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鄉大美甘泉——長徵宣言道鎮存

2020-12-22 網信甘泉

您好!我是延安市12345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訪問員,受市考核委員會委託,進行甘泉縣工作滿意度調查,想聽聽您的意見,希望能耽誤您一點時間,可以嗎?你的回答及個人信息我們將嚴格保密。

接到電話我該如何做?

大美甘泉,你我共建,本周內請您耐心接聽12345電話訪問,用您的「10分」滿意,為甘泉添色增彩!

脫貧攻堅我滿意10分

醫療衛生我滿意10分

教育質量我滿意10分

生態環境我滿意10分

食藥監管我滿意10分

社會治安我滿意10分

疫情防控我滿意10分

幹部作風我滿意10分

我們的家鄉

大美甘泉

之長徵宣言道鎮存

甘泉美如畫,邀您來鑑賞

小編帶您看看

道鎮的變化

道鎮位於甘泉縣的南大門,境內「四路」(210國道、西包鐵路、黃延高速、西包鐵路複線)縱貫南北,有著著名的「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的雪地講話舊址及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勞山國家森林公園。全鎮鎮域面積708平方公裡,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日光充足,環境優美,是全縣農業產業、糧食種植主要區位,是全縣交通、物流往來的前沿「陣地」。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0年是道鎮全鎮人民平凡的一年,卻也是「奮起道鎮」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紛繁複雜的社會矛盾、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鎮上下萬眾一心、風雨兼程、負重前行,始終以奮鬥者的姿態,聚焦農業產業結構性調整,堅持「調糧、增菜、擴果、興畜」思路不動搖,養殖湖羊、種植黑花生、紅薯、時令水果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這一年,大家凝心聚力、聯動聯創、砥礪奮進,始終以奔跑者的狀態,聚焦鄉村振興戰略,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以人居環境改善為抓手,擘畫鄉村治理藍圖,對標建設南義溝、紙房、府安、米家溝4個鄉村治理示範村;這一年,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逐夢前行,始終以追夢者的心態,聚焦偉大工程、偉大夢想、偉大事業,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為契機,整頓轉化軟弱渙散黨支部1個,達標省級標準化示範黨支部1個,市級1個。這一年,大家正視困難、苦幹實幹、銳意進取,始終以攻堅者的角色,抓住了重要機遇,經受了嚴峻考驗,戰勝了許多困難,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道鎮全鎮47戶貧困戶全部摘帽,生態環境、水源保護堅守底線,零汙染。這一年,我們默默服務、扶貧濟困、精準施策,始終以奉獻者的精神,聚焦民生福祉,關注老弱孤寡,固牢社會兜底最後一道防線,享受特困供養36人、最低生活保障265戶585人、臨時救助210戶430餘人次,申報退役軍人關愛基金4人。這些都是道鎮黨群齊心,合力擼起袖子幹出來的、揮汗如雨拼出來的。

「行者方致遠、奮鬥路更長」,這一年,道鎮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以黨建引領「五治融合」,道鎮人的「初心」愈加光鮮,「使命」任重道遠。

政治建設是「五位一體」總布局的保證。道鎮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毫不動搖的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全面落實省市區重大決策部署,班子成員始終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面對勢如猛虎的疫情阻擊戰,黨員幹部挺在前,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不畏生死,不辭艱辛的「鋼鐵戰士」,堅守在甘泉的「南大門」,彰顯了黨員風採!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道鎮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全鎮開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集中宣講活動20餘次,舉辦「奮進新時代 唱響主旋律」新思想進村入戶文藝演出7場次,舉辦「學用新思想、奮進新時代、開創新境界」分享交流會2次,黨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22場次。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道鎮領導班子始終將調研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將問題作為調研的出發點,將解決問題作為調研的落腳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堅持邊學習、邊討論、邊實踐,共解決民間信仰場所治理、群眾農產品滯銷、徵地款分配等17件民生實事。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只有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的開展工作,才能經歷時間、空間和人民的考驗,這一年,道鎮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提升年」工作,投入400餘萬元改造米家溝、坡底、紙房村、府安等黨員活動陣地,培養吸收預備黨員19人、轉正14人,積極分子27人。培育「學用標兵」5人,培樹黨員創業致富典型5人。

為了讓全鎮人民群眾感受到黨員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道鎮黨委、政府堅持從嚴治黨轉變作風,進一步深入開展以案促改。以革命傳統教育和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從趙正永、馮振東等違法違紀案件中汲取教訓。近年來,鎮紀委共查辦案件34件,實施第一種形態約談126人,黨政紀處分36人。

這一年,道鎮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性調整,突出「支部引領,企業引領、能人帶動」,積極引導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建成南義溝市級日光溫室蔬菜示範園區1個、蘭家川等縣級日光溫室蔬菜示範園區3個;100隻規模以上湖羊養殖小區10個;府安村500畝紅薯示範種植基地1個。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5萬元;與陝果集團合作建成了喬莊村、黃蒿坪村、紙房村等12個村3500畝山地蘋果基地;發展種養殖大戶12戶,帶領106戶貧困戶發展養菇、養牛、湖羊等產業。南義溝村民李兵擴建生產基地達50萬棒,與貧困戶採取以棒還菇方式鼓勵貧困戶發展產業,為所在村提供就業崗位28個,並吸納20戶貧困戶參與養殖或託管分紅。

這一年,道鎮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重要支撐,優化服務環境,改善營商環境,重點項目紮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

一年來,道鎮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立足於早、立足於實,不斷優化服務環境,改善營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全年累計投資1900餘萬元,完成了米家溝村美麗鄉村建設,紙房村美麗鄉村建設,府安村容村貌整治,210國道及六府路沿線環境整治以及道鎮老舊小區內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得以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群眾幸福感及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招商引資工作蓬勃發展,協調開晟新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2000萬元修建LNG撬裝站,現已建成投用;協調南義溝磚廠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現已建成投用;協調山東鵬耀牧業集團投資5000萬元建設畜牧養殖基地,目前已到位1000萬元在建;協調張家口禾牧昌畜牧養殖有些公司投資25000萬元建設肉牛養殖基地,目前到位1000萬元在建;與武漢昌森盛世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洽談、協調投資86000萬元建設油氣廢棄物集中處置項目。

這一年,道鎮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加快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道鎮始終將困難群眾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保障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壯志雄心的鬥志完勝脫貧攻堅戰,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工作很投入、很給力,全面開展「三排查三清零」行動,順利迎接各級檢查督導,落實包村單位幫扶資金39萬餘元,全鎮11個貧困村全部摘帽,596戶全部脫貧。

道鎮黨委、政府始終關注民生實事,專注傾聽群眾的呼聲,回應人民的期待,落實民生政策。全鎮上下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全面落實社會兜底政策,全年發放五保、低保、臨時救助資金400餘萬元。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發放醫療救助資金、優撫資金、殘疾人補貼共200餘萬元,退役軍人關愛基金9萬元。

全力做好教育和衛生事業,強化教育教學質量,紮實做好睏輟保學工作,認真落實各項優生優惠政策,計生獎勵幫扶153人。新建米家溝村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申報府安村和紙房村創建縣、市級「文明村」。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道鎮深入推進平安道鎮和綜治工作建設,利用各村黨員中心戶和「百警連萬家」微信群,結合平安建設網格化管理,深入開展「鄉村亂象」大整治行動,以「大走訪、大排查、大調解」為契機,充分發揮各村網格員、治安聯防員作用,深入排查黑惡線索;在南義溝、紙房、府安等村率先開展「雪亮工程」試點建設,整合發揮各類物防和技防作用,各村布點設置警務服務站,構建村(社區)智慧整體安防體系建設,「雪亮工程」系統已成為農村治安防控「利器」;全鎮建立人民調解組織19個,全部實現了「有機構、有人員、有場所、有制度、有效率」,堅持「一機構一特色」,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機制、新舉措,形成了 「連心調解法」、「四線法調解」、「甄誠調解法」、「五聯調解法」等一批特色做法,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37起,調解成功率達到95.7%以上。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認可,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始終樹牢安全「紅線」意識,時刻保持警鐘長鳴,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年未發生較大安全生產事故,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

人口普查是全面掌握人口狀況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為確保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進行,全鎮上下周密部署、及時動員,做到全面清查、全面登記、不漏一戶、不重一人,摸清人口家底和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情況,確保普查對象全面覆蓋。

這一年,道鎮積極順應鄉村振興趨勢,狠抓人居環境改善,強化基礎建設和環境塑造,農村品位全面提升。

道鎮充分發揮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進鄉風文明,結合「四議兩公開」、「一約四會」制度落實,形成「 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村民自治模式,積極開展了「淨美奪旗」、「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表彰系列活動共計表彰獎勵370餘人,使村民真切地感受並相互傳遞身邊的正能量。全面推行「小微權力」清單,村務在陽光下運行;幹群利用「愛甘泉、愛延安、學習強國」等APP線上、線下形式開展送政策、送信心、送技術、送溫暖活動;以道鎮黨委「擺擂」,各村組「比武」的「四比」活動為載體,建立獎懲機制,全面打響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全鎮共累計動用挖掘機、大型自卸車輛及農用三輪車400餘臺次,動員全鎮機關幹部、村幹部、黨員、群眾6290餘人次,清運垃圾2700餘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容易卻艱辛,成績飽含艱辛、來之不易。是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政協有效監督、全力支持的結果;是上級黨政機關的援手相助、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體幹部奮力拼搏、真抓實幹的結果;是全鎮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結果。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讓我們滿懷信心和期待,一同迎接2021年的到來。新徵程上,有機遇也有挑戰,不管荊棘載途,無論風吹浪打,道鎮幹群依舊拼搏不止、奮鬥不止,從容應對前行困境,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道鎮的各項事業推向前進。道鎮這個大家庭的所有親人的人生一定會更加出彩,大家的奮鬥一定會綻放更美的芳華,記憶也一定會承載更多的榮耀!

監製:曹圓宇 審核:馬磊編輯:步雨杭

甘泉宣傳天天快報 甘泉宣傳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家鄉大美甘泉——就業服務篇
    我們的家鄉大美甘泉之就業服務篇甘泉美如畫,邀您來鑑賞讓小編給您安排回憶下我們的家鄉大美甘泉今年的變化我縣就業服務工作,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以落實就業再就業新政策為主線,以解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新增勞動力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為重點,以技能培訓和再就業培訓為抓手,精心組織、踏實開展各項工作。
  • 《中國日報》報導甘泉大峽谷,英文版的誰能翻譯
    這般鄭重,皆因其內有整版專題報導甘泉大峽谷,題目為《甘泉峽谷砂巖景觀的神秘之美》。尋思英文早已荒廢,遍尋中文版而不得,遂令在大學就讀的女兒們在課餘時間翻譯,以饗同我一般英文不怎麼樣的世人。另外想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願有更多宣傳甘泉大峽谷的文章見仁見智-張湛武
  • 《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年,復旦成立望道研究院
    會議上,復旦大學望道研究院正式揭牌並成立,將作為黨的初心使命專門研究機構和黨史黨建思政育人的重要智庫。同時,復旦大學啟動「紅色基因鑄魂育人工程」,推進陳望道研究和「宣言精神」的研究闡釋與宣傳,把紅色基因融入立德樹人血脈,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培養接續奮鬥者。
  • 年輕一代復旦人如何走好新長徵路?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為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在這堂以「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走好這一代青年人的長徵路」為主題的思政課上,焦揚從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說起,圍繞心有所信的「信」,和新生們談理想信念,說復旦人信則行遠的故事,聊當代青年篤志行遠的新長徵和自邇行遠的成長之道。
  • 一句話道家鄉美
    荷蘭風車、城樓牌坊、時尚民宿、懷舊老街……浙江省永康大陳村,位於風景秀麗的歷山腳下。環境整潔、小橋流水的鄉村不再是原來的農村景象,而是集採摘、娛樂、休閒、旅遊為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園,慢生活中的美麗鄉村。
  • 陝西省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中央紅軍長徵...
    為紀念中央紅軍長徵勝利到達陝北85周年,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12月14日至15日,陝西省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中央紅軍長徵勝利到達陝北85周年」交流座談會在甘泉縣勝利召開。
  •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孫茜電視劇中出演宋慶齡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這也是蘭州市廣播電視臺首次以市場化運作參與投資攝製的重大題材電視劇亮相央視。此次,36集電視連續劇《長徵大會師》作為獻禮鉅制,集結金牌主創和演員組成一線陣容,共同打造出響應時代要求的影視精品。該劇被列為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工程,並被國家廣電總局列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的重點獻禮劇目。
  • 高高興安嶺 ·大美我家鄉 | 徵集歌曲展播《春滿龍江》
    高高興安嶺 ·大美我家鄉 | 徵集歌曲展播《春滿龍江》 2020-08-04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荒漠甘泉
    考門夫人一生寫作了多本著作,其中以《荒漠甘泉》最受歡迎,另外,《谷中清泉》、《黑門山路》、《奔向日出》也為中國讀者所熟悉。   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其中話語猶如橄欖榨出的油,葡萄釀出的酒,精煉而醇美,每日用它來靈修,細細品味,反覆咀嚼,將使您在苦難中得安慰,磨練中體會神的心意,更可幫助您得著向前奔跑的能力。  作者簡介   考門夫人,原名麗蒂·伯德,1870年3月3日誕生於美國伊利諾州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
  • 《荒漠甘泉》新年祝福!
    我們所有的接濟都可仰賴於神。他那裡有不幹的活泉,永流的江河。他那裡有恩典的誓約。如果他作我們供給的源頭,就什麼都不能使我們失望。沒有熱,沒有旱,能叫那道「使神的城歡喜。」(詩46:4)的河乾涸。我們要得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之地。不是一片光滑的平原。若是我們前面的生活只是平而又光,何等乏味! 我們需要山和谷。山使雨水匯集谷中,使地肥沃多結果子。山對於我們的生命也是這樣。
  • 陝西省延安市安塞甘泉志丹三縣七鄉党家人
    安塞區轄3個街道:真武洞街道、白坪街道、金明街道;8鎮:高橋鎮、磚窯灣鎮、沿河灣鎮、招安鎮、化子坪鎮、坪橋鎮、建華鎮、鐮刀灣鎮,有黨氏2百多名。安塞的馬山,李家塔,樓平,延安的孔家溝,志丹的李坪,甘泉的下寺灣。志丹縣,原名保安縣。位於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東部和安塞區相接,西北部與吳起、靖邊縣相連,東南部和甘泉、富縣毗鄰,西南部與甘肅省合水縣、華池縣交界。
  • 取一杯「甘泉」洗鉛華
    老子云:「下士聞道則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也。」不飲「甘泉」,我絕對體會不到什麼叫無知。 「北客相逢疑姓秦,鉛花拋卻仍青春。」炎炎夏日,北京匯航桃園,第十二屆「甘泉」校長夏令營真如山泉一樣在蟬鳴水淙聲中緩緩流動。令忙碌了一學期的校長和老師們放鬆下來,我也沾得佛光一片,寫下自己的一點心得,以諫往者,更追來者。
  • 《長徵書簡》收藏長徵途中珍貴書信
    為繼承紅軍傳統,弘揚長徵精神,廣西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長徵書簡——重溫我們先輩的長徵》(簡稱「《長徵書簡》」)一書,呈現並銘記波瀾壯闊的長徵歷史,緬懷革命英雄與先烈,弘揚愛國主義、長徵精神,向長徵勝利80
  • 他們的高考宣言:清華,我們來了
    清華大學107周年校慶期間,我們邀請了來自北京、河北等地的4000多名優秀中學生前來觀禮,熱情的中學生在清華寫下了自己的高考宣言。   他們有的人即將在兩天後走入高考考場,有的人仍在寒窗苦讀積蓄力量。他們也許年級不同,學校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清華夢。
  • 草鞋走出的長徵——「畫說長徵」之一
    上世紀60年代起,陳羅壽在農作之餘拿起草鞋耙,邊給家鄉的孩子們打草鞋邊講草鞋與長徵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及中央、軍委機關8.6萬餘人在于都縣集結出發,這給贛南小城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親人要出遠門,打雙草鞋送他們上路,是當年蘇區群眾最熱忱的方式。
  • 深圳作文培訓|家鄉的美食
    「家鄉的美食」,顧名思義,我們所寫的「美食」,其範圍必須是「家鄉」,如果寫的是別的地方的「美食」,就不合要求。題外隱含信息還有:既然是寫「家鄉的美食」,那就要帶有一定的情感。雖然我們寫的是說明文,但仍然要通過對家鄉美食的介紹,表達對家鄉的熱愛。
  • 江蘇海門:悅來鎮長徵百鳥園變身「溼地公園」
    長徵村掛職書記陳俊與村兩委一班人,不分晝夜、加班加點做好被流轉土地農戶溝通交流工作。5月22日,地處悅來鎮長徵村的溼地保護公園內新移栽的紅楓、早櫻、海棠、鐵樹、紫薇等高檔經濟苗木鬱鬱蔥蔥,生機盎然。保護區200畝核心區域的水面開河整坡工程接近完工,風兒吹過,偌大的水面泛起陣陣漣漪。
  • ——中央紅軍長徵過粵北啟示
    得知紅軍突破第一道封鎖線,蔣介石電令粵、湘軍火速在汝城、仁化間阻截,擺開第二道封鎖線。  城口鎮位於湘粵邊境,古道交通咽喉。對於中央紅軍來說,進入南雄後,西入湖南,面對第二道封鎖線,廣東關隘城口鎮是唯一通道。  突圍!一路馬不停蹄!
  • 26位城市發展合伙人的博山宣言:博山的夢想就是我們的夢想
    名譽董事長劉寶林,上海聲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敬華,北齒傳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李石球,山東誠匯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成慧,上海大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CEO陳牧,上海浩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洪,北京中物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陳鋒,深圳金奧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明剛,中國農墾集團董事長周先標,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物聯網技術中心主任趙濱,師董會主席胡海平,中電科第二十一研究所所長施進浩,上海道聯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松峰
  • 長徵精神在薪火相傳中生生不息——「記者再走長徵路」重慶行見聞...
    7月16日,綦江區永城鎮中華村王良故居,記者正在參觀王良故居。7月16日,綦江區永城鎮中華村,遊客正在家庭農場體驗遊玩。該村2019年以來接待遊客近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50餘萬元。(本版圖片均由重慶日報記者龍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