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樣的家長,怨不得旁人

2020-08-22 楠姐和你聊育兒

田楠是個很精緻的小男子漢,看起來文文靜靜的,很招人喜愛。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引來一片讚揚的聲音,很多家長都表示,自家的孩子要是這麼乖那就好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慢慢發現,這孩子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好。

這天,田楠的班主任忽然造訪田楠家,向田楠的父母講述了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班主任表示,這孩子根本不懂得如何跟同學們相處,交際能力極差,得不到同學們的喜歡,而且經常對同學們發脾氣。

班主任告訴田楠的父母,這孩子的情商太低了,如果不作出改變的話,他很難適應以後的集體生活。對此,田楠的父母表示,他們一定會盡力幫助孩子改變的。但直到田楠小學畢業,他身上的這些情況也沒有得到改善。

事後,田楠之前的那位班主任告訴大家,田楠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缺點,其原因都在他的有如下幾個缺點的父母,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樣的家長,怨不得旁人!

1、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散發負面情緒

田楠的班主任不止一次去田楠家做過家訪,當被問起對田楠父母的印象時,班主任總是連連搖頭,然後告訴大家,這一家子人身上的負面情緒太重了。

班主任說,在曾經的一次家訪中,她親耳聽到田楠的父親抱怨,說什麼社會不公平啊,誰誰誰怎樣怎樣了,負面情緒拉滿。班主任對此很是反感,因為他是當著孩子的面說的。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在負能量滿滿的家庭裡,情商低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2、父母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一對經常發脾氣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脾氣定然也會很暴躁,田楠這孩子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田楠的父母都是火爆脾氣,從來都是你犯我一分,我還你十分。在他們各自的工作單位裡,這兩位都是不受歡迎的典型。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田楠很完美的繼承了父母的暴脾氣。班主任表示,田楠對同學發脾氣,和同學爆發衝突的樣子,跟他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完全沒差。班主任感嘆,這孩子真的是被父母給毀掉了。

3、父母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與人溝通

田楠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階層,平日裡只是埋頭幹活,很少和人交流。到了家裡,他們也只是吃飯,洗澡,看電視,然後睡覺,交流實在是太少了。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田楠也變得沉默寡言了。

能夠有效的與人溝通,這是高情商最明顯的特徵。但是很可惜,身為孩子的領路人,田楠的父母並沒有教會孩子與人溝通,這也是田楠走到如此境地的根本原因了。

看完本文,你還覺得孩子的情商是天生的嗎?你還覺得孩子發展得是好是壞,都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嗎?希望本文能讓家長們好好反省自己,及早糾正自己教育孩子時的誤區。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3種家長,怨不得旁人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的情商高與低,家庭和父母是脫不了干係的」!,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坦言:一個孩子的教養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是一個明事理的家長,那麼孩子的情商不會差;如果你每天都抱怨,那麼孩子也會模仿,從而影響情商的發展。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
    情商高的人在社會中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也更招人喜歡,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活得更輕鬆。人們常說,一個人的情商和智商,就決定了這個人的人生高度,可見情商和智商對一個人有多重要。然而,情商和智商也有很大的不同,智商多半是受先天因素決定的,而情商大多是依靠後天培養的。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旁人
    一個「雙商」高的人,在如今的社會當中是非常時刻開的,尤其是高智商會說話的人,走到哪裡都非常受歡迎。那這些高情商的人天生就擁有高情商嗎?還是說因為每個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才導致孩子在智商上有一定差異的呢。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父母一般有這種特徵,怨不了別人
    ,甚至被家長寵壞的孩子,連正常的水平都很難達到,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情商低的問題呢?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坦言:「情商低」的孩子,父母一般有這種特徵,怨不了別人。當孩子遇到不滿意的事情,他們不會有效的進行溝通而是亂發脾氣,認為通過暴力去解決問題,但這樣方法卻恰恰證明了孩子情商低,如果不糾正的話,未來會吃很多脾氣上的虧。
  • 李玫瑾坦言:「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不過,即使家長知道培養情商重要,但還有很多孩子達不到水平,為什麼這些孩子的情商低呢?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情商低與父母有關係,「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很多家長對李玫瑾教授說的話不以為然,覺得李玫瑾教授說的話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李玫瑾教授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乃至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獲得過不少專家們的認可,曾在多次講座中提到,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都在孩子的3-6歲的時候,處於這時期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留意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與旁人無關
    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就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不應當僅限於物質,更要注重精神撫養。 情商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家長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情商高的人,因為情商高的人走到哪都吃的開,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的情商就不是很高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而情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會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李玫瑾教授經過長期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同時李玫瑾教授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如果你家孩子有,那就偷著樂吧!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出身」,家長們可別推卸責任
    面對家長們的想法,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老師直言:孩子情商的高低,跟自身聯繫很小,直接原因取決於他的家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待人接物就體現了孩子的情商。李教授表示,孩子情商低,家長最應該埋怨的就是自己。家庭教育讓孩子情商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家長要自己承擔。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多半有3種「不合格」的父母,怪不了別人
    李玫瑾教授也認為,孩子的情商低,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情商低的孩子,背後多半有3種「不合格」的父母,怪不了別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有樣學樣,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想著理性溝通,而是下意識用拳頭來解決問題,這樣的孩子也是屬於情商低的孩子。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情商就是前兩項的基礎,它就像帆,孩子能走得遠,全靠帆。情商到底有多重要?很多家長最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學習成績並不能完全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中年人的聚會,每次都讓我感慨良多。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 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幾種孩子的情商低,責任全在父母身上!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在某大學開展了一次跟孩子情商高低有關的育兒講座,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專家,李玫瑾教授開場便點出本次講座的中心——"孩子情商高低,與父母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當李玫瑾教授話一脫口,臺下響起了一片譁然聲,家長們本意是想著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沒想到開場便被李玫瑾教授來了次"重擊",但在家長們滿懷質疑時,李玫瑾教授接下來的話讓家長們拜服。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人,基本小時候都有這幾種表現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有個高情商,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上,能混得風生水起的往往不是智商高的人,而是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並且能夠在挫折當中重新拾起信心的情商高的人。情商低的人,基本小時候都有這幾種表現。」,全班20多個孩子共同去堆一個沙堡,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最終沙堡堆失敗了,其中有幾個孩子不去想辦法挽回,反而是坐在地上一個勁兒地埋怨自己的同伴,好像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一樣,將責任都推卸給被人,然後還一臉氣憤。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有20%歸因於智商,有80%來自於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點,家長要引起重視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點,家長要引起重視現當代社會,家長們不再把孩子關在家裡教育,經常從小就帶著孩子四處去走走看看,到處旅遊,從而就會出現一些現象,在景區紀念品處,小紅和小剛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玩具只剩下一個,小紅就主動讓出來,媽媽不給小剛買,小剛卻是不依不饒躺在地上撒潑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