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帳號利誘朋友圈分享打卡」違規有的迅速調整有的仍我行我素
「蛋糕英語」換湯不換藥
「今天是某某同學在某某平臺學習英語的第×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裡,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內容。近日,微信對這種分享行為出手了。
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官方公眾號發布《關於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公告稱,近期某些公眾號、應用軟體等主體通過返學費、送實物等方式,利誘微信用戶分享其連結(包括二維碼圖片等)到朋友圈打卡,嚴重影響朋友圈用戶體驗,違反了《微信外部連結內容管理規範》。微信在公告中截圖列舉了流利英語、薄荷閱讀、輕課、火箭單詞4款產品。
「分享」收益可觀
經濟導報記者調查發現,此公告一出,一些線上教育平臺如流利英語等迅速行動,作出調整。而也有平臺如「蛋糕英語」,則只是改變了鼓勵學員「打卡」的方式,其本質仍是「利誘」學員分享。
佳玉就是通過朋友的分享給孩子報名了「蛋糕英語」的課程。「倒是不貴,199元100天的課,孩子也願意上。」佳玉介紹,公眾號的「活動」很多,每次完成學習後,用購課微信打卡到朋友圈,即可完成分享。100天內,新學員任意完成60天打卡分享,即可獲得100元現金券。現金券可以續課,亦可在APP關聯的商城使用。
在朋友圈分享VIPKID課程的學員家長陳數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自己在朋友圈轉發這些信息主要是參與機構的一些優惠活動。據悉,通過老客戶分享的連結註冊成為新客戶,機構會贈送10節課程給老客戶,同時新客戶也有相應優惠。「每節課100餘元,分享可能獲得的『收益』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英語健身房」也是一款英語學習軟體,99元/100課。其聲稱,學習期內,北京時間24點前,完成當天課程的學習,並打卡至微信朋友圈(打卡朋友圈須所有人可見且在收費返現前不刪除)即可獲得全額返現。
在「利益」的驅動下,學員分享積極性頗高。據了解,在如今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分享」已成為這些平臺獲取流量的不二「法寶」。但微信官方此次的公告一出,培訓機構就火速「調整」了相關條款。
從「打卡分享」
到「推薦有禮」
在微信官方發出了《關於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的第二天,即5月14日,蛋糕英語向學員發出了一則「重要公告」,對學員「分享有禮」的活動作出了調整:學員無需朋友圈打卡。100天課程期間,新生學員「當日完成學習」的天數滿60天,即可得100元現金券;續課學員「當日完成學習」天數滿40天,即可得100元現金券。學員過往打卡記錄,保留或者刪除均可,不會作為是否發放現金券的依據。
針對微信的處理結果,「英語流利說」表示已經開始進行內部調整;「流利閱讀」則稱從未以任何形式要求用戶通過朋友圈獲客,「打卡」並非「利誘」,只是希望用戶在大家的監督下養成學習習慣。「英語流利說」還表示,其分享的內容也不以銷售為目的,並將打卡返費相關條款作出調整。
13日晚,「火箭單詞」團隊也在微信公眾號發布升級通知,稱「獎學金」不需要分享朋友圈即可獲得。
然而,對於這種成本低、見效快的招生方式,教育平臺顯然不會輕言放棄。這不,前一日剛通過微信發布「重要公告」的蛋糕英語,15日又通過簡訊給學員發送了這樣的消息:推薦好友報名可得現金券,最高有家長得過2500元券……趕快進入公眾號,點擊「推薦有禮」吧!點擊進入後,隨即出現一個「每成功推薦1位好友,好友報名立減20,你得50元現金券」的頁面,鼓勵學員將連結發送給好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孩子一直在蛋糕英語學習的李銘翔透露,「推薦有禮」的活動一直都有,以前是通過微信通知,現在改為簡訊通知,應該是與微信的這次處理公告有關。「歸根結底,平臺還是希望通過這種老學員介紹新學員的方式來招生,換湯不換藥。」
「病毒式」營銷
或製造「偽口碑」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教育平臺利用學員朋友圈打卡發展新學員的方式已經廣為人知,而這種方式還有一個專用名詞「轉介紹」。為了促使家長參與「轉介紹」打造口碑宣傳,平臺通常會採取「雙項有禮」策略,只要學生家長參與「轉介紹」成功,介紹人和被介紹過來的學員都可以獲得一定的優惠。
當原本的課程參與者為了「利益」轉變成為課程「推銷員」時,這種「病毒式」營銷方式下的課程質量,已然在很多消費者心裡打上了問號。
「需要看到的是,此次微信的禁令只是針對通過分銷獲利的情況,打卡這種學習和輔導模式本無弊病,它可以給用戶一定的自我約束。但如果必須分享打卡才能得到獎學金等利益,就是一種要挾。」教育培訓從業者慧曼認為,教育行業是最依賴口碑傳播的行業之一,但利誘打卡製造的可能是「偽口碑」,不但會給用戶帶來困擾,也會造成從業者對內容本身的忽視。不論何種營銷方式,在教育的核心本質之下,內容始終應處於最權重的位置,最具競爭力的獲客渠道同樣也是基於內容。
對於培訓機構的這種營銷行為,有人反感,也有人表示支持。支持者認為,這種打卡方式可以監督自己,還有家人朋友點讚鼓勵,讓自己有了更多的堅持學習的動力。反對的一方則力挺微信「治理」這種營銷方式:終於能有個清靜的朋友圈了!
[新聞同期聲]
誘導用戶分享打卡將被封禁相關平臺帳號
導報訊根據《微信外部連結內容管理規範》,微信禁止通過利益誘惑,誘導用戶分享、傳播外鏈內容或者微信公眾帳號文章,包括但不限於:現金獎勵、實物獎品、虛擬獎品(紅包、優惠券、代金券、積分、話費、流量、信息等)、集贊、拼團、分享可增加抽獎機會、中獎概率,以積分或金錢利益誘導用戶分享、點擊、點讚微信公眾帳號文章等(從其他軟體誘導用戶分享到朋友圈也屬違規)。
誘導分享為非正常營銷行為,一經發現,微信團隊將進行如下處理:
包括但不限於停止連結內容在朋友圈繼續傳播,停止對相關域名或IP位址進行訪問,封禁相關開放平臺帳號或應用的分享接口;
對重複多次違規及對抗行為的違規主體,將採取階梯式處理機制,包括但不限於下調每日分享限額、限制使用微信登錄功能接口、永久封禁帳號、域名、IP位址或分享接口;
對涉嫌使用微信外掛並通過微信群實施誘導用戶分享的個人帳號,將根據違規嚴重程度對該微信帳號進行階梯式處罰。
(責任編輯: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