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必備的輔食知識,營養師媽媽強烈推薦

2020-12-18 放心選評測


經常有寶媽在群裡問,寶寶開始吃輔食了,第一口蔬菜吃什麼?先吃水果還是先吃肉?果汁能喝麼?該吃什麼油?問題real花式...


日常研究育兒餵養乾貨,本身是營養師的乾媽愈發覺得,輔食知識水挺深,媽媽誤區還不少,今天索性掰開揉碎嘮一嘮,輔食添加那些事兒。


全文字數6000+,閱讀約16分鐘,可先後看


【吃】


吃輔食的時間

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6個月


雖然很多機構都建議寶寶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事實上,輔食添加並不是一刀切,必須在滿6個月的那一天才能添加。


一般而言,輔食的添加時間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8個月。但考慮到寶寶4-6個月體內的鐵基本用完,乾媽建議最晚不晚於6個月。


如果你想早點添加輔食,那得看看寶寶是否同時達到以下幾種情況:


*可以很好的支撐起頭部——一般在4個月以後可以長時間地抬頭;


*能靠在餐椅中坐好——往往在6個月以後才能獨立坐著,不過現在一些餐椅可以傾斜角度;


*經常專注地觀察你的食物,並且表現出很想吃的樣子;


*能夠把食物從勺子中吞咽到喉嚨——如果寶寶把食物用舌頭頂出來或者弄到嘴唇外,說明ta可能還沒有足夠的吞咽能力。


這些都滿足,就可以考慮吃輔食了。


不同月齡

輔食次數和時間有別


每個月齡,寶寶的飲奶和輔食該如何安排?乾媽整理了一份建議表,供大家參考。

此處敲個黑板劃重點:剛開始嘗試添加輔食時,建議選擇寶寶清醒且平靜的時候,不能太餓,否則寶寶會不耐煩。


添加的頻率可以每天1次,吃完輔食後可以餵些奶,隨著寶寶對輔食逐漸適應,可增加輔食的量,獨立成一餐,然後慢慢增加輔食的次數。


當然了,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所以,上面的表格僅作參考,如果實際順序和與表格不一致,也不用焦慮。


沒有統一順序

優選富含鐵的泥狀食物


其實,輔食添加並沒有統一的順序。


沒有證據表明先添加容易過敏的食物(如魚、蛋白等)就會增加寶寶過敏的機率;也沒有證據表明先添加水果就會導致寶寶不喜歡吃蔬菜(寶寶天生嗜甜,引入順序不會改變這一點)。


雖然沒有統一順序,但在咱們實際添加輔食的時候,總要有個先來後到。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也就是說,含鐵豐富的食物應儘快加入到輔食中,彌補寶寶體內儲備鐵的不足。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配方米粉、紅肉(豬、牛、羊)、動物內臟(尤其是肝臟)等。


乾媽為了平衡食物多樣化和引入富含鐵的食物,給大家做一個輔食添加的舉例,可以參考。



第一口輔食吃什麼?

更推薦強化鐵的配方米粉


前面提到優先鐵豐富的食物,但具體哪種有沒有規定?


並沒有


優先不等於第一口一定要吃,所以鐵含量不高的土豆、香蕉等也可以作為第一口的添加,但需要儘快引入含鐵豐富的其他食材。


所以,只要寶寶能接受,任何食物都可以作為第一口的食材。


乾媽建議吃強化鐵的配方米粉(優先純大米米粉)。


因為按照我們的飲食傳統,第一種通常添加的是穀物,而且相比於肉類,穀物更易消化、致敏性也更低。


當然,如果你願意,肉泥、肝泥也是可以吃的。


輔食添加也有禁忌

這些食物1歲以下不要吃


不同月齡

適合吃的質地也不同


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在不斷的發展,每個階段適合的食物質地也是大不相同的。


輔食製作,建議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少到多


6個月:細膩的泥糊狀

7-8個月:較稠的泥蓉

9-11個月:顆粒狀食物,如菜肉粥

1-1歲半:軟飯、切碎的肉和菜

1歲半-2歲:略微切碎的家常菜


具體可看下圖示例↓


【餵】


不想以後追著喂?

準備餐椅,不要分心,控制時間


首先應準備一個合適的寶寶餐椅,將寶寶放入,並系好安全帶,不要坐在地上、推車等地方餵飯


在吃輔食的過程中,關閉電視、早教機等幹擾因素,不要用玩具引誘,讓寶寶專心吃,此外,要控制進餐時間在20分鐘以內(寶寶專注時間有限)。



怎麼餵有講究

記住「五要」和「五不要」


五要


勺子放在寶寶嘴邊,待寶寶張嘴後,平進平出


餵飯人可以通過咀嚼口香糖來誇張演示


餵飯時多誇獎多稱讚,並用語言描述食物的性狀、顏色等特點


鼓勵自主進食,可以讓寶寶觸摸感知食物


讓寶寶決定吃的量,吃飽了就停止餵飯


五不要


不要咀嚼餵食


不要將自己用過的筷子或勺子給寶寶用


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不要吹寶寶的食物


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厭煩食物


不要用食物來獎勵或懲罰寶寶


如何培養寶寶自己吃飯?

「玩兒」食物儘量不攔


根據寶寶手部精細活動的發育程度,提供合適的性狀供其練習。


寶寶可以握住東西時,可準備長條形煮軟的胡蘿蔔、土豆條、西蘭花。


會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東西時,可以準備塊狀或片狀的食物,例如香蕉片、火龍果片、小肉丸。


準備飯菜可以一部分需要用勺子舀,一部分用手拿著吃(手指食物)。如果寶寶想拿勺子,可以讓他拿。再準備一個勺子來餵飯。


寶寶「玩」食物,是通過摸、抓、舔、扔等感受食物的特性,不用制止。


在寶寶自己拿著吃的時候,多誇獎,多稱讚。


搶勺子、玩食物、捏起來


幾個月可以餵手指食物?

沒有固定時間,看寶寶個人情況


每個國家的觀點不太一致,比如英國認為剛開始吃飯就可以準備手指食物,有的國家則建議8個月。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7-9個月可以讓寶寶抓握勺子等餐具,10-12個月可以準備香蕉、煮熟的土豆塊等。


乾媽認為,手指食物的添加需根據寶寶的個人情況,如果能很好的握住勺子,並在吃飯時有抓勺子的欲望,平時喜歡把玩具放在嘴裡啃咬,就可以為其準備手指食物了。


寶寶吃飽了就不要再餵了

下面8個信號可參考


1) 不專心進食

2) 吃得越來越慢

3) 提供食物時扭頭

4) 把嘴巴閉上

5) 吐出食物

6) 推開或扔掉勺子

7) 打挺

8) 開始玩食物


寶寶過度餵養會增加肥胖的風險,還可能會因為強迫餵養導致寶寶不愛吃輔食。


所以,要順應餵養,而不是強迫餵養,這點很重要。



新食材該如何添加?

一次只添一種就好


每次只引入一種,可明確哪種食物導致過敏 ,將新添加的食材安排在全天的第一頓輔食,一旦有過敏反應可及時觀察,不要同時添加多種新的食物。


添加之後,應觀察2-3天沒異常,再添加下一種。有的過敏症狀出現較慢,可能過1、2天才會出現,所以需要觀察幾天確定不過敏了再加其他食物。


第一次添加新食材,建議只給一勺尖的量。初次嘗試,一定要少量,這樣做的目的是,如果發生了食物過敏,也不會太嚴重。


寶寶生病的話,可以吃已經嘗試過不過敏的。但生病期間,不要嘗試新的食材。


自製輔食≠適合寶寶

米粉、麵條建議購買


自製和成品各有優點,自製食材可控、食物搭配可根據寶寶情況安排,成品省時省力、安全有保障。


選擇自製還是購買不能一概而論。


| 這幾類建議購買:

穀類輔食——嬰兒米粉、麵條


配方米粉。米粉作為寶寶輔食的排頭兵,需要有較為豐富的鐵和其他營養成分。成品米粉強化了鐵、鋅、鈣、VA、VB1和VD這些營養物質,而穀類中鐵等營養素含量低,自製難以做到強化營養素。


麵條類。穀類佔輔食中的大頭,如果營養密度低,會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入。建議選擇專為嬰兒生產的麵條。


| 這幾類建議自製:

蔬菜泥和果泥等植物性輔食


保證食物新鮮度,種類也可隨意搭配,根據添加進程來安排。另外,可根據咀嚼能力逐漸改變食物的質地。


購買還是自製,也不是絕對。如果你沒有時間製作或者帶娃外出,成品輔食泥也是一個是很好的選擇。


| 這幾類,自製或購買均可:

肉泥、肝泥、魚泥等動物性輔食


如果擔心動物性食物中的重金屬、藥物殘留,成品輔食泥是更好的選擇,相關標準會對裡面的有害成分做限量規定。


但因為成品輔食中加入水分或其他配料,動物性食材突出的營養成分的含量比自製的可能會低。


所以如果從正規途徑買到合格新鮮的動物原料,合理烹調,則建議自製。


如何製作各類輔食泥?

可參考下圖方法進行自製


植物性食物:


菜泥:綠葉菜選取新鮮的葉子部分,洗淨後在沸水中焯熟(大約30-60s),撈出後搗成泥。

土豆、胡蘿蔔泥:將土豆、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後煮爛或蒸熟,用勺頭壓成泥或者搗成泥。

香蕉泥:香蕉剝皮,用不鏽鋼勺輕輕刮成泥或搗成泥。

蘋果泥:蘋果洗淨切兩半,去核,用不鏽鋼勺輕輕刮成泥。儘量選擇花牛、黃元帥這類比較綿軟的品種,方便刮取。


動物性食物:

蛋黃泥:將雞蛋煮/蒸熟,取出蛋黃部分,用勺子/叉子按壓成泥。


肉泥:選豬肉或牛肉的裡脊部分,洗淨後切小塊,蒸熟或煮熟後,加適量水用輔食機或料理棒打成泥。也可以剁碎後蒸熟,再研磨成泥。如果選擇瘦肉,可加少許澱粉或蛋黃,口感更嫩滑。


肝泥:將雞肝/豬肝洗淨,在冷水中放上1、2片檸檬片去腥,浸泡30分鐘。切成小塊,蒸熟或煮熟(不要太老),研磨成泥。


魚泥:選擇無刺的魚,洗淨後切成小塊蒸熟,研磨成泥。


蝦泥:洗淨後挑出蝦線、去頭部和外殼,取出尾部的肉,剁碎,蒸熟後進一步研磨成泥。


怎麼做到合理搭配?

食材和顏色儘量豐富


食物主要分為谷薯類、蔬菜、水果、蛋類、肉類、魚類、豆類等。


每種食物有其獨特的價值,因此建議製作每頓輔食的食材種類儘量豐富,食物顏色多樣。


做輔食需要加油嗎?

優先選擇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


如果寶寶的飲食偏素,動物性食物少,建議每天添加5-10g的植物油;如果寶寶動物性食物攝入較多,可以不加或者少加植物油。


植物油可以提供能量,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還可以提供必需脂肪酸。


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不同,乾媽建議,優先α-亞麻酸的植物油(亞麻籽油、紫蘇油、核桃油),其他植物油可輪流或混合食用。


輔食保持原味

不加糖、鹽等調味品


輔食應保持原味,製作輔食的過程中,應不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清淡口味。清淡口味有利於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挑食偏食的風險。


即使不吃鹽,寶寶也可以通過輔食和奶類獲得足夠的鈉;不加糖,可降低寶寶齲齒和肥胖的風險。


寶寶的味覺和嗅覺在形成過程中,家長不應以自己的口味來判斷輔食的味道。


在製作輔食時,可以通過食物特有的風味來調節口感,例如番茄蒸肉末、土豆牛奶泥等。天然的奶味和酸甜味是寶寶比較喜歡的口味。



Q:用水還是用奶衝米粉?

A:分情況。


如果寶寶生長發育比較好,推薦用水衝調,品嘗米粉的天然味道;如果寶寶最初嘗試了各種方法不接受米粉,可以嘗試用奶液來衝調,待接受後,再慢慢減少奶量,直至全部替換為白開水。


如果寶寶生長曲線有緩慢增長的趨勢,米粉衝得又比較稀,寶寶吃米粉的能量密度低,甚至低於母乳,建議用奶進行衝調,目的是為了讓寶寶獲得營養更豐富、能量更高的食物。


Q:寶寶不愛吃新的食材怎麼辦?

A:寶寶第一次嘗試表現猶豫或其他的表情,不等於拒絕吃新食物。只要寶寶張嘴,還是可以餵的。


如果寶寶不願意嘗試,可以過一周再嘗試。研究寶寶,有時寶寶要經過8-15次嘗試才會接受一種新食物,家長要多提供、多鼓勵,不可以強迫餵養。


Q:寶寶吃輔食乾嘔怎麼辦?

A:不必太擔心。


乾嘔是寶寶在學習咀嚼期間經常發生的事情。食物較大、質地較硬、吃得較快,寶寶可能會出現乾嘔。


乾嘔是對自身的保護,媽媽不用過於焦慮。輔食添加應該循序漸進,在製作時可以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適當提高粗糙度,不要一下變化太大。


乾嘔和卡住不一樣,卡住是食物堵在氣道處,容易發生危險。媽媽或者餵養人需要坐在寶寶的對面,看到寶寶進食,並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備不時之需。


Q:吃輔食後,體重增長緩慢怎麼辦?

A:乾媽給你支幾招。


1、重視母乳或配方奶攝入,調整奶和輔食比例。雖然寶寶很愛吃輔食,但一歲之前能量和營養主要是來自於奶,每天建議至少600ml。輔食吃的多,奶類吃的必然少,能量和營養攝入不合理。


2、調整輔食中各類食物的比例。蔬菜和水果屬於能量低、飽腹感強的食物,這類食物吃多了容易造成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主食和肉類能量相對高一些,建議增加主食和肉類的比例,先吃能量高的,再吃能量低的。


3、減少輔食中的水分。湯粥類的食物含水量多,能量自然比較低,可以減少主食中的水分,例如將稀飯換成稠粥或者軟米飯。


4、如果吃的偏素,可以在輔食中添加5-10g植物油。注意,不要為了讓寶寶多吃,強迫進食,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Q:添加新食物,出現過敏症狀怎麼辦?

A:常見的過敏症狀,主要是嘔吐、腹瀉、皮疹等,少數嚴重的過敏可能會出現喘鳴、喉頭緊迫感、頭暈、窒息等,這時需及時就醫。寶寶添加新食物出現以上症狀,需要立即停止這種食物的添加。


等寶寶症狀消失後,再次少量嘗試,如果依然出現過敏症狀,基本可以判斷為對這種食物過敏。


確定寶寶對這種食物過敏,停止添加這種食物甚至含有這種成分的食物,過3-6個月,再次嘗試。


寶寶的腸道發育不完善,隨著年齡的增加,腸道功能不斷完善,很多早期過敏的食物過段時間再嘗試就不過敏了。


Q:添加輔食後,該喝多少水?

A:6個月以前,寶寶以奶為主,奶中水分含量高,正常情況下不需要額外補充。


6個月以後,寶寶對水的需求量增加。一方面來自於奶類,另一方面來自輔食中的水分。水滿足寶寶的生長需求即可,並非越多越好。建議在吃完輔食後,給寶寶喝少量的水,補水的同時還可以適當清理口腔。夏季水分損失較多,可適當增加一些水分攝入。


Q:便便裡有食物殘渣,還能繼續餵輔食嗎?

A:添加輔食後,寶寶便便的顏色、質地、氣味變化都是很正常的(腹瀉、便便有血、大量黏液,需儘快就醫),便便裡有食物殘渣也是一樣,媽媽們不用擔憂。


便便有食物殘渣,主要是因為食物沒有被完全消化。食物攝入過多、質地粗糙、咀嚼能力有限、食材本身不易被消化都有可能造成這個現象。


媽媽可以嘗試將食物做的更細膩一些,紅棗等食物可以去皮後再製作,寶寶吃飯時可以誇張的咀嚼示範。對於金針菇、玉米這類不易被消化的食物,有殘渣也是正常的。


Q: 添加輔食後便秘怎麼辦?

A:

1、增加食物中膳食纖維的攝入。比如豌豆泥、西梅泥、梨泥等,膳食纖維豐富,通便效果好。調節飲食結構,菜比肉多,主食要粗細搭配。


2、保證水分攝入。有些寶寶吃了輔食後,奶喝的就很少了。其實1歲以前奶才是最主要的。6-12個月,至少保證600ml的母乳攝入,另外輔食中會有一些水分,吃過輔食可以喝些水。


3、增加寶寶運動量。如果寶寶不會爬,媽媽可以抓住寶寶的小腿,做蹬自行車的遊戲。寶寶會爬了之後,可以通過設置爬行障礙、玩具引誘等方式讓寶寶多爬爬。如果寶寶已經可以挪步了,可以鼓勵他多走幾步。


4、幫助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道蠕動。如果是新更換米粉或奶粉後出現的便秘,在其他方法都嘗試了卻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更換米粉或奶粉。


如果上述方法均沒有效果,可嘗試乳果糖,建議在藥師或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溫馨提示:香蕉並不緩解便秘,生香蕉反而還會加重便秘。寶寶如果便秘了,不建議吃香蕉。


參考資料: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國營養學會著

《千日營養,啟航健康——母嬰膳食搭配手冊》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著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斯蒂文.謝爾弗主編

《6-24個月嬰幼兒健康飲食起步篇》香港衛生署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美國兒科學會科普網站

相關焦點

  • 良心推薦|16款媽媽們親測最好用的「輔食神器」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好用的輔食工具能增進寶寶食慾,還能讓媽媽事半功倍。買了一柜子輔食餐具還是不會選,營養師媽媽告訴你這幾件最好用10、柏翠便攜養生杯——蟹蟹媽推薦▲適合外出的時候燒水、煮粥、保溫等。可以恆溫55度水12小時,方便泡奶和寶寶喝水,超輕便、超貌美、不佔地。旅遊黨、媽媽黨必備。
  • 寶寶6個月,輔食加什麼?營養師推薦2種輔食,健康又好做
    秋季已經到來,嬰兒輔食要注意哪些呢?閨蜜家的寶寶已經7個月了,最近打算給他吃輔食,但發愁不知道吃什麼好。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添加輔食,首先最早添加含鐵的米粉,再添加一些半固體食物,要從簡單到精細,一開始可以給一些液體,後面可以改成手抓,最後通過勺子添加輔食。
  • 1.5~2歲寶寶能吃什麼輔食?營養師:輔食這樣安排,孩子更聰明
    文 | 小書蟲媽媽軒軒一歲半了,已經長了12個牙齒了,能吃的輔食種類也從單一的米糊變得越來越多樣了。也正是這個原因,如何給寶寶選下一種新輔食,如何做出美味又營養輔食,就成為了軒軒媽媽最苦惱的事情。相信有很多新手媽媽也像軒軒媽一樣,每天為寶寶的輔食問題傷透了腦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5~2歲寶寶的科學餵養問題。
  • 「營養師教營養輔食配餐」百家號母嬰育兒領域排名-最新大v排行榜...
    「營養師教營養輔食配餐」百家號母嬰育兒領域排名-最新大v排行榜作者有哪些? 營養師教營養輔食配餐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營養師教營養輔食配餐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0%為優質文章,0%為中等文章,100%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 預告|媽媽親測娃超愛吃的驕寶有機果泥,專業營養師研發推薦
    點小程序圖進入購買頁面提前加入購物車當了媽之後,給娃選輔食、零食安全營養放在第一位,往往第一反應就是找有機認證標,看是幾重有機。而選進口有機的,很多媽媽比較認德國的牌子。不僅是6個月+👶🏻寶寶們的營養輔食,對於稍大的孩子們來說,也是一款健康小零食。
  • 6至12個月寶寶輔食攻略,這些輔食綠色健康又營養,建議收藏
    孩子出生之後,爸爸媽媽們都是十分高興的,不僅迎接來了自己的孩子,媽媽辛苦十個月,身上的擔子也可以卸下了。不過隨即讓寶媽們十分操心的一個問題就來了,那就是寶寶的輔食該怎麼吃。輔食攻略網上很多,但是都是片段或者都是趨於部分方面的。很多媽媽可以說對輔食方面知識的了解不是很全面。例如寶媽們該如何為寶寶添加輔食?
  • 買了一柜子輔食餐具還是不會選,營養師媽媽告訴你這幾件最好用
    相信很多媽媽為了給寶寶做輔食會囤各種各樣的盤子、碗、杯子、勺子、料理機、燉盅等等。熟悉我的媽媽們也都知道,我每天都會給孩子做各種花樣早餐,這些年我買了非常非常多的餐具,裝滿一柜子毫不誇張!很多家長認為果汁是非常好的輔食或者加餐,但實際上是認識的誤區。水果在榨成果汁的過程中損失掉大量的纖維素、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因為營養成分在空氣中的暴露面積大,易被氧化,從而造成營養流失。
  • 寶寶為何不愛吃輔食?營養師一一幫你排查
    營養師給你2個建議▲ 圖片來自:圈圈媽媽家長常犯的「錯誤」: 當興致勃勃準備好的輔食孩子不接受時,家長立刻沒了信心,繼而得出孩子不愛吃輔食的結論。>申昆玲主譯《兒童營養學第7版》人民軍醫出版社斌姐碎碎念:輔食添加真的是一門學問,它有一個過渡階段,需要每位家長根據寶寶的體質量身打造,更需要時間來慢慢適應新食物,因此,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
  • 《新手媽媽餵養必備手冊》籤售會
    8月9日上午10:00沈文老師攜最新力作《新手媽媽餵養必備手冊》,在北京圖書大廈三層報告廳成功舉辦籤名售書活動。 8月9日上午10:00沈文老師攜最新力作《新手媽媽餵養必備手冊》,在北京圖書大廈三層報告廳成功舉辦籤名售書活動
  • 6-18個月輔食添加攻略:寶寶發育特點、添加方法及輔食推薦
    《營養師媽媽的輔食添加日誌》中,把6-18個月寶寶添加輔食的階段分為四個階段,如下圖。接下來京媽就分別來說說這四個階段中,不同月齡寶寶輔食添加方法、可以吃什麼輔食。
  • 推薦4道西蘭花輔食,營養又美味,孩子愛吃
    文 | 小書蟲媽媽寶寶長到六個月的時候,大多數媽媽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為了寶寶的營養,媽媽做輔食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營養豐富的食材,例如,南瓜、胡蘿蔔、西蘭花、蘋果、雞胸肉、油菜、蘑菇等。在眾多的食物中,今天我們就聊聊如何用西蘭花做出美味、營養的輔食。寶寶什麼時候可以添加西蘭花輔食?很多媽媽都喜歡用西蘭花做寶寶輔食,但也有一些寶媽會有疑問,多大的寶寶的才可以吃西蘭花?根據資料顯示,寶寶6個月就可以食用西蘭花。但不是所有的寶寶都適合,如:胃腸功能不好的寶寶不宜多食西藍花,否則易導致胃腸不適。
  • 推薦4道西蘭花輔食,營養豐富又美味,娃愛吃
    文 | 小書蟲媽媽寶寶長到六個月的時候,大多數媽媽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為了寶寶的營養,媽媽做輔食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營養豐富的食材,例如,南瓜、胡蘿蔔、西蘭花、蘋果、雞胸肉、油菜、蘑菇等。在眾多的食物中,今天我們就聊聊如何用西蘭花做出美味、營養的輔食。
  • 寶寶輔食零食最全攻略,營養輔食必備推薦
    答應你們的寶寶營養輔食和寶寶零食大合集來了~都是西米露從小吃到大的親測無限購的,超良心的選購清單分享給你們米粉1️⃣地球最好有機米粉,再慢慢加菜泥、果泥▫️含鐵量:小皮>地球最好>嘉寶>貝拉米母乳寶寶推薦貝拉米,配方寶寶推薦小皮
  • 6個月寶寶別天天只吃米粉!媽媽這樣搭配輔食,孩子長得更好
    文 | 小書蟲媽媽 養娃的過程也是學習當媽媽的過程!當娃第一次吃輔食時,媽媽也是第一次做輔食,第一次餵輔食,第一次了解輔食方面的知識。這些都需要媽媽花一定的時間精力去練習和適應。
  • 闢謠:母乳營養好,要一直餵養?營養師:2點要注意,斷奶和輔食
    2)6個月之後我們寶寶斷奶,最好是在8個月到1歲之後。如果寶寶已經添加了奶粉,或者是輔食情況良好,還可以推遲斷奶。 文|媛crystal如果我們準備在8個月時候斷奶,那麼可以從6個月開始,就逐步減少母乳餵養的方式,逐漸以輔食來代替。
  • 6~12個月寶寶輔食食譜,學營養的媽媽這麼做輔食
    作者:子玲在子玲的上一篇輔食文章《6個月~12個月寶寶科學吃輔食,學營養的媽媽純乾貨分享》(回複數字:43查看)中跟大家分享了子玲給兒子做的輔食計劃,以及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於2010年出版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公共營養師—基礎知識》;香港衛生署的《6~24個月 嬰幼兒7日飲食全攻略》和
  • 寶寶不到6個月可以加輔食嗎?
    寶寶加輔食件事,可不是媽媽一個人說了算。奶奶說,你的奶水清沒有多少營養,要早給娃加輔食「硬邦」「有勁」;鄰居說,你家娃這麼瘦光吃母乳不行,要加點輔食了;同事說,我們娃不到6個月就開始吃輔食了等等。到最後媽媽也頂不住壓力,不管自家娃的情況,最後還是忍不住給娃加了輔食,那麼,到底要不要給不到6個月的寶寶加輔食呢?
  • 八個月寶寶吃什麼輔食好,三種輔食常給娃做,既簡單又營養
    八個月寶寶吃什麼輔食好,三種輔食常給娃做,既簡單又營養同事家女兒已經八個多月了,一直都是全母乳餵養。最近也試過給寶寶喝奶粉,但是用了各種的奶瓶,孩子就是咬著玩,根本不喝。同事發現女兒倒是非常喜歡大人吃的飯菜,偶爾會給她嘗兩口。
  • 寶寶出現食欲不振怎麼辦,輔食如何添加?營養師:2個方法應對
    3歲的晴晴是一個聰明的小女孩,可是最近媽媽發現,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家裡,寶寶都不好好吃飯,有時甚至一整天都不想吃東西。 每當媽媽給寶寶吃米飯時,晴晴更是會用小手推開小碗。爸爸媽媽用了好多方法哄著吃,可是寶寶總說不要,在家長逼迫下,孩子才勉強吃幾口,這可把爸爸媽媽都急壞了。
  • 寶寶輔食階段必備的神器,你買了幾個?
    我是『小河馬的精分爸爸』寶寶吃輔食已經一個多月了,我似乎也發現了帶娃這件事情上我的興趣點了,這幾天就一直在整理輔食的資料,我是打算先把這些必備的知識總結完,然後再開始給大家分享每一天的食譜!這樣大家看著後面的食譜操作起來也會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