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庫文選」時間旅行在萬有理論下可行嗎?

2020-12-16 參考消息

Can Time Travel Survive a Theory of Everything 時間旅行在萬有理論下可行嗎?

Tom Siegfried 湯姆·西格弗裡德

In many universes, typically those on TV shows or in movies, time travel is not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driving downtown in any major city during rush hour.

In real life, time travel isn't so easy. In fact, it's probably impossible, a fantasy more farfetched than visiting Alice's Wonderland, finding gold at the end of a rainbow or cleansing all the hate speech off of Facebook.

Yet time travel does not necessarily violate the laws of physics. In Einstein's theory of gravity — general relativity — space and time are merged as spacetime, which allow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pathways that could bend back to the past and loop back to the future. Such paths are known as closed timelike curves.

Nobody thinks that general relativity's time loops would be practical for time travel even if they are possible. For one thing, they might exist only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 the universe would have to be rotating, and not expanding — as the mathematician Kurt G del showed in the 1940s. But the universe is expanding, and probably isn't rotating, so that dampens the prospects for revisiting the Stone Age or acquiring a pet dinosaur.

Besides, even if such pathways did exist, building a ship to traverse them would cost more than all the DeLoreans (and all other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ever made. It would need a cruising speed of 140,000 miles per second. And with no place to stop for gas (or whatever), the fuel tank would have to be more than a trillion times the size of an oil tanker.

So for practical purposes, time travel's time has not yet arrived. But even if it's possible only in principle, the potential ramifications for the basic physics of the universe might make it worth the time to investigate it.

A first step would be to attempt to figure out exactly what the relevant laws of physics really are. Einstein's general relativity is great, but indubitably not the last word about the physics of the universe. After all, it coexists uneasily with quantum mechanics, which rules the subatomic world and presumably, since everything is made of subatomic stuff, the rest of the universe as well. Whether the quantum–general relativity combo truly permits time travel might depend on what the ultimate correct theory combining the two turns out to be.

Several candidate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merging general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into a unified theory. It's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these candidates would allow time travel in something like the way general relativity does, philosopher Christian Wüthrich of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 notes in a new paper.

It's possible, he says, that a theory that supersedes general relativity might still in some way include the equivalent of general relativity's timelike loops.

Even if time loops exist i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though, there's still no guarantee that they would be preserved in the emergent large-scale spacetime that would be relevant in real life. For that matter, Wüthrich points out, predicting the existence of time travel loops might be taken as evidence against the theory, considering the serious likelihood that time travel really isn't possible at all.

In any case, investigating whether quantum gravity theories retain general relativity's time travel loophole can illuminate many tough questions that must be answered to develop a successful theory and understand how it relates to general relativity. 「For this reason alone,」 Wüthrich writes, 「the question of time travel beyond general relativity is worth our while.」

在許多宇宙,通常是影視劇中的宇宙,時間旅行並不比尖峰時段在任何一個大城市的鬧市區開車困難多少。

在現實生活中,時間旅行沒那麼容易。事實上,它很可能無法辦到,是比到訪愛麗絲仙境、在彩虹盡頭發現黃金或者清除臉書網站上所有仇恨言論更遙不可及的幻想。

不過時間旅行未必違背物理學定律。根據愛因斯坦的萬有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空間和時間融合為時空,從而有可能形成可以折返至過去並回送到未來的路徑。這樣的通路被稱為閉合類時曲線。

即便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閉環可能存在,也不會有人認為它們對時間旅行具有實用性。首先,正如數學家庫爾特·哥德爾在20世紀40年代所證明的,它們可能只在特定情況下存在——宇宙必須在旋轉並且不膨脹。但是宇宙正在膨脹,而且很可能並沒有在旋轉,這讓重訪石器時代或者得到一隻寵物恐龍的前景變得暗淡。

再說,即便真有這樣的路徑,建造一艘飛船來穿越它們所需的費用要高於過去製造出來的所有德羅寧汽車(以及其他所有交通工具)的成本之和(德羅寧汽車因出現在美國科幻電影《回到未來》中而聞名——譯者注)。它需要達到每秒14萬英裡的巡航速度。而且由於沒有地方讓它停下來加油(或添加其他什麼燃料),燃料箱的體積必須是油輪大小的一萬億倍以上。

因此,實際上,時間旅行的時機尚未到來。但就算它只是原則上有實現的可能,它對宇宙基礎物理學的潛在影響或許值得為此投入時間去研究。

第一步是嘗試弄清相關物理學定律到底是什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很偉大,但很顯然並非有關宇宙物理學的定論。畢竟,它與量子力學難以和諧共存,後者定義了亞原子世界的規則,而且由於一切都是由亞原子構成,量子力學可能也定義著宇宙其他組成部分的規則。量子-廣義相對論的結合體是否真的允許時間旅行存在也許取決於結合了兩者的終極正確理論是什麼樣。

為了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合併為一套統一的理論,多種候選理論已出現。日內瓦大學哲學家克裡斯蒂安·武特裡希在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這些候選理論能否像廣義相對論所允許的那樣,讓時間旅行在某種環境下得以存在,這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他說,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替代廣義相對論的理論可能仍在某種程度上包含與廣義相對論的類時閉環相當的東西。

不過,即便時間閉環存在於基礎理論中,還是無法保證它們會在對於現實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的演生大規模時空中保存下來。而且,武特裡希指出,考慮到時間旅行確實根本無法辦到的可能性很大,預測時間旅行閉環的存在可能被當做反駁這一理論的證據。

不管怎樣,對量子引力理論是否保留了廣義相對論在時間旅行方面的漏洞加以研究可以揭示許多棘手問題,只有解答了這些問題,才能形成一套成功的理論並理解該理論與廣義相對論之間的關係。武特裡希寫道:「僅憑這一點,超越了廣義相對論的時間旅行問題就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研究。」(李鳳芹譯自英國科學新聞網站9月20日文章)

相關焦點

  • 【媒庫文選】一記臭不可聞的猛撲
    它最早收錄在莎士比亞的戲劇《麥克白》中,麥克德夫在得知妻子兒女被殘暴的國王殘忍殺害時用了這個說法:「我可愛的寶貝們都死了嗎?你說他們全都沒有倖免嗎?啊!地獄裡的惡鳥,全都沒有倖免?什麼!我所有可愛的小雞雛和他們的母親,一記兇狠的猛撲就全沒了嗎?」「Fell」是一個古語,意思是「兇猛的」或「致命的」,只在這個短語和「felon(重罪犯)」一詞當中還保留著這個意思。
  • 【媒庫文選】帕裡斯要讀成巴黎嗎?(二)
    The American media's pronounced struggle with foreign languages「帕裡斯要讀成巴黎嗎?」——美國媒體糾結於外語詞的發音Tyler J.(中·塗頎譯自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12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帕裡斯要讀成巴黎嗎(一)
  • 「明哲老師」與「明哲文選」(附活動預告)
    因此,《明哲文選》得以雙融中西兩方企業管理與文化的優勢,並從哲學理念、系統化知識、經驗與案例以及應用性工具等四個層面,進行詳細的剖析和整合。中國改革開放經過40多年的快速成長,面對劇變的時代,目前正處於一個關鍵的節點和契機,我們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中西文化衝擊、以及科技劇變、全球動蕩的時代,《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正是最好的寫照。
  • 【媒庫文選】乞題(以假定作為論據來辯論)
    如果一個短語因反覆以某種方式被運用而獲得了一種新的含義,能說我們是在錯誤地使用它嗎?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下·李鳳芹譯自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0月18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一記臭不可聞的猛撲
  • 【媒庫文選】帕裡斯要讀成巴黎嗎(一)
    在收聽廣播時,不說西語的人可能需要點時間才能明白「智雷」指的是一個國家。聯合國智利代表團的希梅娜·阿利亞加說:「這是不正確的:辣椒是食品,辣椒的拼寫是chili(英語中辣椒與智利發音相同——譯者注)。讀對了的話聽起來要高深一些。」她解釋說,改成「智雷」這個讀音是2010年廣受輿論關注的智利礦難不經意間造成的,那次礦難最近還被拍成了有爭議的英語電影《33名礦工》。
  • 【媒庫文選】政治人物剽竊簡史
    是因為我的祖輩們笨嗎?難道真的有人認為他們之所以沒有得到我們所得到的是因為他們缺乏天賦、力量、耐力或決心?當然不是。是因為他們缺乏可以立足的平臺。」拜登在同年9月發表的演講是:「為什麼喬·拜登是他家族中第一個上大學的成員?為什麼我的妻子……是她家族中第一個上大學的成員?是因為我們的父母不夠聰明嗎?……是因為他們工作不夠勤奮嗎?是因為他們缺乏可以立足的平臺。」
  • 【媒庫文選】男性能如何在STEM領域幫助女性
    下一頁:【媒庫文選】失業具有傳染性
  • 【媒庫文選】美式英語缺失「U」的來龍去脈
    (劉白雲譯自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17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帕裡斯要讀成巴黎嗎?(三)
  • 【媒庫文選】誘人麵條風靡寮國
    (李鳳芹譯自美國「智謀者」網站5月31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育兒下一難題:如何與技術產品對話
  • 【媒庫文選】閱讀的必要性
    (李鳳芹譯自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25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你的姓名源於何處?
  • 【媒庫文選】答題試牛津,你的聰明夠不夠?
    法律如果在雙黃線上停車受到的處罰是死刑,因此沒有人這樣做了,那麼這會是一項公正有效的法律嗎?聖安妮學院的面試官莉奧拉·拉扎勒斯解釋說:「能區別『公正』和『有效』的考生是最出色的。一旦確定了這個區別,問題就不同了。公正的法律未必有效,反之亦然。量刑是否得當涉及法律的公正性。
  • 【媒庫文選】機器人恐慌言過其實
    (劉白雲譯自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17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誰在網際網路大戰中落敗?
  • 【媒庫文選】矽谷初創公司術語字典問世
    (李鳳芹譯自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14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為何能找到更有魅力的另一半
  • 【媒庫文選】宇宙是平的——接下來呢?
    還有任何其他值得玩味的東西嗎?First, we need to define what we mean by flat. The screen you're reading this on is obviously flat (I hope), and you know that the Earth is curved (I hope).
  • 【媒庫文選】網際網路如何改變答讀者問專欄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答讀者問專欄的典型模式是這樣的:給報紙寫信,然後等著一個權威人物回答你的提問。通常所有專欄都有同樣一種等級觀念——這裡是一個知名人物,幫助人們遵從某種關於美好生活的理念。Today, the advice-column field feels both more populated and more intimate.
  • 【媒庫文選】社交媒體讓詞語變短
    (劉曉燕譯自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3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乞題(以假定作為論據來辯論)
  • 想成功從設立「目標」做起!分析可行方法與障礙讓時間管理系統化
    有目標,時間管理才有系統意義因為時間是固定的,每段歷程能投注心力的事有限,過程中必須做出各式各樣的取捨,從琳琅滿目的選擇中挑出幾個核心項目完成。這時如果前方沒有可供參照的目標,你挑選的標準,會是什麼?目標愈明確,時間管理就愈有系統意義。列出達成目標的可行方法與障礙你的目標是什麼?設下目標其實很簡單,難的往往在於實踐過程。因此,在規劃的同時也能先逐項列出達成目標的方式與需求,這過程有點類似把「一大項目」拆解成「數個細項」,當你依序完成細項,也就代表離目標的達成愈來愈近。
  • M理論,是能夠解釋一切的「萬有理論」嗎?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夢想著能發展出可解釋一切的「萬有理論」。然而,要想成為萬有理論並非一件易事。目前,弦理論,或者說將弦理論的五個版本統一起來的M理論,成為「萬有理論」的主要候選者。在缺乏實驗性證據的情況下,為何M理論會優先於其他理論?
  • 【媒庫文選】影視劇裡的黑暗主題為何如此之多?
    (葛雪蕾譯自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6月30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取得政治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 蕭統編纂《昭明文選》目的是什麼?
    但是到了六朝,產生了新的文章劃分方式,即分成「文」和「筆」。從形式上看,「文」是韻文,「筆」指的是散文。重視聲音、講究音韻的是「文」,其他的則是「筆」。然而這樣的劃分後來被進一步擴大、延伸來理解。過去人們所習慣、所認知的文章,現在都被歸入價值較低的「筆」的範圍裡,而「文」則是層次較高,一種有意識地去追求、琢磨、雕砌出來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