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網上提問:四歲半的孩子,因為媽媽懷孕了,別人說媽媽有小寶寶不要你了。怎麼辦?
首先,針對問題中提到的「別人對4歲半的孩子說:媽媽懷孕有小寶寶,不要你了」這樣的言語行為,對孩子的內心肯定會造成極大的傷害。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杜絕身邊的人,對孩子說這樣的傷害性的話語。
具體做法可以是:
1、當你知道今天有人來要你家拜訪的時候,提前提醒對方,希望他們來家裡之後,不要跟家裡的大孩子開這樣的玩笑。
2、如果是路上碰見的親人朋友,當他們說這類玩笑話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第一時間站出來,告訴孩子: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媽媽不會不要你的。並且要很嚴肅的告訴說這種話的人,請他們不要對孩子說這種不負責任的話。
也許,在我們當下的社會關係中,你覺得提前告訴準備來你家拜訪的朋友這件事,或者嚴肅的告訴路上遇見的親人朋友不要和孩子開這種玩笑,會顯得有點尷尬,甚至擔心別人指責你小題大做。
但是,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起來,這些都會顯得微不足道。千萬不要為了維護自己那點所謂的情面,將孩子置於心理傷害的深淵之中。而且,懂道理的人一定會理解你的做法,並且為自己之前說出的那些傷害孩子的話而感到愧疚。
在即將迎來第二個寶寶的家庭中,大寶的心理變化值得我們關注。
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家裡四歲半的孩子,因為別人說「媽媽懷孕有小寶寶,不要你了」,現在老是鬧人怎麼辦?
其實,就算別人不說這樣的話,大寶也可能會有這樣的表現。只不過,當別人說出來之後,就好像替他打開了心中的某一個發洩的缺口,孩子立馬開始變得鬧人。
作為家裡的大孩子,這個曾經的「一家人關注的寶貝」開始意識到,當媽媽肚子裡的小嬰兒出生後,他將不再是家裡每個人關心的中心,這個事實他有點難以接受。
於是,他們開始變得黏人、具有破壞性,已經學會獨立如廁的孩子,又開始出現了如廁問題,已經學會獨立進食的寶寶,又要求使用奶瓶喝水,他們的抱怨也越來越多。這些行為表現都是因為大寶對家庭新成員的嫉妒,以及對未來可能失去爸爸媽媽的愛而感到沒有安全感。
如何讓大寶順利接受家庭中的新成員,成功的轉變為哥哥姐姐的角色?
孩子從獨生子女過渡到有小弟弟小妹妹,自己轉變為哥哥姐姐的角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衝突,我們要幫助孩子去調節適應。
1、第一時間告訴大寶你懷孕這個好消息,並且告訴他:爸爸媽媽永遠愛他
如果準備生二胎的家庭,最好是在懷孕之前就開始做大寶的思想工作,並且讓他非常期待小寶寶的出生,期待自己有個小弟弟小妹妹。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在懷孕之前就將大寶的思想工作做好。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在懷孕之後第一時間向家裡的大寶寶宣布這個好消息,最起碼要保證他得到這個消息不是通過別人說的,或者他已經感覺到有些不對勁的時候。
我們可以用孩子聽得懂的話對孩子說:「現在,媽媽肚子裡有個寶寶了,他正在媽媽肚子裡成長,就像你小時候在媽媽肚子裡長大一樣,媽媽肚子裡的小寶寶需要你陪伴他一起成長,等他出生了,你就是大哥哥/姐姐了。」
同時,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即使有了小弟弟小妹妹,你依然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我們一定要把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讓他知道,他不會因為弟弟妹妹的到來而失去爸爸媽媽的愛,這樣,他也會更容易接受這個家庭新成員。
2、接受他的負面情緒,鼓勵孩子將負面情緒表達出來
當爸爸媽媽和孩子談論關於小寶寶的問題時,有的孩子可能會感到很開心,但是有的孩子可能就會有很多的負面情緒,即使是對小寶寶或者爸爸媽媽有些「怨恨」,都是正常的情緒。
每個大寶寶都會對新來的家庭「入侵者」有一定程度的不滿,而且還會表現出各種搗亂的行為,我們絕對不要責備或者懲罰孩子,要對孩子的情緒表示充分的理解,並且鼓勵他將消極的情緒表達出來。
當他開始要求再次穿上已經戒掉的尿不溼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不懂事,我們可以適當的滿足他一下,因為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回到小寶寶的狀態,獲取爸爸媽媽更多的關注。
3、讓孩子參與到你懷孕的過程中,使他對小寶寶產生濃濃的感情,期待小寶寶的出生
為了培養大寶對小弟弟小妹妹的感情,我們可以在做產檢的的時候適當的帶著孩子去一兩次,特別是在做四維檢查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看到媽媽肚子裡的小寶寶的影像,並且告訴他:你小時候在媽媽肚子裡也是這個樣子的。
如果要給肚子裡的小寶寶買新衣服或者嬰兒用品的時候,可以讓大寶來選擇款式。甚至給小寶寶取小名的時候,也可以採納一下大寶的意見。
參與到媽媽的懷孕過程和小寶寶的成長過程,會讓孩子對未出生的小寶寶產生濃濃的感情,並且開始期待這個小弟弟小妹妹的出生。
李曉靜現在懷孕32周了,她還有一個3歲的女兒叫歡歡,歡歡對媽媽肚子裡的小寶寶也非常喜愛,她很期待小寶貝的出生,每天都在問媽媽小寶寶什麼時候出來和她玩。因為媽媽和她一起給小寶寶買了好多小嬰兒的用品,都是歡歡挑選的小豬佩琪的圖案。她們前天晚上睡覺之前,媽媽還替小寶寶在歡歡那裡討了一個好聽的小名。媽媽說:「歡歡,我們來給小寶寶取名字吧,但是我現在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名字和你的一樣好聽,你能不能幫我想一想啊?」歡歡歪著頭對媽媽說:「嗯,讓我想想。咦!我為什麼叫歡歡呀?」媽媽告訴她:「因為爸爸媽媽希望你可以一直幸福快樂,但是你是女孩子,又不能叫快快,所以就叫歡歡了。」歡歡激動的舞者小手,開心的說:「媽媽,媽媽,那小寶寶叫樂樂好不好,歡歡和樂樂!」在媽媽的引導下,歡歡和那個未出生的寶寶一開始就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她期待著寶寶的出生。
4、確保孩子能和新生寶寶獲得一樣多的關注
當小寶寶出生後,面對一個新生嬰兒,可能大家更多的關注都會在如何照顧好這個小寶寶的問題上。但是,千萬別忽視了對大寶的關注。否則,孩子可能會真實的感到,這個小弟弟小妹妹奪走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媽媽可能會在照顧新生寶寶的時候,沒有太多時間顧得上大寶,但是也要儘可能的留出時間和大寶單獨相處,比如小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媽就可以陪大寶一起玩會兒遊戲,或者帶著大寶一起午睡,總之就是,媽媽一定要留一點單獨陪伴大寶的時間,讓他覺得媽媽並不是每天都只能和小寶寶在一起,而不陪自己。
同時呢,爸爸要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大寶。當然爸爸也可以帶著大寶一起照顧小寶寶,比如在給小寶寶換尿布的時候,請大寶幫忙遞一下護臀膏,或者在爸爸的幫助下,取一張新的尿不溼給媽媽,一家人一起給小寶寶換尿布。
我們要在照顧小寶寶的同時,確保大寶也能獲得爸爸媽媽的關注,讓他參與到照顧寶寶的活動中,可以強化他與小寶寶的感情。
5、努力發現他作為哥哥姐姐「表現好」的時候,鼓勵他良好的行為
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慢慢的有哥哥姐姐的樣子了,我們一定要多多發掘他做得好的地方,並且及時鼓勵他。比如,小寶寶總會尿在尿不溼裡面,但是大寶就會自己如廁,我們就可以誇獎他一下:「哥哥/姐姐已經學會能自己獨立如廁了,你真棒!你看,小寶寶還總是尿在尿不溼裡,以後你可要多教教他怎麼如廁呀!」
通過對大寶好的行為的認可,他會更加自豪自己作為哥哥/姐姐這樣的角色,並且他會變得越來越獨立。
寫在最後:
對於父母來說,不論大寶二寶,都是我們最愛的孩子,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千萬不要因為二寶的到來而忽略了大寶,造成大寶的心理發展障礙。孩子的心理健康值得每一位家長關注。
參考文獻:
《海蒂育兒大百科0-1歲》【美】海蒂.麥考夫等 著 南海出版公司
《兒童發展心理學》【美】瓊.利特菲爾德.庫克 與 格雷格.庫克 著 中信出版集團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美】斯蒂文.謝爾弗 主編 全新修訂第6版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