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的一點,南北戰爭開始之前,林肯總統剛當選的時候,美國聯邦並沒有準備廢除奴隸制。林肯本人也不是激進的廢奴主義者,他只是共和黨的溫和派而已。而南方可是鐵了心的要分裂造反,所以這稱得上是有備的南方打無備的北方。那麼為何南方最終還是失敗呢?
一、戰爭目標不同
南方種植園主反對廢除黑奴制度,是鐵板一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北方的大資本家心裡也是反對廢除黑奴制度的,表面上支持林肯,實際則是坐觀成敗,坐享漁利,大發戰爭財。林肯被逼無奈,才推出宅地法和解放黑奴的法。依靠賣土地解決戰爭開支,依靠白人窮鬼和黑奴解決兵源,林肯是依靠廣大的人民群眾打贏了南北戰爭的。功勞卻記在了代表大資本家大地主利益的共和黨身上。
二、環境等綜合素質
南方的劣勢是人口和經濟。 南方是農業為主,很容易受戰爭破壞,而北方以工業為主,戰爭會推動經濟的發展。而南方七州人口明顯少於北方。最後統計北軍傷亡十一萬人卻只佔北方成年男人的十分之一,而南軍傷亡九萬多人卻佔了將近南方成年男白人的三分之一。
三、林肯指揮因素
事實上,北方高層在軍事能力上比南方差很遠,軍隊戰鬥力也比南方弱。在美國並不漫長的歷史之中,亞伯拉罕.林肯無疑是美國諸多總統中最為偉大的一位,其軍事水平如何,卻鮮為人知。事實上,在內戰初期,林肯也親自坐鎮華盛頓,遙控指揮數萬大軍參加了戰鬥,著實過了把「微操」的癮。當然,相比於其政治水平,其軍事指揮水平實在差了不止一個檔次,這把「微操」也以徹頭徹尾的慘敗而告終。
四、工業上的優勢
南方的工業弱,北方的早期戰鬥力弱,特別是早期戰鬥決心和戰役指揮能力弱。直到換了屌絲大酒鬼格蘭特,雖然之前的人生極度low,但是天命所歸,上了戰場的他真的很強悍。依靠北方的強大工業能力和源源不斷的兵員。硬是打垮了南方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再次,南方軍到了後期已經很悲慘了。不管是正史還是名著《飄》,都寫得很詳盡,他們要是能打贏戰爭那真是見了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