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孩子的辛苦付出,孩子不知道怎麼辦?

2020-09-07 給生活添一點料

很多父母每天不辭辛苦的為孩子付出,可是孩子還是那麼氣人,永遠不知道父母的愛,父母的付出,卻不知道該怎麼向孩子傾訴,那麼看看這一位母親是怎麼做的吧。

一天晚上,當媽媽在廚房準備晚餐的時候,突然兒子拿著一張寫字的紙走向她,媽媽在圍裙上擦乾手之後看著這張紙,上面寫著「割草五元,這個星期我整理我的房間五元,為你去商店一元,當你去購物時我照顧年幼的弟弟三元,出去倒垃圾一元,獲得良好的成績報告五元,休整花園翻土兩元,總計獲得22元」。

也許我們很多人身上都發生過類似的情景,我們是怎麼做的呢,暴怒還是付之一笑然後給了呢?看看這位母親吧。

母親想了一會,拿起鋼筆在紙的背面寫到「當你在我腹中生長時,我懷著你的那九個月是無價的,你生病時我陪著你一起熬夜的那些晚上為你求醫祈禱這是無價的,這幾年來你調皮搗蛋造成的麻煩和所有的淚水那是無價的,那些昔日憂鬱的夜晚和將來面臨的煩惱是無價的,為你準備的玩具食物衣服甚至為你擦鼻涕那是無價的,兒子當你把以上所有的累加起來,我對你真摯的愛全部是無價的」。

當兒子讀完母親的這些話之後,他雙眼含淚深深地向母親鞠了一個躬,熱淚盈眶的看著母親說:「媽媽我愛你」隨後拿出鋼筆在他列的帳單上寫了四個字「全部還清」

看到這裡,我想很多做父母的朋友都會有點啟示了,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能體貼和理解自己,父母不但每天要工作還要操持家務,可孩子仿佛得了感情淡漠症對父母的辛勤付出一點都不領情,其實造成孩子薄情的正是父母自己,你的這份愛讓孩子感受到了嗎?你的這份辛勞讓孩子體會到了嗎?如果你總是對孩子不吭不響,默默的做著無名英雄,又怎能指望孩子認識到這種平凡中的偉大呢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學會用高情商的教育方式和孩子溝通,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懂得愛人愛自己無自私的人,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學習。

通過這個故事朋友們有什麼啟示,不妨留言交流一下,讓我們一起交流學習,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付出才是真愛
    因此,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愛孩子不是為了滿足自己需要的一味付出,真正的愛是促進孩子的心智成熟。——瑪麗亞 · 蒙臺梭利當心理醫生問那位牧師,整天為妻兒操勞不覺得辛苦嗎?牧師說,當然辛苦,可是他愛他們不能不管他們,讓他們失望。牧師沒有意識到,要讓家人獲得健康,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我照顧。 後來,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牧師不再凡事盡心,不再幫兒子收拾,也不替他們交保險費,而是讓他們自己負責。
  • 想要孩子體會父母的「不容易」,不需強調付出,要改變教育方式
    家長總是覺得,只要自己付出全部心血對孩子好,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孩子,這樣一定會換來孩子的理解或孝順。可在生活中往往出現了相反的情況,大人付出心血和精力,孩子完全感受不到,甚至還嫌家長做得少、做得不好。
  •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付出了那麼多,孩子卻不感恩反而埋怨父母
    昨天在一個公眾號裡,看到一篇文章,講到父母對孩子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孩子卻不懂得感恩,甚至還會埋怨父母。比如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會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哪怕自己節衣縮食,也要給孩子最好的東西。父母覺得,讓他從小學英語,學畫畫,學鋼琴,這些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大多數小孩更多的還是愛玩,他們去學,也不一定是自願的。
  • 關於辛苦的句子 背後付出的辛苦的句子
    3、人生有時候就是你辛辛苦苦在房裡做兩小時作業,剛拿起手機切換首歌,爸爸就突然推門而入。4、這麼多年,你真是太辛苦了,願你在以後的日子裡,即使單槍匹馬,也能勇敢無畏。5、創業路上,再苦再累沒人能理解這種感受,一路的酸甜苦辣鹹,只有自己知道。人不怕失敗,失敗了自己辛苦一點,大不了重頭再來,人不死終會出頭。
  • 為什麼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不知道感恩?因為你沒做到這七點
    時下許多中國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著白眼狼,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了一個個白眼狼般「受之無愧」的孩子,這樣的孩子覺得父母付出的所有都是應該的,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有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夠多,孩子還會覺得是父母的錯,還會心聲怨恨。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有用,他只是個優秀的「白眼狼」。
  • 全職媽媽很辛苦,失去的比付出的多,這些「偏見」不要有!
    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為了孩子可以付出她的所有。當孩子嗷嗷待哺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媽媽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成為全職媽媽,回歸到家庭中來。全職媽媽很辛苦,這些「偏見」不要有!全職媽媽是很多女性心甘情願卻也無奈的選擇。她們每天全心全意地為孩子、為家庭操勞,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時間。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家庭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
    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但孩子並沒有錯),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千!萬!不!要!不要試圖用【愧疚感】綁架你的孩子,永遠不要!
  • 高一學生,班主任說學生的付出與成績付出不符,怎麼辦?
    高一學生,家長帶著成績單到處找人,問該怎麼選科,怎麼提高成績,及問問怎麼辦等等!一、關於成績單改變態度,迎難而上父親說班主任說,學生學習也付出,就是成績不理想,語文、英語還行,就是數學不行!還給找了數學一對一輔導!
  • 最「辛苦」的三種媽媽,付出得再多,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最「辛苦」的三種媽媽,付出得再多,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1.控制型媽媽在《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的媽媽很明顯是想給朝陽更好的生活更多的陪伴,可是她對朱朝陽的好是一種自私與固執的控制,並非是朝陽內心所希望的。
  • 為什麼辛苦養大的孩子,卻對父母愛不起來?感恩教育你做了嗎?
    只有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恩德,才懂感恩,懂感恩,才會孝敬父母。有時候,我們往往對別人的小惠"感恩不盡",卻對父母、親人一輩子的似海恩情視若無睹,未曾感念過。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懂感恩,只知索取,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養大,最後換來的卻是孩子的抱怨和不滿足、不理解。
  • 為什麼你對孩子好,他卻不領情?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便是傷害
    得知真相後,金香玉崩潰了,她不明白自己這麼多年辛苦地付出,百分之百的愛女兒,經營家庭,為何換來的是眾叛親離?甚是委屈,而齊明月和她的父親卻覺得生活得非常壓抑,極力地想要擺脫、逃避。01為什麼你對孩子的好,孩子卻不領情看過齊明月與媽媽吵架這個橋段後,我身為家長,非常心疼齊明月的媽媽
  • 霍啟剛育兒觀:每一塊錢的意義,讓孩子知道東西背後的付出
    ,是家長的辛苦。,談論金錢不合時宜,認為孩子長大了就能懂得金錢的重要,所以沒有對孩子進行金錢觀的教育,導致孩子對金錢的概念是模糊的,更加不懂得網絡中那些數字代表什麼,不知道金錢維持著家庭生活的運轉。,孩子不懂得金錢的來歷,不知道背後是父母的血汗,認為父母會生錢,父母無所不能,和媽媽要錢總是很簡單,錢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東西容易得到,孩子就不會知道困難,不懂得錢來之不易的道理。
  • 家長教育孩子要規避"貝勃定律",別讓孩子把父母的辛苦當義務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們在養育孩子上面的"投資"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許多家庭裡的獨苗,可以說是盡享一家人的寵愛。但有的時候,家長對孩子付出越多,孩子卻越不懂得感恩,反而還把父母的辛苦當成是義務,一旦自己享受的東西有所減少,孩子就大發脾氣。
  • 「賺錢辛苦,咱家窮!」養育孩子不易,但也別用「情感」綁架孩子
    結果吃完了冰淇淋孩子又要吃牛排,說好了買小龍蝦回去吃,孩子那小腦袋的主意沒一會兒就變了。於是我輕聲對孩子說:「吃了冰淇淋,買了小龍蝦,是不是很快樂了麼?那如果這個時候還要吃牛排,會不會浪費呀,爸爸賺錢很辛苦的。」孩子立馬說自己不吃了,拉著我趕緊回家。
  • 孩子不應該為大人的辛苦買單,重要的是學會感恩(家長必讀)
    因為孩子,我曾和許多家長聯繫;與學校接洽的大多是母親,當然也有不少父親。若有時間,我會先聽聽家長的看法。很多時候,在討論孩子的問題之外,許多母親常在我面前抱怨自己在家中的辛酸和委屈。記得和一位母親在電話中討論孩子在學校的問題時,母親無奈地說:「我覺得我該做的都做了,孩子還這樣,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真正的愛情很簡單,不願意讓你辛苦,不願意讓你付出,不會問你
    真正的愛情很簡單,不願意讓你辛苦,不願意讓你付出,不會問你,這才是真正愛你的人。這也是父母愛孩子的標準配置。有的人恰恰相反,毒害孩子,珍惜自己。1這是每個人的命運無法逃脫。也有一些老人,年逾花甲,喪失了各種生存功能,他們沒有錢可言,但他們仍然熱愛這個世界,拒絕怕死。
  • 「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 家長要給孩子表露這樣的態度嗎?
    一旦父母對孩子有了「付出感」和「犧牲感」,就會自覺十分不易、十分偉大,潛意識裡認為孩子虧欠了自己。當這種感覺傳達給孩子,孩子隨之產生的就是負疚感,以及安全感的嚴重缺失。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最近特別火:今天在KFC,看到一個爸爸帶著孩子來買兒童套餐,坐下吃的時候爸爸和孩子說:「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孩子看起來有7、8歲了,雖然沒說話,但感覺孩子是聽懂了的。
  • 鄧州市桑莊鎮:辛苦付出 收穫溫暖
    映象網訊(記者 申連偉 通訊員 孫光旭 馬磊)「三年來,我們付出了很多,但看到貧困家庭的孩子們一個個健康成長,我們覺得教育扶貧工作特別有意義,感到很溫暖。」這是桑莊鎮中心校教育扶貧人員的共同心聲。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他們不約而同地談起同樣的感受。
  • 「賺錢辛苦、我們家並不富裕」:為人父母,永遠不要對孩子說這話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在KFC,一個爸爸帶孩子來買兒童套餐,坐下吃的時候,爸爸對孩子說:「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孩子只有7、8歲,沒說一句話,但感覺孩子聽懂了父親的意思。
  •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這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父母要知道
    在家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比如孩子把飯粒撒在桌子上,父母要把飯粒撿起來,告訴給孩子講「誰知盤中餐,粒粒兼辛苦」的故事,告訴孩子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要有感恩的心。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之中,孩子會慢慢地學會感恩,並且成長為一個內心溫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