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北京高學歷人口佔比最高

2021-02-0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大專以上約佔15%,北京高學歷人口佔比最高

統計數據顯示,最近10年,我國人口的學歷正在快速提升。

中國統計年鑑顯示,2009年,在6歲及6歲以上人口中(以下均如此),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為7.29%,這一數據到2014年提升為11.53%。到2019年,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較2009年提升一倍,達到14.58%(數據來源為2019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樣本數據,抽樣比為0.780‰)。

在整體學歷提升的背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北京的高學歷人口佔比最高。

2019年,北京大專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超過50%,其中本科以上的人口佔比超過35%,在我國31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一。上海大專以上人口佔比超過30%,其中本科以上佔比超18%,排名第二位。

此外,天津、內蒙古的大專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超過20%。相比較而言,廣西、西藏、貴州大專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不足10%。

這造成了兩大現象:首先,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頂尖大高校留京率持續下行;其次,不少中西部地區開出優惠條件吸引高學歷畢業生。

「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2002年時是15%,到2019年,這一數據已經達到51.6%,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熊丙奇表示,高等教育普及化是提高國民素質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美國在2010年本科以上學歷佔總人口比例是24%。不過,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是高等教育結構是否合理,其次是高等教育的質量如何。

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

近年10來,每年有600-900萬左右的高校學生畢業,且人數逐年增長,我國高學歷人口的比例正在快速提升。

2009年,中國統計年鑑的人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為7.29%(這一數據為2009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樣本數據,抽樣比為0.873‰)。2019年,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4.58%。

如果拉長時間線,1999年,我國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佔比僅為3.09%,到2009年這一數據提升了4.2個百分點,而到了2019年,這一數據較2009年提升7.29個百分點。非常明顯的是,過去十年和1999年到2009年這十年相比,我國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更為快速。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首先,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不斷擴大,不少高校也在辦分校區或者合作辦學,高校招生數量快速增長。而不少重點大學則在研究生招生上「大步向前」,研究生整體數量達到甚至超過本科生的數量。其次,很多人出去工作之後,也有提升學歷的需求,尤其是不少企業的招聘對學歷的要求提升,導致從就業上說,普通人也有提升學歷的動力。

「從全球來看,我國近年來高學歷人口的佔比提升也是非常快的。」胡剛說。

不過,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從不同地區來看,高學歷人口佔比的差距較大,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是我國31個省區市中高學歷人口佔比最高的地區。

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大專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超過5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36個百分點,也高於排名第二的上海接近20個百分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本科以上學歷佔比達到35.3%,其中研究生學歷佔人口比重高達8.42%,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0.64%,也明顯超過第二名上海的2.80%。

在北京之外,上海人口的學歷水平也很高。數據顯示,2019年底,上海的6歲及6歲以上人口中,30.73%有大專及以上學歷。

天津的整體人口學歷也比較高,28.97%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其中1.52%為研究生。

內蒙古則有20.55%的人口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但研究生學歷佔比僅為0.44%。

此外,江蘇、遼寧與浙江也頗為重視教育,大專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56%、17.15%和16.45%,人口素質突出。

相比較而言,廣西、西藏和貴州的大專以上學歷人口佔比不足10%,但這些地區近年來也在積極吸引和留住高學歷人才,尤其是西藏在2014年大專以上學歷佔總人口比僅為2.60%,這一數據到2019年已經提升到8.50%。

避免盲目學歷「競賽」

整體學歷的提升,一方面帶來人口素質的逐步提升;但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學歷提升的盲目性。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業內人士頗為關注過度教育的現象。

熊丙奇指出,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後,繼續以學歷為導向辦學,必然會出現高職擴招、專升本擴招、研究生擴招、博士擴招。而讀完博士,從事的工作可能就是之前研究生或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出現這種局面,無疑就是教育浪費和人才浪費。

「可以看到,目前學歷所帶來溢價在減弱。」胡剛說,「現在研究生的數量在逐步上漲,相對來說本科生的競爭力在下降。而大城市本來就是高學歷人才聚集的地方,必然出現高學歷人才更多的現象。」

胡鋼表示,人們認為教育是對能力的一種培養,因此從薪酬上看,博士生的薪酬一般比碩士生高,碩士生的薪酬也會比本科生高,這促使了人們追求高學歷。但一些目前由博士擔任的職位,可能本科生就可以幹。

是什麼導致了這一現象?

熊丙奇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是高等教育質量問題。「目前大家過度以學歷為導向來發展高等教育,結果導致地方本科院校紛紛增加碩士點、博士點,擴大招生,但是由於師資建設、課程建設跟不上,就導致了人才培養質量不足。」

他認為,當前必須解決的是高等教育的結構和質量問題,不要盲目追求學歷提升,如果只是有學歷而沒有人才培養,那麼學歷的提升並沒有起到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作用。

胡剛也表示,目前的高等教育發展很快,但在快速發展的背後,教學質量很難跟上,導致研究生本來應該是一個導師帶一兩名學生,現在是一個導師帶很多學生。而在本科生中,高校一般30人一個班比較合理,現在經常出現七八十人一個班。

「所以,現在很多人學歷提升了之後,在工作崗位上並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我認為,未來高校的教學質量還是需要專門的教育機構去加強督導,嚴格把關。」胡剛認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搞研究,但我們的教育觀念現在有偏頗,認為職業教育比普通高校低一等,其實醫科大學、師範大學也是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面很廣,我國應該在這一塊加強投入,不要讓教育與就業需求脫節。」胡剛說。

熊丙奇也認為,我國高職院校一心想升本,升本後的地方本科院校一心想舉辦研究生教育,舉辦研究生教育的學校不重視本科教育,這些都源於「學歷層次代表辦學水平」的教育觀念。「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必須有與普及化時代相適應的教育觀。」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專以上約佔15%,北京高學歷人口佔比最高
    統計數據顯示,最近10年,我國人口的學歷正在快速提升。中國統計年鑑顯示,2009年,在6歲及6歲以上人口中(以下均如此),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為7.29%,這一數據到2014年提升為11.53%。到2019年,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較2009年提升一倍,達到14.58%(數據來源為2019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樣本數據,抽樣比為0.780‰)。
  • 中國31省份,大學學歷人口佔比排名
    統計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共計對全國內地的31個省級行政區的1063758個樣本,進行了受教育程度的抽樣調查,抽樣比為0.824‰。   應該說,這是目前市面上能夠找到的最官方,時效性最強的一份中國分區域受教育程度數據。經過重新整理,我將各教育階段的人數換算成了百分比,由此更加方便大家了解。
  • 高學歷、高素質,世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加拿大吸引四方來客!
    ,提升教育水平,最終達到增進人際溝通,消除歧視,促進文化傳播和社會發展的目標。根據201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教育報告和第三方機構調查的國民受教育程度的世界排名,加拿大國民受教育程度在發達國家中最高,遠超英國和美國,是世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
  •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僅佔總人口的8.7%
    中國是人力資源大國,但國民整體素質不高。根據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19656445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
  • 33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上升4.2年
    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2018年,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平均年齡最低的五個省份是廣東、新疆、海南、貴州、西藏。
  • 高等教育人口佔比提升至新水平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與大眾化,高等教育人口在我國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已經提升至一個新的水平。筆者主要使用國家統計局進行的「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和「2015年勞動力調查」數據,並輔之以歷次人口普查數據,對當前高等教育人口的規模、結構和社會經濟特徵等進行初步分析。
  • 報告:33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上升4.2年
    報告顯示,1985-2018 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 32.2 歲上升到了 38.4 歲。 2018 年,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平均年齡最低的五個省份是廣東、新疆、海南、貴州、西藏。
  • 全國各省大專以上學歷人口佔比出爐:前十位北方地區佔一半以上
    全國各省大專以上學歷人口佔比出爐:前十位北方地區佔一半以上南方人比北方人有錢,但不要看不起北方人,北方人比你們有文化。論人口文化素質,北方省市秒殺南方省市!按大專以上學歷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北京一騎絕塵,比例最高的前十名省市中,北方省市獨佔七個,佔比高達70%。而經濟最發達的廣東省,連全國平均水平都沒有達到。北京大專以上學歷在總人口中的比例為28.4%,上海為20.8%,天津為14.5%。
  • 北京居民受教育程度高,高科技人才保有量居全國前列
    12月12日,《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根據報告,2019年北京戶籍居民平均預期壽命82.31歲,較上一年增加0.11歲。高科技人才保有量和居民受教育程度均位居全國前列。藍皮書聚焦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口與社會、人口與經濟、人口與生態環境的關係問題開展研究,自2018年起每年發布一次。根據今年發布的報告,2019年,北京戶籍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為82.31歲,較上一年增加0.11歲,其中,男性79.85歲,女性84.88歲。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規模已達到371.3萬人,佔常住人口的17.2%,比重進一步增高。
  • 高學歷人數佔人口總比不到5%,為何感覺滿大街都是「大學生」?
    儘管最近幾年大學生不斷擴招,錄取率也一直在提高,但是放到全國範圍內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佔到的比例也是相當的少。絕大部分都是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大學生不值錢呢?關鍵的原因是就業問題,當代大學生不存在巨大的就業優勢,很多人認為大學生不如稀缺年代包分配的時候值錢。另外一點就是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導致畢業生的流動性趨向於集中化。
  • 北京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全國居首
    該報告顯示,北京是中國大陸平均教育年限最高的省份,上海、天津、江蘇、遼寧分列在第二位到第五位。 據悉,《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引入國家統計局、高校和社會調查部門等公布的最新數據對所有計算進行更新、調整及改進,形成1985-2018年中國國家層面和省級層面(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分城鄉人力資本的多種度量指標,提供了最新的、更準確的人力資本估算結果。
  • 人口增速和淨流入量全國第一 浙江憑啥?
    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勞動年齡人口的素質。從該指標看,各市的情況存在較大差異。杭州的這一指標遙遙領先於其他市,可見杭州集中了大量的高學歷人才,總體勞動力素質為省內最高。這些人口流動為浙江帶來的正面作用十分明顯,除了上文提及的延緩老齡化進程外,還有效提升了勞動力的總體素質,增加了我省尤其是杭州、寧波等較大城市的人口紅利。  一是全省外來人口素質提高,杭州省外流入人口趨於高學歷年輕化。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全省外來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了明顯的改善。
  • 2020年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10個州
    為了確定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州,華爾街24/7根據2019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的教育數據,以該州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的25歲以上成年人的佔比進行排名。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州集中在東北地區,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州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
  • 2020年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10個州,堪稱最佳留學目的地!2020年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10個州,堪稱最佳留學目的地!
    為了確定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州,華爾街24/7根據2019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的教育數據,以該州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的25歲以上成年人的佔比進行排名。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州集中在東北地區,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州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
  • 2020年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10個州,堪稱最佳留學目的地!
    為了確定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州,華爾街24/7根據2019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的教育數據,以該州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的25歲以上成年人的佔比進行排名,下面跟著學霸君一起來看看吧。接下來學霸君還會更加努力給大家帶來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的!快來點擊標題下方的北美學霸君關注我,麼麼噠!
  • 江蘇60歲以上老年人口1834.16萬 佔戶籍人口23.32%
    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1834.16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3.32%;65歲以上老年人口1330.29萬人,佔戶籍人口的16.91%;80歲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佔15.27%。江蘇人口老齡化程度僅次於北京、上海。其中,男性887.53萬人,比上年增加13.51萬人,佔比48.39%;女性931.25萬人,佔比為51.61%。
  • 西雅圖:全美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大都市
    僑報報導,過去幾十年來,西雅圖一直是全美居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得益於近年越來越多的高知人士搬來西雅圖,目前該市已成為全美居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大城市。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數據,西雅圖是居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美國大城市。 西雅圖時報截圖 數據顯示,目前共有33萬7000名25歲及以上的大學畢業生住在西雅圖,另外還有2萬3000名25歲以下的大學畢業生。隨著每一代居民的更新換代,其教育程度都在不斷提高。
  • 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人口的4%,為什麼遍地都是大學生?
    1.從大學生絕對數據與人口佔比來看,絕對數量在1億左右,但佔比較低據統計,中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到2017年,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大概是9000萬,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約834萬,2019年達到820萬左右,2020年也有800多萬。
  • 充分釋放教育紅利 緩解人口紅利流失
    其主要途徑是加快技術進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需要高質量的勞動力為基礎。 2 青年受教育水平提升削弱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勞動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 菲律賓人口過億,農業結構不合理,呂宋島人口佔全國一半
    2019年,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593億美元,合24789.8億元人民幣,介於我國的發展中遊的江西省和遼寧省之間,但兩省的人口分別只有4620萬和4350萬,可以看出菲律賓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比較低的,人均GDP低於我國所有省份。總的來看,菲律賓工業和城市化水平不高,全國40%的人口從事農業,農業產值佔GDP比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