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吐槽大學生「爛大街」、研究生「爛大街」,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儘管最近幾年大學生不斷擴招,錄取率也一直在提高,但是放到全國範圍內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佔到的比例也是相當的少。絕大部分都是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大學生不值錢呢?關鍵的原因是就業問題,當代大學生不存在巨大的就業優勢,很多人認為大學生不如稀缺年代包分配的時候值錢。另外一點就是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導致畢業生的流動性趨向於集中化。
註: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年籤
我們之所以產生錯覺,遍地都是大學生情況的原因是,關鍵是我們所接觸的人群分布是主要的原因。如果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那麼我們工作的環境,工作的特點可能大多數都是同類型的人。那麼我們就會誤認為所有的群體可能都是這樣的人群。另外一個大學生遍地都是的原因就是資源配置不均衡,導致人才流動性躍到一線城市。
根據2017年抽樣統計調查的結果來看,本科人口佔比超過百分之十以上的省市只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三個直轄市的超過百分之十以上。其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都是低於百分之十以下的。而全國本科生所佔的比例也只有5.9%左右,研究生所佔的比例只有達到0.6%,博士人口所佔比例微乎其微都沒有進行全部的統計。
註:中國各省市大學生人口比例調查表
根據各省市大學生人口所佔比例調查報告來看的話,大學以上人口所佔比例包括(專科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只有15個省份,一半以上的省市都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基數較大、人口結構複雜、受教育程度不均衡等造成很多地方的教育水平都很落後。我們國家也只是剛普及義務教育沒有多少年,大學生擴招也沒有多少年,而且人口結構比例更替是相對緩慢的。
註:中國各省市受教育情況統計分布圖
我們觀察圖表發現,接受過中學教育的人口才過每個省份人口的一半以上。我們產生錯覺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可能是因為我們聽到的多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道理我們都懂。我們每個人都再說遍地都是大學生,其實並不是遍地都是大學生。只不過少部分發達地區,匯聚的大學畢業生比較多。就如同我們國家推行的「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以及各省市的人員招錄公告來看,大部分要求專科以上的學歷就能夠進行報考。更甚至前一段時間,廣西省教師招聘,大量的崗位空缺,招不到大學畢業生的現象,都在反應其實並沒有達到人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地步。
部分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受,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歸咎起來的原因無外乎在於:一、環境氛圍,同等類型的人群接觸的都是相似學歷的人。例如一些事業單位,大企業等對於學歷要求就有限制,如果你處在此種環境當中,肯定身邊都是高學歷人。二、「耳聽為虛」「三人成虎」的原因,說的多那麼很多人都認為遍地都是大學生。新聞媒體的引導,社會的一些現象都會讓我們產生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