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壹丁心理心理諮詢/熱線傾訴/諮詢師培養計劃/心理學
相信大家在刷微博,逛B站的時候會經常看到一個詞「網抑雲」,你的心中或許會有迷惑,也或許對這個詞已經了解深透了,但是還是會有人不了解。
為什麼好好的網易雲音樂會變成「網抑雲」呢?那麼「網抑雲」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帶你揭下網抑雲的面紗!
網抑雲這個梗的由來主要是因評論區中存在大量抑鬱情緒發言而得名。這些發言的關鍵詞主要包括:暗戀、失戀、酒精、大海等。
越來越多的用戶為了博眼球刷流量,使評論區逐漸轉變為抑鬱負能量的宣洩口,紛紛在發表著自己的「抑鬱評論」。
網易雲音樂熱評
「一個人離開你的時候,不要問原因,你能想到的所有理由都是對的。」
——《第三人稱》
「幸好你給的失望夠多,我的離開也算是值得。」
——《囂張》
但是有些人為了跟隨潮流沒有一點自己的創意,直接就是複製粘貼,從這首音樂中的熱門評論複製粘貼到另一首歌的評論區,有些甚至還弄錯了。
正如太宰治老師《人間失格》中的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被改寫為「生兒為人,我很抱歉」或者「生不出人,我很抱歉」。
網易雲音樂搖身一變,成為了「深夜哲學家們」的「傷痛文學庫」——「網抑雲」。網抑雲用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安靜的躺在床上,內心是十分孤獨的,也是非常敏感的,而且也是想法最多的時候。
打開網易雲音樂,聽著悲傷的歌曲,看著這個悲傷抑鬱的評論,不由自主的把自己代入進去,感覺別人在評論區留下的一字一句仿佛就是在講述自己的經歷一般。慢慢的也會把自己的一些抑鬱的情緒書寫進去。
在如今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中,我們疲於奔波、追名逐利,拼命勞碌卻陷於反覆。在這種周而復始間仿佛失去了其意義所在。
休息的時候打遊戲看視頻,卻難能追回以前那種純粹的快樂;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想找個人聊天,卻在好友列表中無法停留。
學習、工作以及生活上的不如意,致使人們內心的孤獨感也越來越深,「迷茫」、「抑鬱」、「沒意思」成為了人們的口頭念想,抑鬱情緒不斷增強,導致生活和工作便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光陰一往而逝,我們如期見長,卻好像在孤獨的路上活得越抑鬱,在成長的過程中遺忘了孩童時期的幼稚,學會了面對形色掩藏真我,柔軟的心在自己量身定做的「枷具」中鐐銬著,變成一個沉穩卻又壓抑也或是抑鬱的大人,甚至將親情一併代入「緘默」之中。
「我認為大家都挺好的,原來大家都不好」似乎成為了我們的某種共識,我們感覺到自己的疲憊,找不到生活的價值,而這也就是社會所帶給我們的異化,讓人陷入抑鬱的狀態。
心理學上的抑鬱指:「心境低落,對身邊的事物和活動失去興趣和愉悅感,活動明顯減少,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勞或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過多,很難集中注意力,不斷自責、內疚,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可能有自殺傾向」
當人們的對於社會總體上的或者具體方面的預期與實際感覺不相匹配,而產生失望和不滿,內心壓抑住了欲望,沒有對這種失望和不滿進行對抗,甚至會縱容這種消極態度的產生,從而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形成抑鬱情緒。
面對壓抑,我們如何進行對抗?
1
良好的自我「督查」
2
學會在自己的社會關係中進行表達
3
嘗試非電子化、有創造性的娛樂方式
8月31日,網易雲音樂針對現代生活中的「網抑雲」現象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邀請心理專家、萬名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雲村治癒所」,目的在於減輕現代人的焦慮以及抑鬱,構建一個和諧、溫暖、友愛的音樂社區。
無可否認,每個人都會有喪的一段時間,在網易雲上發表評論宣洩一下情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只是為了博眼球,我們得讓那些真的有抑鬱症的人在評論區將自己的問題說出來,獲得我們的鼓勵,獲得官方的幫助,讓世界溫柔以待,走出抑鬱的陰霾,這才是網抑雲的真正意義價值所在。
我們生活的重負似乎都能在抑鬱情緒之中尋找到它的根,但我們需要做出行動來改變它,看到荒涼背後的繁花似錦,也要知曉瞬間黑暗之後的永恆光明,讓我們感知生活的美好,創造出屬於自己踏實而又豐富的人生,讓「網抑雲」重新回到屬於它的名號——「網易雲」。
如果你的抑鬱情緒沒有很好的方法解決的話,請及時聯繫我們!
可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丁丁老師微信
微信公眾號 : aiyidingxl
新浪微博:@艾壹丁心理
知乎:艾壹丁心理
專業心理諮詢|諮詢師培養基地
婚姻家庭教育|EAP員工幫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