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拉布」拖延施政蠶食香港優勢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在香港立法會,愈演愈烈的「拉布」,影響了政府的正常運作和民生項目的開展。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周在題為《努力興建》的網誌中說,某反對派議員聲稱議員的責任就是「破壞」,令他想起歌詞「努力興建,盡情破壞,彼此也在捱」。他看到很多政府同事每天都在崗位上「努力興建」,但有些議員卻一再「拉布」拖延施政。

  「拉布」越來越耽誤事

  「拉布」是政治術語,指議員以馬拉松演說等方法阻撓議事。1957年,美國參議員瑟蒙德連續演說24個小時以拖延民權法案通過,創造了史上最長的「拉布」記錄。不過,如今已少有國家和地區議會使用的這個賴招,在港臺民意機構卻屢屢興風作浪。

  五六年前,香港反對派議員開始頻繁使用「拉布」,幾年間手法變多。去年,反對派議員對特區政府的財政預算案提出了2000多項修訂,被形容為「史無前例」,今年這個數字幾乎翻了一番,變成了3904項。

  幾千項修訂是什麼概念?有香港媒體估算,假如每項修訂處理需要3分鐘,3904項修訂總需約1.17萬分鐘,合195.2小時,以每天工作8小時計,則需24.4個工作日,這還沒計算議員唇槍舌劍辯論的時間在內。

  香港反對派「拉布」的最新動態,是讓《撥款條例草案》在立法會審議了4星期無法通過,特區政府只好暫緩向醫管局、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和教資會發放6月份資助金。騰出來的54億元(港幣,下同),則用來維持其他公共服務運作。

  香港政府只能選擇拆東牆補西牆,因為「拉布」已數次讓特區政府面臨「財政懸崖」危機。去年,因財政預算案被拖到6月才通過,影響了當月前3周的支出項目,包括超過60個政府部門沒錢發薪,公共服務難以維持。

  卡住錢還是卡住前景

  「拉布」除了讓政府有錢不能用,也在消耗大量公帑。去年和前年,香港醫管局、教資會和立法會也因「拉布」而被暫停發放資助金,不得不動用儲備金。2013年,醫管局提早贖回部分定期存款以應付醫院日常運作,少收了約1000萬元的利息收入;2014年則損失利息過百萬元。立法會秘書處及議員每日平均總薪酬津貼為255萬元,每「拉布」一天,就有200多萬元打了水漂。

  香港發展局最新數據顯示,有27項在2013年至2014提出的基本工程項目撥款項目遭遇「拉布」,導致工程平均拖延半年才開展,項目費用因而增加25億元。上個立法年度,立法會因「拉布」總共浪費70個小時。

  「拉布」讓不少民生措施舉步維艱。2012年,香港政府推動「長者生活津貼計劃」時,獲得近八成香港市民的支持,卻因反對派「拉布」而未能通過,逾40萬符合規定領取津貼的老人因而蒙受損失。今年的預算案中同樣包含多項扶貧助弱措施,包括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等,都需要預算案儘快通過後才可落實。

  「拉布」甚至引發了裁員潮。《大公報》5月26日的報導說,立法會「拉布」令多項基建工程「半生不死」,承接政府工程顧問合約的大型建築師樓與承建商首當其衝,有大型承建商裁員200人,也有大型建築師樓裁員20%,大學建築系畢業生今年入行勢將更困難。業界形容,建築業正面對金融海嘯後6年來最嚴峻困境。

  更令人憂心的是,一些事關香港前途的政策也被「拉布」所誤。比如香港政府今年要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就因「拉布」無法撥出款項。香港媒體指出,創科局撥款只需3500萬元,而去年「拉布」浪費的公帑早已超過這個數目。

  除了「剪布」還有什麼辦法

  已故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最羨慕香港緊靠內地,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但是,同為亞洲四小龍,香港近些年的發展數字卻不如新加坡靚麗。學者認為,新加坡與香港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有強勢政府主導經濟發展,而香港的施政卻一再被「拉布」阻撓。

  《香港商報》文章說,香港整體科技水平已經跑輸周邊地區,卻因「拉布」而無法成立創科局;土地供應緊缺是香港最大的民生和經濟問題,但所有重大土地計劃均因無休止「拉布」而陷入停滯;連緩解香港變為「垃圾港」的重要民生工程「三堆一爐」、緩解遊客通關壓力的蓮塘口岸相關工程撥款等等,也均因「拉布」延後或被否決。

  議員當然可以質疑政府政策,但出發點應是為了監督和改善政策,如果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為反對而反對,變成單純的有破壞無建設,就與這份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馳了。從香港近些年的情況看,「拉布」猶如一隻迅速長大的怪獸,正在鯨吞香港的資源和優勢。

  為應對「拉布」,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2013年提出,如果立法會內務委員會2/3以上議員同意,主席就可在大會上進行終止辯論的程序,從而進行表決。此後,立法會主席依《議事規則》結束議程拖拉、長期無法完成的有關辯論,就被媒體稱為「剪布」。

  「剪布」只是被動因應的無奈之舉,因為「剪布」最終發生之前,「拉布」往往已經製造了大量麻煩和傷害。要徹底消滅惡意「拉布」,唯有香港市民擦亮眼睛,選出為民生發展實心做事的議員。

  名詞解釋:「拉布」

  「拉布」是西方議會政治的專業術語,英文是 Filibuster,是少數派議員利用議會議事程序,延遲或押後他們反對的議案的審議進程,以阻止該議案獲議會通過的行動。

  「拉布」的方式包括用拖延動議、缺席令議會達不到法定人數、在辯論時發表超長的陳述或無意義的演說等等。簡單說就是把原來的議程拖延到長期完成不了。1957年,美國前參議員瑟蒙德曾連續演說了24個小時以拖延民權法案的通過,創造了史上最長「拉布」記錄。

相關焦點

  • 香港反對派頻頻「拉布」惹眾怒
    「拉布」的方式包括用拖延動議、缺席令議會達不到法定人數、在辯論時發表超長的陳述或無意義的演說等等。簡單說就是把原來的議程拖延到長期完成不了。1957年,美國前參議員瑟蒙德曾連續演說了24個小時以拖延民權法案的通過,創造了史上最長「拉布」記錄。
  • 「拉布」「流會」如影隨形 「會議室汙穢物事件」玷汙香港立法會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印紅標說,立法會的任何提案都需要進行諮詢,並經過三讀程序才能獲得通過。立法會是香港各政黨博弈的主要平臺,對政府進行監督和制衡。
  • 香港建造業發起「反拉布」大遊行
    原標題:香港建造業發起「反拉布」大遊行   16商會團體數千人大遊行請願(圖片來源《香港商報》)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議程受「拉布」影響,建造業面對工程審批和撥款延誤等問題。
  • 香港建造業發起「反拉布」大遊行 促請「剪布」
    16商會團體數千人大遊行請願(圖片來源《香港商報》)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議程受「拉布」影響,建造業面對工程審批和撥款延誤等問題。由16個建造業界機構組成的「建造業大聯盟」,8日中午在中環遮打花園發起「為民生反拉布大遊行」,表達對反對派3年來持續「拉布」,令業界從業員和未來人才面臨失業,大大影響民生的不滿。數千人結隊浩浩蕩蕩遊行至立法會,遞交請願信予經民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和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要求相關委員會主席立即「剪布」。
  • 香港觀察:「鬧辭」風波後 立法會如何撥亂反正?
    反對派威脅「總辭」,卻被「反將一軍」11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後,香港特區政府隨即宣布楊嶽橋等4人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而另15名攬炒派議員聲稱要和這4人捆綁,紛紛遞交辭呈。
  • 特首梁振英批香港立法會壞風氣:比臺灣還差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特首梁振英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多次炮轟泛民「拉布」(故意冗長演說阻撓政策審議),7月11日,他出席電臺節目時直指香港最大的挑戰非沒錢、沒能力,而是內部有很多阻力,批評目前立法會的秩序比臺灣議會更差。他表示,目前無計劃連任,會先做好經濟、民生工作。
  • 關鍵字: 香港立法會通過一地兩檢
    據大公網11月16日報導,香港立法會自上月25日起開始審議高鐵「一地兩檢」無約束力議案,在反對派無所不用其極地「拉布」近一個月後,終於在昨日下午以38票贊成、22票反對的比數通過議案。 (圖自大公網,下同) 廣深港高速鐵路的所謂「一地兩檢」就是一次完成通關程序,即乘客一次在西九龍站完成香港和內地通關程序,隨後搭乘列車到達任何高鐵城市;如果不實施「一地兩檢」,香港旅客只能在內地少數設有通關口岸的車站上下車往內地不同城市。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作總結髮言時指出,政府將議案提交立法會,聽取議員意見,是對立法會及民意的尊重。
  • 香港反對派竟如此炒作南京大屠殺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葉藍】香港立法會審議《議事規則》修訂,多名泛民議員出招拖延,甚至把南京大屠殺當作政治工具「拉布」。據香港《星島日報》14日報導,香港立法會13日完成口頭質詢環節後,「人民力量」的陳志全等人隨即進行拖延。
  • 香港一中學題目美化「拉布」香港教育局:嚴肅跟進
    香港反對派經常在議會內為反對而反對,惡意「拉布」(故意拖延會議程序),多次阻礙民生議題通過。日前,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卻被曝有教師以此作為學生功課題目,顛倒黑白,刻意美化「拉布」。今天,香港教育局就此回應表示,已要求學校嚴肅跟進此事件。
  • 專訪廖長江:反對派走到這個地步,是因為他們做得太絕丨香港一線
    被稱為「廖班長」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建制派召集人廖長江日前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秦玥專訪時表示,DQ四名議員與他們在新立法年度的瘋狂「拉布」行為關係不大,此前他們在爭取連任時,已被選舉主任判定不擁護基本法、不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 取消香港立法會4名反對派議員資格於法有據、天經地義!
    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香港特區政府隨後宣布,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原定於2020年9月6日舉行的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間,被香港特區依法裁定提名無效的楊嶽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4名第六屆立法會議員,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  楊嶽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4人均是「告洋狀」的「好手」。
  • 香港警隊終於要發補貼了!
    在縱暴的民主派總辭後,香港的立法會,終於開啟了能正常討論政策、民生、財政等重大施政決策的新氣象。這才是一個正常的立法會應有的樣子!立法會傳遞出的信號可不簡單。這種情況已經證明,今後香港激進勢力、分離主義、政治攬炒、尋求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幹預的力量在立法會已無任何生存空間,特區政府及建制派將對香港施政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掌控力,這也意味著香港的政治局勢終於走上了正軌!
  • 港媒揭「攬炒派」議員惡行:辱罵鬥毆潑臭蛋 抹黑國家毀香港
    來源:海外網圖源:港媒海外網7月17日電香港立法會17日迎來本屆任期內最後一次會議。可即使前兩日的最後幾次會議,仍不能善終,在「攬炒派」瘋狂拉布、不停點算法定人數下連續兩日流會,似乎呼應了本屆立法會屢禁不止的亂象。
  • 香港立法會建制派議員:反對派議員辭職鬧劇辜負市民期望
    11月13日電 (記者 張曉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11日就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作出決定。13日,香港特區立法會建制派議員舉行記者會,重申全力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並指出反對派議員所謂「總辭」辜負了香港市民的期望,是不負責任、對抗中央的行為。  當日的記者會上,香港特區立法會建制派召集人廖長江代表全體建制派議員發言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明確了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出任立法會議員的履職資格,該決定具有憲制地位和法律效力,香港特別行政區必須執行。
  • 香港政壇是不是容不下反對派?中聯辦給出明確答案:這條「紅線...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正告反對派議員,如果想以此鼓動激進抗爭,並乞求外部勢力幹預,再次將香港拖入亂局,那是打錯了算盤。其實,對於「去留」問題,香港反對派陣營內部態度也是反反覆覆。今年8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 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和二零零八年立法會產生...
    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立法會產生的具體辦法和法案、議案的表決程序由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規定。」        政制發展進程        3.10    回歸前,香港的總督是由英國委派,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
  • 香港現任及前任立法會議員多人今晨被捕
    (觀察者網訊)今早,港媒消息稱,至少有7名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前議員被捕,包括香港前立法會議員陳志全、朱凱迪,以及議員胡志偉、尹兆堅、黃碧雲及張超雄。 此外,有消息稱香港工黨主席郭永健則被預約拘捕。而香港警方暫未聯絡上許智峰。 據悉,上述各人均涉及今年5月8日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事件,涉嫌「觸犯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法中藐視罪及幹預罪」。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 聚焦民生經濟議題
    原標題:聚焦民生經濟議題 謀劃香港未來發展——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解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月11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全面闡述她以及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及政策。施政報告務實、高效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香港各界期待報告得到充分落實,以實現將香港建設成法治、文明、富足、仁愛的國際都會目標。
  • 香港立法會攬炒議員辭職全部生效丨香港一日
    15名香港立法會攬炒議員辭職全部生效11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港府隨即宣布楊嶽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決定,為規範和處理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的資格問題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完全合憲、合法、合理,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然而有15名攬炒派議員竟聲稱放棄承擔議員責任,要和DQ的四人捆綁「總辭」。其中許智峰及毛孟靜的辭職已於11月12日及13日生效,其餘13人則於今日(12月1日)生效。
  • 聽說香港立法會要選舉,港漂的我該選誰?
    沒錯,大後天,也就是3月11日,香港立法會選舉就要正式投票了!  立法會在香港擁有立法權,可以制定法律,審核財政預算,監督政府,處理市民申訴,甚至彈劾行政長官!毫不誇張,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港漂們以後在香港生活所能享受的各種福利、政策,都有立法會的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