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人數佔人口總比不到5%,為何感覺滿大街都是「大學生」?

2020-12-13 苗苗聊教育

很多人都在吐槽大學生「爛大街」、研究生「爛大街」,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儘管最近幾年大學生不斷擴招,錄取率也一直在提高,但是放到全國範圍內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佔到的比例也是相當的少。絕大部分都是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大學生不值錢呢?關鍵的原因是就業問題,當代大學生不存在巨大的就業優勢,很多人認為大學生不如稀缺年代包分配的時候值錢。另外一點就是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導致畢業生的流動性趨向於集中化。

註: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年籤

我們之所以產生錯覺,遍地都是大學生情況的原因是,關鍵是我們所接觸的人群分布是主要的原因。如果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那麼我們工作的環境,工作的特點可能大多數都是同類型的人。那麼我們就會誤認為所有的群體可能都是這樣的人群。另外一個大學生遍地都是的原因就是資源配置不均衡,導致人才流動性躍到一線城市。

根據2017年抽樣統計調查的結果來看,本科人口佔比超過百分之十以上的省市只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三個直轄市的超過百分之十以上。其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都是低於百分之十以下的。而全國本科生所佔的比例也只有5.9%左右,研究生所佔的比例只有達到0.6%,博士人口所佔比例微乎其微都沒有進行全部的統計。

註:中國各省市大學生人口比例調查表

根據各省市大學生人口所佔比例調查報告來看的話,大學以上人口所佔比例包括(專科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只有15個省份,一半以上的省市都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基數較大、人口結構複雜、受教育程度不均衡等造成很多地方的教育水平都很落後。我們國家也只是剛普及義務教育沒有多少年,大學生擴招也沒有多少年,而且人口結構比例更替是相對緩慢的。

註:中國各省市受教育情況統計分布圖

我們觀察圖表發現,接受過中學教育的人口才過每個省份人口的一半以上。我們產生錯覺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可能是因為我們聽到的多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道理我們都懂。我們每個人都再說遍地都是大學生,其實並不是遍地都是大學生。只不過少部分發達地區,匯聚的大學畢業生比較多。就如同我們國家推行的「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以及各省市的人員招錄公告來看,大部分要求專科以上的學歷就能夠進行報考。更甚至前一段時間,廣西省教師招聘,大量的崗位空缺,招不到大學畢業生的現象,都在反應其實並沒有達到人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地步。

部分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受,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歸咎起來的原因無外乎在於:一、環境氛圍,同等類型的人群接觸的都是相似學歷的人。例如一些事業單位,大企業等對於學歷要求就有限制,如果你處在此種環境當中,肯定身邊都是高學歷人。二、「耳聽為虛」「三人成虎」的原因,說的多那麼很多人都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新聞媒體的引導,社會的一些現象都會讓我們產生錯覺。

相關焦點

  • 我國本科學歷以上的只佔全國人口4%,為何會感覺遍地都是大學生?
    我國本科學歷以上的只佔全國人口4%,為何會感覺遍地都是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如今大學生已經遍地都是了,讀大學還有什麼用呢?」還有很多企業招人對於學歷的要求也是一步步在提高,甚至個別知名企業都將門檻設置在了研究生起步,難道我國大學生數量真的已經遍地都是了嘛?其實啊,看過統計後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大吃一驚,因為我國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全國總人口的4%-5%左右,說明有95%以上的國人,都沒能達到本科學歷,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感覺大學生無處不在呢?
  • 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人口的4%,為什麼遍地都是大學生?
    1.從大學生絕對數據與人口佔比來看,絕對數量在1億左右,但佔比較低據統計,中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到2017年,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大概是9000萬,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約834萬,2019年達到820萬左右,2020年也有800多萬。
  • 滿大街都是大學生,提升學歷多份技能迫在眉睫
    2018年本科畢業生是820萬人,而2019年的人數是834萬。從歷年的數據也能看出來,大學畢業生的人數一直都呈現上升趨勢。所以現在社會上大學生越來越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滿大街都是」,很多人會根據這個現象得出讀大學沒有用的結論。
  • 大學生遍地都是?錯!本科畢業生只佔全國總人口的7%!
    大學生遍地都是?錯!本科畢業生只佔全國總人口的7%!在中國,本科學歷已經「擊敗」93%的人了。現在的大學生都已經滿大街都是了,大學還不斷擴招,本科畢業生怎麼可能這麼少?但是,筆者要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本科畢業生還真沒你想的那麼多。在中國,如果你是本科畢業,那麼在學歷上你就已經超過全國93%以上的人了。認為中國遍地都是大學生,很可能是我們的一種認知錯覺。
  • 考研持續擴招,研究生學歷是不是要爛大街了?
    今年5月份,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在學研究生286.37萬人。20考研擴招18.9萬,總錄取111.4萬人,21考研還要繼續擴招?!有些人不禁發出靈魂拷問:研究生學歷是不是要爛大街了?你要是念了本科或者碩士,他又會恬不知恥的給你舉出幾個高學歷沒本事賺不到錢,低學歷當老闆,招了一堆高學歷給他打工的例子,(那就怪了,大學生沒用為什麼低學歷老闆要招一堆大學生給他打工呢?為什麼不招隔壁鄰居初中沒念完那個呢?)講一些大學生和研究生爛大街的話。本科生和碩士生(國家統招全日制)截至目前為止,並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爛大街。
  • 本科學歷「爛大街」?
    大家在生活中或者網絡上經常感覺到,大學生遍地都是。基本上在大街上看見一個年輕人就是大學生。還有人發現身邊的人、同事、朋友、同事的孩子都是本科學歷、或者是研究生學歷,這就讓人們有了一種感覺,本科已經爛大街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說法,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佔比只有4%。
  • 中國人的學歷已經高到了什麼程度?某乎:二本是人生恥辱
    大學校園在我想像中也很美好很神聖,時間到了今天,大學生的數量已經比十幾年前高了數倍,2000年我國的大學生數量為100多萬,而2018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就達到了820萬,翻了8倍之多,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還在急速攀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讓很多人都覺得現在大學生都爛大街了,沒啥用了!
  • 如何看待「大學生滿大街」,讀不讀書已經無所謂的論調?
    讀書無用論起源於滿大街的大學生沒找到理想和工作,他們畢業就失業,與一般的初中生一樣,甚至都比不過小學沒畢業的人。當然,這只是少數學生才會這樣生活得如此落魄,不能代表主流事實。事實證明,學歷越高的群體,在收入,工作,生活,前途等各方面都會比低學歷的要優厚得多。
  • 王興:國內本科以上學歷人數是多少呢?目前佔比不到4%
    美團CEO王興曾經給了一個數據,中國的本科率還不到4%。剛開始以為搞錯了,不過查了查數據,發現基本上沒錯。統計1977年到2017年的高考人數,發現,中國的大學畢業人數一共1.15億人,而這裡面有一半是專科生,中國人口14億,算先來也就4%,而這裡面還計算了在校大學生。
  • 中國人學歷已經高到了什麼程度,現在提升學歷還有必要嗎?
    但時間到了今天,大學生的數量已經比十幾年前高了數倍。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還在急速攀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讓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大學學歷爛大街了,沒用了。說是滿大街保潔本科起,985\211一抓一大把,二本是人生的恥辱,三本專科是社會底層等等。
  • 大學生「滿大街」的年代,學歷還重要嗎?答案很簡單卻讓人心酸
    今年的高考考生超過千萬,被各類高校錄取的考生有七八百萬,按照這個進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也能達到這個數,真正的是大學生「滿大街」的年代。而每年都有很多的大學生從事著與本專業絲毫不相干的工作,甚至還有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容身之地,有很多本科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
  • 「學歷焦慮」上熱搜,清北碩士競聘中學老師,大學生爛大街了嗎?
    海歸的看不起國內讀大學的,211的看不起二三本的,本科畢業的看不起大專學歷的,全日制看不起非全日制的……學歷歧視鏈,我們早就習以為常。 學歷高的人,總是讓別人難免肅然起敬。凡是上過幾天學的人,都知道拿到更高的學歷要費多少心血。 很多家長也從小給孩子灌輸「考個好大學就是出人頭地」的思想。
  • 當今研究生滿大街都是,本科中流211高校畢業生,就業有出路嗎?
    現今碩博滿大街都是,本科中流211學生還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時,我都吃驚了,因為大家都在聊的是現在本科生滿大街都是,還是第一次碰到碩博研究生滿大街都是的說法,碩博研究生滿大街都是了嗎?我們來看看對應數據。
  • 正道遠思:大學生的學歷在貶值,我們還要提升學歷嗎?
    現在的本科生越來越多了,學歷會貶值嗎?我可以明確的跟你們說,其實所有的學歷都在貶值。我們國家本科以上的學歷,佔總人口的比例為4%這4%包括本科、碩士和博士,還有9%是專科。也就是說,受過高等教育的總人口比例是13%,其中21歲到35歲這個年齡段裡,每四個青年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
  • 全國本科生佔比不到4%?為什麼大家還經常說遍地大學生?
    最近經常看到一些數據,說我國本科以上學歷的人群不到總人口的4%,乍一看覺得好慌,怎麼我們人口教育普及率這麼低嗎?可是又常常聽到這樣的言論:現在的大學生太多啦,一抓一大把。是不是覺得很疑惑?先來看看幾個網友是怎麼說的:網友A:雖然我自己也是本科生,但是我從來沒把自己當回事兒,因為身邊的學霸太多了,感覺自己走到哪真的都很普通。說到本科學歷只佔4%的數字的時候,我嚇了一跳。我05年參加高考,我們班88個人(在我們年級是大班,普班72個學生)。
  • 本科學歷真的「爛大街」嗎?大學生擴招,讓更多學生接受本科教育
    從我們在日常生活的直觀感受上來講,似乎身邊本科學歷的比例的確是在增大。大學生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的稀罕人物,也很少見一個孩子考上一所普通大學,就要全村跟著慶祝的感人盛況。甚至最近這幾年也開始流行起「本科生已經爛大街」的說法。
  • 研究生滿大街走?全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數和比例超出你的想像!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網絡中,很多人都喜歡說,現在的研究生滿大街走,到處都是。全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數和比例到底有多少?隨著2010年研究生培養制度進行重大改革開始,我國研究生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型碩士,全國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人數近一步增長。
  • 研究生也要滿大街了?絕對有可能!
    研究生也要滿大街了?絕對有可能! 一方面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多,導致競爭不斷加大,另一方面企業需求萎縮,不少中小企業都在縮小用人規模,畢竟企業用工成本在增加,企業要負擔員工的工資和五險一金,而生意越來越難做,利潤在減少,導致企業只能縮減用工成本。所以大學畢業以後,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已經是大學生最大的願望了。
  • 中國人學歷結構比例!高中6.01億,佔42.92%,專本碩博又佔多少?
    【分享收藏:中國人口學歷結構比例情況公布!其中高中6.01億人,佔42.92%;專科,1.89億人,佔13.5%。你知道,本科、碩士、博士各佔多少?】大家知道,這幾年經濟下行,就業形勢嚴峻。同時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曾有人戲稱,滿大街都是大學生,工作太難找了。
  • 為何我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大學生人數,會越來越多?
    筆者可以一句話回答你:自從我們國家恢復高考以來,任何一個年份裡,都是能上本科的學生少,不能上本科的學生多!可是,這是為什麼呢?請耐心聽筆者跟你解釋。首先、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43年裡,我國累計培養的大學生(含大專生和本科生)也不過只有1.3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