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在學研究生286.37萬人。20考研擴招18.9萬,總錄取111.4萬人,21考研還要繼續擴招?!有些人不禁發出靈魂拷問:研究生學歷是不是要爛大街了?
知友@皮皮瞎
中關村的話是有可能的。
五個研究生在五道口並排走,
一陣大風颳過,掉下來一塊廣告牌,
為什麼只砸死了三個碩士?
圖源網絡
因為另外兩個被砸死的是博士!
當然,帝都高校實屬過分的密集。上學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沙灘裡的一粒沙子,等畢業之後大家分散到天南海北。就是把沙子撒回了大海,特別是回老家工作的,想碰到另一個沙子兄弟還挺難的。
@知友@xx小小xx
這個真不好說,關鍵得看是什麼大街。
武漢有條街叫珞喻路,從街道口到關山口,大約不到10Km。這條街的起點左邊是珞珈山、右邊是馬房山,途經桂子山、南望山,終點喻家山,平均每個山頭有5W人馬,碩士比例不低於20%。
知友@Bruce Chen
如果你讀了碩士,就發現周圍認識的人好多都是碩士,爛大街了,學校路上都是碩士。如果你高中畢業就出去混社會,就會發現,其實沒見過幾個讀碩士的,還是很稀有的。
我現在在讀博,我整個辦公室幾十個人都是博士,滿街走。周圍都是博士,也沒辦法認識本科和碩士的。
就像為什麼玄幻小說為什麼後期「聖階多如狗,大能遍地走」,因為你根本不怎麼會接觸到那些大學都沒怎麼讀的人,就像強了就不會接觸很弱的人,就會覺得周圍都是強者。
記住中國有13億人口,沒大學的肯定比讀大學的多。從98年高考擴招算起到16年本科畢業生4756萬人,按16年13.83億人口算也不過3.44%,本科率撐死算到5%。
10年人口普查數據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9%;93年出生人口2120萬人,15年本專科生畢業人數680.9萬人,15年本科畢業人數358.6萬人,18年研究生(包括碩士和博士)畢業60.4萬人 ,93年這個年齡段的專科以上比率32.1%,本科率16.9%,研究生率為2.8%左右。算上歸國的,本科率和研究生率大概分別是17%和3%左右。
目前青年段,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已經很大了,但是研究生還不至於滿大街。
知友@宇航
外國人接觸的少,所以不敢說什麼。但是中國人我接觸的多,我就敢說很多中國人有個臭毛病,就是笑人無,恨人有。故意用話貶低身邊帶不來利益關係的人。
你要是沒上過大學,他就會拿出幾個上過大學有本事賺的多的例子給你聽。你要是念了本科或者碩士,他又會恬不知恥的給你舉出幾個高學歷沒本事賺不到錢,低學歷當老闆,招了一堆高學歷給他打工的例子,(那就怪了,大學生沒用為什麼低學歷老闆要招一堆大學生給他打工呢?為什麼不招隔壁鄰居初中沒念完那個呢?)講一些大學生和研究生爛大街的話。
本科生和碩士生(國家統招全日制)截至目前為止,並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爛大街。國家統招的全日制本科生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五,統招全日制的碩士比例只有千分之五,入學依然是有較門檻的,教育出來的很多孩子也都是兼具素質和文化的,是中國未來社會發展的絕對第一力量。任正非都說,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無論任何時期,任何形式下,這些人進可以進入科研單位,軍工企業,政府機關,商業公司等可替代性低的位置任要職。就算經濟形勢再不好,國家發展再滯後退也可以很從容的學會各種社會底層,需要重複勞動可替代性高的各類技能。
面對說那種話的人,笑笑即可,不要放在心裡,除了佔用大腦內存和浪費寶貴的生命,其他毫無意義。
知友@柚子皮
幾個現象,挺有意思的。
在愛奇藝上看《都挺好》,當蘇家老大在美國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彈幕都在刷「高學歷沒用呀,連個工作都找不到!」,發這些彈幕的,你想想他們什麼學歷?
你去考駕照,特別是暑假裡(不是大學城裡的駕校),駕校同齡人裡,別說研究生了,就是本科,二十個同齡人裡也就兩三個。
一個地區的普通高中升學率才50%,很多地方50%都不到,再乘以本科的錄取率,再乘以研究生的錄取率。
現在知乎上,一個個高學歷的人曬個年薪30萬收入,評論區被各種挑刺。一個個小學畢業,中專畢業年薪百萬,評論區各種「加油努力棒棒噠」。為啥?因為廣大人民還是處於那個學歷區間的,他們喜歡聽這種故事,安慰自己「別人行我也行」。給自己個希望唄。
知友@tao tao
這話的真實邏輯是:
碩士遍地都是=>你是碩士=>沒啥了不起。
碩士遍地都是=>你不是碩士=>你不行。
碩士遍地都是=>他不是碩士=>碩士學位不值錢。
知友@flyingx
一去醫院,怎麼滿大街的人都病了?
一去澡堂,怎麼滿堂子的人都不穿衣服?
一去監獄,怎麼滿大街的人以前都犯過罪?
一去上海,中國已經超越西方?
一去大涼山,中國不如印度?
知友@匿名用戶
歐盟平均受過高等教育(從本科開始都算)才30%,一堆發達國家聚集在一起才這麼點呢?
其實多不多很好判斷,你看大多數人會不會諷刺高學歷就知道了。諷刺的人多說明高學歷還很稀缺,你去中科院問一圈肯定都不會諷刺,聽到你要讀博都會「好好加油」!
知友@瑞典金槍小霸王
當然是看你去哪條街了……
如果你去北京長安街,人均副廳級幹部;
如果你去北京中關村北大街,人均985,70%清北;
如果你去北京三裡河路,人均博士,30%院士;
如果你去上海世紀大道,人均年收500K+;
如果你去杭州南山路,人均顏值7分+。
如果你去中山街,人均共青團員;
如果你去解放路,人均職業中學,70%沒上過大學;
如果你去大眾街,人均初中,30%有閱讀障礙;
如果你去開發路,人均年收入50k-;
如果你去村中路,人均年齡70+,顏值接近0。
你說中國是上面的大街多,還是下面的大街多?
缺乏參考系的比較都是耍流氓。
研究生人群越來越多是好事,但研究生爛大街不值錢,這種事情,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出現。考研,讀研,絕對是大多數普通人改變自己命運的最好方法。
所以,收起那些無謂的胡思亂想,有思考這個的時間,同學們還不如多做一套英語題,讓自己初試多考幾分。
21考研報考人數突破400萬,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考研人數增多,分數線也會水漲船高,怎麼做才能考到高分拿到錄取,才是大家最應該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