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龍船季(傳統端午節)
大家除了吃粽子和看賽龍舟之外
其實有沒有了解過龍船呢?
今天小編大嵐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關於龍船的傳統文化
王太原龍船
這次介紹的王太原龍船,是一艘標準傳統龍
總長41.28米,寬1.08米
廣州龍舟有一個傳統
扒龍舟之前有個儀式叫「採青」
在龍頭龍尾的地方會放上一棵禾秧
採完青,龍舟才算是從一年的沉睡中醒過來
採青之後,就會請道士在船廠祈福
燒了香敬了酒之後,眾人會進行祈福
大聲講出」新船落水,順風順水「的吉利話
經過一番隆重的傳統拜祭儀式之後
便會開始「畫龍點睛」——用雞冠給龍頭點睛
龍頭眼睛瞬間有了神韻
像是蛟龍出海,呼之欲出
然後用柚子葉給新龍舟撒上聖水
一番功夫下來,大約用時一個多小時左右
準 備 就 緒
由於準備場地有限
所以龍舟裝上旗子、羅傘
還要裝鼓,船才能開始駿水
這裡有一個風俗
打鼓的元老一聲吆喝出發
大鼓聲敲一下(咚),龍舟就往前移動一步
這一刻,他就是龍舟指揮員
鼓聲停,抬手就停
眾人齊心合力,一起把龍舟抬到水裡
龍船駿水
駿水寓意:
為什麼不叫進水而是駿水呢?
龍舟是在水上滑行,如果說進水
不就讓人誤解成「船隻進水」?
因此駿水的寓意
是希望龍船能扒的跟駿馬一樣飛快
回去車陂湧的一共有2條龍舟
分別是:郝太原龍船坤甸木傳統龍
王太原龍船杉木傳統龍(就是今天我們介紹的龍舟)
大家仔細看,可以看出他們顏色都不一樣的哦~
(圖最右為郝太原龍船坤甸木傳統龍)(從右數第三艘為王太原龍船杉木傳統龍就是今天我們介紹的龍舟)
看完龍舟出村
接下來就讓大嵐
帶你們走走尚書王公祠
尚書王公祠
這個祠堂就是大名鼎鼎的「尚書王公祠」,祠堂是重新修葺過的。聽老一輩的人說,光是翻修,就大概用了100多萬。而龍船飯就是在祠堂裡面展開的。
這是為紀念南宋兵部尚書、抗元名將王道夫而興建的。逢喜慶、節日等特殊日子,居民也在此聚會歡慶、擺酒。如端午龍舟節,居民會在此吃龍船飯,
一擺就是三天。
祠堂三進的一側,擺放著村裡賽龍舟的裝備,包括龍舟鼓、龍頭、龍舟賽的獎盃等。
陂王姓一共有四條龍舟,端午龍舟賽後,龍舟藏入水中,其他裝備都是存放宗祠裡面。祠廟中間有個銅鼎,寓意著「子孫昌盛」。
中堂,堂正中懸掛「元氣堂」木匾
兩個側面分別為「升日」和「恆月」
龍船飯
龍舟從龍舟基地出發到車陂湧
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左右
差不多中午的1點半左右就能進村了
接下來就是準備吃龍船飯的環節了
此時,小編的肚子都咕咕叫了
讓我帶大家看看今天晚上龍船飯吃什麼吧
燒肉、燒鵝、炸魚等豐富的菜品
讓你忍不住垂涎三尺
下圖是整塊的燒肉
像這樣均勻大塊的吊起來
到下午3點多的時候
師傅就會把肉放到後面的燒烤爐進行烤制
燒鵝
這個就不用我多介紹了
大家也常常吃的一個特色菜
這次的龍船飯
是車陂王族人舉辦一場大聚會
本次宴席大約有100來圍
只要你是王家族的都能參加這個盛宴
龍 船 進 村
新龍船回家也有一定基本要求
就是要用老龍舟帶新龍舟一起進村
讓小編介紹一下龍舟的文化:
太原一共有5艘龍船
分別是3艘坤甸龍船和2艘杉木龍船
從這個橋底進去就是龍船塢了
龍船塢的口非常狹窄
進入龍船塢需要精準的角度和技術
否則可能造成龍船卡住的尷尬局面
出 發
開始接新龍船了
我們就在這裡等他們一起回來吧
上圖就是一艘6年的坤甸老龍
出去迎接新的杉木龍船回來的實拍
以上,就是今年車陂景王太原參賽龍舟的駿水全過程!端午將至,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跟進龍舟的相關事宜。如果大家對傳統文化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我們,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幫我們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