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獨行俠」變身社交達人,高情商父母都用這五招

2020-10-25 王榮輝快樂育兒

前幾天,我帶著多多和小區裡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時候,有位家長很苦惱地對我說:孩子不合群,在幼兒園交不到朋友,怎麼辦呀?


話音剛落,坐在一邊抱著孩子的家長插嘴道:你看我家這娃,膽小還愛哭,讓他跟別人打個招呼半天不吭聲,我也是愁啊!


同為家長,我明白他們的擔憂,社交能力差,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的孩子,很容易成為「獨行俠」。


事實上,不同年齡階段的社交能力是有所不同的。我準備了一份小測試,家長可以測測看自家寶寶社交能力如何。


測測孩子的社交能力


當孩子1-2歲

1、會主動和熟悉的人拜拜或飛吻

2、看到爸爸媽媽回到家會主動抱抱或親親

3、看到小朋友玩,會表現出很期待加入一起玩

4、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自己的玩具(註:不宜要求3歲前的孩子能夠「分享」)


當孩子2-3歲

1、通過外表識別來訪者稱謂,如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正確率在80%以上)

2、至少有一位好朋友,且友誼已維持了6個月以上。

3、沒有和爸爸媽媽等主要看護人在一起的時候,會主動要求或想辦法聯繫家人

4、能用柔和的口吻與別人溝通


當孩子3-4歲

1、如果親人患病或不舒服,能主動表示關心、問候

2、懂得與人商量、表達自己意見的初步技巧

3、懂得接聽電話技巧,當大人不能接聽電話時,能夠使用禮貌用語幫忙接聽電話

4、能主動地結交新朋友,甚至樂於結交比自己年齡大一些的朋友

5、懂得與小朋友分享或交換美食、玩具



現在,對應自己寶寶的年齡段,看看寶寶達到了幾項。


達到4條以上

寶寶的社交能力已經很強了,堪稱社交小能手。當他到新的環境時,能夠快速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自我意識非常棒,很容易就能成為全場焦點。


達到3-4條

寶寶的社交能力已經達到發展標準。這意味著孩子在語言表達、生活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很不錯。


達到2條或以下

寶寶的社交能力偏弱了。爸爸媽媽需要儘快幫助寶寶發展社交能力。


否則將來走親訪友、親子旅行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黏在媽媽身上不下地、躲在爸爸身後不出來的情況。



如果在進入幼兒園之前仍然沒有改善的話,可能會出現不願上學、嚴重的甚至會連續哭幾個月才能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


社交能力偏弱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引導比較好呢?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1

尊重孩子的交友規則,不要隨意幹涉


在孩子的小團體裡,也有他們的交友規則,大人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學習如何和同齡人相處,學習獨自面對社交問題。


英國有一檔幼兒真人秀節目《四歲小孩的秘密生活》,為我們真實地記錄了孩子們在與他人相處中,如何接納他人、對待朋友、學會獨立等等一系列的社交小秘密。



其中,有一位新來的小朋友 Elliot ,在陌生的環境裡很不安,拒絕加入團體。



這時候,有一個熱情的孩子不僅主動跟 Elliot 玩,還拉上其他孩子和 Elliot 一起玩。



朋友的存在,讓 Elliot 很快適應了新環境,慢慢愛上了幼兒園。


家長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吃不好,可是對孩子來說,他們更在意自己在小團體裡有沒有朋友。


在融入小團體的過程中,孩子會遇到各種問題,家長放手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面對、解決會更好。


2

給孩子創造多元的社交環境,豐富生活體驗


參加集體活動,和同輩的孩子相處,多元的社交環境能夠幫助寶寶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學會慢慢融入群體,環境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更強。


混齡的集體環境,大朋友們之間的交流影響著小朋友們,小一些的孩子慢慢地學著哥哥姐姐們放開自我,和其他小夥伴玩在一起。


紐諾·艾瑪保育園的孩子從不愛講話到主動接觸其他小朋友


3

培養廣泛的興趣,擴大社交圈


趣味相投讓社交質量更高。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能樹立寶寶的自信,幫助他們在不同社交圈裡找到和自己有共同的話題的夥伴,交到真正的朋友。



4

不強迫孩子必須外向,尊重孩子的性格


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但並不等同於不善社交。因為內向被貼上社交能力差的標籤,實在是一種偏見。


紀錄片《零零後》裡有個從小到大都內向、孤僻的女孩。


幼兒園老師勸她融入集體,她卻說:


「我就喜歡自己玩兒,我覺得一個人玩兒挺好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內向只是性格的一種,不等於膽小、懦弱,只是孩子更注重自我內心的感受罷了。


我的跳妞有一個同學很內向,不善言辭。可我和她短暫的相處卻很融洽,有如沐春風之感。


雖然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嘴甜些,人際交往更廣些,但也要考慮孩子的性格,並且糾正對內向孩子的偏見。



5

教孩子基本的社交禮儀,多進行家庭遊戲


與人交談要注意禮貌、看見認識的人要主動打招呼、別人發言時不打斷......這些社交基本禮儀,可以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有禮貌,也更受人喜歡。


在教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設置特定的情境,比如,父母扮成顧客,孩子扮成老闆,「顧客」詢問「老闆」點什麼餐等。


教育學家說: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才是教育規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強迫和幹涉,而是適時地給他幫助,讓他收穫自己彌足珍貴的友誼,你說是嗎?

相關焦點

  • 用情緒聊天,變身社交達人
    這就是說話的方法,如果一個人總是信口開河,沒有分寸,久而久之就會引起人們的反感。而掌握說話的尺度和時機,把話說得恰到好處,就能達到良好的社交效果,成為社交達人。《好好說話》這本書告訴我們真正的「會聊天」不靠信息,靠的是情緒。掌握五種正確的技巧,我們也會獲評高情商。
  • 人情商高更易獲取成功,父母用好這5種教養方式,教出高情商孩子
    如果我們從外在表現來看,就會發現,一個高情商的孩子走到哪都會受到他人的歡迎,這也意味著他至少在人際交往方面有更大的空間發展;如果我們從人的心理學角度來看,也能看出高情商孩子無論是在認識情緒、管理情緒方面,還是在承受挫折能力及理解他人情緒等方面都要遠高於情商低的孩子。
  •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學會這兩招,幫助孩子有個「好人緣」
    高情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學會這3招,幫助孩子有個「好人緣」第一招: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雖然二胎政策已經放開了,但是很多家庭都還是獨生子女,他們家裡當慣了小公主、小皇帝,到了外面一樣收不住自我意識,處處以自我為中心,性格強勢,有很強的控制欲、佔有欲和得失心,稍有不順心就會哭鬧或者發脾氣,這樣的性格自然會讓其他小朋友避而遠之,更別提好人緣了。
  • 孩子社交能力弱怎麼辦?學會這4招,變身社交達人
    這讓小雪媽媽不禁有些擔心,畢竟交朋友對於幼兒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課。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比較淺顯,很多時候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渠道都是通過父母和身邊的小夥伴而且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幼兒內心也會萌發出社交需求,渴望擁有自己的朋友,建立積極健康的社交圈子。
  • 家有一小 孩子的高情商的培養,做好這4點非常重要!
    這樣的孩子還愁不受人歡迎嗎?        不要認為社交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需要懂社交。也不要認為會處世的孩子太早熟沒有童真。要想讓孩子社交能力強,首先在家裡就應該讓孩子敢說話、敢發表看法,培養孩子會說話的性格。並且對於孩子發表的意見,你可以心裡不認可,但是請多鼓勵,給他們自信,那樣他們就更願意去說和不怕說錯。一個喜歡與人交流並發表看法的人社交能力肯定差不到哪去。
  • 你的孩子是否經常不聽話難溝通?快學會這3招,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在現代社會,隨著多元文化和社交模式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情商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看過《爸爸去哪兒》中的嗯哼小朋友,大家都被體貼又真實的嗯哼給圈粉了。譽為「情商之父」的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商由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這五種特徵組成。高情商的人在社交方面往往如魚得水,而低情商的人則常被周圍人厭棄。高情商的人讓你如沐春風,低情商的人讓你苦不堪言。
  • 孩子情緒失控了?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
    相信這一幕很多家長都遇到過不論哪種方式,都不是最佳的選擇,不管孩子就要遲到,「以暴制暴」傷害母子感情,是低情商的父母才會選擇的方式。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現實生活中,孩子情緒失控的場景並不少見:幾個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不在自己手裡,就歇斯底裡地哭喊;在超市裡,看到某個喜歡的零食,媽媽不讓吃,就大聲哭喊引人注意;
  • 孩子孤僻別擔心,父母注意這些事,孩子告別「獨行俠」
    秀秀最近收到了粉絲們的私信,說自家的孩子性格非常孤僻,平常總愛皺眉頭,也不愛說話,總是自己一個人吃飯玩耍,被其他的孩子起了外號「獨行俠」。這位孩子才五歲,要知道,這個年齡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性格怎麼會孤僻呢?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秀秀了解到,這對父母的事業心很強,一直忙著做生意,孩子一直由爺爺奶奶照看,這樣疏於對孩子的關心,孩子性格孤僻也就再所難免了。
  • 辦公室整理21招 教你變身辦公達人
    【辦公室整理21招 教你變身辦公達人】漲姿勢每天開始工作的時候,總是毫無頭緒?下班常常比別人晚1小時?辦公室桌面永遠亂糟糟?以上問題,你是否都中招了呢?如果中招了!這也許是因為你做事缺乏條理!來看這21條關於辦公室整理的完美絕技,幫你變身辦公室達人!拖延症拜拜!via科普中國
  • 李玫瑾:這5種父母,是家中的「負能量」,很難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認為,影響孩子的情商的人,主要就是父母。而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他們養出的孩子,情商大多都不會太高。可這種只會打孩子,常常打孩子的父母,只會養出低情商的孩子。因為教育孩子並不是只要打孩子就可以解決問題,有些事情,我們是完全沒有必要打孩子的。常常打孩子的父母,往往都不會溝通,他們沒有解決能力的問題,只能用暴力解決問題。
  • 低情商的人大多具有這五條表現,父母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平時都是在我家吃飯。有一次,他和我爸爸一起吃飯,吃的是我媽媽炒的雞。表弟說了:「現在有錢人都不吃雞肉,都吃海參。」我爸爸聽了不高興,就沒說話。看到他一大塊一大塊地吃雞肉,我爸爸心裡更不高興了。他在我妹妹辦的美術學校上班,他和其他老師去幼兒園或者小學門口發廣告的時候,都是和其他老師聊天,根本招不到學生,而他上課也經常遲到。
  • 高情商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學會這幾點,咱家孩子也是棒棒噠!
    情商,並不能像智商那樣可以用測驗分數比較準確地表示出來,它只能根據個人的綜合表現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判斷一個孩子情商的高與低,都離不開一個場景:交流。什麼樣的孩子是被認為高情商的?幾個孩子在一起玩,總會自然的產生出來一個小領導。
  • 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高情商的父母,3招就能搞定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比如活潑陽光或者乖巧懂事。但是不管孩子性格如何,他們都會鬧脾氣,甚至有的孩子還當眾哭鬧,讓父母很難堪。這樣的冷處理方式,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父母越不理孩子就越鬧。此外,父母冷處理的方式,還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
  • 做高情商父母,培養高情商孩子,這些細節不能忽略
    面對這些日常讓人不舒服的行為,很多家長以「孩子不懂事」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不斷把孩子推向深淵。如果一味聽之任之不去引導糾正,孩子最終只會成為社會上不受歡迎的人,我們常說的低情商的人群。情商低的人往往不懂得去顧及別人的感受,經常出口傷人,而且缺乏韌性容易受挫。所以無論是婚姻生活還是工作都容易出現問題。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應該及早幹預,教導,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 培養高情商孩子,讀這一篇就夠了。
    社交技能:建立和管理社交關係的能力。他估計智商最多只佔決定成功人生因素的20%。其餘的因素,如情商、財富、性格、家庭教育水平和純粹靠運氣,則填補了其中的不足。,高特曼建議以下五個步驟來培養和提高孩子的情商。
  • 高情商比高智商更重要,抓好3-6歲關鍵期,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的六個孩子,之所以個個成才,而不是成為書呆子,關鍵在此。」 擁有一份高情商往往會比高智商更重要,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這一點,很多名人和明星的高情商故事,他們的成功也在印證著這一觀點。看他們在公共場合口吐蓮花,碰到別人的嘲諷總能機智地應對自如,反轉為勝,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的機智靈活。
  • 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EQ,認為擁有高情商,就能把你的智商發揮得恰到好處,再加上你的好人緣,懂變通,如此,你想不成功都難。高情商從何而來?其實它受我們後天的生活環境影響,所以高情商是需要我們從小培養的。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會更受歡迎,也更容易成功。那我們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呢?
  • 孩子害羞交不到朋友,人際關係差,學會這一招父母就放心了
    今天教大家變身情商教練,教出高情商的孩子。身為父母親以上兩個狀況您覺得哪一個你會更關注呢?第一個是孩子跟你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還是第二個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心理學家們的答案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得關注。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
  • 「情商培訓班」亂象:0歲就能上,萬元學費讓孩子成社交達人
    在家懂得看臉色,管理情緒;在校能當幹部,擁有領導力;懂得察言觀色、明白三思而行,甚至成為同齡人裡的「社交達人」…….這些技能,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嗎?近日,不少針對少年兒童的「情商培訓班」受到家長追捧,也引來網友熱議。有父母認為,從小接受情商教育,長大了更快融入社會。
  • 測試|那些高情商的孩子,都有著怎樣的父母?
    文 | 林紫 編輯 | 金雀兒來源 | 布穀聽聽生活中,情商高的孩子並不少見,他們的解決能力和交際能力,有時候令我們大人都自愧不如。「呦,這孩子嘴兒真甜,情商真高!」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孩子的父母的情商也都很高,他們也都特別會鼓勵孩子。高情商的父母,其孩子的情商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在討論如何提升孩子的情商以前,我們要先檢測一下自己的情商。那到底如何鼓勵孩子才叫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