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內戰時期,北方實力有多強大?難怪南方打不贏!

2020-12-17 騰訊網

今時今日,競爭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難產,各自陣營都宣布取得了勝利。與此同時,出於對投票結果的不滿,美國一些地方出現了騷亂。這次大選已給美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撕裂,又會否帶來國家的分裂,由此不由得讓人想起了160年前爆發的那場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誘因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美國憑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日益增長的人口,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已成為僅次於英、法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三號強國。但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疆域擴大,北方資產階級與南方種植園奴隸主的矛盾越發不可調和。1860年,當林肯在北方22個州的擁戴下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後,南方的11個州宣布退出聯邦,並於次年成立南部同盟,正式獨立。

不僅如此,南方還先下手為強,率先發起對北方的進攻,以阻止北方重新統一國家的念頭。這場內戰歷經4年,最終以北方一統南方而結束。北方之所以能打贏這場戰爭,除了林肯總統領導有方,格蘭特將軍所向披靡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北方的綜合實力較南方更勝一籌。哪怕戰爭初期,北方步步敗退,但是並未傷筋動骨,依然有實力扭轉乾坤。那麼雙方當時的實力差距有多大呢?

南北方經濟對比

經歷了獨立後近80年的飛躍發展,到內戰前夕,美國已經成長為一個經濟居然,工業產值在世界所佔比重達7.2%,如果按工業化水平計算,僅次於英國。戰爭爆發前,美國擁有鐵路5.3萬公裡,約佔世界鐵路長度的一半,比全歐洲的鐵路加起來還多3000公裡。

大部分輕工業中機器生產已佔優勢,現代冶金業也已經建立,機器製造方面甚至比英國還先進。單獨把美國北方拿出來,工業生產也能排到世界第四位,總產值近19億美元。總之,當時的美國北方已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正迎接電力革命的曙光。

而在美國南方,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約有黑人奴隸400萬人,主要種植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工業產值不足2000萬美元,鐵路裡程不足北方的一半。

軍事對比

在軍事實力方面,南北戰爭爆發前,美國總兵力雖然只有2.6萬人,大大低於世界其他列強。但是北方卻集中了全美三分之二的人口,約2200多萬人口和90%的工業生產能力,只有經過一定的戰爭動員,就能迸發出無限的潛力。

事實也正是如此,隨著戰爭的深入,美國北方逐漸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軍事實體。戰爭初期,北軍在戰場連吃敗仗,南軍一度兵臨華盛頓城下。特別是北軍在馬納薩斯戰役的2次敗仗,使得英國誤以為北方遭到重創,都準備要聯合法國承認南方獨立。

但是北方勝在底蘊雄厚,除了屢敗屢戰外,經得起一輸再輸。戰爭北方後,北方的工業迅速轉入戰爭體制,整個工業體系快速運轉起來。很快,北方士兵手中用上了武器精良的裝備,有刻有來複線的大炮、加特林機槍、連發步槍,這三大武器堪稱是北軍在戰場上克敵制勝的法寶。

北軍還藉助密集成網的鐵路系統,用火車把大批士兵運送至各個戰場,並藉助電報通信指揮部隊調動和進行彼此間聯絡。陸軍方面,北方先後動員了200萬軍隊,而南方只有80多萬,兵力最多時也沒有超過50萬。值得一提的是,戰爭開始一年後,北方政府開始徵募黑人入伍,先後有20多萬名黑人應徵參加,還有同等數量是黑人在軍中服務。僅從兵源這一項來說,南方就已慘敗。

海軍方面,到戰爭快結束時,北方海軍從一窮二白髮展成擁有600多艘戰艦的龐大海上力量。不僅裝備有最新式的鐵甲艦、魚雷、水雷、早期的潛水艇等新式武器,還有編織起了一張嚴密的封鎖網絡,遊弋在南方的各個港口,使得南方的海上貿易幾乎相遇癱瘓。

1863年,在決定美國命運的維克斯堡戰役中,北方軍隊在格蘭特的帶領下五戰五勝,以傷亡8000人的代價,殺傷俘虜了南軍4萬餘人。這場與葛底斯堡媲美的戰役其最大的價值不在於殺傷了多少人。而是將密西西比河從南方手中奪了回來,南方失去了大片的土地和人力物力資源,使得南方陷入了戰略上的被動,陷入防守態勢。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重新統一的美國廢除奴隸制,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用了20來年的時間就發展成了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相關焦點

  • 一場打完就打完了,無清算、無審判的內戰,美國南北戰爭。
    當時的北方經濟比南方發達的多,從19世紀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開始了工業革命,到1850年代完成,到了1860年,北方工業的生產就已經居世界第四位,總產值達18.8億美元。  而在南方,依然實行那種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當時的南方已有黑人奴隸400萬人,北方領導就勸說他們,黑奴有什麼用?有機器設備效率高?
  • 南方十字遺夢——美國南方對於內戰的歷史記憶!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迄今為止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內戰。歷時4年的內戰中,北方投入了221萬軍隊,南方也投入了105萬人。整場戰爭有100多萬人受傷,死亡62萬人。而當時美國的總人口才有3200萬,內戰的死亡人口比例高達2%,死亡人數相當於從獨立戰爭到伊拉克戰爭在內,美國參與過的所有戰爭死亡人數總和。南北戰爭由此也成為了美國迄今為止參加過的傷亡最慘重的戰爭。
  • 美國南北戰爭中,為何南方以有備打無備還會失敗?無疑因為四點
    明確的一點,南北戰爭開始之前,林肯總統剛當選的時候,美國聯邦並沒有準備廢除奴隸制。林肯本人也不是激進的廢奴主義者,他只是共和黨的溫和派而已。而南方可是鐵了心的要分裂造反,所以這稱得上是有備的南方打無備的北方。那麼為何南方最終還是失敗呢?
  • 在南北戰爭初期,實力遠勝南方的北方為什麼會節節敗退?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而美利堅合眾國(北方)的經濟實力、人口兵力和道德處境都遠勝於美利堅聯盟國(南方)。因此當時很多都覺得北方合眾國將在很短的時間裡獲得南北戰爭的勝利。然而南北戰爭第一階段的戰爭進展卻讓很多人大感意外。
  • 美國內戰前南方生活:白人的天堂,黑人的地獄
    在美國內戰前,是美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由於北方紡織業的繁榮,提供原材料的南方各州的種植園主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南北戰爭前的南方」(the Antebellum South)成了一個粉飾過去的短語,勾起人們對一個久違的時代的嚮往:清掃種植園宅邸、圍裙和下午茶。
  • 美國南北戰爭,為什麼南方有西方列強支持,仍然會失敗呢?
    美國獨立時,本來只有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塊殖民地。但美國開始了瘋狂的擴張,一直打到了太平洋沿岸。但在擴張過程中,美國南北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這是因為美國南方和北方是兩條不同的道路發展。南方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而北方則是資本主義工商業。
  • 南北戰爭南北經濟差距那麼大,為何戰爭初期南方節節勝利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一次內戰,其傷亡人數甚至超過他參加的一戰人數,不過在開始的時候,眾多觀察家都認為戰爭會很快結束,北方會很快獲勝,因為事實是明擺著的,論人口,北方是南方的兩倍,約2千萬,南方人口中還有大量不可能上戰場的黑人;鐵路裡程北方也是南方的兩倍,工人數量北方
  • 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敗多勝少為何還能取勝,一個原因非常關鍵
    美國南北戰爭之中,雙方為了能夠佔據優勢都使盡了渾身解數,其中南方和北方不僅僅在軍事上激烈對抗,其它領域的交鋒更是此起彼伏,甚至比軍事更加重要,其中最為厲害的,就是南北雙方的經濟戰。南北戰爭初期,南方佔據絕對優勢,當時南方的工業雖然落後但是具有英國的鼎力支持,英國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不僅擁有最龐大海軍還有最強的工業,美國北方為了能夠對抗南方,首先就是打擊英國對南方的出口,因為當時南方最重要的商品是棉花,南方人甚至提出了一個口號「世界上沒有列強敢於向棉花開戰,棉花就是帝王」。
  • 為什麼美國內戰反而加強了美國的實力?看看結果就知道
    美國南北戰爭與其他國家的內戰確實沒什麼不同,都是利益集團之間矛盾爆發的最終結果。但是,這場戰爭的意義在於:它讓更為先進的生產方式——自由資本主義工商業擴張到了整個美國,使得美國在內戰之後生產力大幅提升,從而在19世紀後半葉實現了在工業產值上超越歐洲國家的壯舉。
  • 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切盡在不言中:1913年美國南北內戰老兵再聚首
    【圖1】1913年,時值葛底斯堡戰役50周年,在賓夕法尼亞州葛底斯堡的一次紀念聚會上,北方聯邦軍(左)和南方邦聯軍(右)的退伍老兵互相握手致意。美國內戰從1961年打到了1965年,最終以北方軍的勝利而告終。戰爭結束之後,南北雙方的退伍軍人成為了美國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其中,北方聯邦軍有150萬人,南方邦聯軍有60萬人。
  • 美國南北戰爭是自己的內戰,為什麼戰爭結束後要向英國索賠?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一艘「阿拉巴馬」號戰船對北方商船逢船必搶,搶不成就毀壞它,成了令美國北方切齒痛恨的海盜船。到1864年6月, 「阿拉巴馬」號共截擊了北方60多艘船隻,造成經濟損失達650萬美元。英國、法國、巴西等國家為「阿拉巴馬」號戰船的海上活動,提供了許多方便。
  • 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南北雙方一共有350萬人參戰,最終有75萬名士兵死亡,40萬名士兵傷殘,實際上陣亡人數可能更多,還有不明數量的平民傷亡。在美國新奪取的大批西部領土上,南北雙方都想推廣發展自己的經濟模式。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區發展資本主義,限制甚至禁止奴隸制度的擴大,把新州確定為自由州;南方則力圖在西部擴展奴隸制度,主張把新州確定為容許奴隸制存在的州。
  • 太平天國和美國內戰同時,都是南北戰爭,但戰後兩國的結局卻迥異
    至此,美國的版圖從大西洋擴張到了太平洋,面積達到了大約760萬平方公裡。美國在獨立之後,南方和北方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北方在英國的影響下迅速開始工業化,其工業化進程幾乎與法國同時。而南方則不同,實行的是種植園奴隸制,其為西歐提供棉花,將南部美國變成了「棉花王國」。
  • 如何從經濟層面看美國的「南北戰爭」?
    亞伯拉罕·林肯(1809.2-1865.4)最近筆者在看一本介紹美國憲政歷史的書,其中有一章專門分析美國南北戰爭(內戰)爆發的背景與原因,「孺子牛的奶」訂閱號,專注分享企業經營管理知識美國內戰整整打了四年,南北雙方以75萬士兵戰死,近40萬士兵傷殘,南方重要城市及商業中心化為一片焦土的慘重代價而結束。
  • 1863年,林肯借一位白人婦女動員數百萬黑人,打贏美國的南北戰爭
    因為,此時的南聯邦不僅有英法等國的支持,而且在軍官素養、戰爭實力上都不遜色於北聯邦。儘管北聯邦以工業起家,比南聯邦的種植園經濟更有發展潛力,但戰爭開始的前兩年,幾乎都是以南聯邦獲勝結束的。1863年7月1日,南北兩軍在葛底斯堡展開決戰,這一站南聯邦軍隊損失2.8萬人,成為內戰的轉折點,戰場上的主動權轉到北方軍隊手中。就這樣,被各方勢力放棄了的南聯邦在苦苦支撐了2年後,由南方同盟軍司令羅伯特.李帶頭投降,結束了長達4年的美國南北戰爭。
  • 美國南北戰爭:統一戰爭還是革命戰爭?
    餘志森  150年前,美國爆發了歷時4年、傷亡多達60餘萬人的南北戰爭(1861.4.12--1865.4.9)。美國南北戰爭是一場「兄弟間的相互殘殺」。戰爭的起因、性質、結局與任務,南北各執一詞。
  • 1861年到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出發點只是為了解放黑人嗎
    先看第一個問題,南北戰爭為什麼爆發?你可能覺得這還需要講嗎?書上早就給我們答案了,戰爭是為了解放黑奴啊,美國南方要保留奴隸制,北方要取消奴隸制度。最後打起來,林肯還發表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這裡我要告訴你,事實不是這樣的,美國內戰打了整整四年,最新統計死亡多少人?75萬人!
  • 美國南北戰爭:白人與黑人的跨世紀恩怨
    近日,由於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用膝蓋頂住一名黑人脖子致其窒息而亡,引發了全國性的抗議,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的梁子是什麼時候結下的?這要從南北戰爭說起。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
  • 美國南北戰爭勝負只在這一點!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內戰,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南北戰爭給當時的觀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馬克思說,南北戰爭代表了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戰爭。南北戰爭具有極偉大的、世界歷史性的、進步的和革命的意義。
  • 實力雄厚的美國發展歷程
    美國獨立後積極進行領土擴展,美國領土逐漸由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北部、南部經濟沿著不同方向發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進行的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最終是北方領導的資產階級獲勝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