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大學生人數,會越來越多?

2020-12-15 自在人生wub

能上本科的學生多還是不能上本科的學生多?這個問題問的明顯很稚嫩,一看就知道,應該是那種從來就不關心教育的人才能提出來的。筆者可以一句話回答你:自從我們國家恢復高考以來,任何一個年份裡,都是能上本科的學生少,不能上本科的學生多!可是,這是為什麼呢?請耐心聽筆者跟你解釋。

首先、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43年裡,我國累計培養的大學生(含大專生和本科生)也不過只有1.3億人。43年裡我國高校培養了1.3億的大學生,這個數字看起來蠻龐大的,但是要知道我國可是有13多億的人口,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大學生截止到目前,都還是「十裡挑一」的人才,而本科生卻是「二十裡挑一」的存在;正面看不怎麼明顯,如果反過來看的話,你就會覺得細思極恐,只要你是大學生,不管大專,還是本科,更不要提研究生了,在學歷上你都碾壓90%的其他中國人!現在感覺怎麼樣?是否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大學生非常了不起了呢?其實,在我國,大學生就是那麼了不起!就是那麼物以稀為貴!所以,國家才認為所有的大學生都是寶貴的社會財富,都是可造的有用之才,每個大學生務必記住那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

其次、1999年是我國大學生培養的一個分水嶺般的年份,在此之前,每年大學生錄取率不足50%,而以後則突破了50%,為何?因為自從1999年以來,我國就拉開了大學擴招政策的序幕,每年以百萬人的數量增加大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因而大學生錄取率也是水漲船高,直接突破50%大關,並且是逐年遞增,直至2019年實現接近90%的高考升學率,基本全社會普及高等教育!1999年前後的各約20年裡,我國教育和培養的大學生人數,可謂天差地別:之前的22年裡,培養的大學生人數不足3000萬人;而之後的20年裡,卻培養了超過1億人的大學生人才,這也是當下,很多人覺得大學生「多如狗」、不再值錢的主要原因。我國改革開放42年來,尤其是最近的20年來,我們實行了人才強國戰略,落實提升國民素質教育策略,大力造就青年才俊,力求把每個年輕人都培養教育成社會的有用之才,才呈現出如此大好局面的!

再者、2014年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年份,在這一年裡,我國教育綜合改革全面啟動。2014年9月3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中不僅回答了現行考試招生制度為什麼改、改什麼和怎麼改等根本性問題,而且第一次明確了教育改革的終極目標——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教育從應試傾向重新拉回正常軌道上來!隨後,上海、浙江率先啟動新高考改革試點;緊接著,繼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試點行列後;2018年12月,包括湖南在內的8個省市也加入了高考改革的隊伍;目前,新的高考改革已經遍及全國各個地方,新高考「3+3」模式或「3+1+2」模式,成為時下教育的最大社會熱點問題。2019年,大學升學率接近90%,全國有近900萬人成為了大學生,其中的本科生佔據了接近60%!即將到來的2020年高考錄取率能否成功超越1000萬人大關,我們拭目以待!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能上本科的學生多,還是不能上本科的學生多」這個問題,看似頗為幼稚和無聊,而實質上反映著人們的一種期待,事實上,這種期待越來越會成為現實!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學生中的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越來越多,目前已經超過了大專生,未來必定成為理所當然!

相關焦點

  • 我國本科學歷以上的只佔全國人口4%,為何會感覺遍地都是大學生?
    我國本科學歷以上的只佔全國人口4%,為何會感覺遍地都是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如今大學生已經遍地都是了,讀大學還有什麼用呢?」還有很多企業招人對於學歷的要求也是一步步在提高,甚至個別知名企業都將門檻設置在了研究生起步,難道我國大學生數量真的已經遍地都是了嘛?其實啊,看過統計後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大吃一驚,因為我國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全國總人口的4%-5%左右,說明有95%以上的國人,都沒能達到本科學歷,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感覺大學生無處不在呢?
  • 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人口的4%,為什麼遍地都是大學生?
    1.從大學生絕對數據與人口佔比來看,絕對數量在1億左右,但佔比較低據統計,中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到2017年,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大概是9000萬,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約834萬,2019年達到820萬左右,2020年也有800多萬。
  • 全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不到10% 為何工作難找
    大陸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文化程度具有大學及其以上(包括大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全國擁有大學及大學以上學歷的人,只佔全國總人口的10%都不到。  那為什麼依然年年(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大學生就業難,很多人拿著大學畢業證和學位證找不到工作!
  • 本科學歷真的「爛大街」嗎?大學生擴招,讓更多學生接受本科教育
    即使2020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已經達到千萬人次,錄取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本科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也是事實。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今天,國家所培養的本科生大概在一億以上,如果只計算統招本科,這個數字可能還會再削減一大半,本科學歷遠遠達不到爛大街的可能,但是本科學歷的貶值現象還是存在的。
  • 滿大街都是大學生,提升學歷多份技能迫在眉睫
    所以現在社會上大學生越來越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滿大街都是」,很多人會根據這個現象得出讀大學沒有用的結論。他們覺得,現在大學生都這麼多了,也就變得不值錢了,讀個本科學歷也沒什麼意義了。在以前,幾百個人裡都出不了一個大學生的時候,你可以不把大學學歷當回事,因為你受到的競爭壓力還太小。但是現在每10個人裡就有1個大學生,而且每年還在增加,所以競爭就變得越來越激烈。如今大學學歷也正在成為職場人士的標配,你想找個體面點的工作,如果沒有專科以上學歷,那就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 不要說「學歷貶值」,擁有本科學歷,你就已經超過95%的人
    很多人相信,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大,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也會走很多路,確實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好了,很多學生有上大學的機會,但是本科學歷的人大概只佔全國人口的95左右,學歷絕對沒有貶值,本科生的優勢還是很大的,接下來介紹:不要說「學歷貶值」,擁有本科學歷,你就已經超過95%的人!
  • 本科學歷「爛大街」?
    大家在生活中或者網絡上經常感覺到,大學生遍地都是。基本上在大街上看見一個年輕人就是大學生。還有人發現身邊的人、同事、朋友、同事的孩子都是本科學歷、或者是研究生學歷,這就讓人們有了一種感覺,本科已經爛大街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說法,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佔比只有4%。
  • 大學生真的多如「牛毛」?本科生人數泛濫,學歷真的沒有用?
    然而,找到一份工作或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大學畢業生不像之前那樣畢業,國家會為你安排工作。這些人畢業之後是否能自己找工作,還是個未知數。珍品是最珍貴的東西。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多,企業的選擇性越來越強。未來,大學畢業生將增多,就業壓力將驟增。
  • 大學生考研人數逐年增多,研究生就業面臨風險,就業越來越難
    面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畢業後先不就業,轉向考研,希望通過自己對考研的備戰,能夠一次上岸。在將來畢業時,也可以因為自己的高學歷,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越來越多的學生將考研作為自身發展的最佳出路。畢竟在這個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提升學歷才會擁有更多的機會。
  • 為何現在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除了就業困難,還有個被忽視的問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倒計時時間,研究生考試的成績馬上就要發表了,到了這個時間,各種研究生考試的問題也漸漸成為了話題,為何現在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除了就業難以外,還有被忽視的問題。為什麼選擇考研究生?就業是很大的原因,也是重要的原因,現在本科的大學變多了,專業生也能從專科升上了,所以,本科生越來越多了,錄取單位面臨著這麼多本科生,為了提高自己公司的照片效率,提高學歷要求,學歷,現在的經濟增長太快了,就業問題也很突出,很多人不想早點面對社會。
  • 大學本科是大學的最高學歷嗎?這兩個學歷,比本科學歷更高!
    大學本科是大學的最高學歷嗎?還有這兩個學歷比本科更厲害。很多人進入大學之後,都只知道大學一般分為專科和本科,因此不少人認為本科學歷就是大學裡的最高學歷,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大學裡除了本科和專科以外,研究生大家也不能忽視。
  • 王興:國內本科以上學歷人數是多少呢?目前佔比不到4%
    統計1977年到2017年的高考人數,發現,中國的大學畢業人數一共1.15億人,而這裡面有一半是專科生,中國人口14億,算先來也就4%,而這裡面還計算了在校大學生。比我們學歷高呢?不必要羨慕,你也可以的!
  • 擊敗」93%的中國人,本科學歷就夠了
    如果本科畢業,你在學歷上就已經超過全國93%以上的人了。 中國遍地大學生 是事實還是錯覺 過去,大學生是珍稀物種。 珍稀到什麼程度呢?
  • 為何參軍入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 「一年兩徵」的政策剛剛開始就被迫取消了,並且直接合併到了秋季入伍,不過還是沒有擋住很多人參軍入伍的想法和熱情,尤其是高學歷的青年報名的人群基數也是特別多
  • 畢業生什麼都不會,為何還要求高薪?大學生:本科學歷就值5000
    現在上大學的門檻是越來越低了,基本上只要想讀都是可以上大學的。這也造成現在的大學生含金量是越來越低了,很多大學生畢業後的工資都不高。不過大學生工資不高跟應屆畢業生要求的起薪可是不一樣的,很多畢業生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大學生,所以出來找工作要求的工資都是很高的。
  • 考研人數為啥越來越多?這些專業不得不考研
    大家都知道,考研人數每年都在上漲,那麼為何現在考研報名人數越來越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專業不考研真的是出路難尋!04法學大多數的院校都開設有法學,每年的法學本科畢業生超過10萬人,法學專業的大學生本科畢業後
  • 考研人數為啥越來越多?這些專業不得不考研!
    大家都知道,考研人數每年都在上漲,那麼為何現在考研報名人數越來越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專業不考研真的是出路難尋!比如下面這些專業,選擇讀研是實現專業夢想的必經之路!04法學大多數的院校都開設有法學,每年的法學本科畢業生超過10萬人,法學專業的大學生本科畢業後,一考公務員,二考研。
  • 我國大學本科學歷的人有多少,從1977到現在本科生數量如何變化?
    現在的高中生如果不考個本科,很多人認為就不算上了大學。因為很多單位招聘的第一學歷就必須是本科,所以,現在即使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上了專科之後,也要千方百計的專升本,或者通過其他渠道繼續深造,如此看來,本科學歷的人,應該很多很多。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產生了學歷焦慮?網友:說學歷沒用的都是沒學歷的
    但是,就近幾年來說,不能不承認,在求職方面,用人單位既看學歷也看能力!甚至有時候,學歷就是進入好的工作單位的敲門磚之一。 有時候與其說是學歷焦慮,不如說是現在重視學歷的人越來越多,為何這樣說,看看近幾年考研的人數就知道了。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為341萬人,相比之下,2021年又增長了36萬,再創歷史新高。
  • 幾年後研究生學歷會像本科學歷一樣「爛大街」嗎?
    對於,每年考研的學生,一定會有一部分學生質疑,幾年後研究生學歷會像本科學歷一樣的「爛大街」嗎?沒錯,這樣的質疑有一定的道理,或者說這樣的質疑很現實,因為現如今我國的大學生已經非常之多,每年新入學的大學生也有很多,例如今年便有將近850萬的大學生從大學畢業,所以造成了我們所說的就業難的問題,而這也反襯的是大學生學歷在當今社會上並不是那麼的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