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說:父母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送孩子出國,都希望孩子能夠順順利利地完成學業,學有所成,誰都不希望孩子因為作弊中斷學業,或者影響未來的發展。那麼,怎樣才能防微杜漸,避免作弊行為呢?
之前有一位朋友給棕櫚君講過一個故事,大一剛開學不久的一天,他和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同學突然被教授叫到辦公室,莫名其妙被教授警告:如果再作弊將會被取消期末成績。
聽到教授的話,朋友和同學又生氣又委屈,他們不理解教授為何如此嚴厲地指責他們,剛開學沒有任何考試,他們怎麼就作弊了呢?
棕櫚君的朋友不服氣,向教授詢問原因,教授將他和同學的兩份報告擺在桌子上,說他們的觀點一樣。
朋友聽到這個理由覺得非常無語,觀點一樣也算作弊?大家不能有一樣的看法嗎?是,因為不知道要怎麼寫報告,他和同學討論了一下,得出了一個結果,兩個人都寫在了報告裡,可是這樣就算作弊嗎?
教授非常明確地告訴他:是的,這樣就算作弊。
初到美國,這件事給棕櫚君的朋友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不過也讓他深切地懂得了一點:
在作弊這件事上,美國和國內有著非常不一樣的判斷標準。
在美國大學裡,作弊又叫「不誠信行為」。
以史丹福大學為例,史丹福大學的榮譽行為守則對作弊是這樣定義的:
作弊包括學生在作業、提交的報告中,或者任何教師打分的工作中,接受任何未經允許的幫助,在考試中以任何方式提供或獲取未經允許的幫助。
那麼,哪些行為會被美國大學看做作弊呢?
往年的試卷是我們複習時最好的資料,但是,在美國,這種複習方式是不可以的,是會被算作作弊行為的。
為什麼不可以?因為美國大學教授的試卷內容每年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如果你向學長學姐打聽到考試內容,等於提前知道考題,這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被算作作弊行為。
雖然美國大學的課堂上經常會有小組討論,但是在一起討論作業是不被允許的,老師要求的是「獨立完成作業」。在我們看來,一起討論作業能夠更好地找到完成作業的思路,但是在計算機、建築等專業,如果學生在一起討論得到一個思路,大家寫出來的代碼、做出來的模型相似度會非常高,會被教授認為是抄襲。
一起討論作業都不被允許,更不要說直接抄其他同學的作業了。
很多學生在寫論文時沒有思路,不知道怎麼寫,直接在網上搜幾篇相關的文章,拼湊成自己的論文。這樣的行為被學校定義為抄襲,在美國大學眼中這屬於非常嚴重的作弊行為。
教授會對學生的論文進行查重,如果重複率過高就會被認為是抄襲。
很多學生不想寫作業、不會寫論文,就會花錢找人代寫,有些學生不想參加考試,擔心成績不好,也會花錢僱別人替自己參加考試。
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找人代考、代寫屬於作弊行為,代考、代寫、協助他人作弊也屬於作弊行為,一旦被發現,雙方都會受到非常嚴格的處罰。
大家都知道,美國大學對學術誠信問題相當重視,學校對作弊問題「深惡痛絕」,對於作弊行為,學校都保持著零容忍的態度,對於參與作弊的學生,學校會採取嚴厲的措施,嚴重的學術造假行為甚至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
在美國大學,如果作弊行為被發現,學校會採取哪些措施,學生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呢?
對於學生的作弊行為,美國大學一般會有以下幾種處罰方式:
留校察看、停課和開除這三種處罰方式,一般都會給學生留下學術不端行為的記錄,學生的成績單上會有不良記錄。
這些不良記錄中,有一些有時效性,如果學生在接受處罰期間表現良好,沒有再次出現作弊行為,學校會把學生的不良記錄從成績單上剔除。如果學生的作弊情節嚴重,成績單上的不良行為記錄會一直存在。
美國學校在處理作弊行為時,會給學生申訴的機會,學校會詢問學生是否要申訴,以及申訴的流程是怎樣的。
當學生出現嚴重的作弊行為時,學校不光會在學生的成績單上做出標註,並會把學生的不良記錄發送給其他大學,如果學生想要轉學,幾乎沒有學校會接受有不良記錄的學生。如果學生想要重新申請美國大學,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在申請的時候,學生需要提交本科階段的成績單,成績單上的不良行為記錄會使招生官對學生的印象大打折扣,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錄取。
企業看到求職者在學校有過不誠信的行為,會聯想到在日後的工作中,該求職者也有可能出現不誠信的行為,可能會給工作和企業帶來不好的影響,在決定是否錄用該求職者的時候會更加謹慎。
學生畢業後申請貸款、申請信用卡、購買機票等都會受到影響。
如此看來,作弊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行為,為什麼還會有學生鋌而走險呢?
就像前面提到的,國內和美國對於學術不規範行為的定義有些差異。在國內,一起討論作業、刷歷年真題和模擬題都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在美國大學這些是不允許的。國內的學生帶著這些習慣來到美國,再加上不了解美國大學對學術誠信的重視程度,就會在不經意間犯錯。
很多學生初到美國,不熟悉美國的學術規範。美國大學對於文獻引用有嚴格的規範,在美國,老師從初中開始就會教學生如何規範地引用文獻,而中國學生並不了解這個規範,所以在論文中大段引用他人的文章內容而不加備註。
有些學生雖然進入了美國大學,但是英文水平還有所欠缺,聽不懂教授在講什麼,入學前缺乏批判性寫作和閱讀的訓練,跟不上教授的授課進度,沒有辦法應對繁重的學業,就想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應付過去。
父母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送孩子出國,都希望孩子能夠順順利利地完成學業,學有所成,誰都不希望孩子因為作弊中斷學業,或者影響未來的發展。那麼,怎樣才能防微杜漸,避免作弊行為呢?
希望大家都能夠重視學術誠信問題,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在本科階段收穫成長,成為更優秀的人。
有很多留學問題困擾你?
長按識別二維碼,
添加諮詢顧問佳佳老師,
即可為你一對一專業解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
歡迎點擊「好看」支持棕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