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好想想,跟面試官的談判中,是什麼導致的你們之間談不攏,屢屢讓你入不了職?
是簡歷不行?是能力不行?還是匹配度不行?我覺得應該是薪水不行吧,面試最後不都得要確認薪水嘛,前三個都不行,也走不到確認薪水的地步,是吧?
想「薪」想事成,想入職,跟面試官談薪水的時候,就要做好5個準備:
1、工作開展計劃的準備
都談的差不多時,面試官肯定會關心如果你入職,你對工作開展的計劃是怎麼樣的,因為他要以此跟你談你的薪水。
你說的越詳細,可行性越大,面試官在與你談薪水的時候就越大方。只要你要求的合理,他都不會拒絕你。
計劃說的模稜兩可,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簡直就是在複述應有的基本流程。面試官是沒有信心願意相信你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但又不想放棄給你一次證明的機會,所以在薪水上他就會扣的特別緊,跟你的理想會有很大的出入,那就容易談不攏了。
2、工作替補方案的準備
什麼是工作替補方案?就是在你說工作開展計劃的時候,要多做幾個備案,能把所有的情況都考慮進去,更加合適,有助於面試官對你專業的認可。
能把情況考慮全,還能考慮透徹,這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是不錯的人選,願意為證明你的能幹放寬條件,比如薪水上對你的滿足。
因為你談的夠全面了,面試官找不到漏洞再在薪水上跟你計較了,他再不把這個機會給你,他怕會錯失掉一個人才。
你做不到這些,他就學得僱用你還存有風險,為了降底這個風險,就只能在新水上跟你開啟拉鋸戰了。
3、未來結果要求的準備
光有方案和備選還不行,還要有執行這些方案的要求。而且要求的越具體,面試官聽得就越有底氣,越覺得應該留下你。
有要求,會讓人覺得可行性更大。雖然還有待證明,但總比沒有要求更讓人值得信服吧?能讓人信服,就能讓人滿足。
你滿足了面試官,作為回報,他也應該滿足你。不然就是不公平的談判乃至合作,他再滿意你,你不鍾意他,又有什麼用。
那他就不會在薪水上要求過於苛刻,只有薪水才是應聘者最關心的因素,解決了這個滿足,應聘者才有滿足的感覺。
4、以往工作結果的準備
新工作,薪水只能比以往高,至少也是持平,要是比以往低,怎麼談,也談不下去的吧。不都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
那你就要把以往的工作結果準備一下,在跟面試官談薪水的時候,說於面試官聽,最好有據可查,不要憑空捏造,一個背調,什麼都清楚了。
讓面試官覺得你的能力配你要求的薪水,不然他對你的能力就會有所懷疑,在你的要求上就會打點折扣。
顯然,這不是你想要的結果。所以你對以往工作的結果有有準備,活生生地呈現在面試官前的時候,讓他閉嘴,不好意思再跟你計較。
5、以往收入證明的準備
有的面試官會問你的收入,這個你一定要算好,不要臨場計算,一容易緊張算錯,二不利於你的主動,三容易被抓住把柄。
面試官無非會問你一個月拿多少錢,或年薪多少,吃住花多少,油費又多少等等,他就是想知道你要求的薪水都怎麼支配了。
他這麼做,是在核算滿足你基本保障的最低薪水是多少。你提前準備好,等他問的時候,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給他核算的機會。
而且你還可以提前加點小動作,把花費稍微提高一點,處處主動,才會在跟面試官談薪水的時候不被動。
萬裡長徵就剩最後一步了,你卻走錯了,死在了跟面試官的談薪上,確實有點可惜,不管誰對,誰錯,沒談成,都挺失敗的。
那就提前做好談薪時需要的準備吧,相信成功的機率一定會大增。到時候你自己會有「薪」想事成的喜悅,和被認可的感動。
談判,不是你說我聽,也不是我說你聽。更應該算是周旋,到最後即滿足了你,又滿足了我。否則,只能是談不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