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學習方面的教育,孩子的情商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們就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一般來說,家長都會更重視學習方面的教育,但其實,孩子的情商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說,一個孩子只有智商,沒有情商的話,是很容易成為人見人厭的人,將來也很難在社會中立足。這樣的孩子,將來不會有大出息,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孤立。
而我們如果想要教育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就要從自己的言行舉止開始注意。因為我們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最能影響到孩子的人。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的心理很有研究,在育兒這方面也非常有經驗,她獨特的育兒觀,深受不少家長的喜愛。
李玫瑾教授認為,影響孩子的情商的人,主要就是父母。而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他們養出的孩子,情商大多都不會太高。
1. 總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
現在的人,壓力普遍都很大。這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卻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算是在孩子面前,也經常會情緒失控。
這些父母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對孩子大發雷霆,會罵孩子,也會打孩子。雖然我們過去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可這種只會打孩子,常常打孩子的父母,只會養出低情商的孩子。
因為教育孩子並不是只要打孩子就可以解決問題,有些事情,我們是完全沒有必要打孩子的。常常打孩子的父母,往往都不會溝通,他們沒有解決能力的問題,只能用暴力解決問題。
這樣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也都是負能量滿滿,不會溝通,遇事只會發脾氣。他們將來走入社會以後,難以融入集體,會成為一個人見人厭的「低情商者」。
2. 總是喜歡抱怨的父母
還有一些父母,非常喜歡抱怨,不管遇見什麼事情,他們都要抱怨一番,每天都對各種事情有著各種不滿。
這樣的父母,會把他們的負能量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也變成一個和他們一樣,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只知道不停念叨問題的無用之人。
這種人將來走入社會以後,會成為一個非常討人厭的「負能量傳播者」,毫無情商可言,只會抱怨。
3. 總是很較真的父母
還有一些父母,他們平時很較真,不管什麼事情,他們都要斤斤計較。這樣的父母,往往也只會教育出來一個非常小心眼,非常較真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將來走到社會中時,會因為過於較真而吃虧,會因為較真被人厭惡,成為一個低情商的人。
4. 總是喜歡打擊孩子的父母
還有一種父母,會以打擊孩子為樂。雖然說他們會美其名曰說是為了孩子好,想要刺激孩子進步,但其實他們只會害了孩子。
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都很自卑不說,還會和自己的父母一樣,會以打擊他人為樂。這樣的人走入社會以後,是非常惹人厭的,是一種情商極低的人,很難融入到集體之中。
5. 總是對孩子不聞不問的父母
還有一種父母,總是對孩子不聞不問。不管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父母都不會理會,就仿佛孩子和他們毫無關係一般。
這樣的父母不僅會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心理陰影,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自閉,不會社交,情商極低,難以融入集體之中。
1.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為家長,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一些耐心,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這並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對孩子發脾氣,只是我們要掌控好一個度。
像是一些並非孩子故意犯下的錯誤,我們其實是可以好好和孩子溝通的,完全沒有必要小題大做。至於一些大錯誤,我們可以對孩子嚴厲一些,但是也要掌握好分寸。
如果是一些情節特別嚴重,且孩子多次故意犯下的錯誤,我們就可以選擇對孩子實行一些非常嚴厲的懲罰。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都一定要和孩子說明原因,讓孩子清楚自己犯了什麼錯誤,錯誤的嚴重性。
2. 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我們的言行舉止也是非常重要的。像是過於斤斤計較或者是愛抱怨等壞毛病,我們一定要儘量去改正。
如果我們總是不改正,繼續維持這種狀態面對孩子的話,那就會影響孩子的情商,讓孩子成為一個低情商的人。
3. 多關心、理解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應該多多關心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理解。因為我們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應該陪伴孩子的人。
孩子大多都是非常敏感的,他們非常看重父母的關心與理解。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完全沒有關心與理解的話,那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會在情感這方面變得非常冷漠,但又極其渴望愛。
這樣的孩子,大多都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情商很低,很不合群。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多多給予孩子關心與理解,讓孩子感受到愛,學會如何去愛,如何用真心去和他人交往。
4. 多帶孩子社交
想要提高孩子的情商,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多帶孩子社交,總是社交的孩子,更知道怎樣才是高情商的做法,更能融入到集體之中。
寄語:
雖然說孩子的學業很重要,但是孩子的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作為家長,不應該忽視孩子的情商教育。
今日話題:你是這幾種父母之一嗎?你平時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