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這5種父母,是家中的「負能量」,很難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2020-10-04 小聆媽媽

除了學習方面的教育,孩子的情商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們就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一般來說,家長都會更重視學習方面的教育,但其實,孩子的情商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說,一個孩子只有智商,沒有情商的話,是很容易成為人見人厭的人,將來也很難在社會中立足。這樣的孩子,將來不會有大出息,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孤立。

而我們如果想要教育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就要從自己的言行舉止開始注意。因為我們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最能影響到孩子的人。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的心理很有研究,在育兒這方面也非常有經驗,她獨特的育兒觀,深受不少家長的喜愛。

李玫瑾教授認為,影響孩子的情商的人,主要就是父母。而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他們養出的孩子,情商大多都不會太高。

李玫瑾: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很難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1. 總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

現在的人,壓力普遍都很大。這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卻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算是在孩子面前,也經常會情緒失控。

這些父母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對孩子大發雷霆,會罵孩子,也會打孩子。雖然我們過去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可這種只會打孩子,常常打孩子的父母,只會養出低情商的孩子。

因為教育孩子並不是只要打孩子就可以解決問題,有些事情,我們是完全沒有必要打孩子的。常常打孩子的父母,往往都不會溝通,他們沒有解決能力的問題,只能用暴力解決問題。

這樣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也都是負能量滿滿,不會溝通,遇事只會發脾氣。他們將來走入社會以後,難以融入集體,會成為一個人見人厭的「低情商者」。

2. 總是喜歡抱怨的父母

還有一些父母,非常喜歡抱怨,不管遇見什麼事情,他們都要抱怨一番,每天都對各種事情有著各種不滿。

這樣的父母,會把他們的負能量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也變成一個和他們一樣,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只知道不停念叨問題的無用之人。

這種人將來走入社會以後,會成為一個非常討人厭的「負能量傳播者」,毫無情商可言,只會抱怨。

3. 總是很較真的父母

還有一些父母,他們平時很較真,不管什麼事情,他們都要斤斤計較。這樣的父母,往往也只會教育出來一個非常小心眼,非常較真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將來走到社會中時,會因為過於較真而吃虧,會因為較真被人厭惡,成為一個低情商的人。

4. 總是喜歡打擊孩子的父母

還有一種父母,會以打擊孩子為樂。雖然說他們會美其名曰說是為了孩子好,想要刺激孩子進步,但其實他們只會害了孩子。

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都很自卑不說,還會和自己的父母一樣,會以打擊他人為樂。這樣的人走入社會以後,是非常惹人厭的,是一種情商極低的人,很難融入到集體之中。

5. 總是對孩子不聞不問的父母

還有一種父母,總是對孩子不聞不問。不管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父母都不會理會,就仿佛孩子和他們毫無關係一般。

這樣的父母不僅會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心理陰影,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自閉,不會社交,情商極低,難以融入集體之中。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為家長,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一些耐心,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這並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對孩子發脾氣,只是我們要掌控好一個度。

像是一些並非孩子故意犯下的錯誤,我們其實是可以好好和孩子溝通的,完全沒有必要小題大做。至於一些大錯誤,我們可以對孩子嚴厲一些,但是也要掌握好分寸。

如果是一些情節特別嚴重,且孩子多次故意犯下的錯誤,我們就可以選擇對孩子實行一些非常嚴厲的懲罰。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都一定要和孩子說明原因,讓孩子清楚自己犯了什麼錯誤,錯誤的嚴重性。

2. 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我們的言行舉止也是非常重要的。像是過於斤斤計較或者是愛抱怨等壞毛病,我們一定要儘量去改正。

如果我們總是不改正,繼續維持這種狀態面對孩子的話,那就會影響孩子的情商,讓孩子成為一個低情商的人。

3. 多關心、理解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應該多多關心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理解。因為我們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應該陪伴孩子的人。

孩子大多都是非常敏感的,他們非常看重父母的關心與理解。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完全沒有關心與理解的話,那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會在情感這方面變得非常冷漠,但又極其渴望愛。

這樣的孩子,大多都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情商很低,很不合群。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多多給予孩子關心與理解,讓孩子感受到愛,學會如何去愛,如何用真心去和他人交往。

4. 多帶孩子社交

想要提高孩子的情商,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多帶孩子社交,總是社交的孩子,更知道怎樣才是高情商的做法,更能融入到集體之中。

寄語:

雖然說孩子的學業很重要,但是孩子的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作為家長,不應該忽視孩子的情商教育。

今日話題:你是這幾種父母之一嗎?你平時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李玫瑾: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低情商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教育孩子不僅要關注孩子學習方面的成就,更要關注孩子的情商。如果一個孩子只有智商沒有情商的話,那麼將來走上社會也無法獲得好的人際關係。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智商教育時,也要有情商方面的教育,當然,父母要想養出高情商的孩子首先得從自身做起。
  • 李玫瑾:這3類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的孩子情商多不會高
    很多父母從孩子會說話開始,就開始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關於孩子的情商問題,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談過自己的看法。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的情商高低與父母的後天培養有關。孩子情商低,多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尤其是這3類「負能量」的父母,很難培育出高情商的孩子。
  • 孩子情商低,父母是禍首!李玫瑾:負能量家庭,教不出高情商孩子
    這件事情讓我非常生氣,印象也很深刻,因為我認為如果對方父母不是這樣的回應,小男孩也不會有如此底氣撞倒別人,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情商太低,我想真正情商低的人是他父母。孩子都是這3種父母教出來的。,在家中的時候可能會表現為,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看到孩子有點不順從,就會開始責罵他們,把所有問題都傾向孩子身上。
  • 李玫瑾:孩子情商高低和家庭有關,這四種家庭養不出高情商的孩子
    文/育兒女神Miss劉現代家長普遍重視情商教育,希望孩子擁有高智商的同時,也具有高情商。情商的高低,可以映射出一個孩子將來的處事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我情緒的管理能力。她認為,孩子的情商會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的情商不高,就很難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幾種孩子的情商低,責任全在父母身上!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在某大學開展了一次跟孩子情商高低有關的育兒講座,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專家,李玫瑾教授開場便點出本次講座的中心——"孩子情商高低,與父母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李玫瑾教授表示,當下許多家長抱怨著孩子不懂人情世故,不會講話時,問題其實就出在家庭教育上,而關於這點,孩子的父母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
  • 這5種爸爸是家中「負能量」,即便寶媽很優秀,孩子也大多沒出息
    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並不好,如果寶爸是這4種「負能量」的類型,即便寶媽很優秀,孩子也大多沒出息。和孩子「哭窮」的爸爸,天長日久,就會養出如此自卑敏感的娃,將來做事也總是畏手畏腳,將錢看得太重,影響交友和眼界!
  •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將來難有出息
    這樣的孩子,就算長大了,往往也都很難有出息。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吃飯時,如果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要及時糾正才行。不然的話,孩子長大以後是很難有大出息的。: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長大後難有出息1.
  • 李玫瑾:這5種媽媽,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孩子是否孝順,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一般這5種媽媽,更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這5種媽媽,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1.但在孩子看來,這是媽媽對待自己的方式,時間久了,孩子只會習慣媽媽的這種無底線的愛,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說,這樣的媽媽養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也都不懂得感恩,長大以後也很難孝順父母,很容易成為「不孝子」。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與旁人無關
    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就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不應當僅限於物質,更要注重精神撫養。 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情商高低,主要是和父母的教育有關,並非孩子自己本人的意願亦或者是他人影響。情商低的孩子父母往往也會有一些非常顯著的特徵。
  • 父母這樣子帶孩子,孩子情商高
    一個高情商的人,進入社會後往往因為情商高會情商一般的人要更加容易有所作為,因為腦筋的靈活,或說話,會辦事都會深受領導和同事的喜愛。所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很多的家長都是希望孩子不僅僅是高智商,也得擁有高情商,這樣子就可以讓他們以後步入社會後工作起來如魚得水般順利。既然情商高可以讓孩子以後出社會有那麼大的幫助,那怎麼樣可以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
  • 養出高情商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福氣
    不得不說,養出情商如此高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福氣。高情商的孩子,在家裡,懂得感恩,他們能體貼父母,關心父母,在失落的時候安慰你,陪著你;在開心的時候為你慶祝,為你歡呼。他們可以很好的連接家人間的情感,使家成為愛的港灣。除此之外,高情商的孩子,能夠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不易憤怒,更能抵抗挫折,善於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將活得更加自信。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
    家長從李玫瑾身上,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一次講座中,他提及了孩子的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家長需要從情商上培養孩子。「孩子4種表現」,都是哪些表現?,喜歡抱怨的孩子往往情商比較低,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我們需要去面對,不可能都是順利的,很多人會把這些不順利變成負能量,整天各種的抱怨感慨命運不公平。
  • 人情商高更易獲取成功,父母用好這5種教養方式,教出高情商孩子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夠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實際上,孩子能培養成一個怎麼樣的人,是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01 做權威型父母是教出高情商孩子的一個先決條件在日常教育實踐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在對待同一個問題時,不同的父母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對待。就拿孩子上興趣班這件事來說,有些父母特別能「雞娃」,恨不得孩子能有三頭六臂,把所有的興趣班都給學一個;而有些父母卻又特別「佛系」,孩子只要高興就好,學不學都無所謂。
  • 李玫瑾:從小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所以,在這個時期內,如果孩子有這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對孩子嚴加管教,否則,孩子長大後的情商不會太高。1、無緣無故的亂發脾氣亂發脾氣是自控能力差的一種表現,高情商的人往往都不會輕易表露出自己的情緒。而如果孩子一旦有這種壞習慣,就代表他內心深處已經覺得這是一種正確的情緒宣洩方式,如果任由他這樣的話,孩子長大步入社會後,將會嘗到許多苦頭。
  • 李玫瑾坦言:「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情商低與父母有關係,「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 1、負能量爆棚的父母 情商高的人性格通常都是積極樂觀的,不會整天身上布滿負能量
  • 李玫瑾曾講:低情商的孩子,多半跟父母有直接關係,父母要反思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曾講: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有高情商。因此作為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發展。正文:在孩子情商方面的問題,我國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分析:低情商的人,絕大部分跟童年的成長經歷,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
  • 李玫瑾曾講:低情商的孩子,多半跟父母有直接關係,父母要反思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曾講: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有高情商。因此作為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發展。正文:在孩子情商方面的問題,我國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分析:低情商的人,絕大部分跟童年的成長經歷,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
  • 李玫瑾:長大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種行為,父母要及時糾正
    孩子出現這個問題,多半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家長沒有教導好孩子,結果壞了孩子的一生。李玫瑾教授認為,長大沒什麼出息的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會有3種行為,父母要及時幫他們改正才行。,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優先夾給孩子吃,孩子碰到喜歡的菜餚也會端到自己面前,這就是典型的吃獨食習慣,會被認為太自私,長大後也很難有朋友,在事業上也會受影響,很難能合群。
  • 李玫瑾:父母們沒必要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不僅沒用還瞎花錢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場講座中建議,這"3種興趣班"父母沒必要給孩子報,不僅沒用還瞎花錢1、宣傳誇張的興趣班在市場上經常會見到某某天才興趣班。類似於天才這樣的字眼就是用來抓住家長急切希望孩子成才心理的套路。這一類的興趣班把功夫都下在了宣傳上,可是等孩子真正去學習之後,他們卻不會花精力去認真培養。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就偷著樂吧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難帶,尤其是只有兩三歲的孩子,能跑能跳精力無限,只要父母一個不留神,孩子就能化身&34;,直接把家給拆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了解過,為什麼孩子到了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會突然變得很皮很難帶呢?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