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訊 得知加裝電梯工程差點「卡」在了一樓住戶後,新涇八村21號一位老太太對一樓那位業主跪下來,「我家老頭子幾年沒有下過樓,我們想他能乘坐電梯出個門,曬曬陽光。」過了一年多,電梯終於加裝成功,但是老頭子沒有等到那一天。「如果能再早點安裝成功,老人或許就能享受一下了。」
為了不讓類似的遺憾再度發生,北新涇街道老公房加裝電梯日前已進入2.0版,街道在原有加梯信息的基礎上,聯合第三方企業北京築福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研發並上線了首個加裝電梯管理系統。
電子化系統對加裝電梯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大加速了安裝進程的同時,也讓居委幹部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各種電梯協調事務中,及時把各種矛盾化解,使得電梯加裝過程更得人心。
這是加裝電梯最難的一步
位於天山西路的新涇八村是最早一批加裝電梯的社區之一。早在2018年,這個居民區就先後加裝成功3部電梯。
「因為沒有任何經驗可循,每一棟樓的情況都各有不同,這三臺電梯的加裝過程可謂曲折。」新涇八村居民區書記李娟說。
在新涇八村,李娟是位很有威望的書記,「我從來沒有跟居民低過頭,但是為了加裝電梯,也低頭哈腰很多次。」
小區共有21個門洞,2018年選擇了3個樓道進行加裝試點。居民們的加裝意願很強烈,不過即使徵詢意見達到90%以上,依然是眾口難調。李娟回憶說,有一棟樓17戶居民都同意,唯獨一樓的業主反對。這戶居民買房是為了投資,想把房子出租出去,得知樓道要裝電梯,他撂下狠話,「要麼給我100萬,否則我是不會讓你們裝起來這部電梯的!」
李娟先是找物業經理做他工作,沒做通;接著找民警做工作,也沒做通。「如果這戶居民堅持不裝;那麼,其他樓道加裝電梯工作也很難做起來。」李娟說。須知,新涇八村每個樓道至少有5戶人戶分離,這是共同的難點。最後,李娟請全體業主開了一次「辯論會」,把17戶居民和這位居民拉坐在一起。
經過反覆溝通、協調,這位業主終於鬆了口,這棟樓的電梯裝起來了。
「這是加裝電梯過程中最難的一步,也是居委幹部最花精力的一步。」李娟說,現在雖然只要三分之二居民同意即可加裝,但是每一戶居民的意願徵詢依然很重要。只要一戶不同意,就會影響到後面的進程,將來也很難管理。
數位化管理為加裝電梯賦能
數位化無疑讓加裝電梯工作進入快車道。
拿著手機,新涇八村十七號樓的孫阿婆,朝著門棟前宣傳欄的一個「二維碼」輕輕一掃,一張加裝電梯的意見徵求表出現了,孫阿婆仔細填了自家的加梯意願,「以前要來回跑居委會填意願,現在掃碼就能上報,這棟樓多少人同意加裝,進度是什麼,一刷也知道了!」
有了電子管理系統,居委幹部的工作大大簡化,居民徵詢進程一目了然,他們可以把精力騰出來,去做具體的協調工作。李娟最近就協調成功5號樓一戶居民。這位居是無業人員,吃低保。李娟拿著電子徵詢表時,他面帶難色,「我拿不出這筆錢,你能否幫我減免?」李娟對他說,「你生活困難,我幫你是一回事,但加裝電梯是另一回事。這需要全體業主按比例來分攤。」最後,李娟通過與這位居民的哥哥協調,幫助解決了困難。
北新涇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志斌說,有了電子系統後,街道以單元為單位,實時統計每戶居的加梯意願。對加梯意願超過90%的單元,街道將著手推進加裝電梯工作;意願超過80%的單元,街道將重點關注。
目前,新涇八村又有6個樓道申請加裝,其中4臺電梯已進入加裝程序。
樓道充電等難題一併解決
「上一輪加裝工程啟動後,小區58扇大門一下子打開,居民們跑前跑後,怕加裝過程中有啥閃失。」李娟說,
有了電子化管理系統,這種顧慮得以消除。電梯一旦進入工程施工階段,這套電子化系統可以實時監控。
記者了解到,該管理系統在加裝電梯施工現場安裝了視頻監控,實時監控電梯施工進度及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施工單位進行整改。
電梯加裝好之後,電子化管理系統也進入維保階段。以往加裝好的電梯,居民都有一大憂慮,一旦人關在電梯裡,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靈。而電子化管理化解了這一問題。在系統終端,可以進行加梯運行狀態查詢。通過管理系統可查詢已安裝加裝電梯的樓棟,了解樓棟基本信息,並實時監控電梯運行情況。
在新涇六村,電梯一旦發生故障,居民可以在電梯裡按下快鍵,小區城運中心收到信息後進行及時處置。李志斌說,除了已有功能外,街道還將把電梯五方通話功能接入管理系統。當電梯發生故障或意外情況,警報信息將通過管理系統自動派單到相應維護單位,第一時間查看情況並解決。
自從電梯接入電子化管理系統後,電瓶車進樓道充電難題也一併解決。在北平家園,居民只要把車拉進電梯,管理終端就會發出嘟嘟的警報聲,「小區電梯實行梯控之後,樓道停車和充電現象再也沒發生了。」
記者了解到,為給加裝電梯賦能,北新涇街道還繪製出爐了既有多層住宅三維加梯地圖。三維地圖上用不同顏色展示三種加梯可行性結果。綠色代表適合加裝的單元,共464個,佔比60.7%;紫色代表較難加裝的單元,共65個,佔比8.5%;紅色代表不適合加裝的單元,共236個,佔比30.8%。其中,紅旗標識代表已加裝或正在施工的單元,共15個。同時,覆蓋765個單元的《加裝電梯前期調查與可行性評估諮詢報告》也已同步完成。
李志斌說,作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之一,北新涇街道致力於用數位化方式探索解決老公房加梯難題,力求實現加裝電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