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發推特曝父親手術併發症過世 參加過韓戰美國海軍大兵

2020-12-11 排頭國際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推特曝父親手術併發症過世 參加過韓戰美國海軍大兵

▲國務卿蓬佩奧和父親韋恩·蓬佩奧合影。

頻頻指責新冠肺炎病毒是從中國實驗室洩露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引發中國網民的關注,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不斷表明「病毒是中國實驗室外洩的」,被中國要求拿出證據後,蓬佩奧終於在6日改口,「美國並不確定新冠病毒的起源」,但他也不打算更改說法。

日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推特發文透露自己的父親過世,89歲,並介紹了他父親是曾經參加過韓戰的美國軍人的來歷及個性。他並未提及父親生前患何種疾病,也未證實是否感染新冠肺炎,而蓬佩奧的推特貼文很快引來近6.6萬人點讚,8100條留言。包括很多他在政治上惹出的爭論及風波評論。

蓬佩奧於美東時間5日晚間在推特私人帳號上發布推文,「上個星期四,我父親韋恩·蓬佩奧(Wayne Pompeo),在加州橘郡因手術併發症於89歲過世。」

蓬佩奧說他的父親韋恩·蓬佩奧是個驕傲的義大利裔美國人,一名參加過韓戰的海軍退伍老兵,回到美國後,在同一間公司任職將近50年的時間。託工作的福,韋恩·蓬佩奧在一場企業向企業推銷的電話行銷中,不只把飛機零件賣給一位女子,還讓她答應了他的求婚。那女子就是後來蓬佩奧的母親。

蓬佩奧說他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父親載著一家人橫跨美國到堪薩斯,去探視母親的家族,「他在我們的棒球和籃球隊上擔任教練。他喜愛網球、路易斯·普裡馬(Louis Prima,歌手)、橋梁、政治、閱讀和一塊好吃的牛排。」他說父親教會了他如何投出曲線球,並且在其他方面都要全力以赴。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韓戰:美國大兵吃什麼?烘烤麵包是最愛
    1950年6月25日,歷時三年的韓戰爆發。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在朝鮮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韓戰中,美軍擁有一套系統的後勤保障系統,很好地保障了美國大兵的胃。美軍的野戰夥食一共分為四種:A、B、C、D 和 k 種類野戰戰場夥食供給,其中K種一開始是給美國空降兵專門的夥食包。 這裡,美國總統艾森豪食用的是A餐。即用新鮮食材在廚房加工成的熱餐。這是B餐,由營級食堂提供,主要為需要第二次加工的半成品。這位朝鮮小朋友看得很羨慕的就是美國大兵很嫌棄的C餐。大部分美國大兵食用C餐。
  • 叛逃朝鮮的美國大兵都經歷了什麼?40年後在日本賣餅乾
    上世紀50年代,在朝鮮半島上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1953年,隨著韓戰的和平停火,三八線附近誕生了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戰爭結束後,美國軍隊依然派軍隊駐紮在三八線附近,1965年1月的一個寒冬深夜,一位喝醉酒的美國大兵翻越三八線,大難不死的越過雷區,叛逃到了三八線以北的朝鮮,那麼這位叛逃朝鮮的美國大兵都經歷了什麼?40年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 韓戰:有多少韓國平民遭美國大兵屠殺,這就是美國自詡的民主
    於是,在日本虎趕走了以後,又進來了美國狼,麥克阿瑟率領的美國佔領軍為了使自己在朝鮮南方的地位合法化,將朝鮮變成自己的附庸,開始極力扶植朝鮮南方的右翼分子,大肆鎮壓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走出來英勇的民族主義者們。
  • 美國大兵變節投靠朝鮮 其子接受採訪稱將保衛祖國
    1962年,一位美國大兵投靠了朝鮮。 幾十年後,他的兒子成為了朝鮮的驕傲。 韓戰後,美國大兵詹姆斯·約瑟夫·德雷斯諾克留在了韓國,成為了美軍在韓國駐軍的一員。1962年,他投奔朝鮮。 德雷斯諾克在朝鮮育有三子,泰德、小詹姆斯和託尼。他們生在朝鮮長在朝鮮,說著一口流利的朝鮮語,胸前別著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紅色像章。
  • 韓戰給美國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戰爭電影從來不敢涉足朝鮮
    眾所周知,美國的戰爭電影一向拍的十分出色,而美國人也熱衷於戰爭電影,許多優秀的戰爭題材片《拯救大兵瑞恩》、《決戰中途島》、《血戰鋼鋸嶺》等等,不但反映出了美軍作戰能力的強大,也在電影中透露著作為勝利者的驕傲的姿態。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第一,韓戰的起因 在我們的歷史記載中,韓戰講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志願軍馳援朝鮮,將美國軍隊趕出三八線,成功避免了美國對我國的侵略,保衛了祖國。實際上僅僅只是我國抗美援朝戰爭,但是對於韓戰的詳細起因並沒有太多介紹。
  • 韓戰:紐西蘭軍輔助部隊難逃傷亡
    韓戰成為了紐西蘭自「二戰」結束後首次參與的區域性戰爭,與以往不同的是,不再是對英國的「效忠」參加韓戰,而是追隨美國,韓戰加劇了亞太地區的冷戰形勢,但也緊密了紐西蘭與美國的防務合作。1945年日軍投降後,朝鮮半島問題成為了國際社會的重點關注事件。
  • 美國人如何評價韓戰:只有傻瓜才選擇中國作對手
    熱播電視劇《三八線》劇照今年6月25日是韓戰爆發66周年;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66周年。在66年後回過頭來看這場戰爭,結論應該更加客觀、公正。如果蘇聯侵略墨西哥,那麼美國在5分鐘之內就會決定派軍隊去的。」在韓戰歷史研究領域很有影響的美國學者艾倫·懷廷在《中國跨過鴨綠江:決定介入韓戰》一書中認為,中國領導人在韓戰前夕正專注於解決壓倒一切的國內問題,而中國的介入是由於中國安全受到現實威脅的結果。美國學者喬納森·波拉克通過對披露的新材料的研究認為,中國參加韓戰是受形勢支配的。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七十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唱著這首激昂的戰鬥歌曲,參加了影響至今的抗美援朝戰爭。 今年我國高調紀念抗美援朝戰爭爆發70周年,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我們在某些當年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們的精氣神正在回歸!
  • 中國人的軍號聲此起彼伏,這種「心理戰」讓美國大兵心神不寧!
    那麼當1950年韓戰爆發時,在中、美之間首次交手的雲山戰役期間,一項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美國大兵到底遭遇了怎樣的「心理戰」呢?然而也正是在同一天我志願軍第13兵團的先頭部隊38軍,也在這天晚上趁著夜色開始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伺機待伏。到了11月1日時中、美首戰終於在離鴨綠江僅60英裡的雲山鎮打響,我第39軍開始趁著夜幕降臨,首先攻擊由美國精銳部隊騎兵一師第八團駐守的雲山鎮。
  • 韓戰:菲律賓軍蚍蜉撼樹 以卵擊石
    1950年10月,菲律賓派遣1個由1143人組成的步兵第10營參加「聯合國軍」,1953年7月補充兵員到1496人,而菲律賓總兵力僅有3.4萬多人,其出兵人數佔總兵力的4.4%,菲律賓先後參加韓戰的輪換兵力達7420多人。
  • 蘇聯曾公布一批檔案,內容重塑歷史,學者:難怪中國參加韓戰
    抗美援朝是共和國立國之戰,然而關於這場戰爭的起因卻眾說紛紜。一些觀點認為,中國之所以參加韓戰,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不忍心看見自己的鄰國兄弟被美國人欺負,抱著國際和平主義使者的情懷跨過鴨綠江,與人民軍並肩作戰。這種情懷並非沒有,但將一場戰爭歸因於這種情懷,實在不妥。
  • 韓戰因何發生,我國為何會出兵?志願軍240萬,美國呢?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因為韓戰的爆發而發生的。中美兩國在這場戰爭當中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場二戰以後至今都影響深遠的戰爭,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戰爭的經過又是如何?從1948年開始,雙方在三八線地區就摩擦不斷,戰爭終于于1950年6月25日爆發。根據美國方面的史料記載,在戰前美國人所召開的會議上,杜魯門一直在強調三八線的重要性,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阻止朝鮮人民軍打過三八線。在他看來,這是俄國人在利用朝鮮人民軍得到朝鮮半島,蘇聯人在賭,美國人會害怕直接出兵引起另一場世界大戰,而不進行對韓國方面的支援。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汽艇專欄《韓戰:未曾透露的真相》讀後感
    古爾登在書中試圖在描述戰爭進程及政府決策過程的基礎上,對韓戰進行了分析和述評。書裡面對於美國在韓戰中的關鍵決策人物:總統杜魯門、遠東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國務卿艾奇遜等進行了篇幅不少的描述和述評,其中不乏批評和諷刺。       下面結合此書的內容,就韓戰的部分事實進行闡述和述評。
  • 各國的教科書是如何描述、回憶韓戰的?
    1950年6月25日,朝鮮軍隊入侵南方,他們的行動顯然得到了史達林的允許。杜魯門政府立刻命令美國海軍和空軍支援韓國,聯合國安理會還通過決議要求會員國聯合抵制侵略(由於聯合國拒絕將中國席位給予北京的新政府,蘇聯為示抗議沒有出席這次會議)。到9月份的時候,在美國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率領下,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目的是統一朝鮮半島,成立一個單一的非共產黨的政府。
  • 美國華裔軍官去世,生前曾在朝鮮戰場坑死志願軍戰士!
    圖為呂超然眾所周知,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華裔軍官,名字叫做呂超然。所以即便是呂超然在世的時候,他的評價就褒貶不一,充滿爭議,很多人認為呂超然是一個美國英雄,也有些人認為,呂超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卑鄙小人和叛徒。而呂超然的人生也確實是這樣,充滿了波折和兩面性。呂超然的父親來自中國廣東,在1920年的時候移民到了夏威夷,後來又去了加利福尼亞定居。呂超然也就是在加利福尼亞出生的,是家裡的長子,呂超然家裡還有兩個弟弟和三個妹妹。
  • 麥克阿瑟認為韓戰若實施我的戰略計劃,美國必勝!真是這樣嗎
    這是一句中國的諺語,但用來形容,世界現代軍事史上極富爭議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也是相當的貼切。這位麥克阿瑟有著相當厚重的軍事資歷,他曾參加過一戰和二戰,後來還在韓戰中擔任美軍遠東軍司令,指揮和協調聯合國軍兵進朝鮮。他更是美國著名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在美國他有著無上的功勳,在美國人民的心中,對他的支持率一度比起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還要高。
  • 「望美人兮天一方」:二戰時期美國大兵的夢中情人
    對於許多美國年輕人來說,若不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們或許一輩子都不會踏出北美洲,參加這場被很多美國人稱為「跨越兩個海洋的戰爭」(two-ocean war)。而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中,「畫報女郎」(pin-up girl)成了籍慰那些無法滿足生理需求的美國大兵的幻想對象。
  • 韓戰與中國崛起
    最後,朝鮮戰場的勝利打出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朝鮮停火協定籤訂後不久即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美國的百般阻撓下,中國被邀參加有蘇、美、英、法等大國參加的日內瓦會議,主要討論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第一次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召開,中國被邀參加會議,中國總理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