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愈雲」治癒「網抑雲」

2020-12-16 小鹿角音樂營銷

「到點了嗎?」、「一開口就知道是老網抑雲了」。

近期,網易雲音樂因歌曲評論區內真假參半的「抑鬱風」評論,被網友們調侃為「網抑雲音樂」,不僅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波討論的熱潮,各大視頻網站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惡搞視頻。

在許多網民看來,這或許是一次稀鬆平常的玩梗,是對無病呻吟、抄襲他人評論者的一次嘲諷,但隨著與品牌slogan「音樂的力量」相悖的「網抑雲」現象的愈演愈烈,對於一直以來以治癒、溫暖的歌曲評論區而著稱的網易雲音樂而言,卻並非好事。

對於此,8月3日,網易雲音樂及時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從源頭改善評論區氛圍。8月5日,又再次回應「我們相信每一種評論背後的情緒都是真的,我們拒絕無差別的標籤評價」,進一步引導輿論走向。

在一系列快速回應後,不僅#網易雲回應網抑雲#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截至發稿前,話題閱讀量已達12億,討論量11.4萬,同時也將輿論從「網抑雲」扭轉為了「網愈雲」。

事實上,在不少品牌都已經被網友們「玩梗玩壞了」的今天,有許多品牌都曾選擇冷處理、不回應。但顯然,這一方法並不適用於觸及到平臺生態內核——社區的網易雲音樂。

在此背景下,我們將對以下問題進行探討,從音樂平臺的角度來看,「網抑雲」事件究竟是如何發展到引起正主回應,其積極處理的背後又透露出了音樂平臺怎樣的考量?

1

「雲村」何以變成「網抑雲」?

首先,我們需要釐清的是,曾因歌單優質、評論區評論社區氛圍數一數二,被大家親暱地稱為「雲村」的網易雲音樂,究竟是如何畫風突變,變成了眾多網友口中的「網抑雲」?

經編輯部觀察,初期,「網抑雲」是部分B站up主對網易雲音樂站內評論區「多愁善感」網友的一種調侃。其中,較早使用該說法的B站UGC作品中,播放量最高的視頻觀看次數目前超674萬,發布時間為6月10日。

對於一個粉絲量不到10萬的up主來說,在沒有刻意性商業運營的情況下,所投稿的UGC視頻從在B站走紅到引爆全網,的確需要時間。而這一階段,便是整個事件的潛伏期。

從網民自發對該詞條的關注度來看,百度指數數據顯示,6月10日該視頻發布後,直到7月10日,關於網抑雲的百度搜索詞條才開始出現;而資訊指數則是在7月20日(解釋)才有所上升,最終兩大指數在7月30日後迎來了最高峰——即進入爆發期。

顯然,這位up主也沒想到,一個多月後,他的視頻會產生如此大的網絡影響力,「網抑雲」甚至因此成為了今年的網際網路熱詞之一。

7月30日,伴隨詞條網絡熱度的爆發,該up主也在B站該視頻評論區進行了回應,稱發布該視頻的初衷僅為調侃,並無惡意,但他仍願為後續脫離控制的發展而道歉,並勸告大家玩梗需謹慎。

△視頻up主回應

然而,正如發布視頻後事件走向就不受這位up主控制一樣,在他發布道歉聲明後,網抑雲梗的熱度也並未結束。在話語權分散的自媒體時代,能夠吸引大量網民注意力的熱點,必定會有媒體前去關注。

7月末,網絡媒體開始對該話題進行報導;8月4日,網易雲音樂官方針對網抑雲現象作出回應。進入處理期後,8月5日,該詞條的百度媒體指數達新高。

與此同時,在各大媒體的加持下,網抑雲的話題百度搜索熱度甚至超過了7月30日,議論聲此起彼伏。

2

網易雲音樂:守住樂評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網抑雲」,從B站到微博再到微信,一整個傳播鏈路中,無一不是頭部流量平臺。

並且對網易雲音樂而言,首先,從社區運營層面看,眾所周知,溫暖、有趣的樂評是社區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網易雲音樂抓住用戶的殺手鐧之一。

自2013年上線以來,網易雲音樂就以「音樂+社交」為差異化競爭點。

單就樂評而言,在2017年網易雲音樂的站內樂評氛圍已經形成的前提下,為了進一步出圈,網易雲音樂打造了一個被廣告營銷圈奉為經典的樂評營銷案例——從評論區篩選數十條樂評,印刷到杭州一條地鐵列車上,被稱為「樂評專列」。

當走心的樂評出現在承載萬千都市人心事的地鐵場景中時,引起了眾多用戶的共鳴。在內容營銷時代,這些直抵用戶心靈的文案,驅動人們主動分享傳播,暖心的「地鐵文案」成功刷爆了人們的朋友圈,最終實現用音樂去傳遞感情、用分享心情去傳遞音樂的目的。而網易雲音樂「不只是音樂播放器」的差異化特徵,也不知不覺地深入了人心。

其次,從社會和用戶層面來看, 「網抑雲」這一稱呼在嚴肅意義上,流露出了對抑鬱症患者的不尊重。

近幾年,社會對於人們心理健康的關注度不斷上升。但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抑鬱症的誤解與錯誤認識,並未完全消解。

如今,仍有一些人誤認為是抑鬱情緒導致人們患得抑鬱症,即情緒是因,抑鬱症是果。但事實上,抑鬱症的病因十分複雜,而持續而顯著的情緒低落則只是此疾病最外顯的症狀之一。

且值得注意的是,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當前抑鬱症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抑鬱症患者應該受到社會及人們的理解與合理幫助,而不是被歧視和調侃。

因此,伴隨「網抑雲」的影響持續擴大,若對此稱號一直置之不理,不僅品牌形象將受損,而且後續極有可能從根本上面臨用戶流失的問題——不論是真正的抑鬱症患者,還是曾經因平臺治癒、有格調的氛圍而留下的用戶,在自我體驗感下降和負面輿論的影響下,都主動選擇離開。

另外,關注或參與這次網抑雲事件的群體,恰恰也正是網易雲音樂最大的用戶群體——00後以及90後。

2019年Q2,網易官方數據顯示,網易雲音樂總用戶數已突破8億。2019年8月,根據《極光大數據:2019年國內在線音樂社區研究報告》顯示,在網易雲音樂2019年的新增用戶中,有85%都是95後年輕人群。

百度指數數據顯示,關注該關鍵詞的用戶年齡中,19歲及以下用戶的TGI指數排名第一,高達356.58;29歲及以下用戶則為140.11,對該話題的關注度均高於平均水平。(註:TGI指數表明不同特徵用戶關注問題的差異情況,其中TGI指數等於100表示平均水平,高於100,代表該類用戶對某類問題的關注程度高於整體水平)

試想一下:當一提起網易雲音樂,人們就會想到「無病呻吟」、「矯情」等詞彙時,這些年輕用戶中還有多少人願意理直氣壯地說自己使用該產品?

因此,對於網易雲音樂而言,不論是在平臺的社會影響力角度,還是用戶留存、平臺競爭力角度,它都有必要維護評論區的正向運營。

3

雲村評論治癒計劃,網易雲的機智應對

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曾表示「網易雲音樂一定要是一個有靈魂的產品,社區也要是一個有溫度的社區。」

顯然的是,網易雲音樂的成功離不開大量的UGC樂評;國內音樂用戶寫評論、看評論的消費習慣,也正是因網易雲音樂而形成。

而當下,曾經是「武器」的樂評,卻為網易雲音樂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這背後,看似是用戶無意間掀起的危機,一定程度上是網易雲音樂評論社區發展至今,所自然暴露出的矛盾:

一方面,虛假、同質化的內容,令用戶感到排斥,因此他們創造了「網抑雲」;但反面,其通過「網抑雲」來表達不滿時,卻又傷害了真正抒發情感的用戶。

這樣發展下去的直接結果是,真正寫樂評的人羞於表達情感;玩梗的人繼續不滿;不參與的用戶則也陷入混亂。總的來說——社區變得烏煙瘴氣,品牌形象遭受衝擊。

這便為網易雲音樂敲響了警鐘:自由生長了7年的樂評區,似乎已到了適當引入平臺宏觀調控措施的階段。

那麼,網易雲音樂究竟是如何巧妙應對這一次事件的?

8月3日,網易雲音樂發布「雲村評論治癒計劃」,採取三大措施。

第一、成立雲村治癒所,招募1萬+村民加入、上線「抱一抱」彩蛋,在歌曲評論區,在線給予陌生人「抱抱」,傳遞溫暖。

第二、抵制虛假樂評和惡意嘲諷,推出《雲村公約》、上線「警員」,共同維護音樂社區環境。

第三、發起樂評徵集大賽、招募萬人樂評團,鼓勵有愛、有趣的評論。

仔細觀察後發現,上述三步措施皆具有針對性。從通過治癒所關心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到管理同質化評論,校正、維護社區良好氛圍;再到防止用戶表達欲降低,鼓勵用戶抒發真實情緒。

快速落地的措施+立場展示與引導,不同方向的操作,一方面,通過實際的規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網抑雲」現象;另一方面,也彰顯雲村的治癒力與社會責任感,將大家的注意力重新引到了正確的軌道上來。

不得不說,網易雲音樂的這波及時操作的確厲害。從微博和網易雲站內計劃公告評論區的用戶反應中,便可見一斑:「感動」、「是暖心的「網愈雲呀」……

尤其是當下,發力社區已經成為了各大音樂平臺的共識。例如,7月1日,網易雲音樂的勁敵QQ音樂上線10.0版本,推出「撲通社區」,正式運營社區版塊,「宣戰」雲村。

顯然,在線音樂平臺競爭的戰場已經蔓延到了社區氛圍的打造。但Z世代的數量卻相對穩定,因此,網易雲音樂在社區方面的運營並不能鬆懈。

總的來看,就像如今的「縮寫體」、「企鵝肉」等黑話漫天飛一樣,網際網路網民玩梗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某種程度上來說,段子、梗都具有更強的傳播力。從一個具有個性色彩的網絡用語處於傳播初期時,早期使用者能夠獲得更大的個性表達滿足感;到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話語傳播和使用中,並將這種群體狂歡帶到巔峰,最後到引起更多人的模仿和從眾心理。

面對這樣的情景,網易雲音樂通過「網愈雲」來化解「網抑雲」的尷尬,並且從如今的用戶及媒體輿論風向來看,頗見成效。

不過話說回來,任何一個產品的發展都是一場未知的探索旅程,網易雲音樂也不至於因此而動了元氣。未來,音樂社區還將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網愈雲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起來了解下
    網愈雲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起來了解下時間:2020-10-01 15:4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愈雲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起來了解下 網愈雲是什麼意思?杭州網易雲音樂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網愈雲商標,大家是不是和小編一樣好奇這是什麼意思呢?
  • 凌晨12點,準時開啟「網抑雲」模式
    因為它一聽起來就很有逼格,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顯得自己是「老網抑雲」了,畢竟人間不值得! 「網抑雲」衍生出了各式的段子,在熟悉這些梗的網友眼裡,「網抑雲」的稱號更像「分享你剛編的抑鬱症故事」。
  •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的這波操作,為什麼說好?
    作者 | 歐陽睿     來源 | 4A廣告文案最近,「網抑雲陰樂」這個諧音梗被網友玩壞了。比如「來給我整兩首網抑雲陰樂」、「聽歌就用『網抑雲』、「今天你網抑雲了麼?」.「網抑雲」成為繼「廢柴」與「葛優躺」後出現的又一個網際網路喪文化代名詞。還被網友製作成了各種表情包。
  • 12點到了,開啟「網抑雲」模式:年輕人的矯情,還有救嗎?
    說不清是從哪一天起,「網抑雲」這個梗突然爆紅,屢次登上熱搜,刷屏全網。 有人沉迷於玩梗,有人抵制這種現象,有人則一頭霧水: 網易雲音樂不是用來聽歌的嗎?「網抑雲陰樂」又是什麼情況? 「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梗?
  •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 網抑雲是什麼意思是個什麼梗?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網易雲最新資訊 > 正文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 網抑雲是什麼意思是個什麼梗?
  • 從網易雲到「網抑雲」,在線音樂平臺怎麼都走樣了
    「一開口就是老網抑雲了」、「到點了,該抑鬱了,兄弟們給我哭」,以及「今天,你網抑雲了嗎」,相信在最近這段時間,這樣的段子大家無論是在微博、知乎,還是抖音上都多多少少已經看過。從網易雲音樂評論區喪文化引申出來的「網抑雲」雅號,在今年初開始發酵,進而在7月份則頻繁登上熱搜榜。
  • 「網抑雲」熱搜出圈背後:「矯情」樂評背後的情感營銷價值與社交野心
    當抑鬱之風在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盛行,「人均抑鬱症」的「網抑雲陰樂」成為網絡新梗,專治矯情的評論也開始層出不窮, 8 月 3 日下午,網易雲回應「網抑雲」,推出三大舉措:一、推「雲村評論治癒計劃」,邀請心理專家、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雲村治癒所」,並在最新版本中上線彩蛋,評論區捏合一條評論,即可給評論人一個「抱抱」;二、升級《雲村公約》,加大對虛假編造、攻擊性內容清理力度;三、招募萬人樂評團,發起評論徵集大賽,鼓勵有愛、有趣、有料的樂評,傳遞音樂美好力量。
  • 每個深夜都想打開「網抑雲」,測測你抑鬱了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易雲音樂成了深夜哲學家的「傷痛文學」素材庫,太多抑鬱的文字出現在評論中,被全網吐槽「網抑雲陰樂」,比如:「有的人8歲就死了,80歲才埋。」美媽說其實美媽覺得並不能叫「網抑雲」,而是應該叫「網愈雲」,它就像一個樹洞,傾聽每個人的情緒,所以孕媽們有什麼情緒和想法也可以來找我傾訴,希望大家可以更陽光,在這裡收穫溫暖~
  • 2020十大熱詞出爐,網抑雲打工人上榜
    雲監工逆行者,專業工具網抑雲。」 打工人-職場人的群體共鳴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仿佛在一夜之間,無論藍領白領,還是明星網紅,都在自稱打工人。「生活中有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
  • 「網抑雲」現象爆發,拿什麼拯救年輕人的壞情緒?
    近期在網上許多地方出現了「網抑雲」這個梗因評論區中存在大量抑鬱情緒發言而得名「人均愛而不得」、「人均抑鬱症」尤其是在朋友圈、網易雲和抖音等到了12點就準時抑鬱「兄弟們,到點了,打開網抑雲給我哭!」:「很溫柔嗎,半條命換的」「一開口就老網抑雲了」「有的人8歲就死了,80歲才埋。」
  • 網易雲變「網抑雲」了,網際網路時代悲觀情緒如何表達?
    (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今天,你網抑雲了嗎?」「一開口就是老網抑雲了。」「12點到了,開始網抑雲時間。」……愛在網上「晃蕩」的朋友,最近是不是被這些話刷屏了?「網易雲」最近被許多網友戲稱為「網抑雲」?起初這些評論可讀性較強,但隨著網易雲逐漸發展開來,評論區逐漸變得千篇一律,更是無病呻吟居多,因此有了「網抑雲」這個稱號。
  • 網抑雲時間是什麼梗 網抑雲時間是什麼時候
    最近在很多社交平臺、貼吧、論壇中出現的「網抑雲時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網抑雲時間這個梗具體說的是什麼時間,這裡我們來了解下網抑雲時間這個梗具體的來源出處。
  • 網抑雲是什麼梗
    很多小夥伴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會看到網抑雲這個梗,其實網抑雲就是用來形容網易雲音樂的部分用戶,那麼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網抑雲是什麼梗的相關內容吧。 很多小夥伴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會看到網抑雲這個梗,其實網抑雲就是用來形容網易雲音樂的部分用戶,那麼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網抑雲了是什麼意思 網抑雲時間火了是什麼梗
    今天你網抑雲了嗎?
  • 網抑雲陰樂:分享你剛編的抑鬱症故事
    曾經的網易雲,憑藉故事性很強的走心評論,一度成為人們一邊聽歌一邊尋求治癒的地方。 人們在這裡像寫日記一樣展示自己的人生。 只要把網抑雲熱詞兒排列組合一下,失戀、自嘲、孤獨、假裝、放過、買醉和52赫茲的鯨魚,一開口就是老網抑雲內味兒了。 跟風的刷屏很快把走心故事變成了無病呻吟。
  • 小程序也能心理諮詢,讓網易雲不再「網抑雲」
    午夜12點,有人稱為0點也有人說是24點但如今的年輕人卻把這個點叫做「網抑雲」時間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網抑雲」成為了最近極其火爆的一個詞「老網抑雲了」的調侃隨處可見但對於「網抑雲」的嘲諷,卻沒必要一桿子全部打成矯情和做作,因為這樣會把真正的抑鬱和悲傷「玩壞了」 !當抑鬱情緒來襲,自己卻無法調解時,或許這個辦法是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
  • 「抑鬱症」是如何被「網抑雲」摩擦的
    網抑雲「的名梗就此誕生!有人說「網抑雲」能爆火完全是因為大家對於抑鬱症群體關注的增加。正所謂十個患者九個假,如今出來蹦躂的老「網抑雲」們,又有幾個真的經受過抑鬱症的折磨呢?抑鬱症不是萬能的擋箭牌,這一點某些網紅應該是深有體會的。
  • 《心理學與生活》第1期|「網抑雲」時間到了
    相信大家在刷微博,逛B站的時候會經常看到一個詞「網抑云為什麼好好的網易雲音樂會變成「網抑雲」呢?那麼「網抑雲」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帶你揭下網抑雲的面紗!網抑雲這個梗的由來主要是因評論區中存在大量抑鬱情緒發言而得名。
  •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衝上熱搜!
    每經編輯:趙雲「今天,你網抑雲了嗎?」這樣的靈魂拷問,是不是有點熟悉?最近兩個月,「網抑雲陰樂」這個關鍵詞頻繁出沒在社交網絡上。網易雲音樂回應「網抑雲」:鼓勵真實表達治理虛假內容針對「網抑雲」現象,8月3日,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推出三大舉措, 邀請心理專家、萬名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雲村治癒所」,萬名樂評達人組成雲村樂評團發起樂評徵集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