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25億元出售中國牧場群 恆天然以創新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2020-12-18 騰訊網

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業務一事終於敲定。

10月5日上午,世界最大的乳製品原料供應商——恆天然宣布將以5.55億紐西蘭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的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牧場群。

自此,這項持續了一年多的出售事宜也塵埃落定,下一步該交易還需獲得中國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許可和其它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將在本財年內完成。

不難看出,在新帥Miles Hurrell的推動下,恆天然的新戰略正在落地,雖然中國牧場業務其實資源優質,但看得出恆天然變革的決心所在,更希望通過產品和應用創新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

1

25億出售中國牧場業務

恆天然公布的信息顯示,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中國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子公司)日前同意以5.13億紐西蘭元(約合23.1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兩個牧場群。

此外,恆天然同意以4200萬紐西蘭元(1.9億人民幣)向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三元」)出售其在北京漢沽牧場的85%股權。

優然牧業成立於2007年8月,是一家綜合型農牧企業,總部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前身為內蒙古伊利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涵蓋畜牧、飼料、草業三大產業,伊利集團也是其實控人。

恆天然中國牧場始建於2007年,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山西省應縣,以及與雅培共同在山東齊河縣興建的牧場,共有存欄3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超過3.3億升牛奶,約佔到中國乳品行業奶源總量的1%。

恆天然中國牧場也是國內少有的高標準現代化牧場。

2018年初,恆天然集團旗下的中國牧場榮獲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可的SQF(安全質量食品)的三級認證,成為國內首個獲得SQF三級認證的牧場,這也是SQF認證中的最高級別。SQF認證是國際公認的鑽石級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驗證體系,其秉持的檢測標準比大眾熟知的ISO質量體系認證更為嚴謹,在全球範圍內已獲得美國、加拿大等眾多發達國家及市場認可。

在當天,Hurrell公開表示,通過建設中國牧場,恆天然充分展示了它對中國乳業發展的承諾。他指出:「我們與本地企業密切合作,分享我們在農業技術和畜牧業方面的專業知識,為行業的增長做出了貢獻。」

同時,Hurrell表示:「我們並不迴避這樣一個事實,即在中國從零開始建立牧場一直以來都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團隊成功地把我們的牧場發展成為高效的示範牧場,為本地消費市場提供了高品質的新鮮牛奶。現在是時候把接力棒傳遞給優然和三元去繼續用心經營這些牧場了。」

2

出售符合恆天然戰略轉型

2018年恆天然的新帥Miles Hurrell接替老CEO施牧德之後,就開始推動一系列業務重新評估,中國牧場業務也在其中。

5日恆天然方面也表示,在中國建立牧場13年之後出售該業務,不僅是恆天然經過覆核充分考慮後做出的決策,也符合其目前全球戰略規劃的需要。

恆天然在2019年9月宣布了全新戰略,將更專注於餐飲服務、消費品牌和原料供應等更具競爭優勢的業務領域。在中國市場,恆天然希望將通過更多地與本地行業龍頭企業合作以及專注產品和應用創新,把更多來自紐西蘭的乳品菁華帶給中國消費者和客戶。

當天,Hurrell也表示,出售中國自有牧場將幫助合作社更加優先考慮具有競爭優勢的業務領域。「在過去的18個月裡,我們一直在覆核每項業務的各個環節,以確保我們的資產和投資能夠滿足今天合作社發展的需求。出售自有牧場符合我們專注於紐西蘭奶源的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Hurrell這番表態是很有底氣的,在過去的1年中,他推動的一系列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此前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恆天然2020財年收入為210億紐元(約合人民幣962.89億元),增長11億紐元;毛利為32億紐元,增長2億紐元;調整後稅後利潤為3.82億紐元,增長1.18億紐元。其中,作為改革先鋒的大中華區市場的強勁業績表現支持了恆天然全球業務在疫情的背景下實現逆勢上漲。

在原料業務上,恆天然旗下NZMP品牌與中國國內眾多一線乳品企業已建立深度合作夥伴關係,在乳製品原料市場佔據重要份額;在消費品牌業務方面,恆天然的安佳品牌如今已經擁有超高溫滅菌牛奶、常溫酸奶、鮮奶、佐餐乳品及成人奶粉等五大品類近50個產品並在多個細分領域成為市場銷量第一的品牌;餐飲服務業務更是迅速成長為大中華區發展速度最快的業務之一。

在中國,每兩個披薩,其中一個披薩裡就會用到安佳馬蘇裡拉芝士;每買兩個乳脂蛋糕,其中有一個用的就是安佳的淡奶油;在2020財年,恆天然在茶飲渠道出售的產品總量可以製作超過6億杯奶茶。截至2020年財年末,安佳餐飲服務業務已覆蓋全國350個城市,遍布全國各地的四十多萬家門店。

因此在業內看來,雖然恆天然中國牧場資產優質,但與目前恆天然的新戰略並不完全匹配。恆天然中國牧場主要以出售優質原奶為主,這與Hurrell改革謀求創新發展和高附加值業務的大方向並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雖然中國牧場業務的經營情況每年都有改善,但整體而言,中國原奶生產的成本依然要高於紐西蘭,目前國內正上演奶源併購大戰,此時出售也是更好的選擇。

3

中國市場仍是發展重點

雖然宣布出售了中國牧場業務,但恆天然方面表示,中國市場依然是恆天然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

當天,Hurrell指出:「中國仍然是恆天然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我們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產品銷往大中華區。出售自有牧場業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專注發展我們在大中華區的餐飲服務業務、中國戰略客戶服務、消費品牌及原料業務。我們在研發中心和應用中心上的投入將支持我們在創新領域進一步發展。」

「其實最近一年來,我們已經看到恆天然新戰略在不斷鋪開和深入。恆天然最近的一些業務新動作其實都是圍繞著如何更好地滿足市場及消費者和客戶的需求為核心而展開的,」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

今年4月份,恆天然對旗下在大中華區安佳全線乳製品包裝進行全新升級,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從多維度滿足客戶需求;6月份,為迎合中國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恆天然在618活動期間主動擁抱總裁直播帶貨的新營銷模式,實現全線產品線上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22%的優異成績。在11月份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恆天然還計劃推出包括益生菌、芝士、淡奶油等多款全球首發的創新產品。

今年8月份,恆天然在上海成立了恆天然集團和美安康上海創新中心,這也是恆天然自去年9月份推出新戰略以來在海外市場設立的第一個創新中心,這也充分顯示了恆天然確實將創新作為未來在中國市場業務發展的核心關鍵詞。

恆天然大中華區執行長周德漢當天在開幕儀式上曾表示,「中國是世界上變化最快的食品和飲料市場之一。在上海建立創新中心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各項業務都能更加貼近中國消費市場的變化和喜好, 更快、更高效地開發出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各位看官

歡迎關注快消亂談,還懇請各位看官多多支持,本號由國內一線財經媒體記者主理,長期關注快消行業,希望帶給各位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和思考。

相關焦點

  • 奶源爭奪戰正酣 恆天然卻25億元出售牧場群有何玄機
    10月5日,恆天然宣布將以5.55億紐西蘭元(約合25億元)的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牧場群,讓所有沉浸在奶源爭奪戰中的人都傻眼了。 其中,優然乳業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擬以5.13億紐西蘭元(約合23.1億元)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兩個牧場群;北京漢沽牧場的85%股權擬以4200萬紐西蘭元(1.9億元)出售給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恆天然集團成立於2001年10月,總部位於紐西蘭奧克蘭,是世界上第6大乳品生產商。
  • 恆天然25億元人民幣出售中國牧場群 伊利和三元接手
    (原標題:恆天然25億元人民幣出售中國牧場群,伊利和三元接手)
  • 恆天然25億出售中國牧場群 乳企「爭奪」奶源
    歷時一年多,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業務一事終於落定。日前,全球乳製品出口商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宣布,以5.13億紐西蘭元出售中國河北玉田縣和山西應縣兩個奶牛養殖基地予中國優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優然牧業」)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同時以4200萬紐西蘭元價格將其在河北漢沽農場的85%股份出售予北京三元風險投資公司(下稱「三元」),兩項交易總價為5.55億新元(約25億人民幣)。
  • 恆天然25億出售牧場群 鮮奶市場擴大乳企加碼奶源布局
    歷時一年多,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業務一事終於落定。  日前,全球乳製品出口商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宣布,以5.13億紐西蘭元出售中國河北玉田縣和山西應縣兩個奶牛養殖基地予中國優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優然牧業」)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同時以4200萬紐西蘭元價格將其在河北漢沽農場的85%股份出售予北京三元風險投資公司(下稱「三元」),兩項交易總價為5.55億新元(約25億人民幣)。
  • 恆天然出售在華牧場,CEO強調中國仍是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來源:五穀講壇日前,恆天然在經過和本土合作夥伴成功經營牧場多年後,同意將以5.55億紐西蘭元(25億人民幣)的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自有牧場。《五穀財經》注意到,中國優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優然)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下稱「天然乳業」)同意以5.13億紐西蘭元(約合23.1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兩個牧場群。此外,恆天然同意以4200萬紐西蘭元(1.9億人民幣)向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三元)出售其在北京漢沽牧場的85%股權。
  • 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周德漢轉正恆天然大中華區執行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王曉)8月17日,恆天然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周德漢擔任大中華區執行長一職。業內人士認為,周德漢轉正,除了恆天然內部對其工作能力的認可外,恆天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也是原因之一。
  • 恆天然2021財年第一季度收入下滑1%,奶粉多次不合格,靠出售牧場...
    儘管亞洲市場表現突出,恆天然在報告期內的業績情況卻呈現出了一定的「區域不協調」——非洲銷量下降和歐洲成本上升,導致其在亞洲地區的增長有所抵消。  中國牧場持續虧損?  自2007年建立第一個試驗牧場起,恆天然目前在中國已建成三個奶牛養殖基地,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山西省應縣,以及與雅培共同在山東齊河縣興建的牧場。  恆天然在中國共有存欄3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超過3.3億升牛奶。行業數據顯示,恆天然中國牧場每年出產的高品質原奶,佔到中國乳品行業奶源總量的1%。
  • 恆天然持續開拓中國市場,力求跨越式發展
    事實上,中國已是恆天然最大最重要,同時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無論營收、利潤、體量都位居首位。  據恆天然9月公布2018財年業績顯示,恆天然在大中華區的年收入為40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80億元)。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表示,「大中華區業務佔到整個恆天然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中國不僅是恆天然的戰略選擇,而且是戰略必須!」
  • 恆天然出席浦東新區國際消費中心建設推進大會 以創新深耕中國市場
    (原標題:恆天然出席浦東新區國際消費中心建設推進大會 以創新深耕中國市場)近日為推進浦東國際消費中心建設,由浦東新區商委舉辦的「浦東新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推進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紐西蘭乳企恆天然集團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並在市分管領導、新區主要領導的見證下舉行了莊嚴的籤約儀式。
  • 可果美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新華食品北京3月8日電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可果美品牌將退出中國市場,新華食品從可果美方面獲得的最新信息表明:可果美不僅沒有退出中國,反而將通過活化與創新持續深耕中國市場,賦予品牌新的活力。   來自可果美(上海)飲料有限公司的聲明稱:「可果美品牌果蔬汁由可果美(上海)飲料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可果美將深入研究掌握消費者的健康需求,專注經營100%天然果蔬汁和蔬菜汁,對品牌、產品、營銷方式進行全面活化與創新,為滿足中國消費者對健康營養美味的需求不懈努力!」
  • 恆天然一季度收入下滑1%,奶粉多次不合格,靠賣牧場補充現金流!
    儘管亞洲市場表現突出,恆天然在報告期內的業績情況卻呈現出了一定的「區域不協調」——非洲銷量下降和歐洲成本上升,導致其在亞洲地區的增長有所抵消。中國牧場持續虧損?自2007年建立第一個試驗牧場起,恆天然目前在中國已建成三個奶牛養殖基地,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山西省應縣,以及與雅培共同在山東齊河縣興建的牧場。恆天然在中國共有存欄3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超過3.3億升牛奶。行業數據顯示,恆天然中國牧場每年出產的高品質原奶,佔到中國乳品行業奶源總量的1%。
  • 搶灘中國鮮奶市場 恆天然安佳首推自有品牌
    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恆天然方面表示,此款產品會在線上線下同步發售,目前已鋪貨至華東地區如城市超市等多家精品超市,大潤發等大型商超將陸續上架。此外,消費者還可通過安佳天貓旗艦店等線上渠道,以及每日優鮮等新零售渠道購買此款產品。
  • 關於中國,官網首頁這句話仍是亮點!
    另外,近年來恆天然一直在對其業務進行戰略覆核,「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戰略覆核,兩項資產的出售流程也進展順利。」 Miles Hurrell如此表示。「通過上述出售流程和戰略覆核,我們獲得了更多信息和深入見解,因此,我們將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估值下調了總計1.34億紐西蘭元。」
  • 恆天然與山西政府達成戰略合作 助推牧場可持續發展
    中國網財經5月26日訊 (記者金瀟)5月25日,紐西蘭乳製品出口與牛奶加工企業恆天然集團和山西省農業廳與朔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規模牧場可持續發展模式,進一步助力當地乳業發展。
  • 恆天然中國上下遊「通吃」 安佳三年銷量目標翻三倍
    同期,公司大中華區營收20.94億元(紐西蘭元),同比增幅高達25.2%,貢獻了公司全球近九成的增長,增速是恆天然全球增速的4倍之多。  恆天然大中華區消費品牌部的副總裁曹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五周年,恆天然所提及的銷量翻三倍具體是指中國區域的消費品牌業務,在恆天然的消費品牌中,安佳佔比超過90%。  值得一提的是,恆天然雖然未披露具體銷售數據,但其表示以液態奶當量的指標計算,2018財年安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是1億升(液態奶當量)。
  • 恆天然力推自有品牌安佳「鮮牛乳」,欲在中國鮮奶市場分一杯羹!
    紮根市場的同時,其力圖在中國打造完整的「從牧場到餐桌」的供應鏈,將最優質的國際乳源與本土乳源呈獻給消費者。早在2007年,恆天然開始在中國投資建設牧場。引進紐西蘭先進的食品安全生產及質量管理系統,從精心照料、飼料配比、水源保障、生活空間等每一個環節的管控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其牧場也是中國最早獲得SQF國際認證的。
  • 投資三鹿奶粉失敗之後,恆天然繼續減持貝因美,虧損20億!
    另外,恆天然還與雅培合作在華建設了牧場,但牧場卻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在疫情影響之下,牧場被甩賣了出去。日前,恆天然正式披露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2020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的業績情況,2021財年第一季度,恆天然實現總收入41.81億紐西蘭元,同比微降1%,依然沒有扭轉下滑勢頭。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娃哈哈或再涉足奶粉市場,恆天然25...
    未來5年伊利將投入300億元扶持上遊奶業在2020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上,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未來5年伊利將投入300億元扶持上遊奶業,給予上遊奶業資金支持、技術服務支持、良種奶牛支持、飼草種植支持等多項重點扶持,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形成合力,強化與上遊農牧業的利益聯結。
  • 進博會助力紐西蘭奶企深耕中國市場
    新華社惠靈頓10月25日電題:進博會助力紐西蘭奶企深耕中國市場新華社記者盧懷謙 張曉青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紐西蘭知名奶製品企業人士認為,進博會將為紐西蘭奶企深耕中國市場提供機遇和動力。紐西蘭和中國分別是奶製品出口大國和進口大國,中國連續多年保持紐西蘭奶製品最重要出口市場地位,奶製品企業在進博會的紐西蘭參展企業中比重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