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天然出售在華牧場,CEO強調中國仍是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五穀講壇

日前,恆天然在經過和本土合作夥伴成功經營牧場多年後,同意將以5.55億紐西蘭元(25億人民幣)的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自有牧場。

《五穀財經》注意到,中國優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優然)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下稱「天然乳業」)同意以5.13億紐西蘭元(約合23.1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兩個牧場群。

此外,恆天然同意以4200萬紐西蘭元(1.9億人民幣)向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三元)出售其在北京漢沽牧場的85%股權。三元持有該農場15%的少數股權,並行使了優先權購買恆天然85%的股份。

「我們並不迴避這樣一個事實,即在中國從零開始建立牧場一直以來都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團隊成功地把我們的牧場發展成為高效的示範牧場,為本地消費市場提供了高品質的新鮮牛奶。現在是時候把接力棒傳遞給優然和三元去繼續用心經營這些牧場了。」恆天然執行長Miles Hurrell表示,「中國仍然是恆天然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我們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產品銷往大中華區。出售自有牧場業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專注發展我們在大中華區的餐飲服務業務、中國戰略客戶服務、消費品牌及原料業務。」

自此,這項持續了一年多的出售事宜也塵埃落定,下一步該交易還需獲得中國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許可和其它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將在本財年內完成。

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恆天然牧場代表著全球牧場的最高管理水平之一,接手這樣級別的牧場,將對優然和三元完善業務鏈條,提升高質奶源供應形成有效助力。因此,此次牧場交易對恆天然、優然、三元各方而言都是一樁雙贏的商業交易。

恆天然中國牧場利潤增長14%

作為恆天然最大且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大中華區在過去四十多年來在中國市場成績斐然,並已經稱為恆天然業績增長的引擎。

恆天然的中國牧場業務在FY20財報中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表現,數據顯示,中國牧場在FY20財年原奶銷量同比提升8%,同時總利潤同比增長14%。

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恆天然建設中國牧場始於2007年,過去的十餘年間,恆天然的牧場之路充滿了挑戰,在克服多種困難後,成功地在中國建設出高質量的示範性牧場,並通過分享恆天然在農業技術和畜牧業方面積累的專業知識,為中國乳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自2007年建立第一個試驗牧場起,恆天然目前在中國已建成三個奶牛養殖基地,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山西省應縣,以及與雅培共同在山東齊河縣興建的牧場。

恆天然在中國共有存欄3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超過3.3億升牛奶。行業數據顯示,恆天然中國牧場每年出產的高品質原奶,佔到中國乳品行業奶源總量的1%。

2018年初,恆天然集團旗下的中國牧場榮獲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可的SQF(安全質量食品)的三級認證,成為國內首個獲得SQF三級認證的牧場,這也是SQF認證中的最高級別。

SQF認證是國際公認的鑽石級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驗證體系,其秉持的檢測標準比大眾熟知的ISO質量體系認證更為嚴謹,在全球範圍內已獲得美國、加拿大等眾多發達國家及市場認可。

「中國和紐西蘭的牧場模式存在很大區別,但是我們看到恆天然多年來一直堅持在中國牧場踐行其在紐西蘭建立起的健康與安全標準,始終秉承嚴謹的食品安全標準與世界一流的食品質量體系,這些不僅體現在飼料、餵養、牧場運營這些初始環節,更體現在產品運輸和加工等供應鏈的所有細節。正是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對產品安全的極致追求才能打造出安全放心、品質優良、全程可追溯的產品,」朱丹蓬稱。

將更多資源和精力轉移到下遊產品開發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優質牧場資源,恆天然中國牧場在運營中執行的高標準的食品安全和質量體系,已成為國內畜牧行業以及乳製品行業的標杆。

在十餘年的牧場經營過程中,恆天然多年來一直以開放的態度和業界同行分享牧場管理和奶牛養殖方面的專業知識,全力支持中國牧業以及乳業的整體發展和提升。

同時,來自恆天然牧場的鮮奶產品在零售端的銷售佳績,也充分證明了中國消費市場對高品質鮮奶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對整個乳製品行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宣布牧場業務進入覆核並推出新戰略的一年多來,恆天然大中華區團隊一直在不斷探索拓展更多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路徑,而不斷成長的中國乳業市場現在也給了恆天然更多高效管理奶源的選擇方式,同時把更多資源和精力轉移到產業鏈下遊的產品開發和業務拓展上去。

「其實最近一年來,我們已經看到恆天然新戰略在不斷鋪開和深入。恆天然最近的一些業務新動作其實都是圍繞著如何更好地滿足市場及消費者和客戶的需求為核心而展開的,」朱丹蓬如上表示。

4月,恆天然對旗下在大中華區安佳全線乳製品包裝進行全新升級,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從多維度滿足客戶需求。

6月,為迎合中國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恆天然在618活動期間主動擁抱總裁直播帶貨的新營銷模式,實現全線產品線上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22%的優異成績。

在11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恆天然還計劃推出包括益生菌、芝士、淡奶油等多款全球首發的創新產品。

8月,恆天然又在上海成立了恆天然集團和美安康上海創新中心,這也是恆天然自去年9月份推出新戰略以來在海外市場設立的第一個創新中心,這也充分顯示了恆天然確實將創新作為未來在中國市場業務發展的核心關鍵詞。

對此,恆天然大中華區執行長周德漢表示,「中國是世界上變化最快的食品和飲料市場之一。在上海建立創新中心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各項業務都能更加貼近中國消費市場的變化和喜好, 更快、更高效地開發出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奶源出現供給緊平衡勢頭

眾所周知,「得奶源者得天下」,但是,前幾年,中國奶源卻是供過於求,奶源價格一度低迷,甚至跌破了成本價格,因此,大量中小牧場退出,經過調整洗牌之後,中國奶源價格又進入了上升通道。

進入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奶源行業則出現「供給緊平衡」趨勢,未來成為「稀缺資源」將是大概率事件,因此,飛鶴、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各大乳企都在「搶奪奶源」。

今年9月,飛鶴髮布公告稱,擬花30.71億收購原生態牧業,理由是將在鞏固上遊原奶供應穩定性的同時,增加對上遊產業鏈的控制,減少原奶價格上漲的影響。

同月,伊利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新設立控股子公司Wholesome Harvest Limited以要約收購方式收購中地乳業股份。

對此,伊利股份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將有利於提高公司對上遊大型牧業資源的參與度和掌控度,鞏固公司乳製品行業龍頭地位;本次交易將導致公司合併報表範圍發生變更,預計未來給公司帶來一定的營業收入及利潤貢獻。

而此次三元和天然乳業收購恆天然在中國的牧場,在朱丹蓬看來,「接手恆天然的牧場,將對優然和三元完善業務鏈條、提升高質奶源供應形成有效助力。」

值得關注的是,在後疫情時代,鮮奶市場增長速度十分驚人,但是,乳企發展鮮奶業務,必須配套相應的牧場,而這也是為何沒有任何一家乳企能夠在全國進行鮮奶銷售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鮮奶市場前景可觀。

正如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所言,鮮奶市場近幾年一直呈上升趨勢,發展空間比較大,但在整個液態奶市場中的佔比還比較低;目前市場銷量約在300萬噸的規模,五到六年市場容量可以再翻一番,達到500-600萬噸的規模,未來有望達到2000萬噸,因此未來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大。

以上海為大本營的光明乳業為例,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呈現雙位數增長態勢,就是得益於鮮奶業務。

而今年7月,在江蘇輝山資產的基礎上,光明乳業聯手銀寶集團成立的江蘇光明銀寶乳業工廠、江蘇銀寶光明牧業牧場在江蘇省射陽縣開工,這意味著光明乳業正在全力拓展「上海周邊市場」,並為其全國化「投石問路」。

無獨有偶!

今年5月,新希望乳業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寰美乳業」)100%股權,後者評估價格為17.11億元,增值率達348.18%;收購完成後,寰美乳業旗下「夏進牛奶」將被新希望乳業納入麾下。

過去在一定區域內,夏進在常溫奶市場的份額甚至超過伊利、蒙牛,市場份額達50%以上,新乳業董事長席剛告訴《五穀財經》,新乳業在常溫乳管理方面不如夏進。另一方面,夏進在低溫奶市場份額較低,「不是當地沒有市場和沒有增長潛力,而是過去夏進對低溫這塊重視不夠。所以我們合作後,會要求夏進發揮原來自身優勢的同時,幫助其把低溫產品逐步發展起來,不斷優化結構,讓其在併購後取得更全面的發展。」

也就是說,國內各大乳企都在進行「奶源布局」,並通過收購、自建的方式「擴張版圖」,因此,朱丹蓬直言:「蒙牛、伊利和飛鶴等乳製品龍頭企業都在加緊對優質奶源的布局,三元入局奶源的爭奪也是必然。」

相關焦點

  • 恆天然25億元人民幣出售中國牧場群 伊利和三元接手
    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業務一事終於落定。據了解,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籌劃已久,2018年恆天然的新帥Miles Hurrell接替老CEO施牧德之後,就開始推動一系列業務重新評估,中國牧場業務也在其中。特別是在2019年9月,恆天然宣布了新戰略,將更專注於餐飲服務、消費品牌和原料供應等更具競爭優勢的業務領域,並在之後宣布中國牧場不再是「非賣品」。消息公布後,包括蒙牛、伊利等多家國內乳企都表達了收購意願。
  • 恆天然25億出售中國牧場群 乳企「爭奪」奶源
    歷時一年多,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業務一事終於落定。日前,全球乳製品出口商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宣布,以5.13億紐西蘭元出售中國河北玉田縣和山西應縣兩個奶牛養殖基地予中國優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優然牧業」)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同時以4200萬紐西蘭元價格將其在河北漢沽農場的85%股份出售予北京三元風險投資公司(下稱「三元」),兩項交易總價為5.55億新元(約25億人民幣)。
  • 25億元出售中國牧場群 恆天然以創新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自此,這項持續了一年多的出售事宜也塵埃落定,下一步該交易還需獲得中國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許可和其它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將在本財年內完成。 不難看出,在新帥Miles Hurrell的推動下,恆天然的新戰略正在落地,雖然中國牧場業務其實資源優質,但看得出恆天然變革的決心所在,更希望通過產品和應用創新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
  • 恆天然25億出售牧場群 鮮奶市場擴大乳企加碼奶源布局
    歷時一年多,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業務一事終於落定。  日前,全球乳製品出口商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宣布,以5.13億紐西蘭元出售中國河北玉田縣和山西應縣兩個奶牛養殖基地予中國優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優然牧業」)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同時以4200萬紐西蘭元價格將其在河北漢沽農場的85%股份出售予北京三元風險投資公司(下稱「三元」),兩項交易總價為5.55億新元(約25億人民幣)。
  • 恆天然2021財年第一季度收入下滑1%,奶粉多次不合格,靠出售牧場...
    原奶收購價格上漲  伴隨中國市場從疫情中逐步恢復,乳製品需求出現了強勁反彈。而由於中國買家的購買需求強勁,特別是對全脂奶粉的需求,使得恆天然的原奶收購價格進一步上漲。  由於對紐西蘭乳製品的強勁需求,恆天然宣布其縮小了對2020/2021年度牧場原奶收購預期價格的範圍。
  • 恆天然與山西政府達成戰略合作 助推牧場可持續發展
    在此框架協議下,雙方將圍繞恆天然山西牧場展開多領域的深度合作,其中包括:實施牧業可持續發展示範、建立飼料種植加工體系、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廣奶牛良種以及培育農牧業人才。中國農業部始終把農業循環經濟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而山西省是畜牧業發展的重點省份之一。
  • 恆天然一季度收入下滑1%,奶粉多次不合格,靠賣牧場補充現金流!
    自2007年建立第一個試驗牧場起,恆天然目前在中國已建成三個奶牛養殖基地,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山西省應縣,以及與雅培共同在山東齊河縣興建的牧場。恆天然在中國共有存欄3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超過3.3億升牛奶。行業數據顯示,恆天然中國牧場每年出產的高品質原奶,佔到中國乳品行業奶源總量的1%。
  • 恆天然持續開拓中國市場,力求跨越式發展
    對於把中國市場放至戰略地位的恆天然而言,2018年之於它,是有重要意義的。  事實上,中國已是恆天然最大最重要,同時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無論營收、利潤、體量都位居首位。  據恆天然9月公布2018財年業績顯示,恆天然在大中華區的年收入為40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80億元)。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表示,「大中華區業務佔到整個恆天然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中國不僅是恆天然的戰略選擇,而且是戰略必須!」
  • 恆天然這份財報CEO感到滿意!關於中國,官網首頁這句話仍是亮點!
    另外,近年來恆天然一直在對其業務進行戰略覆核,「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戰略覆核,兩項資產的出售流程也進展順利。」 Miles Hurrell如此表示。「通過上述出售流程和戰略覆核,我們獲得了更多信息和深入見解,因此,我們將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估值下調了總計1.34億紐西蘭元。」
  • 中國已成恆天然最重要市場 安佳計劃未來三年銷量翻三倍
    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表示,中國是恆天然全球增長最快和最重要的市場,恆天然將繼續實施「從牧場到餐桌」一體化戰略,並更多地投入高附加值產品。作為恆天然旗下消費品牌業務的旗艦品牌,安佳於2013年正式登陸中國市場。
  • 敗退中國!紐西蘭恆天然以3.697億美元出售中國農場資產
    10月5日,全球乳業巨頭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公告稱,其已同意以以3.697億美元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農場資產。 在中國,恆天然5年前以18元/股的價格,要約收購貝因美1.92億股,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2020年3月,貝因美發布公告稱,恆天然計劃減持公司3%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恆天然前一次減持貝因美股份計劃剛剛實施完畢。粗略估計,恆天然戰略入股貝因美已經導致其浮虧22.5億元。
  • 恆天然一季度收入下滑1%,投資貝因美失敗,入股的三鹿早已倒閉!
    自2007年建立第一個試驗牧場起,恆天然目前在中國已建成三個奶牛養殖基地,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山西省應縣,以及與雅培共同在山東齊河縣興建的牧場。恆天然在中國共有存欄3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超過3.3億升牛奶。行業數據顯示,恆天然中國牧場每年出產的高品質原奶,佔到中國乳品行業奶源總量的1%。
  • 【圈內圈外】恆天然23.1億元出售中國牧場;新希望蟬聯四川民營100...
    #圈內動態 恆天然23.1億元出售中國牧場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時許,紐西蘭乳業合作社恆天然宣布,已同意以5.55億紐西蘭元的價格出售其位於中國的牧場,而對象是兩家知名企業——伊利實控的優然牧業
  • 奶源爭奪戰正酣 恆天然卻25億元出售牧場群有何玄機
    10月5日,恆天然宣布將以5.55億紐西蘭元(約合25億元)的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牧場群,讓所有沉浸在奶源爭奪戰中的人都傻眼了。 其中,優然乳業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擬以5.13億紐西蘭元(約合23.1億元)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兩個牧場群;北京漢沽牧場的85%股權擬以4200萬紐西蘭元(1.9億元)出售給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恆天然集團成立於2001年10月,總部位於紐西蘭奧克蘭,是世界上第6大乳品生產商。
  • 財報最新消息 | 恆天然牧場對中國餐飲行業做了什麼
    財報最新消息 | 恆天然牧場對中國餐飲行業做了什麼    一直以來,恆天然紐西蘭牧場優質的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是保證奶源健康的基石,恆天然集團作為全球大的乳製品出口商之一,更是歷史悠久的乳品行業領軍者。
  • 恆天然中國這兩大業務居全球之首!全球CEO:我們做了很多痛苦的決定...
    來源:胡說有理全球市場銷售收入201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903億元),調整後息稅前利潤8.19億紐西蘭元;公司自由現金流同比大漲83%。9月26日,全球領先的乳製品巨頭恆天然發布截至2019年7月31日的2019年財報顯示,中國市場依然是恆天然最重要的市場,尤其是消費品牌及餐飲服務業務,大中華區的利潤貢獻位居全球之首。
  • 恆天然中國上下遊「通吃」 安佳三年銷量目標翻三倍
    本報記者 餘若晰   「5年前,恆天然旗下全球首個10億美元的百年品牌安佳進入中國,可謂是一無所有,從0起步,今天,安佳成為線上線下進口超高溫滅菌奶品牌第一名,線下進口成人奶粉第一名。」在中國乳製品市場競爭一片焦灼的市場環境下,恆天然公布了旗下產品安佳在中國市場表現優異的成績單。
  • 恆天然澳得瑞快速布局中國成人奶粉市場
    早在2014年,Metcash就已經在上海成立了其亞洲總部「嘉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是在中國最早獲得資格並展開進口食品跨境和大貿批發零售的國際上市公司之一。Metcash中國目前除擁有天貓、京東、唯品會、蘇寧、小紅書等多家線上電商平臺外,也在中國各大城市鋪下了大量的零售商超線下渠道,並推動及參與各級行業活動,包括秦皇島中國IGA峰會以及即將舉辦的上海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等。
  • 恆天然紐西蘭牧場:滿足你對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追求!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經落下帷幕。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特殊背景下,進博會如期舉辦,意義非同一般。各國參展商齊赴「東方之約」,為全球注入開放與發展的「中國動能」,今年恆天然依然參與其中。 這股動能有多強勁?首屆進博會,共有137家參展商在浦東新設和增資,其中有6家首次進入浦東。
  • 恆天然CEO公布全球新戰略,看好餐飲服務和安滿在華業務
    一直積極尋求扭轉局面的恆天然,再次公布一系列新戰略和舉措。今天,恆天然公布了2019財年的業績。由於受到海外等資產減記的影響,這家紐西蘭乳業合作社在19財年錄得6.05億紐西蘭元的虧損,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為8.19億紐西蘭元,下降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