、幼兒急疹、水痘、風疹、川崎病……看圖識別不同皮疹
    原創 唐教清 丁香媽媽 很多孩子一出生,遇到的第一場大病就是幼兒急疹。突然高燒到 39 ℃,醫院裡做了一堆檢查也查不出什麼病,非要熬到燒退了疹子長出來,老母親才能長舒一口氣。
  • 你家孩子經歷過「熱退疹出」嗎?面對幼兒急疹,家長應該這樣做
    很多家長碰上孩子發熱真是心急如焚,如果再加上身上起了紅疹子,那更加看起來可怕又可憐,真恨不得替孩子生病。其實小兒身體處在發育階段,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孩子發燒、出疹子是家長們最常遇到的狀況之一。
  • 寶寶出疹子,可用這種按摩方法!
    媽媽的煩惱寶寶1歲多的時候,有一天突然發起了高燒,體溫到了39℃,父母嚇壞了,趕緊帶著寶寶去醫院,老醫生檢查了以後說不要緊,這是幼兒急疹,開了點退燒藥,說發燒的時候服用,6個小時吃一次,不燒就不用吃了。還告訴家長說發燒3天才能退,燒退出了疹子病就好了。
  • 幼兒不到一年兩次感染手足口病 專家:致病病毒有20餘種
    而在各社區醫院,也不乏手、足、口、屁股長「泡」的嬰幼兒。  朱慶雄介紹,手足口病是比較好辨別的一種疾病: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孩子的手心、腳心、口腔裡、屁股等部位同時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俗稱長了「泡」(皮疹),這時,孩子還有口痛、不吃飯等症狀,甚至還可能發燒。這時家長就要當心孩子很有可能患有手足口病。
  • 寶寶起疹子的症狀圖片
    疹子,許多疾病均可引起小兒皮膚出疹子。麻疹疹子逐漸出現,通常3天左右出齊;風疹出疹快,通常24小時內出齊;幼兒急疹發熱消退後才出現,一般24小時內出齊;猩紅熱皮疹出現快,24小時內蔓延全身;水痘疹子分批出現,持續時間較長。 疹色麻疹暗紅色,風疹淡紅色,幼兒急疹玫瑰色,猩紅熱鮮紅色,水痘初起為淡紅色,成泡疹後根基周圍有紅暈。
  • 新手媽媽:初遇幼兒急疹,從慌張到淡定
    雖然我已經是一個二胎媽媽了,但是有些育兒難題我還真的是第一次碰見,就拿怡寶那次幼兒急疹來說吧,這真的是第一次親身碰見發燒引起的幼兒急疹,大寶那時候壓根沒有發現過。(之前只是聽說)所以當怡寶第一次幼兒急疹發燒時我就有點不淡定了!
  • 小孩口長疹子未必是手足口病 區分要看孩子手腳
    小孩口中長疹子未必是手足口病醫生:皰疹性咽炎是夏秋季常見病,症狀與手足口病很相似,家長應避免孩子與患兒接觸這幾天,在微信朋友圈有一個帖子被很多人轉發。帖子中說,近期流行一種「皰疹性咽炎」,泉州已有上千患兒感染,是一種傳染性極高的病毒性疾病。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帖子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
  • 孩子生後第一次發熱,很大可能是幼兒急疹(出疹子)
    #百裡挑一#原創:兒科醫師孫方舟嬰兒發熱,是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孩子從出生到生病,第一次出現的異常症狀就是發熱,而第一次發熱,就多趕上了幼兒急疹,今天我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幼兒急疹的知識。幼兒急疹,老百姓俗稱「出疹子」,也有通俗說法叫做「燒疹」,或「三日熱」,我們兒科大夫也叫它嬰兒玫瑰疹(從疹子的性狀來命名,很直觀)。
  • 幼兒急疹出疹子後哭鬧 幼兒急疹出疹子後哭鬧不止
    幼兒急疹出疹子後哭鬧本報2月18日訊18日,記者走訪了威海婦幼醫院、市立醫院及四四醫院了解到,近期幼兒急疹、小兒溼疹患者明顯增多。春季是極易誘發小兒溼疹的季節,醫生叮囑廣大家長注意觀察孩子身體狀況,以便及時確定病情後對症治療。
  • 寶寶突然發熱,判斷幼兒急疹這三大症狀很重要
    在此要提醒各位寶爸寶媽,寶寶出生後的第一次發燒很可能是幼兒急疹哦! 純母乳的寶寶一般六個月內不會生病,而六個月後母體帶來的抵抗力會逐漸消失,當帶來的免疫力用完了,自身的免疫力又沒有形成,所以細菌和病毒特別容易侵襲孩子的身體,這個時候就很容易生病發燒,首當其衝的很大可能就是幼兒急疹了。 什麼是幼兒急疹?
  • 10歲小男孩天生胸口凹陷 前胸幾乎貼到後背(圖)
    醫生在他胸部裝根鋼條   見習記者 張偉  本報訊 打娘胎出來,樓樓(化名)的胸口就是塌的,隨著年齡增長,凹陷越來越大,足有一個飯碗大小,幾乎就是「前胸貼後背」。這怪病就叫「漏鬥胸」。前不久,樓樓做了漏鬥胸微創矯治術,在胸膛的一側開了個2~3釐米的口,一根鋼條穿過胸腔,把反向生長的肋骨往外頂到正常位置。兩年後,樓樓就可以把鋼條取出來,完全康復。  昨日,10歲的閩清男孩樓樓特地換上了一條紅色的運動背心,約上朋友一起上街買東西。整整十年,哪怕再熱的天氣,他也只穿帶領口的衣服。因為從小胸脯畸形影響了發育,樓樓身高只有120釐米,在同齡人中顯得特別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