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拉季昂行動,被譽為蘇軍戰爭史上的巔峰之作

2020-12-23 葦說歷史真相

1944年6月22日,蘇軍從四個方向德軍最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群發動了進攻,這是蘇德戰場上蘇軍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同時也是德軍在二戰之中最大的一場慘敗——巴格拉季昂行動。

或許是冥冥之中早有註定,3年前的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發動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但最終他沒能向橫掃歐洲那樣橫掃蘇聯。

而在3年之後的同一天,蘇軍的二百四十萬大軍,卻將德軍最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群擊潰,並將戰線一直推進到了德國東普魯士的邊界。蘇軍的巴格拉季昂行動,使德國最精銳的中央集團軍群及其屬下的第4集團軍、第3裝甲集團軍和第9集團軍完全崩潰,損失了28最精銳的個陸軍師。因此,巴格拉季昂行動被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最大的一單慘敗,而德軍在這次行動中的損失更是永遠無法彌補。

中央集團軍群創建於1941年6月初,它是德軍在蘇德戰場上三個主要的集團軍群中最強大的集團軍群,巔峰時期的兵力高達74 個半師,下轄:

德國第2裝甲集群(海因茨·古德裡安)

德國第3裝甲集群(赫爾曼·霍特)

德國第4集團軍(共特爾·漢斯·馮·克盧格)

德國第9集團軍(阿道夫·施特勞斯)

中央集團軍群的歷任指揮官為:

費多爾·馮·博克元帥元帥(1941年6月至1941年12月)

京特·馮·克魯格元帥(1941年12月至1943年10月)

恩斯特·布施元帥(1943年10月至1944年6月)

瓦爾特·莫德爾元帥(1944年6月至1944年8月)

喬爾格·漢斯·萊因哈特上將(1944年8月至1945年1月)

費迪南德·舍爾納元帥(1945年1月至1945年5月)

中央集團軍群創建的目的,就是為了攻下蘇聯的首都莫斯科,除了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列寧格勒戰役之外,中央集團軍群幾乎參加了蘇德戰爭中所有決定性的戰役。

戰爭初期,中央集團軍群繼續沿用他們之前橫掃西歐的閃擊戰術,再次橫掃了大半的東歐平原,殲滅、俘獲了數百萬戰術不佳的蘇軍,展現出了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後來由於在莫斯科的寒冬之中而攻勢受阻,並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被蘇軍徹底擊潰,最終在柏林戰役中被徹底殲滅。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同時也是最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精銳之師,這在蘇軍發動的星火行動中已經得到了證明。

但由於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大會戰中的連續慘敗,北方集團軍群又被牢牢的拖在了列寧格勒而毫無作為,因此,中央集團軍群的側翼被完全暴露了出來,這就為中央集團軍群遭受滅頂之災埋下了隱患。而蘇軍也正是抓住了這個隱患,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在德軍入侵蘇聯巴巴羅薩行動三年之後的同一天,突然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發動了毀滅性的打擊。

縱觀蘇德戰爭的幾場著名戰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德軍在莫斯科城下的慘敗,其實只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致使攻勢受阻。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雖然損失了東線戰場的四分之一兵力,但蘇軍的損失更大,戰爭的主動權仍然掌握在德軍的手中,並且在隨後的哈爾科夫戰役中又被德軍打回了原形。而在庫爾斯克大會戰之中,希特勒雖然為了拯救盟友而匆匆結束了戰役,但並不致命。真正使納粹德國走向敗亡的,卻是巴格拉季昂行動。

與以往的軍事行動不同,蘇軍此次的巴格拉季昂行動,被譽為蘇軍戰爭史上的巔峰之作。

首先,巴格拉季昂行動計劃的真正內容只有幾個人知道,即史達林、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和他的副手安東諾夫,即使是到了戰役的發起之時,也只有參戰的各集團軍指揮員知道。因此,巴格拉季昂行動堪稱是蘇軍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軍事行動,不但是德軍毫無察覺,就連自己人都不知道此次行動的真正目的。

巴格拉季昂行動的保密工作及其嚴格,所有參戰部隊的調動全部在夜間進行,在早晨第一縷陽光出現之前必須完成隱蔽偽裝,無線電全部靜默,所有戰鬥命令全靠書信傳遞,並且必須是閱後即焚。

蘇軍參戰的240萬大軍、5200輛坦克、5300架飛機,在這種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完成了秘密集結。在蘇軍這樣的調動之下,整個德軍指揮部都沒有意識到蘇軍的突然進攻,德軍中央集團軍指揮官恩斯特·布施元帥,居然在蘇軍進攻前三天去度假了,這就已經註定了中央集團軍群的命運。

在接下來長達兩個月的巴格拉季昂行動之中,中央集團軍群的88萬大軍遭到了滅頂之災。

當然,巴格拉季昂的成功不是沒有代價的,在莫德爾指揮一連串成功的反擊之中,參加巴格拉季昂行動的240萬蘇軍,也出現了高達近100萬部隊的傷亡,損失了2957輛坦克和2447門火炮,但在此消彼長的軍事事態之中,蘇軍的這點損失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可德軍的損失卻是永遠無法彌補。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在徹底崩潰之後,通往東普魯士的大門被撕開了一個400公裡寬的口子,蘇軍便像發了瘋似的從這個缺口發動了全線攻勢。

雖然希特勒調動了東普魯士所有能調動的軍隊,甚至是他自己的警衛營去堵這個缺口,但這一切都於事無補,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擁有12個坦克軍和幾百萬的蘇聯紅軍,在這樣強大的蘇軍面前,中央集團軍群的敗局已是無可挽回了。

曾經所向披靡的中央集團軍群,就這樣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被蘇軍擊敗了,除了蘇軍將戰役目的發揮得淋漓盡致之外,最主要的是德軍自身的原因。

首先,1944年的這支中央集團軍群,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支具有超一流戰鬥力的中央集團軍群了。經過3年的鏖戰,當初中央集團軍群中那些優秀的指揮官和士兵,或陣亡或被俘或被調往其它戰線,新補充兵員的戰鬥力只能算是二流,他們已經沒有了戰爭初期的那種默契,而現在的這支蘇軍,也已經不是當初那支一觸即潰的蘇軍了。

或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3年前的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發動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而三年後的1944年6月22日,史達林用一場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的——巴格拉季昂行動,為希特勒敲響了喪鐘。

相關焦點

  • 二戰雅西戰役,蘇軍瓦解對手和斷其補給雙策並舉,目的是釜底抽薪
    雅西戰役全稱叫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是蘇德戰爭中1944年蘇軍十次大反攻行動中的第七次戰役。由於這次戰役,蘇軍不僅損失比大大低於德軍,而且還瓦解了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軍隊脫離德軍陣線臨陣倒戈,佔領了德軍在羅馬尼亞最重要的燃油補給基地普羅耶什蒂油田,使德軍南烏克蘭集團被釜底抽薪,從而贏得了軍事和政治雙重意義上的重大勝利。
  • 蘇軍的鋼鐵洪流還在大踏步前進,防禦大師莫德爾也無能為力了
    在1944年7 月31 日的討論中,希特勒表達了他的期望:歐洲佔領區的縮小也許反而對德國的戰爭行動有利。這場戰爭如今已經進入殘局,也即將得到一個機會來驗證這個假設。1939—1941 年,國防軍在高歌猛進。1942—1943 年,它在艱苦拉鋸。而此刻,在1944 年,它正一潰千裡。
  • 二戰蘇德戰爭,如果蘇軍打贏哈爾科夫之戰,還有史達林格勒會戰嗎
    二戰蘇德戰爭,對蘇軍來說,史達林格勒會戰是個意外的收穫,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藍色行動方案是巴巴羅薩計劃的繼續,史達林格勒必有一戰要問史達林格勒戰役怎麼打起來的?還得從德軍的藍色行動方案說起。在整個蘇德戰爭過程中,藍色行動方案是僅次於巴巴羅薩行動計劃的第二個最大軍事行動。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指環行動展開後,保盧斯為何還能堅持20天?
    提到蘇德戰爭史達林格勒戰役,戰爭迷們都知道這是蘇德戰場上的分水嶺,由於蘇軍全殲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一個整第6集團軍,創造了戰爭開始以來的歷史,從而使蘇軍士氣大振。但也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麼曼施坦因組建頓河集群救援保盧斯時,他以種種理由不向西突圍靠攏,而在隨後蘇軍發起的「指環行動」中,第6集團軍卻能堅持20多天才投降,這是什麼原因呢?
  • 二戰蘇德戰爭全部戰役介紹,從戰損比和戰略意圖看誰是戰鬥民族
    整個衛國戰爭初期戰場上還未有過如此之大的損失和如此之高的損失效率。西方面軍在明斯克地區所遭受的打擊僅次於之後的基輔大合圍。成為蘇聯衛國戰爭史上第一個由德軍實施的合圍戰。 1943.6.22~8.3紅色風暴巴格拉季昂行動(白俄羅斯戰役) 蘇軍戰略目標:光復剩下的原蘇聯領土白俄羅斯,圍殲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開闢進攻德國本土的捷徑。開始解放東歐國家。
  • 淺談蘇德戰爭前的蘇軍戰備工作,到底蘇軍的戰備工作做得如何?
    這一進攻對於蘇軍來說顯得始料未及,德軍在全線投入7000餘門各型重炮和1000餘架各型轟炸機的,瞬間就把蘇聯邊境築壘地域的的機場、各級指揮部和交通樞紐全部癱瘓。緊隨其後的就是德國和其僕從國軍隊的地面攻勢,戰爭前奏曲如此短暫,卻又迅速進入到了白熱化狀態。而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戰爭第一周裡蘇軍就被德軍從國境線地帶徹底擊退,蘇軍幾乎連有組織的抵抗都難以做到。
  • 逆境中的戰術大師,令對手都為之欽佩的羅科索夫斯基元帥
    到現在為止,羅科索夫斯基的人生可謂一帆風順,但俗話說"好事多磨",正當羅科索夫斯基準備大幹一番事業之時,他的人生卻迎來了一場"特殊的變故"。在此期間,羅科索夫斯基受盡了苦頭,直到1940年4月,羅科索夫斯基才官復原職,軍銜此時也成為了少將。而這時納粹已經在"戰爭狂人"希特勒的授意下,出兵閃擊了波蘭,納粹也終於露出了兇猛的獠牙,虎視眈眈地瞄準了蘇聯。
  •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說蘇軍的大炮打得遠,德軍的裝甲跑得快
    01德軍閃擊戰和蘇軍消耗戰的對比對閃擊戰和消耗戰的來源,多數人認為這是出自於德軍的古德裡安和蘇軍的圖哈切夫斯基的大手筆,只不過消耗戰是大縱深理論的代名詞,這是因為蘇軍的大縱深理論需要大量的兵力和縱深火力作支撐,消耗和傷亡都非常大。
  • 即時戰略RTS《鋼鐵之師2》官中steam正版分流下載_遊俠網 Ali213.net
    點擊進入《鋼鐵之師2》steam正版分流下載  遊戲名稱:鋼鐵之師2  遊戲別名:  英文名稱:Steel Division 2  遊戲類型:即時戰略RTS  遊戲製作:Eugen Systems  遊戲發行:Eugen Systems  遊戲平臺:PC  遊戲語言:英文,中文  發售日期:2019-06-18  遊戲專題:http://www.ali213.net/zt/steeldivision2/【遊戲介紹】  本作的背景設定在了巴格拉季昂行動中
  •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軍對重機槍的研製與裝備
    但託卡列夫的設計無非是在老機槍的技術上吃老本,儘管重量輕了下來,卻也絕對談不上先進,蘇軍高層對其反應冷淡。捷格加廖夫輕機槍是蘇聯輕武器研發史上的重要裡程碑不過,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在火力持續性、射擊穩定性和威力上還是難以和重機槍匹敵,無法勝任團營級支援武器的角色。
  • 手榴彈擊敗坦克:蘇軍兵敗阿富汗查普查勒山口
    在現代戰爭中,這種戰例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可是,在蘇軍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裝備簡陋的阿富汗遊擊隊就在查普查勒山口把這變成了現實。  蘇軍入侵阿富汗後被阿遊擊隊的各種破襲活動搞得晝夜不寧,狼狽不堪,因此準備對其進行一次徹底的清剿。1980年5月12日10時,蘇軍裝備有3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的第1156機械化步兵團從薩曼甘向達拉蘇夫進發,企圖消滅這裡的阿遊擊隊。
  • 二戰蘇軍軍服圖冊,和同時期德軍比怎麼樣?
    A:防守布列斯特要塞,1941年 A1:中尉,內務人民委員會邊防部隊 這名內務人民委員會邊防部隊的中尉將行軍服和常服混合穿著:「法國式」的上衣制服(通常還要穿與之搭配的制服褲子和行軍鞋
  • 蘇軍機動部隊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歷史契機被白白浪費
    囉嗦了一堆,羅列了這麼多的資料,這場戰爭被賦予的政治意味便不言而喻了。當一場戰爭承擔得太多時,它便不再純粹了,甚至會因政客們的插手而變得畸形。蘇波戰爭便是一個這樣的典型,許多人將此役的失敗歸咎於當時蘇軍的不成熟,實際上,我們應當了解一下政治對蘇軍軍事行動的破壞。
  • 機械史上最複雜的巔峰之作:差分機,這才是最強大腦別被忽悠了!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機械史上最強大腦:英國數學家查爾斯
  • 真實體驗戰爭殘酷,專家認可,10部嚴謹專業的戰爭電影
    、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對二戰表現最全面細緻的巔峰之作。 影片長達八小時,共分五部分,從1943年標誌蘇軍轉入反攻的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蘇軍強渡第聶伯河、解放基輔,進而於1944年收復白俄羅斯,隨之挺進東歐、解放波蘭,到1945年徹底摧毀第三帝國的柏林戰役結束,出場人物既有大量蘇德兩軍的普通將士,也有史達林、朱可夫、羅斯福、邱吉爾、希特勒、墨索裡尼等多國二戰名人,群像豐富而生動。
  • 攻克柏林的前夜,35萬蘇軍倒下!
    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蘇軍終於攻入了城門。依仗著人數優勢,他們還是取得了勝利。可是,這只是邁向地獄的第一步。之後迎來的,才是無邊巖漿。納粹黨衛軍做好了應對。他們隨之展開巷戰。不知情的蘇軍貿然進入,在空曠的廣場上,他們被盡數伏擊。德軍巧妙地隱藏自己。並一步步向蘇軍發起偷襲。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踩著碎石瓦礫,他們艱難前行。躲在斷壁殘垣之後,德軍一個個發起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