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2020-12-22 騰訊網

想讓孩子未來有出息,光靠大腦智商是遠遠不夠的,在當今社會,只有具備高情商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因為高情商會讓你更好的處理好人際關係、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要著重培養。

不過,即使家長知道培養情商重要,但還有很多孩子達不到水平,為什麼這些孩子的情商低呢?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情商低與父母有關係,「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什麼是情商?

情商的概念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卓恩·梅耶提出的。

情商有被我們稱為情商指數(IQ),主要指人的情緒能力、抗挫折能力、意志力等等,世界上的成功人士都具備超高的智商,他們懂得如何社交、如何規劃、如何控制情緒。

有很多人認為,情商跟智商一樣都是天生遺傳的,其實則不然,每個人的情商先天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更多的取決於後天的培養。

「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

1、負能量爆棚的父母

情商高的人性格通常都是積極樂觀的,不會整天身上布滿負能量,而正能量的人是要比負能量爆棚的人,將來更容易成功。

如果父母平時就是一個經常抱怨的人,那麼他的家庭中肯定充滿了負能量,比如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家後將情緒都發洩在家中,導致孩子的情緒會變得低沉,無論做什麼都想著最壞的結果,看不到前方的希望,最後只能一生平庸。

2、情緒暴躁,沒有自控能力

如果家長是一個不會情緒控制的人,那麼註定會影響到家庭的氛圍,也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

因為你經常對孩子亂發脾氣,孩子的內心會感受到恐懼,從而會影響孩子的心性和性格發展,導致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急躁,要知道,情商高的人情緒控制是很強的。

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面對市面樣的人,他們都能很好的控制心中的負面情緒,相反,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情商註定很低。

3、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還有的家長本身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看不得別人得到什麼好處,對什麼事情都斤斤計較,這樣的人人緣是非常差的,鄰裡鄰居都不會跟這樣的人相處交往,而情商高的人,擁有超強的社交能力,他們未來是很受歡迎的。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想讓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如何教育,所以,想要培養出高情商孩子,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

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

哈佛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1、用自己的好情緒影響孩子

孩子的情緒往往會受到父母情緒的影響,如果家長平時性格開朗,那麼孩子也會經常微笑,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學會用熱情、樂觀、友善的情緒對教育孩子,當發現孩子有負面情緒時要及時引導,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發洩情緒。

同時,家長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學習控制情緒的技巧,只有讓孩子懂得控制和穩定自己的情緒,才能慢慢提高情商。

2、多讀書,是提高情商最好的方法

家長平時要鼓勵孩子多讀書,老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不僅能讓人漲知識,還能使自己變得沉穩從容。

我家孩子班級中就有個女孩子,她爸爸媽媽就知書達禮、很喜歡看書,在父母的薰陶之下,她小小的年紀就處事大方,變成個高情商孩子。

所以,我們想養育出高情商的孩子,除了要遵循孩子成長規律之外,還要讓他們多讀書。

3、多給孩子看關於情商的繪本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書中指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指導師。因為他們是孩子最親密的人。

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內心感受,必須對每個情緒都有所認識,感知到情緒的變化,情商跟智商不一樣,智商是先天遺傳的,而情商則需要後天的培養,家長需要跟孩子一起學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 我們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父母一般有這種特徵,怨不了別人
    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坦言:「情商低」的孩子,父母一般有這種特徵,怨不了別人。,父母一般有這種特徵1、不會控制情緒的父母不會控制情緒的人情商往往非常低,如果父母平時就不會正確的梳理情緒,那麼自己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情商低的人,這主要因為父母自身產生的情緒無處發洩,最終選擇發洩孩子的身上,或者發洩到周圍人的身上,慢慢地孩子也會學會父母的行為,導致自己也不會控制情況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情商和智商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李玫瑾:這3種父母,容易教出「低情商」孩子,你還在這樣做嗎?①將負面情緒帶給孩子的父母很多父母都喜歡將負面情緒帶回家中,每當孩子做錯事或鬧矛盾的時候,他們就將這些情緒爆發,一股腦兒傾瀉在孩子身上。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即便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會慢慢被消磨殆盡,最後變得消極怠世。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樣的家長,怨不得旁人
    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引來一片讚揚的聲音,很多家長都表示,自家的孩子要是這麼乖那就好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慢慢發現,這孩子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好。這天,田楠的班主任忽然造訪田楠家,向田楠的父母講述了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班主任表示,這孩子根本不懂得如何跟同學們相處,交際能力極差,得不到同學們的喜歡,而且經常對同學們發脾氣。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3種家長,怨不得旁人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的情商高與低,家庭和父母是脫不了干係的」!:一個孩子的教養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是一個明事理的家長,那麼孩子的情商不會差;如果你每天都抱怨,那麼孩子也會模仿,從而影響情商的發展。
  • 李玫瑾曾講:低情商的孩子,多半跟父母有直接關係,父母要反思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曾講: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有高情商。因此作為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發展。正文:在孩子情商方面的問題,我國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分析:低情商的人,絕大部分跟童年的成長經歷,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
  • 李玫瑾曾講:低情商的孩子,多半跟父母有直接關係,父母要反思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曾講: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有高情商。因此作為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發展。正文:在孩子情商方面的問題,我國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分析:低情商的人,絕大部分跟童年的成長經歷,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旁人
    李玫瑾教授表示,一個孩子的「情商」跟他的父母和所在家庭是脫不了關係的,如果父母是那種是非分明的人,那麼他的孩子就會是高智商的孩子3~6歲的孩子是情感控制能力和培養的最佳時期,情感的激勵是培養良好感情的基礎,父母如果多處孩子點頭微笑,經常擁抱孩子,時不時地給孩子關懷和安慰,就會鑑定愛和信任,在家庭關係中也會有很好的幫助。
  • 李玫瑾: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低情商
    李玫瑾認為,孩子的情商養成主要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言行舉止不注意,養出來的孩子相對情商也會比較低。這樣的父母通常只看重結果而忽略了孩子背後的淚水和汗水,無法接受孩子的失敗,孩子但凡有一點失敗就會被潑冷水。孩子的成長路上真正需要的是鼓勵和加油,而不是諷刺和白眼,否則這樣長期下來的後果也不是可以承擔的。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很多家長對李玫瑾教授說的話不以為然,覺得李玫瑾教授說的話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李玫瑾教授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乃至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獲得過不少專家們的認可,曾在多次講座中提到,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都在孩子的3-6歲的時候,處於這時期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留意
  •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大多是這樣長大的
    在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萌媽經驗說V相信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畢竟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更受歡迎,李女士在教育孩子時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長大之後情商如何,其實跟小時候的表現有關,一般來說情商不高的人,大多是這樣長大的。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一般都有這幾種父母,但願你不是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情商和智商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就是說孩子情商低,跟父母從小的教育方式,行為相處模式有直接的關係。01影響孩子情商的幾種父母?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與旁人無關
    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就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不應當僅限於物質,更要注重精神撫養。 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情商高低,主要是和父母的教育有關,並非孩子自己本人的意願亦或者是他人影響。情商低的孩子父母往往也會有一些非常顯著的特徵。
  • 孩子情商低,父母是禍首!李玫瑾:負能量家庭,教不出高情商孩子
    這件事情讓我非常生氣,印象也很深刻,因為我認為如果對方父母不是這樣的回應,小男孩也不會有如此底氣撞倒別人,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情商太低,我想真正情商低的人是他父母。只要面對有蠅頭小利的事情,絕對都、要去爭取一番。這樣的行為其實無形中會影響孩子,讓孩子認為不可以吃虧,只要有利益就要去搶奪,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成為一種功利為先的性格。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只在乎自己而不會想到別人,這樣自私自利的性格,別指望他們會有高情商的思維了。
  • 李玫瑾表示,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通常情商都很低
    而孩子的情商高不高,又和父母平時的做法非常的有聯繫。李玫瑾表示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情商都很低。想要從這些視頻中找到一些更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這樣才能夠幫助我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孩子。視頻中,李玫瑾教授說:&34;聽君一言,猶讀聖賢書。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這時候就可以多聽一聽像李玫瑾教授這樣對教育特別有研究的專家的意見,或許就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千萬不要做以下這幾類父母,不然孩子以後的情商會很低。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專家,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喜歡埋怨有很多孩子喜歡抱怨,在平時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若是失敗了,就會打開「抱怨模式」,一個勁地抱怨這個沒做好, 那個沒做對,就不知道從自己的身上找毛病,將全部的責任都推卸給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都很低。
  • 著名心理學家:父母2種「常見」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低情商的孩子
    只能說,演員邊程的翻車不是毀在別人身上,而是毀在了自己的「低情商」。心理學家丹尼爾·戈尼爾在《情感智商》中提到: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佔20%,而情商卻佔到了80%。對於一個人而言,智商決定他有多聰明,而情商決定他能走多遠。情商高的孩子,同理心較強,不會輕易動怒、生氣、沮喪或是低落。他們懂得換位思考,也能理解他人的感受。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樣帶孩子,他可以長大,但跟誰都不會親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樣帶孩子,他可以長大,但跟誰都不會親剛出去工作的那幾周,自己每天回家,寶寶看到都是手舞足蹈的,要媽媽抱上一個小時才肯給別人抱。現在的寶寶,卻平靜了很多,看到小筱也沒有什麼表情變化,反倒有些粘著奶奶。這天,小筱看到心理學專家李玫瑾的一個視頻,她好像找到了原因所在。
  • 李玫瑾教授直言:吃飯時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有些孩子在父母帶著出門以後,在餐桌上一點禮貌也沒有, 然而一個孩子的禮貌可以說和家長的教育息息相關,倘若孩子在餐桌上都沒有禮貌可言,那麼父母的教育又能落實到哪裡呢?,一點眼力見都沒有盡在那邊挑別人的菜不行,如果是餐館還好,如果到別人家做客,那麼可想而知場面會有多麼尷尬了,故而家長應該謹防孩子這樣的行為。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家裡有這幾種父母,希望其中沒有你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情商和智商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如果孩子睡個懶覺,有的父母會說,你以為你是大小姐?要供著嗎?等等常常被父母貼標籤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也很難會尊重別人,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也會通過貶低他人的方式進行溝通,不僅不利於融入集體關係,也會變得自卑易攻擊人,愛戳別人的痛處,讓人反感。父母的情商低孩子的情商也跟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