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新聞定製化發展的機遇和瓶頸——以「今日頭條」手機...

2021-01-08 人民網

摘要:定製化是企業為更好吸引受眾眼球、滿足受眾需求而為顧客量身定做的產品營銷手段,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媒體行業的關注。如何準確掌握受眾的閱讀興趣與需求也日益成為媒體行業發展關鍵。在手機客戶端蓬勃發展的大數據時代,以「你關心的才是頭條」為口號的「今日頭條」正是憑藉著新聞定製化服務和對受眾心理訴求的全方位挖掘成功突圍,佔領了手機新聞客戶端榜首,但其背後存在的偽個性化、信息繭房效應突出等問題仍然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本文在此基礎上,簡單梳理了國內外新聞定製服務的歷史發展概況,並對「今日頭條」新聞運營發展模式進行深入剖析,提出合理化建議,也希望藉此機會為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模式提供新的方向與思路。

關鍵詞:今日頭條、新聞定製化、用戶需求、新聞聚合、信息繭房

一、新聞定製服務的發展歷史概況

(一)發展歷程

定製化服務的現象在現代化生活中總是頻頻上演:在京東網站上購買圖書,馬上就會有一連串的「猜你喜歡」出現;瀏覽多次訪問的視頻網站,頁面會自動為你呈現眾多風格相似的視頻連結;就連淘寶也會最先提前預測你要買的物品……可以說定製化是新媒介使用的一種趨勢,越來越受到包括新聞行業在內的眾多行業關注。

新聞定製服務是媒介對新聞原創內容進行加工、包裝和銷售的增值服務,同時也是傳統媒體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為受眾提供個性化新聞服務的嘗試。 它將新聞的價值與個人的興趣與個性化相結合,以期為讀者提供方便,獲得更多用戶關注,賺取更多利潤。

1. 國外媒體定製化服務發展

國外媒體率先在新聞定製服務方面進行了嘗試,其發展程度較國內而言更加成熟。《紐約時報》在網站中設立了「MyAlerts(我的跟蹤)」欄目,設立有經濟、教育、科學、娛樂、等主題,讀者可以事先限定閱讀範圍,並能在隨後的每天收到相關範圍的新聞信息;美國《時代》周刊曾嘗試推出過雜誌定製服務,根據讀者閱讀興趣生成「我的雜誌」;《泰晤士報》為顧客制定專版新聞內容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華爾街日報》《丹佛郵報》《聖何塞水星報》等報紙也將紛紛推出個性化新聞定製服務,在此過程中,用戶需要註冊自己的個人信息如性別、年齡、職業、學歷等,報紙為受眾提供「我的報紙」的同時也根據受眾的註冊信息附送這一年齡段、這一職業、這一學歷水平的實用信息,更好地服務於消費者。

除此以外,《紐約時報》在2014年開始進一步推出了NYTNOW,NYT Opinion,NYT VR等一系列APP進行新嘗試,試圖在信息疲勞背景下進一步打造定製化新聞產品。如在NYTNOW的時報精選(Our Picks)板塊中,為用戶提供編輯精選的其他新聞網站的優質新聞內容,既有如《衛報》、BBC新聞等傳統權威媒體,同時也涵蓋了諸多社交網站、新媒體網站中的信息,如facebook和twitter等。同時NYTNOW將各類新聞匯總分類後進行篩選、過濾、編寫摘要,預先獲取用戶偏好,對用戶感興趣的新聞內容會及時呈現。按照時間點提供性質不同的閱讀內容和服務形式,與社交軟體相結合增加分享存檔功能也是NYTNOW的特色之一。NYT Option為用戶設立了「個人閱讀名單」,允許他們拷貝和存儲資金及感興趣的評論和專欄內容,另外還設有追蹤功能,方便用戶關注自己喜愛的專欄作家,並在有更新時第一時間提醒用戶,以最快的速度獲取一手資訊。

2. 國內媒體定製化嘗試初探

國內媒體直到2005年起才開始進行新聞定製服務的最初探索,起步較晚。在我國諸多媒體中,成都日報報業集團在國內率先推出Digjoy聚合傳媒,成為我國第一個網絡多媒體出版平臺,並著力打造全國首張網絡多媒體報紙——「Digjoy」報。所有進入Digjoy的受眾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製作網絡報紙和書籍,並可免費下載閱讀這些自製書刊。2006年,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推出我國第一份實用性可攜式電子報紙——寧波播報 ,這開啟了我國以便攜電子閱讀器為載體定製「我的報紙」的先河。

隨著近年來手機新聞客戶端用戶的增長,傳統媒體開始向新媒體轉化並積極開發新媒體平臺,以科技技術為支撐的我國新聞定製化服務開始出現,如今日頭條、鮮果、zaker等新聞聚合類APP利用用戶數據來挖掘用戶的行為動態,以用戶興趣為基礎為用戶推薦新聞資訊。從以上的介紹來看,國內外新聞定製服務的基本模式為:個體使用者由於具有使用需求登錄指定媒體網站,在網站內的布局和板塊引導下選取自己想要閱讀的一個或多個主題,網站隨即按照受眾的選擇組合排列成相關新聞,將其編排製成一份個人化的紙質報刊或電子報紙,定期發送給讀者閱讀。

(二)當前新聞定製化發展背景

當前新聞定製化的發展依賴於科技、人才、網絡等多種因素的結合,雖然人們很早便開始對數據進行挖掘和使用,但是對社交數據的挖掘和使用卻是近些年隨著網絡技術特別是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才興起的課題。首先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新聞定製化提供了動力也提供了條件。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將大數據定義為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資料庫軟體工具能力範圍的數據集合。 在大數據時代環境下,我們被眾多碎片化信息圍困,人們不願意花費時間閱讀更多的無關信息,但是同時篩選符合自己的信息變得越來越困難。

美國馬裡蘭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羅納德?雅羅認為:「現在的讀者沒有時間和意願去閱讀一篇長文章了。他們與那些基於專業興趣而去主動尋找搜索新聞故事的新聞搜索者是不同的,也和那些對感興趣的話題有更加深入閱讀祈求的讀者不同,無論屬於哪一類讀者,他們都想要了解世界正在發生著什麼。因此,快速閱讀這種瀏覽式的新聞更適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讀者。」這就為新聞定製服務的發展提供了理由和更大的機遇。

現如今大數據已經涵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數據時代下的受眾渾身上下負載了各種數據,一次按鍵、一次操作就可以顯示出用戶的行為動態,帶有絕對個人特徵的信息就會被收集到雲端成為個人數據,利用高科技手段就可以準確抓取這些數據並對其進行有效判斷,這為新聞定製化帶來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同時網際網路的迅速擴張和移動新聞客戶端的新聞傳播模式出現也為新聞定製化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據統計截止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了54.3%。 

同時,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四次全民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達到了79.9%,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26分鐘,可見人們對手機閱讀的依賴越來越強。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TalkingData於2016年1月發布的《2015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到12.8億,其中新聞資訊領域行業用戶規模達到9億,移動端滲透率達到70.3%,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移動新聞資訊客戶端已然成為滿足普通用戶信息需求的移動網際網路主要入口和平臺。我國的眾多新聞客戶端目前都有很嚴重的同質化現象,伴隨著客戶端之間日益激烈的角逐和競爭,企業找準市場地位,準確把握受眾需要,實現個性化服務變得尤為重要。

二、「今日頭條」的個性化新聞運營發展模式

(一)今日頭條近年來發展概況

近年來我國傳統紙媒向新興媒體過渡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延伸產品,即開發移動新聞客戶端。如果以主題和功能為劃分標準,我國目前的移動新聞客戶端可主要分為以下三類:首先是依託門戶網站建立的新聞客戶端,主要以騰訊新聞、搜狐新聞、新浪新聞、網易新聞為主導;其次是傳統媒體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推出的客戶端產品,更換原有的新聞表現形式,將傳統媒體的內容搬到了新聞客戶端上,如人民日報、人民網等新聞客戶端;最後是基於用戶興趣,沒有獨立採編採編,只能轉載的聚合類移動新聞客戶端,以今日頭條、鮮果、zaker為代表。在諸多新聞客戶端中,騰訊視頻、搜狐新聞、今日頭條、網易新聞和鳳凰新聞在移動新聞客戶端中排行前五,其中今日頭條客戶端以較高的單日訪問時長在眾多移動新聞客戶端中同樣拔得頭籌。

2012年3月,今日頭條創建,同年8月其第一個版本發布,採用了短短幾年時間,今日頭條客戶端就成為了移動客戶端的龍頭產品之一。TalkingData發布的《2016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報告》展現除了不同類型的新聞應用在2016年應用市場的下載和覆蓋情況,其中今日頭條以14.85%的覆蓋率在使用市場中領跑(如下圖所示:)

在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在2016年內的新聞客戶端領域,僅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兩家用戶覆蓋率超過10%。高覆蓋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強的活躍度,根據艾媒資訊數據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優勢明顯,騰訊新聞以41.0%的活躍用戶佔比領跑中國手機新聞客戶端市場,而今日頭條則以34.8%緊隨其後。

「今日頭條」能在眾多新聞客戶端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基於個性化定製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今日頭條開創了一種個性化信息推薦模式:即基於對用戶社交數據的挖掘來建立用戶的興趣圖譜,並運用獨特的算法和個性化推薦引擎技術,實現對個體用戶的個性化信息推薦。美國知名媒體家比爾?科瓦奇和湯姆?羅森斯蒂爾在《真相》中曾說過,未來新聞消費者對消費的需求將集中於八個主要功能:鑑定者、釋義者、調查者、見證者、賦權者、聰明的聚合者、論壇組織者以及新聞榜樣。而今日頭條就是這裡所說的聰明的聚合者。與其他新聞客戶端相比,今日頭條更多的僱傭技術人員,不採用傳統新聞網站編輯二次選擇和加工為主的模式,而是運用網絡技術抓取用戶的興趣和喜愛點,把選擇權交給用戶讓他們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今日頭條的團隊中有60%的員工都是產品技術人員,和他們合作的傳統媒體、門戶網站以及自媒體都是今日頭條的內容提供者。今日頭條客戶端創新整合信息渠道、開展興趣預設、關注用戶體驗的大膽嘗試使其在競爭激烈的新聞客戶端市場中脫穎而出,並且成為每天活躍用戶高達兩千多萬,短期內比例以迅猛方式不斷上升的行業領軍者。

(責編:溫靜、趙光霞)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推廣平臺優勢解讀
    今日頭條作為一款個性化資訊推薦引擎產品,天然擁有傳播的優勢,這使得通過今日頭條推廣能夠精準實現廣告投放千人千面,精細化指向目標用戶群體,成為各大品牌進行網際網路營銷推廣的重要渠道之一。 從2012年至今,今日頭條及其公司在不斷的升級發展與智能革新下,憑藉多款產品引領行業賽道,積累了豐富的內容形態,也形成了強大的數據能力。
  • 中國新聞App最新排名:騰訊新聞與今日頭條的一哥之爭
    獵豹全球智庫聯合獵豹移動大數據平臺Libra,以Libra 2016年9月26日-10月2日期間數據為參考,結合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數據,以中國、美國、日本、印度、歐洲為重點研究對象,隆重推出《全球新聞App發展與趨勢》系列報告,將從本周二起連續四期推出,分別為:周二中國,周三美國,周四歐洲,周五日本和印度。
  • 今日頭條新聞官方下載
    超好玩app今日頭條新聞官方下載強勢來襲,帶給你前所未有的軟體體驗。 今日頭條是一款新聞資訊閱讀軟體,基於機器學習的個性化資訊推薦引擎,今日頭條極速版5秒算出你的興趣,每日1000多位工程師精心優化算法,只為每一次推薦都更加精準,讓閱讀更加有用高效。
  • 經濟學人:中國新聞APP今日頭條上了新聞頭條
    這款聲稱能夠在24小時內理解用戶偏好的手機APP取得了驚人成功。8月有傳言稱中國在線搜尋引擎百度將收購新聞聚合平臺今日頭條。頭條作出了譏諷的回應稱,傳言把買家和賣家弄反了。頭條的這種驕傲是有根據的。自2012年成立以來,今日頭條的增長速度驚人。
  • 今日頭條算法構架師:「今日頭條」這名字是怎麼用數據取出來的?
    演講人|曹歡歡(今日頭條算法構架師,國內對推薦產品理解最深刻的算法工程師之一)從我們今日頭條一路走來的歷程來看,成功離不開數據思維。為什麼產品的數據思維如此重要?創業就是一場賽跑,先進的方法和理念就像是跑鞋,如果跑鞋比對手好,勝出的機率會更大。
  • 2017上半年新聞客戶端市場分析:騰訊、今日頭條下載量領頭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移動新聞客戶端市場面對如此困境,也積極尋求突破,內容由綜合開始向垂直領域深挖,同時開始探索短視頻等新興了內容形式。速途研究院長期關注國內新聞客戶端市場,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整理以及用戶調研,觀察國內新聞客戶端市場發展態勢。
  • 基於人民日報客戶端的手機新聞客戶端的發展研究和發展策略探析
    網絡和數位技術裂變式發展,帶來媒體格局的深刻調整和輿論生態的重大變化,新興媒體發展之快、覆蓋之廣超乎想像,對傳統媒體帶來很大衝擊,新興媒體話題設置、影響輿論的能力日漸增強。     從移動網際網路大環境的發展、為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飛躍的空間;而傳統媒體的轉型和新老媒體的融合,則為手機客戶端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 從產品體驗和問題建議淺談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向來因算法被詬病的低俗內容問題勢必會成為留存用戶的一大挑戰。c.資訊內容形式變化分析隨著時代的演變,標題黨的時代即將結束,專業化、精品化內容將成為主流,34.5%用戶通過聚合類資訊APP獲取新聞內容,內容是否更新快成為選擇APP的關鍵因素。今日頭條憑藉西瓜視頻、抖音短視頻、火山小視頻佔據的優勢凸顯,推薦算法為用戶推薦的上癮內容使得其具有較好的粘性和較高的留存。
  • COHESION目林×今日頭條,聯合辦公迎來大客戶定製化服務
    「——來源於仲量聯行發布《發現機遇:亞太地區靈活辦公》研究報告這就意味著,日益增長的企業需求必然加劇聯合辦公品牌之間的競爭,想要存活並突圍而出,只有在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讓品牌的差異化更明顯、服務更多元、運營更精細化。
  • 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天天快報4款APP被下架
    手機截屏圖片來源:新京報  4月9日,幾位應用分發渠道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已經接到主管部門的要求,在當天15:00之前下架四款新聞資訊類應用。這四款應用分別是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從4月9日15:00起,「今日頭條」將被暫停下載服務3個星期,「鳳凰新聞」暫停下載2個星期,「網易新聞」暫停下載一個星期,「天天快報」暫停下載3天。
  • 國內新聞類APP排行榜出爐:今日頭條超載騰訊新聞
    資訊聚合時代,網民閱讀新聞的習慣已經從之前的網頁端逐步轉向了手機APP,尤其青睞個性化推薦。2016年開始,新聞類的APP競爭愈發激烈。今日,獵豹全球智庫發布了安卓端2016年1月新聞類APP排行榜,一起來看看,和你心中的新聞APP排名是否一樣呢?
  • 定製閱讀讓隱私被大數據看了 閱讀世界將如何被重構
    原標題:定製閱讀 隱私被大數據看了  面對信息爆炸,誰抓住了用戶的時間誰就抓住了未來。在「內容分發」時代,新聞客戶端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向用戶進行內容推薦和資訊定製,日趨成為各家產品爭奪用戶的殺手鐧。
  • 獵豹全球智庫發布新聞App排行榜 今日頭條穩居第一
    根據獵豹全球智庫之前發布的數據,自2015年10月今日頭條超過騰訊新聞成為市場份額第一的新聞App開始,整個市場格局已經趨於穩定:今日頭條居首,騰訊新聞第二,兩家已與其他新聞App拉開差距。今日頭條活躍滲透率超騰訊新聞與天天快報之和相比於其它國家市場的高度壟斷化,中國市場呈現出「兩超,雙強,四個集團」的市場景象。「兩超」指的是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組成的第一陣營,這兩大豪強的一哥之爭從未間斷,也無人能超越。
  • 極光: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是用戶最常使用的三大資訊平臺
    目前,資訊行業已發展出新資訊以及泛資訊兩大類型的平臺,二者的區別主要呈現在資訊內容分發能力上:新資訊平臺以資訊內容分發為產品核心能力,通過自訂閱、人工篩選或智能技術推送等手段實現個性化資訊分發,以今日頭條、百度APP和騰訊新聞為代表;泛資訊平臺則是以資訊內容分發作為產品從屬能力,如手機瀏覽器和社交平臺等產品。
  • 普適高效,今日頭條引領營銷變革新時代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持續深入的發展,商業生態重心逐漸從線下切換到線上,以新渠道、新流量、新人群為主的形式正在改變市場布局。面對每天接受著海量資訊的用戶群體,品牌和廣告主該如何快速準確地吸引他們有限的注意力?
  • 今日頭條是什麼?今日頭條怎麼做?
    今天具體講解四大自媒體平臺之一——頭條號。首先我們打開瀏覽器:輸入 今日頭條,點擊:搜索然後進入,可看到如下圖片:由圖片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平臺可以根據每個用戶的興趣、位置等多個維度進行個性化推薦,推薦內容不僅包括狹義上的新聞,還包括科技、娛樂、汽車、財經『、遊戲、等資訊。
  • 淺析今日頭條產品矩陣
    相信不少人都會回答:「今日頭條是個性化推薦新聞的客戶端。」自2012年8月上線以來,用戶像自來水一樣源源不斷,一躍成為國民應用,小BAT之一,成為最能佔領GDT(國民總時間)的應用之一。這些年,今日頭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推出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新產品,不僅僅是之前的那個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了。
  • 齊魯網攜手今日頭條 借力大數據聚焦全國「兩會」熱點
    齊魯網與今日頭條聯合推出的數據控「兩會」特刊在兩會期間將每天推出一期(網頁截圖)   齊魯網3月4日訊 伴隨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為了更好地發揮新媒體優勢,做好全國「兩會」宣傳報導,方便網友全面直觀了解「兩會」動態,齊魯網與今日頭條聯合推出《數據控》兩會特刊,借力大數據平臺,基於精準的數據分析,聚焦「兩會」熱點話題和熱門人物。全國「兩會」期間,《數據控》兩會特刊將每天推出一期,並在齊魯網首頁全國「兩會」報導專區集中推薦。
  • 大數據時代之下,企業統計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到來,企業統計在大數據時代需要把握時代的機遇,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相關數據進行有力的分析,使得統計工作有效的應對的大數據時代的挑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行業都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 今日頭條收購「Faceu激萌」 「90後CEO」賣萌賣出大生意
    其同時表示,激萌和臉萌兩個產品的成長軌跡是不一樣的,臉萌更像一個遊戲,用戶不用露臉,而激萌的使用門檻更高,它需要用戶把臉露出來。2017年10月,郭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激萌累計下載用戶超過2.5億,其中75%女性用戶,通過QQ帳號登錄的用戶中00 後(小初高)佔比超70%。根據極光大數據的報告,激萌的市場滲透率排在美圖秀秀和美顏相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