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2021-01-15 瀟湘晨報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

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

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

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這位名叫 Jasmine 的女性習慣每天用棉籤清潔耳朵,在一次清潔之後,她突然感到耳內一陣沉悶的疼痛,甚至聽不到她2個兒子的聲音,耳內甚至有褐色的分泌物排出。

醫生給她進行了聽力測試,顯示她有中度耳聾。然後做了CT,結果顯示:她不僅被細菌感染,細菌還「吞噬」了她耳後的頭骨,出現了可怕的顱內感染。

醫生告訴她必須做手術,不然有性命之憂!最終她接受了5個小時的手術,切除了感染的組織,重建了耳道。

最令人驚訝的是,外科醫生在她耳道內發現了棉絮,一直在隱藏在耳道內長達五年之久,並出現潰爛。她耳朵後面的頭骨已經薄如紙。

儘管手術清除了感染,但Jasmine的聽力已經遭到了永久性損壞,甚至差點丟了性命。

掏耳屎真的有這麼可怕?正確的姿勢又是啥?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耳屎到底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有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耵聹【dīng níng】,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好聽多了。

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的蠟質分泌物,同時還混有灰塵和皮屑。它的主要成分為60%的角蛋白,12-20%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醇類、角鯊烯,以及6-9%的膽固醇組成。

不同人群的耳屎組成成分各有不同,主要分為幹型和油型。一般來說幹型會比較容易脫落,而油型可能會容易積在耳道裡。

耳屎要不要掏?

不管你有沒有嫌棄耳屎,它的存在是有一定意義的:

1. 潤滑保溼

由於耳屎內脂質的存在,油膩膩的耳屎可以提供潤滑作用防止耳道內的皮膚乾燥,避免過於乾燥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

2. 保護耳膜

避免沙石、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壞耳膜。

3. 一定的抗菌作用

耳屎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都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滅作用。

4. 防噪音

我們的耳膜非常薄,很容易被強聲波震裂,而耳屎能起到過濾和緩衝聲波的作用。

5. 自潔作用

耳道有自排自潔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由鼓膜中心形成的細胞從中心通過耳道壁向外移動,並向耳道的入口移動。耳道內的耳屎通過這種傳送帶一樣的操作,被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頜運動也輔助了耳屎不斷被運出。

總之,正常來說耳屎的排出其實沒我們什麼事,一般情況就不要掏耳朵了。

當然,在少數情況下,也會出現耳屎堵住耳道的情況發生,這時會感覺到耳內悶脹、瘙癢、耳朵痛、聽力下降等。

如果出現這些狀況,應儘快尋求耳鼻喉醫生的幫助,切記不要自行處理。

經常掏耳朵竟會導致顱內感染?

建議大家不要把掏耳朵當成習慣,也不要輕易嘗試街邊的掏耳朵體驗。此外,更不建議給兒童掏耳朵,因為他們不僅耳道窄,而且耳道內的皮膚也很脆弱。

經常掏耳朵會破壞耳道皮膚的自然屏障,引起人體疾病,比如:

1)掏耳朵最常會引起耳道溼疹;

2)掏耳時不慎被人撞到,棉籤或耳勺會直接捅破耳膜,可導致不同程度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3)掏耳朵如果不慎,可造成外耳道皮膚受損,引發外耳道炎,出現疼痛,嚴重時會流膿;

4)掏耳朵過深,可能會傷及鼓膜,出現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

5)掏耳朵確實會導致顱骨感染。用棉籤掏耳朵時,棉籤纖維會不斷在耳道內聚集,時間久了會導致局部潰爛,引起耳後顱骨的感染。

如果真的想掏耳朵,也不要用棉籤伸進去掏。

這是因為,棉籤容易把耳屎推到耳道深處,形成耳屎堆積,此外,可能對耳朵造成損傷,例如刺破耳膜。

正確的掏耳朵姿勢是什麼?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大人和小孩一定要有所分別。

1.如果耳朵實在癢,可以用手指在耳洞口輕撓兩下。切記不要用尖銳的物品,不要過於深入。

2.適當控制自己不去掏耳朵。

3.如果出現瘙癢難耐的情況,有可能是外耳道溼疹等,應及時去醫院確診。

4.遊泳時應該保護耳朵。特別是耳朵有過炎症的人群:

①應避免在不乾淨的水中遊泳;

②遊泳時佩戴耳塞;

③遊泳時如果耳朵進水,應在上岸後將頭偏向進水的一側,將耳朵拉向後上方,用另一隻手輕拍耳朵上方或者單腳跳躍;

④出水後,如果鼻腔中有水,可以用手堵住一側鼻孔,用另一側鼻孔呼吸,讓水流出,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水流入中耳;

⑤遊泳後用吹風機的冷風檔輕柔地吹乾耳朵;

5.耳部出現不適,不要使用偏方。如用酒精和醋滴耳,可能會加劇感染。

親愛的朋友們,請健康用耳

如果有耳屎堵住了

不要自己瞎搞

去醫院用科學的方法

好好爽一爽吧~

來源:健康廣東

【來源:珠海交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女子用棉籤掏耳朵險喪命,還有人得了癲癇,甚至患癌...
    暗藏殺機   上世紀20年代,棉籤的問世,其一大用處就是用來清潔嬰兒的耳朵。如今,棉籤幾乎成了掏耳朵神器!相信很多人耳朵癢了、   洗完澡了,拿棉籤掏一掏!但事實上,這一個小小的舉動背後卻「暗藏殺機」。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可把人嚇壞了就是拿棉籤掏個耳朵有人卻因此付出慘痛代價!
  • 女子用棉籤掏耳朵險喪命,還有人得了癲癇
    很多人喜歡拿棉籤掏耳朵但是以後大家要注意了!已經有人付出慘痛代價顱內感染、引發癲癇、差點喪命……據外媒報導38歲的澳洲媽媽Jasmine Small有用棉籤棒掏耳朵的習慣其實,相比耳勺等東西用棉籤掏耳朵看似保險但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棉籤會把耳屎推向耳朵深處推到你再也掏不到的地方
  • 掏耳朵時不注意這件事,女子險喪命,醫生提醒:耳朵這樣掏很危險
    尤其是在挖出或者掏出一些髒東西後,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掏耳朵,又稱掏耳屎,自然離不開棉籤。作為掏耳屎「神器」,棉籤已經慢慢發展成大部分人的家中必備清潔工具。其實,大多數情況下耳屎都沒必要掏,畢竟我們前面也說了,耳屎會自動排出。有人可能會反駁了,那我明明感覺自己耳朵快被耳屎堵住了,就不能掏一下嗎?還真不建議你掏!
  • 耳屎不能亂掏!有人掏到顱內感染差點喪命!原來這些都是錯的…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
  • 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耳道有屎,猶如患上了強迫症,總忍不住想要伸手幫助孩子掏乾淨。孩子有著極強的模仿欲,也會悄悄學著大人的樣給自己掏耳朵。可耳朵不是隨便能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鼓膜穿孔,聽力受損。廣東深圳,3歲男孩稱耳朵癢,於是6歲姐姐主動拿棉籤給弟弟掏耳朵。
  • 人都需要掏耳朵嗎?
    耳屎;掏耳朵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掏耳屎,醫學上它有一個專業名稱,叫耵聹,是耳道內皮膚腺體分泌的液體,它於灰塵和皮宵混合形成耵聹(耳屎)。耵聹分乾性和溼性,黃種人乾性多見,白人和黑人溼性多見。它也有它的用處:1.它能滑潤耳道防止耳道乾燥,發癢;2.阻止異物直接進入耳道刺激耳膜;3.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耳屎有人會問
  • 為何耳朵越掏越癢 怎樣正確掏耳朵
    原標題:為何耳朵越掏越癢 怎樣正確掏耳朵   癢了就撓,不舒服了就挖,掏耳朵這件事,有時候感覺還是蠻爽的!尤其是挖出一大塊的時候,然而越美好的事物越有毒……為了「爽一下」就可以隨意掏耳屎嗎?耳屎是你想掏就能掏的嗎?
  • 怎麼給貓掏耳朵?給貓掏耳朵可以掏多深?
    怎麼給貓掏耳朵?給貓掏耳朵可以掏多深?給貓咪掏耳朵可算是養貓中最難做的事了,幾乎沒有那隻貓咪可以安分的讓主人幫忙掏耳朵,貓咪這點和我們人類很像,我們也不能接受突然就被人掏耳朵。其次,由於某些貓咪的耳朵裡會特別髒,所以鏟屎官們還需要準備一瓶貓咪專用的洗耳液,這個在某寶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據評價購買;二、怎麼給貓咪掏耳朵由於很多貓咪都不喜歡被掏耳朵,所以在給貓咪掏耳朵的之前,鏟屎官們一定要先學會如何控制住貓咪的身體,如果不控制住貓咪的身體
  • 耳朵癢,卻掏不出東西,是咋回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怎麼樣了?
    手指甲修剪乾淨看起來會比較舒服,但不少人會選擇性的修指甲,其它手指的指甲都能剪得很短,唯獨小拇指不行,主要就是為了掏耳朵方便。生活中有很多人有經常掏耳朵的習慣,每次一癢,就會忍不住去掏,但也沒掏出來啥,那為何還癢呢?
  • 男子連續30年掏耳朵 結果卻把耳朵掏聾了
    「中耳炎確實要引起家長的重視,近五成孩子都曾得過中耳炎,不過,不少孩子會自愈。而一些不良習慣引起的中耳炎,如果不改變這些不良習慣,中耳炎可能會反覆發作。」浙醫兒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付勇主任醫師說。  他持續30年掏耳朵  結果耳朵給掏聾了  付醫生上周看到了寧波當地的一條新聞,說的是一名年過五旬男子耳朵聾了,當地醫生追問病史後,發現了他一個很不好的習慣:30年來每天都要掏耳朵。  「接診的胡醫生是同行,我和胡醫生電話交流後,都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掏耳朵這個習慣。」
  • 掏耳朵有講究!不要再這樣掏耳朵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一個行為了,但你們知道嗎?掏耳朵也是有講究的,掏不好的話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耳朵到底需不需要掏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寧宇:「從醫學上來說,正常人是不需要掏耳朵的。
  • 男子連續30年掏耳朵將耳朵掏聾 專家:無須特意掏
    「中耳炎確實要引起家長的重視,近五成孩子都曾得過中耳炎,不過,不少孩子會自愈。而一些不良習慣引起的中耳炎,如果不改變這些不良習慣,中耳炎可能會反覆發作。」浙醫兒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付勇主任醫師說。  他持續30年掏耳朵  結果耳朵給掏聾了  付醫生上周看到了寧波當地的一條新聞,說的是一名年過五旬男子耳朵聾了,當地醫生追問病史後,發現了他一個很不好的習慣:30年來每天都要掏耳朵。  「接診的胡醫生是同行,我和胡醫生電話交流後,都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掏耳朵這個習慣。」
  • 用棉籤掏耳朵,對耳朵的危害原來這麼大,看完不敢用棉籤掏耳朵了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每當耳朵癢了,就會拿根棉籤放在耳朵裡面掏一掏。既緩解了耳癢的感覺,又掏出了不少耳屎,那叫一個舒服。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用棉籤掏耳朵的這一小舉動,可能會帶給你很大的麻煩。雖然說耳屎會被自動排出來,但是很多人耳朵癢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地想要用棉籤掏耳朵,感覺這樣耳朵裡才幹淨。要提醒大家,用棉籤掏耳朵再舒服,儘量也不要這樣做,因為用棉籤掏耳朵會給耳朵帶來不小的危害。用棉籤掏耳朵,可能會給耳朵造成哪些傷害?
  • 這樣掏耳朵,才是正確的? - 手機百度
    掏耳朵對於中國人來說就像吃飯一樣平常,掏耳勺也就如筷子般家家戶戶都有。據考證,從商代古墓裡就已經出土了兩枚玉質掏耳勺,由此可見中國人掏耳朵的歷史是多麼的悠長,對於掏耳朵是多麼的熱衷,上自皇親貴族,下自平民百姓都好這一口。然而你知道嗎?
  • 男子掏耳朵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耳屎不能亂掏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有人耳屎分泌會很旺盛、是溼性耳屎,有點潮溼、黏稠,咱們常說的「油耳朵」就屬此類。有些人就還好,是乾性耳屎,比較乾燥,就像小薄片一樣。當然,油耳和幹耳不存在好壞之分,主要跟遺傳基因有關。要不要清理耳屎?「耳屎多了娃癢得難受」,「耳屎多了影響聽力」等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不建議家長在家自行給娃掏耳朵,因為兒童的外耳道和耳膜發育不完善,如果經常挖耳朵會有可能產生這樣的危害:1.容易損壞鼓膜,甚至鼓膜穿孔我的朋友是兒童醫院的耳科醫生,她說她接診過的一個案例
  • 掏耳朵被譽為人生三大快活之一,但經常掏耳朵真的好嗎?
    採耳就是掏耳朵,小時候躺在媽媽的腿上掏耳朵…哦…爽到起飛…如果你也喜歡掏耳朵,那你得好好看看這篇文章,掏耳朵這樣爽到起飛的事也是有風險的,最好不要經常掏耳朵!「耳屎」也有人叫「耳蟬」,學名叫「外耳道耵聹」。外耳道皮膚中有許多汗腺和皮脂腺,它們不斷地分泌液體至外耳道中,這些液體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將灰塵及皮膚的脫屑粘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積聚就形成「耳屎」。
  • 給人掏耳朵就能月入過萬?你看不起的工作,真的很賺錢
    這幫人用音樂幫你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在深夜裡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當「社畜」「打工人」等帶有自嘲性質的網絡熱詞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共鳴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調侃也就成為一種生活常態。每個行色匆匆的人都有著不一樣的難言之隱:焦慮,抑鬱更成為一種情緒通病,折磨著每個壓力山大的普通人。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 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
  • 論掏耳朵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溫暖的太陽的下掏耳朵,實在是件再舒服不過的事。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進行的「活動」,不光是為了乾淨,還因為掏起來特別舒服、過癮。雖然用棉籤掏耳朵會讓你感覺很爽,但是這種看似美好的事情其實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