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朱厚熜三位皇后下場悲慘,其中方氏竟是被活活燒死的!

2020-12-20 暖年未央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武宗無子。於是憲宗皇帝的孫子、興獻王朱祐杭的兒子朱厚熜即位,是為明世宗。第二年,世宗改元嘉靖,立王妃陳氏為皇后。陳皇后是朱厚熜為興獻王時的妃子。剛即位的朱厚臨朝時精神欠佳,大臣們也都看出來了。當時大理卿鄭嶽曾委婉地勸說他:「皇帝陛下應該遵守聖祖的訓示真欲勤治。宮中的安寢應有節制,宮人進御應有定時,退朝應到文華殿裁決奏章,天黑後再回宮,以便養精蓄銳,益壽延年。」但朱厚熜根本聽不進去。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的一天,世宗和陳皇后坐在一起同享秋光。陳皇后當時身懷六甲,不日即將臨盆。在旁何候的張、方兩位妃子獻上芳茗,陳後拿過茶杯時一抬頭,發現就要做爸爸的世宗正目不轉晴地看著張妃的玉手。懷孕期間情緒不穩的陳皇后頓時勃然大怒,投杯而起。這一舉動敗了朱厚的興,他立即喝住陳皇后,大發牌氣。盛怒之餘的陳皇后受此驚嚇,不僅胎兒流產了,連她自己也因此被奇去了生命。世宗餘怒未消,下令喪禮從簡。並給了陳皇后一個「悼靈」的號。第二年三月,將陳皇后葬於兒峪。下葬之日,也只是梓宮出王門,大臣們到場一天,便草草收場。給事中王汝梅感到太不像話,上疏諫諍,也是空言無補,無濟於事。陳皇后的父親陳萬言,在女兒被冊立時得到了鴻臚卿的官職,後又改都督同知,封封泰和伯。兄弟陳紹祖也曾得到尚寶司丞的印,颺第黃華坊,建房西安門,給給田八百頃。當時言官餘璣、給事中張漢卿以及巡撫劉、御史任各等多方速阻,統統無效。陳皇后一朝失寵去世,父親被罷,兄弟也不讓關封。因她那雙絕妙的玉手而被世宗寵幸的張妃隨即被世宗立為新皇后。但是張皇后的好運並不長久。

她當上皇后的時候正值世宗追崇古禮,於是世宗便命她率領嬪御到京城北郊養蠶。張後為了取悅太后和以身作則,還每天帶領六宮粉黛在宮中聽講章聖皇太后編的《女訓》。大量量的勞作使張後的雙手變得粗糙了,漸漸失去了昔日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新採選的淑女中有位南國佳麗方妃,光豔照人,在眾妃嬪中猶如鶴立雞群。於是在嘉靖十三年(1534年)正月,喜新厭舊的世宗下令廢張後,將她移居別宮。張後聽到詔令,如五雷轟頂。她哪裡會知道,她的過錯就是沒有保持住昔日的嬌和美麗的雙手。她盼望世宗能念及她的好處回心轉意,但一切均是夢幻泡影。嘉靖十五年(1536年),張氏在萬般失望和孤獨中離開了人世。正在縱情享樂的世宗聽到張後的死訊,毫無悲傷之情,下令用妃子的葬禮埋掉,無諡號。同年,禮部尚書夏言舊事重提,議請改陳皇后之諡。這時的朱厚熜因縱慾無節,即位近十年仍然沒有兒子。因而懷念起陳皇后來,於是改諡陳皇后曰孝潔。後來穆宗即位後,禮臣們們商議:「孝潔皇后是大行皇帝的元配,應該合葬廟…大行皇帝升時,應該奉孝潔配,遷葬永陵。」穆宗同意了。陳皇后的墓地這才由兒峪遷到了永陵。又尊諡她為「孝潔恭懿慈睿安莊相天翊聖肅皇后」。

世宗即位十年都沒有子嗣,這成了嘉靖朝君臣的共同心病。大學士張平敬進言應擴大後宮規模,以求皇嗣。此諫正中世宗下懷,於是遣官全國選取秀女。經過精挑細選之後,五千名秀女中只選出了九人,即方氏、鄭氏、王氏、韋氏、沈氏、盧氏、汀氏、杜氏,被封為「九嬪」。後來張皇后被廢,世宗選立玉手美女方氏為第三任皇后。方氏有一雙和已故張妃同樣完美的手世宗只要看上一眼,即再難移開。嘉靖二十一年,由於世宗迷信方士,幻想通過方術得到長生,成為神仙。為了煉出長生不老藥,他聽信方土的話,廣選天下美貌健壯的千餘名少女入宮,以犧性少女的健康性命為代價,毫無人性地強迫少女大量服用催經下血之藥,用少女「精血」為自己煉丹製藥,以供補身壯陽,將許多少女摧殘成了為皇帝製藥的「藥渣」,並有不少人因此喪命。受害宮女對世宗恨之入骨!明世宗這種做法,激起了宮婢們的強烈憤怒。這時他又寵愛美貌的曹妃,冊立她為端妃,經常住端妃宮,這也引起了妃嬪們們的爭風吃醋。於是以王寧嬪為首謀、宮婢楊金英等為主犯的一場弒逆行動便開始了。這一年的某一天晚上,明世宗又住進了端妃宮,楊金英等十六名宮婢聯合起來,趁世宗熟睡的時候,有的用繩子系脖子,有的用抹布堵嘴,有的騎在他身上用力勒繩子,不料她們不懂打結的方法,將世宗脖子上的繩係為死結,屢收不死。

本來這樣折騰下去,時間一長,世宗也沒有不死的道理,偏偏她們當中又出了一個叛徒張金蓮。她見世宗沒斷氣,以為皇帝真的有神靈保佑,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子怎麼能是凡人殺得了的?想到這裡,她偷偷溜出去把事情告訴了方皇后。方後急忙帶人趕到,楊金蓮等人已經離去,世宗也奄奄一息。她慌忙解開世宗脖子上的繩結,邊撫摸傷痕邊叫:「快拿水來!」經過一陣急救,世宗又慢慢醒了過來。她又命令內監張佐等,逮捕官人進行拷問。在一頓嚴刑拷打之後,首謀王寧嬪、主犯楊金英被供了出來。端妃實際對此事一無所知,但她被世宗寵幸,方後早已嫉妒懷恨,因此說她也與這個陰謀有牽連。當時世宗餘悸未消,說不出話來,方後便傳他的命令,逮捕端妃、王寧嬪及楊金英等十六個宮婢,一起磔殺在市上,並殺掉她們的族屬十幾人。方後的功勞使她父親由安平伯晉為安平侯,打破了「爵祿私外家,非法的祖訓。方銳死後,其子方承裕又襲封了爵位,直到穆宗繼位後,主事郭諫臣諫止,才罷異襲。

最終,世宗知道了端妃的死是冤枉的,對方後的救命之恩雖然不能割捨,但端妃的容顏又不時浮現眼前,這使世宗不能不怨恨方後。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宮中發生火災,大火在方後的宮中熊熊燃燒,宦官們請求救火。世宗又想起了端妃的事情,便斷然地擺了擺手:「此乃天意,隨她去吧。」方後就這樣被大火活活燒死。明世宗竟置救命之恩於不顧,甘心讓方後被燒死,其殘忍程度由此可見。事後,他竟厚顏無恥地說:「皇后救我而我不救她,是想用隆重的葬禮來報答她。」他下詔說:「皇后曾經救我於危難之中,用元後的禮節埋葬。」預定葬地名稱為永陵,贈諡號目孝烈。諡號葬禮都是由明世宗親自製定的,所以顯得特別隆重。禮成後,詔告天下。到大祥時,禮官請安放神主奉先殿東夾室,世宗說:「奉先殿夾室,不是正室,可以直接於太廟。」大學士嚴嵩等請設位於太廟東面,在皇妣睿皇后的下面,後寢藏神主即設幄於憲宗廟皇祖妣之右,這樣就符合了禮義。世宗說:「禮至關重要,怎麼可以權就呢?皇后雖不是皇帝也是配皇帝的,自然應有一定的順序,哪裡有享祭從此而神主藏彼的禮儀呢?將仁宗的神主遷入遠祖的廟,袖祭以一種新秩序,就放到我的位次上,不得亂禮。」嚴嵩等說:「充分地祭以新秩序,不是臣下敢說的,而且陰不可以代替陽的位置。」世宗這才下令姑且藏神主於睿皇后側面。事情暫且告一段落。

方後死後的三年,世宗又想祭方後於太廟,命朝臣再商量。尚書徐階反對,而給事中楊思忠贊同,其餘大臣都表示沉默。朝臣商量的結果傳了進來,說:「皇后正位中宮,按禮應該享,但突然談到廟中的次序,那麼臣子的心情,不只是不敢議,實際上也是不忍心議。應該設位於奉先殿。」世宗見此大怒。徐階、楊思忠又誠惶誠恐地說:「周周建九廟,是三昭三穆。國朝的廟制是同堂異室,和《周禮》不同。現在太廟九室都滿,若以聖躬而論,仁宗應當遷入遠祖的廟,這沒什麼可說,但這是以後陛下子孫的事。我們聽說夏朝的廟只立五室,商朝七室,周朝九室。禮是由義而起,五室可變七室,七室可到到九室,九室之外自然也可以加。請在太廟及奉先殿各增加二室,以衲祭孝烈皇后,那麼仁宗就可以不必遷入遠祖的廟,孝烈皇后也可以迅速確立南面之位陛下也就沒有預遷先皇神主以等待自己的嫌疑了。」世宗說:「臣子的職責,應當遷神主還是祭神主,努力請求是可以的。如果於禮合適,為什麼要避預遷之嫌呢?」在世宗的壓力下,徐階等人只好再會廷臣上言:「唐堯、虞舜、夏禹都是五廟,他們的祭祀都止四世。周朝九廟,三昭三穆,然而有兄終弟繼的現象,也不能盡足祭祀六世。現在仁宗是皇上的五世祖,以陛下論,仁宗於禮應當遷入遠祖的廟,孝烈皇后於禮應當祭。請將仁宗遷入遠祖的廟廟,祭孝烈皇后於太廟第九室。」並上桃樹的儀注。方皇后終於得到了祭於太廟的資格。

接著群臣又請間方皇后的忌日祭禮,世宗猶銜前議,回答說:「孝烈皇后是繼後,所侍奉的又是入繼之君,忌日不祭也可以。」徐階等更加力請,世親才說:「不是天子不議禮。皇后應當祭廟中,居我是下面,禮官堅持說今天不應該如此,只是粉飾其說以惑眾聽。」世宗見狀手諭嚴嵩等道:「禮官聽從我的話,是勉強罷了。既不忍心遷仁宗神主入遠祖廟中,暫且放置方後神主於別的廟中,將來由臣下們商議處置。忌日令祭一杯酒,不至於傷情而已。」禮臣們想到嘉靖初年的大禮儀,誰還敢再觸龍顏?於是紛紛請求就按聖上說的辦。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楊思忠賀表中又談到這件事,世宗本來對他和徐階提反對意見就很惱火,這次又犯忌諱,下令將他廷杖削職,發回老家。穆宗即位後,方皇后被尊為孝烈端順敏惠恭誠袛天衛聖皇后,世宗挖空心思所爭取的方後神主被移到了弘孝殿。方後被活活燒死時年約二十四歲,諡「孝烈皇后」,後葬於永陵。

相關焦點

  • 嘉靖帝的不良嗜好:欲求升仙,也不禁慾,三任皇后的悽慘黃泉路!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85期:大明王朝:欲求升仙,必先禁慾,嘉靖帝三任皇后的悽慘黃泉路!一、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我們講的嘉靖帝,這個皇帝不一般,他繼承的不是父親的皇位,而是堂兄朱厚照。當然,主要原因是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無奈之下這才選擇了近支朱厚熜繼位。
  • 明朝最薄情的皇帝:一生有三位皇后,被他害死、燒死、廢掉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卻有二十多位皇帝,這是因為一些皇帝擁有多位皇后的緣故。其中擁有皇后數量最多的當屬嘉靖帝朱厚熜,他一生之中先後冊封過三位皇后。可是,嘉靖帝同時卻成為明朝最薄情的皇帝,三位皇后的結局都很慘,一位被嘉靖帝害死,一位被活活燒死,另一位雖然沒死,但卻被廢掉,打入冷宮。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歷史上最悲慘的幾個皇后,兩個被打死一個被凍死,另一個被燒死
    但是在歷史上,就有這麼三個命運十分悲慘的皇后,和一個愛妃,都在同一個朝代被殺,而殺她們的這個人卻沒人敢動,這個人是誰呢?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氏活活在又冷又餓的環境下死掉。(但是這件事在正史上面,張氏被廢掉的具體原因,並沒有一些準確的歷史記載,但的確是因為得罪了嘉靖才落得如此下場。)
  • 這位皇帝當之無愧,幸運登基後皇后卻無一善終
    而另一位舉其為皇的重要人物楊廷和,他不但被嘉靖皇帝「致仕奪銜」,甚至其子楊慎還被廷杖後流放雲南,落個終身不被取仕的悲慘命運。嘉靖皇帝為君之薄情寡義,由此便可見一斑。對待張太后和大臣們如此無情也還罷了。可俗話說夫妻情深,但嘉靖帝對付前後三任皇后的刻薄手段,竟到了一種匪夷所思的程度。嘉靖元年(公元1521年),張太后便替新君嘉靖選定了大名府陳姓女子為皇后。
  • 「綱絲」們幾乎人人皆知的「定場詩」,居然是出自明世宗之手!
    明世宗朱厚熜是大明的第11位皇帝,在位長達45年,僅次於萬曆皇帝的48年。明朝的皇帝真可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而朱厚熜絕對是朱家子孫中一個獨具特色,「畫風清奇」的人物。在後宮的調和下,朱厚熜算是順利登基,但是此後他又就尊皇考一事和大臣們翻臉,經過長達3年多的爭論,最終以朱厚熜勝利的結果收尾,他的父親興獻王被追尊興獻帝後又加封獻皇帝。一個14歲的少年,為何有如此堅定的想法,且能擊敗老謀深算的大臣?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盤點明朝3位長期不上朝的皇帝,其中有一位二十多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奇葩的朝代,據記載,明朝共傳16位皇帝,享國276年,其中皇帝不上朝的時間長達121年,幾乎佔了一半;但偏偏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經濟、文化,包括軍事等,都發展很快,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奇蹟了。而這裡就來盤點下明朝不上朝時間最長的三位皇帝,來看看都有誰吧。
  • 明朝王爺當皇帝的4位仁兄,第一個最霸氣,第二個好皇帝卻最悲催
    不僅如此,朱祁鈺登基也沒有隆重的登基儀式,他完全感覺不到"萬人景仰"的快感,和傳說中皇帝的感覺好像不一樣,而且第一天處理朝政,在朝堂之上,一向文弱的文官居然活活打死了三個王振同黨。皇帝當場就懵逼了,沒想到文官可以這麼"暴力",眼看也有把自己撕碎的念頭,因此他也不願意接手這麼一個爛攤子。
  • 中國古代六位嗜食「壯陽藥」皇帝的秘聞
    方上要求每服半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劉鸞因服食壯陽中毒導致無法尿尿,是為暗疾,這才找白魚入藥,搞通「下水」管道。     唐高宗李治。李治的皇后即後來成了中國歷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帝的武則天,《資治通鑑·唐紀十九》(卷203)記載,「十一月,丙戌,詔罷來年封嵩山,上疾甚故也。上苦頭重,不能視,召侍醫秦鳴鶴診之,鳴鶴請刺頭出血,可愈。」
  • 母儀天下、垂範朝野——中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明世宗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在位四十六年。梁武帝蕭衍,在位四十八年。明神宗朱翊鈞,在位四十八年。遼聖宗耶律隆緒,在位四十九年。以上,即是中華歷史上在位時間超過四十年的皇帝,根據其在位時間來推斷,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后也應當出自於他們的正妻之中。下面一一加以分析:蜀漢後主劉禪;劉禪先後有兩位皇后,都是蜀漢名將、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的女兒,其中第一任皇后在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冊立,建興十五年薨逝,在皇后位十五年,諡號敬哀皇后。
  • 明武宗朱厚照皇后夏氏,她一生的經歷令人動容不已!
    武宗朱照本人個性自由棄放,不拘禮法,守禮恭謹的夏皇后自然無法獲得朱厚照的青睞。他常常帶幾個宦官微服出宮到青樓妓館尋歡作樂。夏皇后本性和柔,對武宗一切作為都只能極力遷就。次年,武宗大興土木,以耗費二十四萬餘兩白銀的代價在西華門外太液池附近修了座多層的宮殿,命名為「豹房」。「豹房」剛剛落成,武宗乾脆搬出星,住進了「豹房」,日夜縱情玩樂。
  • 別找了,你要的明朝16位皇帝都在這裡,直接收藏吧!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他在明朝帝王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曾兩度在位,是明朝的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他第一次繼位稱帝時僅有九歲,年號正統。起初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誠孝昭皇后)把持,賢臣「三楊」主政。後來,明英宗掌權後,寵信太監王振,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御駕親徵被瓦剌俘虜,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 明嘉靖皇帝父親恭睿獻皇帝朱佑杬、母親慈孝獻皇后合葬墓,明顯陵
    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歷時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佑杬、母親慈孝獻皇后的合葬墓。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國家政府對其開始進行修復工程,因工程過於龐大,於2004年3月才全面竣工,歷時11年之久。
  • 嘉靖皇帝「渣」到無恥,當著眾人扒下皇后衣服,讓她被活活氣死
    他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他在位時有嚴嵩、嚴世蕃、徐階、胡宗憲、譚綸,戚繼光這些牛人,但20年不上朝還能玩弄大臣於鼓掌之中,牢牢的穩住手中權利,一天只知道修道成仙,吃那麼多水銀還能活那麼久,在位45年。被踹流產而死的陳皇后後宮佳麗三千,嘉靖偏偏不感興趣,只是愛打扮成道士清心寡欲。對於女人,他真的是薄情寡義,渣男中的典範。
  • 被寵壞的張皇后《大明史》|成化弘治之治⑫
    弘治元年(1488)二月,御馬監左少監郭鏞請預選淑女,等孝宗服除後在其中選兩名女子為妃。當時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謝遷就上言說:「六宮之制,固所當備。而三年之憂,豈容頓忘。今山陵未畢,諒陰猶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說,皇帝選妃,自然是應當的。但是,憲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喪的草廬還是新的呢,怎麼就談起選妃的事來了?
  • 文臣不一定精通兵法,為何嘉靖年間,明世宗卻要讓文官掌兵?
    桂萼也確實不辱使命,通過精確的統計與計算,得出了一個明朝當時現有總兵力約97萬,其中衛所兵力約85萬左右的數據。雖然看起來不少,稍微湊湊也能達到了百萬大軍之數。可事實上,早在洪武末年,明朝的實際總兵力就達到了310萬之多,就算是嘉靖初期,其統計數據也是達到了30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