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古城海安的穿越之旅

2020-12-24 東方網

原標題:600年古城海安的穿越之旅

海安全景

  編者按

  這裡,經歷了600多年的歷史風雨;這裡,見證了軍民浴血奮戰抵禦倭寇的歷史,凝結著民族的雄魂;這裡,曾經商賈迤邐,入夜,歌聲十裡,夜不罷市……松城(海安所)正是她的名字。歲月境遷,海安古城當年的繁榮與硝煙被深深地刻進歷史:古城的輪廓,一草一木,半磚片瓦,在城市建設中漸漸消失;古城的故事,在後人記憶中漸行漸遠。

  今年是海安古城抗倭建城627周年,《今日塘下》推出「古城記憶·海安」欄目,回憶城門內的一段段曾經。同時,期盼廣大讀者給我們提供關於古城的古蹟、故事或傳說,可致電66081255或微博@瑞安日報—今日塘下告訴我們。現在,請隨我們一起穿越,去看看600年前的海安城……

  [歷史篇]

  「小時候,我們在這座城樓上讀書嬉戲,聽老師講述海安城的歷史故事,這座城牆把數千上萬的倭寇擋在了城外,讓老百姓平安度日……」塘下鎮海東村村民鄭進東指著一條去年11月份懸掛的上書「紀念海安古城抗倭建城626周年」的橫幅向記者介紹道。

  在海東村村幹部的陪同下,記者從海安古城東城門(賓陽門)下穿過,進入古城。耳聽村幹部講述著海安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手撫青石堆砌而成的城門斷牆,城門上的「賓陽門」三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讓人穿越到了600多年前的古城海安。

  城門外的護城河河水川流不息,城門口身穿鎧甲的士兵整齊地排列在兩側;兩條十字形的古街,層樓綿延,古老而又典雅;大街上酒肆、客棧、茶館鱗次櫛比,賣胭脂水粉、冰糖葫蘆的小販叫賣聲不斷;街邊走過如花似玉的大戶小姐,惹得英雄少年駐足;青石板路面上,留下了馬車走過的道道車轍。

  沉思間,一個踉蹌,晃過神來,腦海中想像的一幕幕真真切切地出現在眼前。一位手持長槍身穿明軍鎧甲的士兵上前打躬作揖,說:「大人,小的王舒玄,奉命在此駐守,海安所乃兵家重點,決不可被倭寇攻陷,小的帶您去參觀一下海安所,順道講一講海安的歷史。」

  湯和督築海安古城

  「信國公雄韜偉略,選擇在此築建衛所城。」王舒玄一邊走一邊說,海安西北面是大羅山山脈的鳳山、凰山和麟山,南面是龜山,地理位置上三面環山,一面靠海,進可攻,退可守,實乃兵家重地。在幾百年前,這裡人煙稀少,無人定居。後來,信國公築城後,一些百姓在他的召集下遷居於此,亦軍亦民,開始代代繁衍生息。

  (注釋)士兵口中的信國公是明朝開國功臣湯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人。據史料記載,湯和是明太祖朱元璋兒時的夥伴,也是共同起義的兄弟。他陪同朱元璋一起攻城掠地,奪取大明江山,後被封為信國公。奪取天下之後,朱元璋先後處死當初一起起兵的兄弟,湯和是少數能夠倖免於難的人之一。他很早就意識到朱元璋非池中之物,並一直能夠「識時務」,在明初的權利戰爭中,他選擇激流勇退,主動放棄兵權,告老還鄉。

  「信國公是令人敬佩的大英雄,即使到了晚年,他還做了一件大事——整飭海防,其中一處衛所城就是海安所。」說起信國公湯和,王舒玄一臉敬意。他說,明朝初期倭寇屢屢侵犯浙閩沿海,左丞相胡惟庸為一己之私,竟寫信給日本借兵,意圖謀反。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朱元璋盛怒之下,決定整飭海防。

  接到命令時,湯和年已六十,但他不辭勞苦,親自到浙江、山東等地沿海考察地形地勢,視要害地築城增戍,以固守備,他先後築衛所城59處,徵兵民5.8萬餘戍守。海安所於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建立,築城不久後,湯和還居中都(今安徽鳳陽)新第,他將所得賞賜分送故交,而且從來不與當地官宦鄉紳交往,晚年越加恭慎。1395年,湯和安然離開人世,終年70歲,被追封為東甌王,以紀念他築造衛所守護海防的功績。

海安賓陽門

  塊石壘築城牆抵外敵

  「當時一千名將士奉命駐軍於此,由此稱此地為海安千戶所。」王舒玄介紹說,海安城近似正方形,城堡內河、潭分布,西、北兩處有水門,城外四周都是護城河,城內兩條筆直的大道呈十字形,溝通東南西北四道城門,布局非常規整。

  (注釋)王舒玄所描繪的概貌和蔡雄烈士紀念館內的海安古城圖一樣。據該館內的石碑記載,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禦倭寇竄擾,命信國公湯和在沿海設置海防據點,均圍築城牆,當時海安所駐軍一千名,稱海安千戶所,簡稱海安所,隸屬溫州衛。信國公在溫州增設盤石、金鄉二衛,在永嘉、樂清、平陽等地設置寧村、蒲岐、蒲門等千戶所,在瑞安也設置3個千戶所。在清朝嘉慶年間繪製的《瑞安縣境圖》中,海安所位於崇泰鄉五都,在縣東北三十裡,與瑞安所、飛雲江南面的沙園所三足鼎立。

  海安建城時,用塊石壘築城牆,城周圍寬600丈,高2丈5尺,東至西長156丈5尺,南至北156丈,設城門四座,東賓陽門,南鎮海門,西永勝門,北鍾仁門(「東門賓陽門迎太陽為賓,南門鎮海門震懾海上之寇,北門拱宸門拱日月星辰,西門湧金門山巔上空湧動金色的晚霞,映紅整個城堡。」在民間流傳著另一種說法,西為湧金門,北為拱宸門)。城外開鑿濠河,東濠河長172.5丈,寬4丈,深9尺;西濠河長同東濠河;南濠河長169丈,寬深同東濠河;北濠河長176丈,寬深同東濠河。以一丈按3.3米計,當時的海安城大約有0.3平方公裡。

  (現狀)歷經六百多年的滄桑變化,海安四座城門,僅存賓陽門和鎮海門,鎮海門於上世紀90年代修葺一新,如今的賓陽門雖仍保留歷史原貌,但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只剩下一截長約10餘米,城門高約5米的斷牆。在入城的城門洞口處躺著一條2米多長的大條石,以及幾個圓石墩。城門洞高約2米,最低處位置比地面略低,這裡就是當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塞。

村民根據口口相傳記憶繪畫的海安古城圖

  軍民浴血奮戰打敗倭寇

  「吾等將士誓死保衛海安所,讓倭寇潰不成軍。」說起倭寇進犯,王舒玄滿腔熱血,恨不得立即用手中長槍刺穿倭寇的胸膛。他回憶了一次與倭寇激戰的場景,黑夜中,倭寇進犯,海安城傳出聲聲巨響。「轟轟轟……」城牆上一塊塊巨大的條石被兩三名士兵合力推下,無數顆石塊從城門上的炮眼裡瞬間齊發,一時間,震耳欲聾的吶喊聲響起,攻城的倭寇痛苦地嗷嗷嚎叫。

  說起抗擊倭寇,王舒玄等士兵不約而同地回憶起了這幾場戰役。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四月初四,17艘倭寇艇在梅頭後崗登陸。梅頭後崗位於海安所後腰,北接永嘉場(今龍灣永強),明洪武年間曾在此設立巡檢司城,但是部隊遷到東山後改為寨城,長期以來這裡海防鬆弛、城垣坍塌。

  第二天,800多名倭寇攻打海安所。海安所的4個大門緊閉,倭寇圍聚城下,不斷發起進攻。倭寇的暴行引起海安所軍民的憤怒,紛紛奮起抗擊。士兵們聚集城頭,憑藉地勢展開反擊。當時城內4個城門各有4個炮臺,炮臺可裝小石塊,發射時,萬石齊發,速度極快,殺傷力極強,俗稱「豬娘炮」。士兵們秩序井然地裝彈、射擊,這些「豬娘炮」立即將倭寇的隊伍打得松鬆散散。同時,海安所的民眾也紛紛扛起巨石往下滾壓,不少攻城的倭寇被砸得腦漿迸裂,剩餘倭寇見勢只得退去。

  倭寇初戰失利後,改而進攻永嘉、甌海以及飛雲江南岸。面對來勢洶洶的倭寇,溫州城開始戒嚴,永嘉、瑞安、平陽各縣及金鄉、海安,沙園諸衛、所各自固守。

  五月初五,倭寇由瑞安渡江攻打平陽,搶掠平陽與瑞安毗鄰村莊。五月十一,倭寇再次轉渡飛雲江攻打瑞安縣城,由於縣城防範森嚴,狡猾的敵人只好借用城外民居屯據,伺機行動。為了混進城,倭寇們想盡各種辦法,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城外的百姓紛紛逃命。

  因縣城久攻不下,氣急敗壞的倭寇又開始縱火行兇。他們一把火燒了當時瑞安縣城外直至東山的民房,熊熊烈火燃燒數日之久,大火所到之處,房屋俱為焦土,生靈塗炭,哀鴻遍野,位於隆山的隆山塔、寺也都毀於此次戰火。最後幸得當時駐守浙江的抗倭將領戚繼光自台州提兵而至,才解除此次圍困,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四月十六,倭寇再次登岸劫梅頭前崗,把總(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陸軍基層軍官名)領兵千餘人防守失利,前崗再次被攻下。倭寇衝殺士兵無數,而後敵人又攻打瑞安城南,圍城3日。海安所將領帶兵來瑞,在城外遇到敵人,迅即展開戰鬥,海安所士兵斬敵首46餘,潰敗的倭寇乘夜遁去。

  (注釋)據《瑞安市志》記載,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至四十二年(1563),這12年是倭寇來犯瑞安最嚴重的時期,而其中規模最大的戰役要數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五月間海安所軍民與倭寇的那次正面交鋒。

  「海安所民風淳樸生活富足,百姓待人謙和有禮,家家戶戶辛勤勞作,若不再打仗,將士們都想解甲歸田留在此處。」王舒玄說,連年戰事不斷,眼見倭寇潰敗,他也打算將夫人和兒女接來海安所定居。

村民根據口口相傳記憶繪畫的海安古城圖

  [風土人情篇]

  海安所的地域範圍有多大?海安為什麼有「十二姓」一說,清明會市緣何600多年不間斷?……關於古城海安的神秘面紗,記者查詢史料,搜集民間傳說,做了梳理。

  海安所有多大

  關於當時海安所的地域範圍在民間存在著幾種說法,比較普遍的說法認為,當初規劃中的海安所地域遠比建成之時大,包括北面的場橋、梅頭,西面的韓田村,南面的鮑田、新華、典下等,甚至到東山都是屬於海安,證據就是城內的巷都是以「百」命名,比如說保留至今的巷名有「一百巷」、「二百巷」……直到「十百巷」等。人們認為之所以以「百」命名,是因為古時海安規劃中本有一千條巷子,但是後來因為貪官侵吞公款大大縮小地域,為向上級交代,他們就用這些巷名矇混過關。

  另一種說法則是,海安所的地域比建城時要大一些,因為現在在海安俗語中還有「吳岙城內上葉街」的說法。吳岙是現羅鳳的一個村,上葉則位於現在的場橋,「吳岙城內上葉街」是說,羅鳳的吳岙原先也在海安城範圍之內,上葉則是城內一條街名,這句話說明當初場橋和羅鳳都有可能在規劃當中,從側面證明規劃的海安範圍之大。這些說法流傳已久,但已無證可考。

  海安有幾大姓

  海安東門街上有一座城隍廟,廟宇5間3進,佔地2000多平方米,雕梁畫棟,氣勢宏偉。每年正月,海安城隍廟都會舉辦熱鬧的「祭祖」活動。正月初四,迎接城隍爺;正月初九,在城隍廟擺酒宴請四方來客。

  今年74歲的海東村退休教師葉德門介紹,今年正月初九的「流水宴」擺了300多桌,從早上9時許就有人前來用餐,參加的人不僅有現在海安各村村民,還有瑞安、龍灣、甌海等地慕名而來的人。

  這一獨特的風俗在海安已延續多年,據說,這跟海安的「十六姓」有很大關係。聚居海安的百姓姓氏繁多,他們都是當時海安駐軍的將士後裔,這麼多的姓氏是因為當時的駐軍也都來自四面八方,因此,當地以流水宴這種形式來傳達對先輩的尊敬和睦鄰友好的美好願望。

  關於海安「十六姓」,當地也有「十四姓」、「十二姓」等不同說法。葉德門結合當地百姓的口口相傳和宗祠記載資料,認為應該為「十二姓」:包括錢、林、蔣、王、周、鄭、範、任、竺、陳、陸、史。據說,至今這十二姓已在當地繁衍20多世,人丁興旺。

海安會市

  清明會市的由來

  如今,海安還有一個遠近聞名的風俗——清明會市。每到這一天,海安的大街小巷就擺滿各式各樣的小攤位,有服裝、飾品、家具、盆景等,品種繁多,琳琅滿目,客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購物、休閒、娛樂等,會市往往持續半個月時間。

  海安以古城四街道為中心,向相鄰的其他街道擴展,形成了小吃街、購物街、玩樂街。去年會市,還首次推出了車展,吸引了眾多眼球。

  但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條件日益改善,海安當地的百姓也都過上了富足生活。如今的會市對於當地百姓而言也逐漸失去了「趕集」的功能,海安會市更多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關於海安會市,有幾種說法。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海安會市與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一場戰役有關。當年四月初五,「倭寇八百餘犯梅頭(今海城),攻海安所」,戰況慘烈,後人為了紀念祖先,自發形成這一會市風俗。

  也有說海安會市源起於清朝,至今不過百多年歷史,最初只是當地農資、農具交流的集會,時間也只有一兩天,後來才演變成大規模的集市。

  不過,老一輩村民認為,清明會市可能源起於古時的廟會。廟會起源於寺廟周圍,因小商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便在廟外擺起各式小攤,後漸漸成為定期活動,所以又稱「廟會」。這一說法的「支撐點」是,海安廟宇眾多。

  來源:瑞安日報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海安的房子怎麼樣?海安的房子值得投資麼?
    [導讀]此次碧桂園的入駐為海安城東區域樓市注入新鮮血液,未來開售後必將被購房者追捧   海安作為長三角北翼交通樞紐城市先進位造業基地和商貿物流中 心,現代化生態宜居城市一直以「樞紐海安、物流天下」為發展目標在城北和城西受制於物流園及工業園的背景下城東區域或將成為未來發展重點區域
  • 「精美的石頭會說話」 海安「南門」歷史傳說多
    鎮海村貌海安的前身海安所是一座古城,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海安所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有城樓四座,東賓陽門,南鎮海門,西湧金門,北拱宸門。鎮海村與鎮東村位於古城的南首,鎮海村的村名也正由南城門「鎮海門」而得。因海安古城的關係,「南門」內的一些建築也流傳著關於古城的傳說與歷史。
  • 雲南巍山古城大火三問 :誰將600年古城樓變茶館
    1月3日凌晨,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雲南巍山古城拱辰樓,在一場燃燒了2個小時的大火中成為廢墟,僅剩幾根焦黑的木樑和斷壁殘垣。從修建至今的600多年間,一直沒有遭受過戰亂、火災等,只有幾次大的正常維護修繕,成為巍山古城最重要的古建築,但沒想到卻毀於這次火災。  拱辰樓位於巍山縣城南詔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9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火災從接到報警到火災撲滅剛好2個小時,拱辰樓為何在這短短時間毀於一旦?當地政府、消防部門的撲救是否及時?
  • 在約克穿越古老與魔幻的古城
    約克是一座位於英格蘭和蘇格蘭交界處的古城,也是約克郡的首府。我超喜歡的英劇《唐頓莊園》的故事就發生在約克郡一個虛構的莊園裡。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劇中那大片的莊園那座海克利爾城堡、那鄉村小鎮的美景,與我們所看到的是吻合的。
  • 雲南600年古城樓被毀前變身「茶館」(圖)
    1月3日凌晨,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雲南巍山古城拱辰樓,在一場燃燒了2個小時的大火中成為廢墟,僅剩幾根焦黑的木樑和斷壁殘垣。  「新華視點」記者現場調查時發現,這起火災並沒有以往古城火災常見的消防水源不足、道路狹窄等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如此慘重的損失?  一問 撲救是否及時?  拱辰樓位於巍山縣城南詔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9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巍山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
  • 「全域旅遊」醉美鄉村——嘉峪關關城腳下古今穿越星空之旅
    這一期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醉美鄉村」系列關城腳下古今穿越星空之旅醉美鄉村推薦理由:該線路融合了長城文化、絲路文化第二天遊客就可以來到方特絲路神畫景區,它位於關城景區對面,與之構成了「一古一今、一靜一動、一新一舊」的兩大旅遊主體,園區以絲綢之路文化內涵為基礎、以現代高科技表現形式為手段、將文化傳播與互動娛樂完美的融合,將絲路文化、長城文化、華夏歷史文化、邊塞古城文化、民俗文化這絢麗多彩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
  • 青島有座600年古城,坐擁山海原生態美景,不收門票卻無人問津
    山東青島即墨的最東北端有600多年的古城雄崖所,是有名的歷史海防名城,其原汁原味地展現了山海名城的風貌,有著深厚的海防史, 雖然沒有收到任何票,但這裡人煙稀少,沒有人問津,因此與剛建成不到三年的即墨古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墨是青島管區內的縣級市,剛撤退市,有數千年的歷史,市中心剛建成的大型古城也成為人們遊覽城市的好地方
  • 奇妙校巴帶領孩子們開啟南頭古城「穿越之旅」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近日,由深圳新聞網主辦的「走讀深圳-奇妙校巴」活動在南頭古城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古城新看」,20組親子家庭報名參加。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們開始了南頭古城的「穿越之旅」。煙火氣十足的古城裡,現在有了更多文化產業和創意設計,增添了現代人文氣息。在通往南城門的路上,有很多用黃銅打造的地磚,上面記錄著從公元265年的三國時期到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至今南頭古城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沿著地磚一路前行,老師從三國講解到唐宋元明清,小朋友們聽的津津有味,並不時在研學手冊上做筆記。
  • 又遇古城「擺譜」,穿越時空圓夢(詞兩闕)
    穿越時空,圓夢入睢陽。家風厚重,自古文化根親。(一)又遇古城(自度詞)(方域左鄰)青磚白灰縫,黛瓦紅木窗。城廓如練一周,古城巍峨四方;城湖碧波千頃,雅致風情萬象;一步景美不同處,五更晨鐘接曙光;城牆連四門,旌旗映萬巷;中華五千歲,一城有流芳。
  • 穿越千年時光 古城平遙上演「漢服」秀
    穿越千年時光 古城平遙上演「漢服」秀 2020-09-27 18: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感受古城古韻 徜徉自在正定
    第二屆 正定古城定向穿越賽衝鴨!!!今天第二屆正定古城定向穿越賽激情開賽為正定帶來一波沸騰的熱情用不一樣的方式開啟一場別樣的城市穿越之旅你,準備好了嗎?2000餘名選手在這裡盡情奔跑、激烈角逐選手們以定向穿越形式徒步或跑步沿指定路線依次穿越正定古城的
  • 英國少年魂斷穿越美國之旅
    英國少年魂斷穿越美國之旅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9日 07:54 來源:新華網     英國少年蔡·萊斯利現年經過18個月策劃,他和父親啟程前往大洋彼岸,準備完成騎摩託車穿越美國之旅。但他的母親沒有想到,兒子這次遠行竟成永訣。     英國媒體7日報導了這起令人心痛的故事。     首日車禍     萊斯利來自英國威爾斯班戈附近一個小鎮,他和父親萊斯利·凱計劃,在10個月內騎摩託車穿越美國,總行程將計4800公裡。
  • 穿越,無處不在的精神之旅
    穿越,無處不在的精神之旅 ——山水文園穿越兩周年論壇實況 【張頤武】北京東邊有很多其實很好玩的地方,像河北,這樣的穿越應該就近就走,所以現在我覺得自己有應該馬上關上電腦之後,周末出去走,就覺得這樣的人生有新體現和新價值,這次穿越更貼近大家,和現在的年輕人更加及物,我覺得穿越活動是有價值的活動,我提一個建議,現在和諧社區,不光是公司的人也要把業主拉進行一起走,這樣的話更好玩,好玩的活動大家一起參與,
  • ...魔法書:穿越恐龍之旅(Wonderbook and Walking With Dinosaurs...
    而《魔法書:穿越恐龍之旅(Wonderbook and Walking With Dinosaurs)》這個遊戲則是在說另一本奇異的書,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穿越回恐龍世界,進行一場探險。《魔法書:穿越恐龍之旅》預告片:  《魔法書:穿越恐龍之旅》由Supermassive Games開發製作,Sony Conputer Entertainment發行。
  • 象山影視城 & 精品民宿邀你來一場穿越千年的休閒康養之旅
    黃友平/攝在這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的季節象山影視城聯合精品民宿推出了3天2晚自駕純玩之旅和限時的優惠套票邀你來看海、洗肺、深呼吸共度一場穿越千年的休閒康養之旅!2、石浦老街(離棲象紀約18公裡,自駕約29分鐘;離朝山暮海精品民宿約4.1公裡,自駕約8分鐘)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在山間谷地,城牆隨山勢起伏而築,城門就形而構,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鎮"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徵。老屋梯級而建,街巷拾級而上,蜿蜒曲折,頗具山城特色。
  • 199元「橫店兩日遊」 開啟一段穿越之旅
    安徽商報社 合肥網訊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穿越夢,或是變成飛簷走壁的俠客,或是眾星拱月的王孫貴胄,亦或是風流倜儻的才子佳人……有這樣的一個夢工廠,它會讓所有的幻想變成現實。它就是亞洲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揚名中外的「東方好萊塢」——橫店。
  • 福建泉港600年古城,昔日有小上海之譽,今繁華不在卻古韻悠然!
    提起泉州的古城,最出名的莫過於惠安的崇武古城,石獅的永寧衛,其實在泉港區湄洲灣南隅,矗立著一座歷經600餘年風雨的滄桑古鎮——峰尾鎮。「作東南巨鎮,起海國文明」,地理位置特殊的峰尾鎮又俗稱峰尾半島。峰尾古鎮也是泉港歷史上唯一的古城。
  • 海安這所全國名校的「5個沒有」
    「2018年,全省文理前10名5人,江蘇2008高考方案以來,該校已有160多名畢業生被北大、清華錄取,600人被南京大學錄取, 8人進入省高考前三名。今年高考中,海安中學總成績400分以上的131人,全省前1000名達到71人。」這組數據是支撐。有家省級媒體,曾以《「牛」校背後有「牛」人》為題報導海安中學。
  • 探訪鵬城歷史 走讀深圳-奇妙校巴帶領孩子們開啟南頭古城「穿越之...
    在一聲聲清脆的回答聲中,小朋友們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南頭古城的「穿越之旅」。近日,由深圳新聞網主辦的「走讀深圳-奇妙校巴」活動在南頭古城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古城新看」,共有20組親子家庭報名參加。
  • 海安支教老師原型創作電影《海安舅舅》正式上映!
    9月8日,以江蘇海安支教老師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海安舅舅》正式上映。為什麼這些支教老師會被稱為"海安舅舅"?這裡面有著怎樣的故事?在第三十五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的記者特意趕赴故事的發生地,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去尋找答案。【31年286名老師 前赴後繼3000公裡外支教】2019年9月4日,清晨6:00,雲南省寧蒗民族中學,高三海安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