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和製造業無縫融合的未來,青島將會迎來怎樣的風景?

2020-12-19 半島都市報

半島記者 李兵 婁花

來自青島人工智慧共同體的八家頭部企業負責人,與城陽區21家傳統製造業企業負責人一道,在砸碎痛點中探索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深化,在思維碰撞中梳理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的路徑。

這是6月19日,在市工信局聯手城陽區舉辦「人工智慧共同體賦能製造業對接洽談會(城陽站)」上出現的場景。熾熱的氣氛,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人工智慧與製造業正在以不可逆的趨勢進行深度融合。

站上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風口,擦亮城市經濟發展的成色。青島強勢發起「高端製造+人工智慧」攻勢,以人工智慧為主導產業,開放城市場景和產業鏈,與企業相互成就,共赴未來之約。在這個過程中,雲集了海爾、華為、商湯、科大訊飛、海康威視等頭部企業的青島人工智慧共同體,正在以製造業為抓手全力突破,以高頻率、深層次的互動耦合,聚合來自全球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資源,疊加效應不斷釋放。

手握著這樣一張AI(人工智慧)王牌,青島正在遠眺未來的風景。

這風景之壯美,讓人充滿無限遐想。

01

發展人工智慧,首倡氛圍濃度。

自1956年人工智慧概念提出以來,經過60多年的演進,新一代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熱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把人工智慧稱之為「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人工智慧的價值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與各行業的結合、賦能,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算力、算法、大數據等,只有與各產業的場景融合,轉化為生產力,才體現出其自身的價值。然而,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儘管人工智慧很熱,但議論的人多,真懂的人卻很少,想用人工智慧的人很多,能為產業賦能的企業實體很少。

獵豹移動調研平臺曾做過一次調查,大多數網民表示對人工智慧的認知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只有20%的網民自評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氛圍濃度的提升極為重要。

青島工業體系完備、產業門類齊全、製造業基礎雄厚,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具有巨大潛力和空間。2019年,青島殺入人工智慧這條賽道,立志為中國人工智慧應用開出一條路來——當年,青島全力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規劃了「7+N」重點領域攻堅戰,發揮人工智慧「頭雁」效應,加快構建智慧型先進位造業體系。

攻勢如火如荼之際,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應運而生。華為、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海康威視等一眾人工智慧全球頭部企業在2019年11月底齊聚青島,與海爾、海信、歌爾等本土行業領軍企業攜手成立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在當時的會上,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提出努力推動青島快速成為我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最集中、最齊全的城市,打造中國人工智慧科技服務產業高地。

「推動人工智慧企業加強與青島的全面戰略合作,開展產業培育和孵化,建立集教育、培訓、創業、風投、技術、產業化於一體的人工智慧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

《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青島宣言》的開篇,即將「氛圍形成」列為首要任務。的確,當如此多的「最強大腦」碰撞在一起時,沒有理由不閃耀出最前沿的、能夠引領時代潮流的思想觀點和智慧的火花。

這一點,在19日舉行的「人工智慧共同體賦能製造業對接洽談會(城陽站)」上,就有生動的展現。海爾、華為、商湯、科大訊飛、海康威視等8家頭部平臺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相繼登臺,結合大量翔實案例,生動演示了人工智慧對製造業「點石成金」的想像力。

臺下,來自城陽區21家製造業企業的老總們聚精會神地聽著,目光隨著每一頁PPT的翻動而閃爍,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生怕疏漏每個細節。

與之相似的一幕,在4月3日的即墨站活動現場已經出現過。14家人工智慧共同體企業,與即墨區有賦能需求的17家製造業企業,在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示範平臺現場進行了深度對接,旨在更好推動當地汽車、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02

濃度上去了,深度就有了。

「訊飛的國家級開放平臺上聚集了100萬以上的開發者,不斷提供人工智慧的核心底層技術。我們希望與工業企業合作,通過我們的開發平臺,幫助企業構建自己的AI的應用能力。」科大訊飛AI產業加速中心高級研究員、青島AI產業加速中心項目總監王洪源說。

人工智慧技術不是花架子,解決行業痛點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而這一點,正是在坐的城陽企業家心心念念的事。

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的負責人當即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如何運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橡膠密封製品檢測的自動化改造?

「我們大約一年生產一億件,且這一億件還分類別,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傳統的人工檢測手段容易出現視覺疲勞,導致反應力下降。但我們的下遊企業又對品控把握得很嚴,出廠一百萬件產品,有一件不合格,就要全部退貨。」這家企業的負責人說,人工檢測的不可控性已經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迫切希望依靠人工智慧技術賦能企業。

面對這一痛點,八家頭部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現場「會診」,結合過往案例,提出相適宜的解決方案。

軌道交通是城陽區支柱產業。當天的對接會上,多家軌道交通企業提出的需求也一一得到了回應。去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支持山東省創建濟南、青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這是繼上海(浦東)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之後,全國第二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將發力智能軌道交通、智能家居、超高清視頻、智能醫療等4大優勢特色產業。人工智慧頭部企業與青島軌道交通企業的深度互動,有助於智能軌道交通的技術提升和應用積澱。

頭部企業紛至沓來,製造企業熱情相擁,這種熾熱的互動場面,讓人工智慧在青島的應用場景不斷深化。高頻率、深層次的互動耦合,不僅讓製造業企業融接人工智慧技術,提高效率和競爭力,更有助於聚合來自全球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資源,在青島發揮巨大的疊加效應。

03

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賦能青島製造花開爛漫,成果豐碩。

海康威視與生態合作夥伴一起,依託海康威視AI開放平臺,為青島一家輪胎生產企業打造了一套「輪胎外觀質檢視覺合規行為識別系統」,讓AI成為檢測助手,幫助提升輪胎外觀檢測的質量和工作效率。

「輪胎生產入庫的最後一個環節,需要人工從各個方位對輪胎進行外觀檢查,以確認是否有異常情況,避免安全隱患。」海康威視青島分公司總經理李凱介紹,正常情況下,需要人分別站在輪胎下線口的左側、前面、右側分別檢測輪胎是否有異常,每個位置不少於5秒。

然而,該輪胎企業目前具備全鋼子午線輪胎超54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逾4000萬條、非公路輪胎6萬噸以上的年生產能力,每個檢查員平均每天需要檢查400-500條輪胎,工作量相當大。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檢測質量?針對這一業務場景,結合輪胎外觀檢測工作規範,海康威視與生態合作夥伴團隊依託「視頻+AI」技術,搭建了外觀質檢視覺合規行為識別系統。運行以來,系統已發現600餘條不合規行為,巡檢的質量保證資源投入大幅減少。據介紹,該企業還將繼續依託海康威視在視頻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的技術積累,進行深入合作,推動輪胎產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另一家頭部企業科大訊飛,則按行業、規模、主導產業等對全市495家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和歸類,深度了解行業痛點難點問題,現場對接項目需求,共梳理輪胎、鋼鐵、家電、汽車等44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與雙星、青鋼、山東礦機等15家企業達成大企業聯合創新合作意向,其中7家進入項目實質性技術評估和調研階段。

青島市工信局工業網際網路處處長周林介紹,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自成立以來,已協助青島市先後引進科大訊飛、商湯、曠視、達闥機器人、雲天勵飛等一批人工智慧頭部企業,落地科大訊飛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科大訊飛產業加速中心、青島芯谷高通中國歌爾聯合創新中心、歌爾國家級虛擬實境製造業創新中心、雲知聲·華通人工智慧融合創新實驗室等一批科創技術中心,建設華為(青島)智谷、騰訊5G智慧影視雲啟基地、百度智創基地、歌爾長光研究院等一批產業孵化園區,極大地增強了青島市在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的研發實力。

值得一提是,在2020年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項目中,經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秘書處協調,青島市龍頭企業聯合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成員單位申報項目共4個。其中,海爾會同科大訊飛、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申報建設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應用場景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國際客廳」。

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已經深度融入這座城市,更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未來,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還將充分利用青島市產業資源,深入挖掘並全面開放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依託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以工業網際網路為載體,融合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賦能各行業各領域,推動出臺涵蓋人才、資金、技術等一攬子政策,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集群,助力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

融合,是為了超越。

唯有超越,才有未來。

相關焦點

  • 工信部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洽談會暨2020山東(青島)人工智慧...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山東省發展人工智慧有關部署,青島市加速推進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全力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積極探索青島模式,努力率先走出一條應用帶動、智能賦能、融合創新的產業發展之路。
  • 5G、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都用上 國家郵政侷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原標題:5G、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都用上 國家郵政侷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 清華大學附屬醫院,將在青島「落戶」,總投資35億元,相當豪橫
    跟著橘子一起去看看窗外的風景吧~大家對於清華大學一定很熟悉,那麼對於清華大學的是否熟悉呢?它的醫學院有著很多的科研成就,培養了眾多專業的醫療人才。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清華大學跟青島之間展開的合作項目,讓青島的醫療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清華大學附屬醫院,將在青島「落戶」,總投資35億元,相當豪橫!
  • 人工智慧教育,青島要做「示範」
    未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孩子們也應該學會與人工智慧相處」……8月12日上午,以「AI聚智、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人工智慧教育聯盟大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金句頻出,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教育的未來發展。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慧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青島教育主動出擊,承擔重任,以「平臺思維」發起成立人工智慧教育聯盟,聚合資源,共同促進人工智慧教育的發展。這樣一場盛會自然引起諸多關注,線上線下超過5萬人次觀摩大會盛況。
  • 人工智慧在製造業中扮演什麼角色?
    關於工業人工智慧的五個神話餵養人工智慧巨獸人工智慧統治世界的巨大潛力,除了處理和從數據中獲取洞察力之外,人工智慧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工作,而且可以通過不斷地自我學習,在未來為未來更準確的決策提供信息。
  • 如果我們迎來的是《黑鏡》式的未來,將會是怎樣的?
    導語:如果我們迎來的是《黑鏡》式的未來,將會是怎樣的?《黑鏡》(Black Mirror)是一系列以尖端或未來科技為主軸的黑色故事,有如一幕幕的黑暗寓/預言;科技每每為劇中人物帶來壓迫、創傷,以至悲劇的下場。
  • 多方聯手,青島「領跑」人工智慧基礎教育
    與此同時,青島還著手建立人工智慧教育評估指標模型,開展人工智慧素養評估;創新課程考試機制,開展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推進人工智慧與信息技術考試融合創新;開展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申請人工智慧與原測試科目融合創新。
  • 馬雲說:「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
    馬雲去年在參加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了未來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這個觀點。馬雲認為,未來服務業和製造業是沒有區分的。服務業必須是製造業,製造業必須是服務業,純製造業的時代會越來越弱,未來人工智慧發展起來以後,對製造業就業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所有的服務業必須是製造業。製造業和服務業都不能只是純行業領域內的活動,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產品化的趨勢日益凸顯,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傳統製造和傳統服務的概念。
  • 埃森哲報告:製造業、農林漁業、批發和零售業將從人工智慧中獲益最多
    報告顯示,通過轉變工作方式以及開拓新的價值和增長源,人工智慧到2035年有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從6.3%提速至7.9%。我們稱其為「智能自動化」,以區別於傳統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第二,人工智慧對現有勞動力和實物資產將進行有力的補充和提升,提升員工能力,提高資本效率;第三,人工智慧的普及,將推動多行業的相關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開闢嶄新的經濟增長空間。基於人工智慧對中國經濟整體影響的模擬分析,並結合行業規模數據,埃森哲進一步解讀了人工智慧對中國15個行業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
  • 馬雲:所有製造業未來都是人工智慧機器人
    馬雲鼓勵和呼籲年輕人去做巨大、前途、進步的事情,只有這樣年輕人才會去。馬雲直言,特別欣賞年輕人放下架子去做快遞小哥。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只要有工作機會就會去幹。因為不管制造業還是快遞業,都能體會到其工作的意義。
  •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具有哪些特徵?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怎樣?
    智能化的生產系統離不開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將智能技術應用於管理,建立基於智能技術的全面管理體系,通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管理數據進行挖掘,可以更為準確地發現和尋找管理漏洞,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運行成本。 (5)服務智能化。服務智能化是製造業智能化的必然選擇。
  • 歐特克李邵建:技術跨界融合加快加深
    中國經濟導報訊記者王曉濤報導    在前不久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歐特克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李邵建在展望2019年行業趨勢時表示,今年伴隨著技術進步、新的數位化工具的採納及隨之而來的新方法,建築業、製造業和娛樂業將會進一步融合。
  • 青島西海岸新區先進位造業賦能攻堅戰「捷報...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14日訊 回顧2020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先進位造業賦能攻堅戰成績斐然......>AI+實體經濟產業加速中心會同人工智慧共同體企業徵集發布智慧工業、智慧辦公等5個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120餘個;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在全國車市低迷的大環境下逆勢而上,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實現歷史性突破,預計將達12萬輛;依託雄厚的產業基礎,西海岸新區吹響先進位造業賦能攻堅戰的號角,八大產業賦能攻堅專班果斷行動,建機制、摸家底、定目標、抓項目、解難題,全力推進19項攻堅任務
  • 報告:人工智慧在先進位造業領域應用潛力巨大
    來源:一財網當前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處於何種狀態?後疫情時代下智能產業有哪些發展路徑?近日,在2020第十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CIIS 2020)上,多位院士及業內專家共論疫後產業數智化轉型與企業融合AI創新的話題。
  • 人工智慧教育聯盟在青島成立
    8月12日,人工智慧教育聯盟在青島成立。據悉,該聯盟圍繞人工智慧和教育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需求,研究制定人工智慧教育有關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形成人工智慧教育綜合解決方案,並組織召開人工智慧教育主題論壇及專題研討會,舉辦人工智慧教育競賽,開展人工智慧教育素養測評等工作。
  • 中國教育的未來在哪裡?人工智慧和教育融合!
    2019年5月16日,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時強調,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優勢,加快發展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
  • 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多學科交叉融合推動人工智慧教育邁向新臺階
    2020年4月,由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組織編寫的&34;榮譽出品,《校長賦能人工智慧教育》是業界第一本介紹、詮釋我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及教育教學的時代讀物。它的推出,開闊了高校建設人工智慧專業的視野,堅定了高校申報人工智慧專業的信心和力量,增強了高校之間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的交流機會。現將書中收錄的120位校長治校思維和人工智慧教育觀點首次對外進行分享,以饗網友。
  • 雷鋒網公開課|先進位造業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提升產品品質?
    如今,大數據的興起、數位化技術轉型的逐漸成熟,讓人工智慧的應用和研究逐漸完善,未來,人工智慧技術將進一步融入到製造業的每一個流程中。發展先進位造業,深入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發展先進位造業的路徑和創新措施,對傳統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 數字文旅融合,讓山西的「詩和遠方」未來可期
    在此背景下,10月9日,一場以「智享文旅·數聚未來」為主題的「2019數字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大會(山西)」(簡稱「數字文旅大會」)在萬千矚目中盛大啟幕。作為一種新動能,文旅場景的數位化、可視化和智能化,必將是一種時代趨勢。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中國正在處於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階段,未來旅遊業的發展必將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企業就要尋找新動力,發現新市場,研發新產品。讓遊客從中獲得幸福感。
  • 青島中小學將全面開設人工智慧課!人工智慧教育聯盟大會在青舉行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8月12日上午,由青島市教育局主辦,以「AI聚智、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人工智慧教育聯盟大會在青島召開。會上還舉行了三組合作籤約儀式:人工智慧教育聯盟與南京師範大學,新教育研究院與青島二中和城陽區實驗中學,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膠東五市教育局分別就人工智慧課程綱要制定、素養測評實施、未來學校創建、共同打造人工智慧教育共同體等現場籤約。人工智慧教育創新應用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