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激發廣大師生奮發向上、拼搏進取精神,我校將陸續推出「榜樣·力量」典型宣傳系列,著力挖掘宣傳一批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堅守初心使命、敢於擔當作為的先進個人和團體,以榜樣的事跡激發師生動力,用身邊故事傳遞湖工精神。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資治通鑑》
德與才,是辯證統一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品德好了,才有忠於事業、為民服務的恆久動力;能力強了,才有勝任本職工作的專業技能。堅持以德立身立學立教,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便是對剛被湖南省委組織部評為2019年擔當作為優秀幹部、我校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孫靜博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生動寫照。
使命記心間,敬業見奉獻,她是事業創新發展的「領頭雁」
2012年,孫靜從湘潭大學博士畢業後,來到我校工作,2015年被推薦為電工電子教研室主任,先後擔任共青團湖南工程學院兼職副書記、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工黨支部書記、2013、2017級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班主任等職務。
「我認識的孫老師是一位積極努力、溫暖實在,值得信任的年輕博士。無論工作任務多麼繁雜,她總是積極樂觀,而且非常有責任心。」在同事李立老師的印象中,孫靜工作十分敬業。她平時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常常是最後離開辦公室的人,周六周日加班對她來說也是家常便飯,更沒有節假日一說。
如何將一個有近30名教師的教研室建設好?孫靜說,「其實,把握一個原則就不難,那就是必須無私、公正。」她的一切工作都是按照這個原則來操作:在課時分配方面,始終堅持秉公辦事,排課時不講私情,按課時要求進行任務分配;在經費分配方面,堅持人才培養為第一位,把更多的經費用於學生活動與培訓上;在分配工作任務方面,會讓責任心強、信任度高的教師參與重要工作的管理。
「正是孫靜這種民主公開的處事風格,讓教研室的老師們對她十分信任。尤其是當看到她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沒有絲毫抱怨,老師們都覺得,只有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點成績,才不辜負這樣一位好主任。」這是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延平對孫靜的評價。
「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帶著這樣的想法,孫靜積極規劃教研室發展願景,讓老師們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建設教研室文化,讓老師們對工作充滿熱情與幹勁;誠心待人,讓老師們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多種培訓,讓老師們有先進的育人理念。
在孫靜與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電工電子教研室充滿上進之風。在師德師風方面,獲得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奉獻獎等省級榮譽4項,校級榮譽14項。在教書育人方面,榮獲電工學課程教學競賽全國二等獎1項,湖南省高校電工學教學競賽特等獎1項,湖南省普通高校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湖南省第二屆微課比賽二等獎1項。在科學研究方面,近5年教研室老師參加學術交流會議19人次,立項縱向科研項目9項(國家級2項,省部級7項),發表科研論文16篇(其中SCI刊源9篇,EI/A類2篇)。教研室也在2015年和2017年分別被學校評為「優秀教研室」,全校排名均為第一。
而她自己也在2019年榮獲學校「青年教工黨員示範崗」,2016—2017年被學校評為「優秀教研室主任」,2015—2017年度榮獲學校「優秀共產黨員」。
一項項榮譽的獲得,一個個項目的成功申報,多項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出,是孫靜QQ籤名「越努力越幸運」的真實寫照。「能吃苦、敢擔當、勤做事、會做人」,學院黨委書記黃望軍對孫靜的敬業精神做了生動描述。
接觸過孫靜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對待年齡較大的老師和身體不太好的老師,孫靜在安排教學工作時,總是把難度較高、任務較重的課程留給自己,把一些容易上的課程排給老教師們。
初心揚風帆,育人鑄典範,她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孫靜堅守育人初心,將滿腔熱情傾注到學生身上,以德立教,初心之花結出累累碩果。
她上課總是提前到課堂,做好各項準備。從她的教案可看出,她備課認真而詳細,徵引豐富而具體。她精益求精,注重細節,經常一個課件要修改很多遍。有一次,在上《電路理論》這門課前,為了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電子的運動方向,從而了解電流的產生與方向,她在設計ppt時,花費了很多心思精心設計了很多動畫,教案反覆修改很多遍。在上這門課的過程中,她發現大部分學生對枯燥的理論知識不太感興趣,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她將每個班的學生分成3到4組,讓每個小組完成一個電路研究性實驗設計項目,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實踐體驗,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知識的樂趣。
為了讓大學課堂成為它應有的模樣,孫靜在課下不斷更新自己的學術積累,將個人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學科的前沿研究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她主持教育部產學研合作項目1項,校級教學教研教改項目1項,主持建設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參加省級課堂教學競賽榮獲三等獎1項。2016年成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主持國家自科青年基金項目1項,省自科項目1項,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1項,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錄9篇,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軟體著作權8項。
「作為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面對學生,需要付出很多。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學生才會信服你、敬愛你。」孫靜說,「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老師只有時刻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才能洞悉她的變化,才能積極正確地引導與幫助學生更好地成人、成才。」堅持「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強化實踐育人,孫靜和教研室同事先後指導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獲得全國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湖南省一等獎7項。
作為班主任,孫靜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下宿舍找學生談心談話,有時候一待就是兩個多小時。「最近上課怎麼樣?老師講的都能消化嗎?」「除了學習,也要記得加強體育鍛鍊。」「假期有什麼打算,出去的話要把安全放第一位。」孫靜在每一次與學生的對話中,都會認真傾聽、感受、判斷學生思想特點、發展需求。有一次,班上有學生發生突發狀況,半夜打電話給她,已經躺下休息的孫靜一接到電話,立馬穿起衣服奔向學生宿舍了解情況,全然不顧上了一整天課後的疲憊。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錘鍊高尚師德是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孫靜堅持「吃苦在前、公私分明」的處事原則,將教研室建設成為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的精神家園;她靜下心教書,潛下心育人,不計名利,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成長為一名新時代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圖片來源:伍明明
文稿來源:劉盈盈
編輯:晏靈
策劃、監製: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