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社會的十大特徵

2021-02-24 金融博覽雜誌

社會學家曼紐爾·卡斯特在世紀之交出版的三卷本巨著《網絡社會的崛起》(1999)一書中寫道:「『網絡社會』並不是即將出現的一種社會結構,而是唯一的社會結構!這不是未來學,而是『現在學』:它分析的是正在浮現中的新的社會結構。」卡斯特嘗試將正在出現的社會結構,概念化為「網絡社會」。

未來數十年,網際網路和人類社會的融合會到什麼程度,是一個令人好奇又不得其解的問題。近年,我們看到「網際網路+」帶來的改變,網際網路加了醫療、金融、教育、商業和各個產業,然後「加上了整個社會。

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家的納爾遜·古德曼說過:「世界不是發現的,而是構造出來的。」同樣,當今最著名的社會學家哈貝馬斯引申說,「一個是生活世界,一個是系統世界,系統世界就是構造出來的。」古德曼認為,構造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包括語言(語言產生事實)、文字、情感、解釋(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觀念在解釋世界)、藝術、事實的構造(某一方面的事實強調)等等。經過多年對網際網路的研究和實踐,我認為「網絡社會」有十大特徵,這些特徵既是創新性的話語體系,也是一種重構世界的嘗試:描述未來網絡社會的種種形態,描述網絡社會給每一位普通人、每一個社會組織帶來的生活狀態、工作狀態、生存狀態的深刻且影響甚至顛覆。這十大特徵,也充分交織在一起,相互作用。

曾有人說:「個人力量藉助社交網絡(進而社會化網絡及網絡化社會)的全面崛起,將是這個未來世界最具吸引力的部分。」迄今為止,應用最為廣泛的社交平臺、電商平臺,都是基於以個人為中心的。

組織,也將是以個人化組織為主流形態,無論決策還是採限行動。個人化組織都具備了顯而易見的優勢。與此同時,「以人為本」,是所有技術進步、制度創新的最終訴求,網際網路語境也不例外。個人化,既是網絡社會的出發點,也是網絡社會的目的。

如果說,「今天的思想就是明天的世界」,那麼,多維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理論上,可以增加任意多維;但從人類認知和生物熵的局限來講,只可把握非常有限的維度。我們增加了若干維的思考,就足以產生跨界知識,足以產生社會、經濟、文化等層面的創新融合併催生出新的模式和物種。

近年來,眾多研究者和實踐者青睞於「O2O」的商業模式,即線上接單到線下服務。我們認為網絡社會將走得更遠,線上—線上並不隔離,而是並行發展。「線上—線下」將是一種「O+O」社會,將長期並存,互相融合、互相影響、互相成就。

鑑於網絡社會的生態化及生命化特徵,多維化也是一種未來社會的主要形態特徵,將出現「升維競爭」或是「降維攻擊」。

傳統商業、傳統傳播是從賣家出發、從傳播者出發,既是「主體—客體」分離,又是以賣家為中心的。是一種「組織—客戶」的經濟學範式。組織負責生產(商品或服務),客戶負責消費。客戶的提法,本身就意味著是「主人—客人」的二分法。

用戶化的一個維度即客戶化,是「客戶至上」的升級版本。但用戶化已經消弭了「客戶化」所伴隨的「主體—客體」的區隔;而是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的價值化為中心。

而且用戶也不僅僅是一次性的客戶。用戶(使用者)從數量上遠遠多於客戶(消費者),用戶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之間不再是簡單的、一次性的交易關係,而是上升到多維化的經濟價值或情感價值的、長期共存的交換關係。

信息化的一個對照詞就是「物質化」,因此信息化的必然結論是虛擬化。網絡社會,正開始於尼爾格羅龐蒂所謂的「數字比特」對「物質原子」的虛擬化替代。   

信息化的另一個對照詞是「信息孤島」,因此信息化的必然結論是網絡化。只有連接了的網絡化信息,才有價值、可操作,即所謂「無連接,則無信息、則無社會」。

將信息化列為網絡社會一大獨立特徵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信息化是未來社會最具多維化特徵的一個詞彙,是網絡社會的概念樞紐。信息化的一個維度是社會資本(資本化)維度:數據化—信息化—知識化;另一個維度是社會結構維度:信息化—網絡化;再一個維度是社會形態維度:信息化即數位化、信息化即虛擬化。

知識化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而知識化的一個前提是信息化,今天,信息化已經基本實現;知識化的另一個前提是個人化,這回應了德魯克所說的「個化知識」的論斷。

「知識是可操作的信息」,這是資訊理論的基本結論。從知識化出發,信息化正在再造高端製造業。工業4.0或工業網際網路的前提就是數位化和信息化。同樣,當電腦出現開始,華爾街就「將金融業稱為信息產業」;以天文級數的運行和變異為主要特徵的生物和醫療產業,在基因技術層面,也正在成為信息產業。

網絡化即「連接一切」,並且是多維化連接。網絡之所以如野火燎原般地在人類社會中蔓延開來,是因為網絡結構在數學上是最簡單的持續連接的結構,也是經濟學成本上最低的連接結構。

網絡化也意味著社會化。網絡一詞,最早的思考正是來自於社會網絡的研究。遠在電腦和網際網路技術出現之前的千百年,社會網絡就已經是人們社會關係的基礎形態。網絡結構成為網絡社會的最基礎社會結構特徵;網絡化是人類未來社會結構的唯一發展方向。

而且,今天在商業上強調的價值鏈,也必定會進化成為價值網絡。價值鏈只包括了直接的上下遊的利益相關方;而價值網絡「連接」了直接和間接的所有利益相關方,包括用戶、供應商、政府、公益組織、環境組織等等。網絡化的多種可能性推動了價值化。(未完待續)

未完待續,作者為價值中國創始人、價值家創始人

本文刊載於《金融博覽》2017年第2期

投稿郵箱:

jrbl2011@163.com

1136379273@qq.com

訂閱方式:

1. 郵局訂閱:郵發代號22-488

2. 電話訂閱:010-6326 5031

相關焦點

  • 網絡表情包的傳播特徵與社會影響
    表情包文化悄然興起,作為新興的流行話語體系,網絡表情包藉助即時通訊軟體日漸滲透於大眾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改變了人們的表達和交流方式,並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網絡表情包的傳播特徵 1982年9月19日,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利用ASCII(美國信息互換標準代碼)字符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表情符號「:-)」。
  • 自媒體網絡熱詞 折射社會熱點的的民意特徵
    原標題:自媒體網絡熱詞 折射社會熱點的的民意特徵  原標題:自媒體網絡熱詞特徵探析   自媒體的繁榮興盛,帶來的不僅僅是傳播渠道和方式的改變,在語言表達上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和趨勢,每時每刻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自媒體網絡熱詞誕生,一些經典的熱詞藉助即時通訊工具得以迅速傳播,並以常人無法想像的速度更迭改變著。
  • 十大網絡用語:一閃而過的流行
    每到年終歲末,都有相關機構或媒體進行類似「年度十大流行語」「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的評選,這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慣例。從年終回顧的角度看,這些網絡用語都是過去一年網民生活、網絡生態的一種反映,帶著時代特色,折射出社會的變革與進步。所以,評選當年網絡流行用語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網絡用語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高度流行;二是速朽。
  • 2017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有哪些 十大網絡用語有什麼內涵
    ­  昨天教育部官網發布消息,華中師範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正式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這些網絡流行語主要來自於電影、電視綜藝節目,或者直播平臺。­  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 「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
  • 漢語盤點:十大網絡用語發布
    作為「漢語盤點2017」活動最具網絡特色的組成部分,2017年12月18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 「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懟」「你有freestyle嗎?」「油膩」。
  • 「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編碼規律解析
    【內容摘要】本文將「網絡流行語」視為起始於網絡的一種特殊的語言符號,並選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作為研究對象,採用內容分析法、個案研究法等,解析其語言編碼特點,探索其編碼變化軌跡,力圖通過不同時期量化結構的比較分析,從社會學背景著眼,展示其發展過程,摸索出近年來我國網絡「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
  • 2020十大網絡流行語來了!
    2020十大網絡流行語來了!為了瞅瞅大家與時代潮流的緊密度小編特意盤點了一下2020年的十大網絡流行語話不多說,趕緊喊上小夥伴來檢測一下自己的「2020年記憶」吧!
  • 日本職場:成功社會人的十大特徵
    走上社會後才成功的人的特徵「溝通能力很強」有的人明明學生時代不怎麼引人注目,走上社會後卻開始發光發亮。
  • 領悟新東方英語教師的十大特徵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領悟新東方英語教師的十大特徵 2012-09-17 11:29 來源:朝陽市第七中學
  • 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權威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2月20日北京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聶北茵)在今天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騰訊公司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19」揭曉儀式上,2019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最終發布。
  • 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揭曉 「打call」「油膩」等上榜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教育部網站20日公布了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打call」「油膩」等流行語上榜。  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彙總 十大網絡用語介紹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發布 盡現時代民生民情­  12月20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央視新聞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漢語盤點2018」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自開啟後,陸續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活動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投票量達數十萬。
  • 網絡文化的基本特徵
    網絡已經成為普通大眾的另一個活動空間,成為重要的信息來源之一,其作用和滲透力還將不斷擴大。目前,對網絡文化褒貶不一。從網絡文化的基本特徵入手進行研究,有助於我們全面、深刻地認識網絡文化,促進網絡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概括地說,網絡文化具有補償性、極端性和大眾性等三大特徵。
  • 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揭曉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等上榜
    ­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教育部網站20日公布了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打call」「油膩」等流行語上榜。­  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懟」「你有freestyle嗎?」「油膩」。
  • 2017年十大網絡用語發布:排名第一的詞你肯定用過
    作為「漢語盤點2017」活動最具網絡特色的組成部分,12月18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
  • 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世俗百態716
    【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世俗百態716】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錦鯉、槓精、skr、佛系、確認過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燃燒我的卡路裡。【評點】我看了這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還好只有「skr」和「土味情話」這兩個用語不知道,其他都知道一點,印象最深的是「錦鯉」和「佛系」,還有「燃燒我的卡路裡」。可我在2018年中,不論是塗鴉還是吐槽,居然一次也使用過這些網絡詞彙。
  • 又一個2019網絡十大流行語榜單!這些梗居然是這麼來的!
    在《咬文嚼字》編輯部、商務印書館漢語中心發布2019十大流行語後,又一份年度流行語榜單「新鮮出爐」。12月3日,由《語言文字周報》主辦的「2019年十大網絡流行語」新聞發布會在上海新知識教育書店教師書房舉行。
  •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出爐,教育部這樣解讀!
    12月19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
  • 常見特徵金字塔網絡FPN及變體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圖片同樣是經過卷積網絡來提取特徵,本來是經過多個池化層輸出一個特徵圖,現在是經過多個池化層,每經過一個池化層都會輸出一個特徵圖,這樣其實就提取出了多個尺度不同的特徵圖。原始的圖像input的尺寸經過一個池化層或者stride為2的卷積層之後,尺寸減少一半,這樣就變成了C1特徵圖;如果又經過一個池化層,那麼就變成C2特徵圖。C3,C4,C5,C6,C7這個四個尺度不同的特徵圖,進入FPN特徵金字塔網絡進行特徵融合,然後再用檢測頭預測候選框。
  • 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來了
    據教育部官方網站消息,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昨日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這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錦鯉、槓精、skr、佛系、確認過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燃燒我的卡路裡網絡用語大多幽默風趣、風格鮮明,是網際網路語言生活方式的代表性特徵之一。它們的來源多種多樣,或為網友有意設計,或為無心之作。本年度的詞語生動描繪了網民2018年的關注關切和喜怒哀樂。據介紹,「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是基於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網絡媒體部分),採用「以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為主,以人工後期微調為輔」的方式提取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