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燒豆腐、南瓜炒豬肝、生菜炒青菜……食堂裡的奇葩菜常常讓學生和上班族吐槽不已,卻讓不少大廚覺得完全沒有問題,背後自有一番合理。飯菜烹飪是否奇葩,究竟如何判定,揚子晚報記者採訪烹飪專家介紹奇葩菜背後的故事。
揚子晚報記者 柳揚
網絡名詞
食堂菜:是指食堂做出的菜,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水平參差不齊。由於分布廣、食客多,被眾多網友稱為「全國第九大菜系」。以不放肉和幾乎不放油與「貴、醜、少」聞名,善於烹飪水果,對糕點(餅、包等)進行二次加工(煮、燉、炒等)。
「奇葩」菜單1
桃子燒豆腐
廚師:「見慣不怪」,很多水果都可入菜,創意還有營養
時令水果被當做菜餚來製作,在很多人眼裡是奇葩的一種表現,前段時間一道「荔枝塞肉」甚至被很多網友吐槽為「黑暗料理」,新鮮荔枝剝殼去核,中間塞上剁碎的肉餡,加以烹調,這樣的搭配讓不少人覺得難以接受,主持人蔡康永都調侃道:「荔枝到底是哪方派來的間諜?真的很堅強。」
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類似的搭配在食堂菜中並不少見。「夏天不是桃子上市嗎,我們單位前段時間有一道『桃子燒豆腐』你說是不是夠古怪,剛開始還以為是蘿蔔,吃了半天才發現竟然是甜的。」上班族小吳告訴記者,自己是北方人,對於這樣半鹹不甜的搭配很難接受。除此之外,什麼「香瓜炒裡脊」「草莓咕咾肉」「菠蘿燒排骨」等等都曾經被人稱為奇葩菜。
但是對於類似的搭配,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廚師,卻表示「見慣不怪」。某機關食堂的張師傅告訴記者,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盛產水果的地方,差不多所有的當季水果都可以入菜。「我過去在廣東學廚過,很多水果都是可以入菜的,不但不奇葩,還有創意的成分在裡面。」他告訴記者,在西餐中水果入菜尤為常見,這樣的做法還特別適合夏天,兼具水果的爽脆和菜餚的鮮美,可消暑,可去膩,且清淡可口。據介紹,比較常見的水果菜還有:雪梨炒花枝片、菠蘿炒魚片、火龍果炒鱔球、蘋果咖喱雞等等。
「奇葩」菜單2
土豆大團圓
廚師:土豆洋蔥這類百搭菜便宜還容易存放,所以用得多
「昨天去食堂吃飯,土豆片、土豆絲、土豆泥竟然在一天同時出現在公司午餐的餐盤裡,廚師大叔,您老是想讓它們一家團圓嗎?」一位江寧的IT男向記者抱怨說,自己最討厭吃土豆,但是土豆確是食堂裡出現頻率最高的菜。
無獨有偶,在新街口一家辦事處上班的劉小姐告訴記者,有一天,自己在食堂打的飯是包菜炒肉,手撕包菜和包菜湯。
「一段時間,看看食堂菜譜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菜,就知道菜場裡哪一種菜最便宜。」劉小姐總結到,那些經常出現在食堂夥食裡的菜往往價格比較便宜。
「就找不到一道沒有胡蘿蔔的菜,還有洋蔥,什麼菜都要加一點。」在南京一家IT公司上班的顧先生告訴記者,類似的菜餚在食堂裡比比皆是,這一段時間最便宜的蔬菜是什麼——土豆。
「蔬菜越來越貴,食堂的經營成本增加,但是要是提價的話壓力比較大,所以儘量選擇大路貨的食材,像土豆、洋蔥這樣的菜一次可以採購很多,也不容易壞,價格又便宜,多用一點可以降低成本,除此之外,這樣大路貨的蔬菜接納度比較高,一般人不會有太大的異議。」吳師傅是一家公司食堂的廚師,他向記者透露這類百搭菜出現的原因。
「奇葩」菜單3
青菜炒生菜
廚師:雖然奇怪,但只要不相衝,混搭背後是再利用
「前兩天在食堂吃飯,打了個青菜,一看,還是混搭的,裡面不僅有青菜,還有生菜。」楊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家燒菜幾十年,還真沒這樣搭配過,搞不懂食堂師傅這樣的搭配究竟有什麼意義。
「打了南瓜,吃著吃著,發現怎麼這麼硬,以為是南瓜皮沒有去,仔細一看,裡面居然是豬肝,這是什麼狗血搭配啊!」在一家媒體工作的劉先生幾天前發微博抱怨單位食堂的菜餚搭配,頓時引來不少同事的共鳴。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單位食堂做菜特別喜歡用油條,什麼白菜油條、絲瓜油條,就忍了,有一次居然整了一個什麼糖醋裡脊,後來一吃,哪裡是什麼裡脊肉啊,就是糖醋油條。」對於食堂的萬能油條菜,南京市民王小姐表示很不理解,不知道為什麼食堂師傅會如此鍾愛油條。
對於這些奇葩菜,一家單位食堂的廚師李師傅向記者透露說,其實食堂菜的搭配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有的時候,剛巧就這兩種食材了,索性搭配在一起,雖然有點奇怪,但不相衝,不影響吃就行。而油條這樣的菜就更不奇怪了,我們一般早飯單賣油條,中午把沒賣出去的油條做煎餅果子賣,晚上把仍然沒賣出去的油條炒白菜賣。還有曾經出現的辣椒炒月餅,肯定就是因為之前做的月餅沒有賣完,所以這樣混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