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立法防治校園欺凌!中小學應開闢不記名舉報欺凌行為通道
《條例》建立防治中小學校學生欺凌行為長效機制,明確中小學校應當開闢有專人負責的不記名舉報欺凌行為通道。電影《少年的你》再次引起大家對防治校園欺凌的思考。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頻曝光,極大危及校園安全。《條例》明確規定中小學校應當開闢有專人負責的不記名舉報欺凌行為通道,並建立家長溝通機制,及時通報有關信息,認真調查核實、及時處理學生欺凌行為;公安機關應當與中小學校建立學生欺凌行為信息溝通機制,並加強校外學生欺凌行為的監控和處置力度。《條例》還加強了快遞物流行業的個人信息安全核查。規定物流、寄遞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實行寄件人身份核查、物件驗視和安全檢查全覆蓋措施。
-
12種行為屬校園欺凌14部熱線電話受理相關舉報
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幹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根據德州市教育局和德州市公安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嚴厲打擊校園欺凌行為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這些行為均屬「校園欺凌」。7月1日,記者獲悉,為讓校園欺凌舉報更加方便,我市「校園欺凌舉報平臺」已經開通。 什麼是校園欺凌?
-
山東擬每學期開展一次校園欺凌隱患排查 欺凌行為納入學生綜合評價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9月23日,省教育廳就《關於加強校園欺凌防治工作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有效防治校園欺凌,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學校每學期開展1次校園欺凌隱患排查,將欺凌行為納入學生綜合評價。
-
校園欺凌行為始發緣由分析
□張翰博 校園欺凌行為的發生從很久之前就已存在並延續至今,如何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有些家長因為忙碌於工作事業而無暇顧及孩子的德育,將教育青少年的主要責任交給學校,無法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心理缺陷及行為失格;同時,因為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夠,導致孩子在父母之愛缺失之下,缺乏安全感和責任心,而這種心理的不可逾越性將會導致他們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很難感受愛與感恩,性格野蠻粗暴,不懂得尊重別人,攻擊性強。
-
寧夏明確界定「校園欺凌」
區別「校園欺凌」與「玩笑」「中小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
校園欺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和老師如何及時發現處理?
現在網絡越來越發達,我們時常能看見一些校園欺凌的視頻,讓人觸目驚心。被爆出來的往往是少數,沒有被爆出來的更多,非常值得大家關注。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對孩子的傷害大。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常常會擔驚受怕,抑鬱,整日惶惶不安。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嚴重影響學習。老師和家長都要重視。可以說,校園欺凌,越早發現,越早處理,對孩子的影響越小。
-
亮劍2020 | 敢於向校園欺凌說不!
近日,開發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開展了「維護校園安全 杜絕校園欺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期間共懸掛宣傳條幅50餘幅,發放電子版校園欺凌調查問卷3707份,擺放舉報箱6個,覆蓋轄區中心學校、風化店小學、小園小學、劍橋中學、渤海學院、技師學院等6所學校。敢於向欺凌說不!
-
明確定義校園欺凌行為 國家11部門齊"亮劍"
毆打、往身上澆開水、在網上傳播個人隱私……近年來,中小學生欺凌事件時有發生,行為手段層出不窮。為防治學生欺凌行為,教育、公安、民政、婦聯等11部門日前一齊向學生欺凌行為「亮劍」,共同印發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而這是否真的能讓我們的孩子免於欺凌的恐懼? A 如何預防?
-
青苗行動 | 面對校園欺凌,請勇敢say「No」
9月18日,南湖團區委聯合拾星者社工在南湖創業學校南溪校區為五年級的小朋友們開展預防校園欺凌講座。此次活動旨在預防和杜絕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增強學生的防護意識和法律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
-
預防校園欺凌,請家長們注意這些知識
校園欺凌有多種表現形式,除了最常見的毆打、傷害行為之外,辱罵、誹謗、恐嚇、孤立、排擠同學,毀壞、搶劫,勒索同學財物,甚至逼迫對方脫衣服、罰跪等,都屬於校園欺凌。 01 什麼是校園欺凌?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從整體上看,每年下半年校園安全事件的發生頻率整體要高於上半年,節假日、開學以及畢業季校園安全事件頻發。具體來看,校園暴力、校園欺凌、設施安全、意外傷害等事件為多發事件。《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則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園欺凌的方式進行分類,語言欺凌行為發生率明顯高於關係、身體以及網絡欺凌行為,佔23.3%。
-
怎樣的行為才會被定義位校園欺凌呢?
校園欺凌什麼是校園欺凌呢?在學術上,校園欺凌可以分為言語欺凌、肢體欺凌、性欺凌、反擊型欺凌等等,但是我們大家卻很難依靠這些標準0直接識別出欺霸行為。這次小編特意在網絡上搜尋了一些資料來和大家聊聊校園欺凌,在本次調查中將近有8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有肢體衝突」、「威脅恐嚇」、「語言羞辱」是校園欺凌,而有·一半的受訪者選擇將「毀壞財物」、「孤立排擠」、「諷刺挖苦」、「散布謠言」等行為視作校園欺凌。讓我們來看看以下的數據分析吧。
-
預防校園欺凌,平潭檢察院打出「組合拳」
●基地參觀+法治沙龍,源頭預防在平潭檢察院組織的普法沙龍上,學生們針對校園欺凌行為各抒己見,「拒絕校園欺凌,從我做起」的宣誓聲在活動室中迴蕩著,50餘名小學生在檢察官的帶領下,發出內心的聲音。不恃強,不凌弱,欺凌構罪要坐牢。被傷害,莫慌亂,觀察求助和報警。見惡行,要舉報,爭做文明好少年!」一首未檢檢察官創作的安全自護童謠,被印在了普法書籤上分發給學生們,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平潭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檢察官已對10餘所中小學2000餘名學生進行了校園欺凌專題講解,讓參觀的學生了解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危害和遇到校園欺凌應該怎麼做。
-
起侮辱性綽號屬於校園欺凌,我們的校園還能為學生做什麼?
有的校園欺凌事件中,不僅有打耳光、強脫衣服等暴力行為,還錄下視頻在網上傳播,讓被欺凌者深受其害。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學校本該是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但校園欺凌與暴力事件的發生,不僅讓青少年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在網絡的發酵下,也容易形成輿論熱點,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
光明網評論:校園欺凌,氣人的還是大人
「意外事件」,遠不足以作為此事的定性,「校園欺凌」也好,「故意傷害」也好,符合行為定性、又有些刺目的話語,如何就遮遮掩掩地不肯說出來?從以往的案例看,事件的輿情常會發生一種偏轉:從對施暴者本身的譴責,轉向對本該主持正義者的失望、憤怒。新聞中校長的回覆很有代表性,也是令觀者非常熟悉的一種話語:降低校園欺凌的嚴肅性,事實上也是抹消危害性,從而試圖減輕自身的責任壓力。
-
關注校園欺凌 認識霸凌行為的可怕
校園,本該是同學們健康成長的樂園,但近年來,校園欺凌案件時有發生,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外,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對學生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的事件;給他人取侮辱性綽號、畫侮辱性的畫、辱罵他人;故意毆打他人、聚眾鬥毆;故意損壞他人書籍
-
從河南省柘城縣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探討防止校園欺凌的方法
結局令人意外也惋惜,但在發生圍毆事件過程中周圍的同學並無反映,是否應該反思一下當前教育環境對素質教育的培養是否合格,前段時間上映《悲傷逆流成河》就是一部反映校園欺凌事件的電影,這篇電影讓我們明白,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中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去保護別人,而不是做冷眼旁觀人,那樣無異於就是校園欺凌的合謀人。
-
遇到校園欺凌我們怎樣保護自己?轉給所有中職生
當你遇到這些問題感覺自己無力解決的時候,你需要考慮可能自己受到了校園欺凌。校園欺凌不是說很兇的同學打罵自己才是校園欺凌,也不是說和同學有一些語言、行為上的衝突就是校園欺凌。這就說明校園欺凌是一個很嚴重的危害我們同學身心健康的違法行為,我們一定要看清校園欺凌的危害性,遠離校園欺凌,決不參與和縱容校園欺凌。自己遇到校園欺凌時怎麼辦?如果自己受到了校園欺凌,一定要冷靜,不要表現得很害怕,不要讓對方覺得他們的目的很容易就能得到了滿足。不要告訴他你會舉報他們,以免對方緊張而採取現場的報復行為。
-
向校園暴力Say No!遇到校園欺凌,家長、學生請這樣做……
4.網絡欺凌。即在網址或論壇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利用網絡造謠、傳播消極謠言。案例中的小威給小齊取綽號,且藉故嘲笑小齊的行為,給小齊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屬於校園欺凌。同時,小威因練習過拳擊,憑藉其「身體優勢」,平時在班級中行為表現較為霸道,喜歡欺負其他同學,亦屬於校園欺凌。學校在校園欺凌中面對怎樣的法律風險?是否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 預防校園欺凌發生」旬邑縣公安局太村派出所...
為增強學生的自律和防護意識,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旬邑縣公安局太村派出所深入中小學校開展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掃黑除惡宣傳氛圍。近日,旬邑縣公安局太村派出所深入轄區中小學校開展了7場次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