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醫學是一個有大量專業知識的領域,我們設計一些模型能夠把醫療診斷的知識設計到模型當中去,包括我們開發相應的軟體。
【艾瑞網 直播】2017年11月2日,「中國電信翼健康生態合作大會」在廣州四季酒店舉辦召開,大會匯聚行業內眾多傑出代表人士,共同探討新時期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升級之路。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電信致力於將翼健康打造成為中國領先的就醫健康服務平臺,秉承「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翼健康將各種智慧化技術運用於全民醫療健康服務中,極大地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和效率,推進中國醫療改革進展。
以下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CNIC)「百人計劃」副研究員趙地發表題為「基於深度學習的醫學圖像分析」的演講實錄。
趙地:謝謝大會的邀請!也謝謝主持人的介紹!
剛才聽到耿書記、廖主席的報告,我是深有共鳴。今天早上來的時候,我感覺到忐忑不安,來到會場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但是我看到很多名牌,像中山醫院、南方醫院、市院,這些都是我們工作中的合作者。特別是剛才聽了報告以後,感覺這又回到日常工作當中。
前面的專家、領導提到的報告,是不是人工智慧會取代醫生,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包括影像科的醫生、病理科的醫生。人工智慧是不是會對現有醫療診治過程中有一個巨大的推動。課題組的工作實際上做了大量相關的工作,剛才耿書記也提到。人工智慧醫療領域這個中間,計算機研究人員、醫生、著名的醫學研究者,雙方便做了很多工作,這是很有意思的工作。今天以我們的工作為例子,介紹人工智慧如何對現有醫療診療起到推動作用。
醫療影像各位都或多或少會接觸到,對醫療影像來講,本身它有很大的特點,按照它這個成像的方式來講,很多時候,它的解析度非常高,有的解析度又非常低。我是2015年來到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從事這方面的工作,2015年我跟醫生交流的時候,我還有點不是很自信。特別是從去年開始,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實際上有大量相關的人工智慧醫療變成非常大的熱潮,其中有一篇是中山眼科醫院的文章,它用的是深入學習對眼底圖象的分析能夠進行白內障的智能診斷,廣州的研究機構在這方面也有非常高的水平。
在業界來講,對於公司的產業界來講,這也是非常的熱門,今天電信也成立相關的平臺,很多創業公司也能夠在這個領域有很好的成績。現在人工智慧醫療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領域,我列舉了一些相關的科室。像圖象分析幾乎可以影響所有科室和所有疾病,沒有任何一個疾病在診療過程中間不會使用到圖象,包括使用文字信息。這些信息的分析能夠有效使用到相關的智能化技術當中。
我們課題組做的第一個事情是在老年痴呆方面的工作,對大城市來講老齡化是很嚴重的事情,像北京、上海、廣州、香港這樣的大城市,老齡化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廖主席也提到養老的問題,實際上這個研究主要是能夠面向老年痴呆的早期診斷工作。剛才講到對於放射科醫生、診斷醫生來講,他們最需要的是得到疾病信息,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
2015年按照數據驅動的方式,剛才廖總講到直覺醫學,包括精準醫學,實際上這個項目,現在來看有一點這樣的想法。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能夠對圖象分析進行早期的預測。對於任何疾病的診斷來講,除了圖象以外,它還有很多信息,對於精神疾病來講還有病歷的心理和其他檢測手段的信息。如何能夠把這些信息綜合起來,這就需要設計更多的模型來從事這些工作。除了這個,還有很多新的影像手段,這些影像手段能夠對早期疾病產生更加有效的作用。
醫學是一個有大量專業知識的領域,我們設計一些模型能夠把醫療診斷的知識設計到模型當中去,包括我們開發相應的軟體。我們科研單位的研究都是項目文章,這樣的形式實際上很難對醫療診治起到推動作用。因此來講,我們要開發相應的系統,能夠應用到臨床工作當中。
剛才介紹的是我們在老年痴呆的工作,第二個案例是介紹我們在病理科的工作。我們對癲癇的檢測實際上是對腦電的檢測,老年痴呆是對核磁的檢測。因此在這個項目裡面,我們與幾家醫院合作,我們作為信息口單位承擔腦電分析的工作,我們使用的是現代醫學比較熱門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技術,能夠對腦電進行分析。目的來講,像癲癇這樣的疾病能夠進行早期的預警和預測。
另外介紹我們在超聲領域的案例,希望通過圖象技術對超聲圖象進行分析,能夠時時在超聲圖象中,把血管、神經部分進行標註,這是我們使用比較主流的人工智慧技術。前面很多報告都談到了可穿戴設備和移動醫療的需求,實際上在真實的使用中間還需要在行動裝置上實現。要做好這樣的人工智慧比較有價值的應用,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相關的結果。
最後,中國電信在智能分診、會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們也期待與中國電信健康相關的公司有進一步的深入合作。我們公司在北京,我們課題組也希望能夠在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為發展盡到一些力量。
最後謝謝各位的聆聽,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