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演播室搬到家中,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崔娃的脫口秀

2020-12-22 經緯創投

疫情可以阻止脫口秀的現場錄製,但不能阻擋崔娃的表達輸出。

自美國開啟居家隔離模式後,有著超高收視率的王牌脫口秀節目《每日秀》,就將錄製地點轉移到了主持人崔娃的家中,希望在疫情期間給居家煩悶的觀眾帶來一些歡樂與思考。

最近中國本土疫情逐漸好轉,遠在美國的崔娃聽說後調侃地說:「這個病毒就像Tiktok,在中國先火起來,接著紅遍美國。按川普的邏輯,是不是不久後武漢人民就要開始『歧視』美國人了?」說著他分飾兩角地模擬了這樣的情景——

」美國病毒?」

「對啊,不就是這麼命名的嗎?病毒從哪來就怎麼命名,現在武漢可沒有了,所以就是美國病毒了,對吧?」

這個梗在崔娃的脫口秀中頻頻出現。前段時間川普刻意將2019-nCoV病毒說成「Chinese Virus」時,崔娃就在居家秀中吐槽川普是「唯一一個能把疫情新聞發布會主題帶歪到種族歧視的」。

而此前川普就新冠疫情發表電視講話稱新冠為「外國病毒」後,崔娃也毫不客氣地在節目中對川普的行為進行抨擊。節目播出後,崔娃的這番言論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圈了一大波粉。

如果關注美國時事或疫情消息的話,這並不是崔娃的視頻第一次「出圈」。憑藉著「三觀正」且「吐槽犀利」,他在社交媒體上已經贏得全球無數人民的喜愛了。那麼,這位「寶藏男孩」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來頭?他在這次疫情中還有哪些精彩創作?他和川普之間的「愛恨情仇」又如何?以下:

1

關於疫情,脫口秀界的金牌選手

與大家一樣,崔娃也非常關注疫情,居家隔離也並不能阻擋他以脫口秀形式點評新聞的步伐。疫情期間各國的一舉一動都能成為他節目的黃金素材。對於無法出門進行娛樂活動的人們來說,看崔娃的脫口秀節目簡直是絕佳選擇——既能接收崔娃嚴肅的提醒而加強防備,也能因為那些疫情期間的沙雕行為吐槽而大笑不止。

當初武漢宣布要在10天內建成火神山醫院時候,有不少外國人表示極為震驚——崔娃就是代表人物,他在節目中感慨說,這樣的速度也只有中國可以做到,在美國裝個有線電視這時間都不夠用。

憑藉強大的影響力,崔娃的脫口秀演播室常能邀請來明星或者政要嘉賓。有一期他就把紐約市長請進了演播室進行採訪疫情相關問題。採訪一開始,崔娃先伸出手在空中晃了兩下,歡迎市長來錄製現場,市長隔著小半米距離也在空中比劃了幾下,虛擬握了手後還虛擬擊了掌,「新潮」的雲打招呼方式惹得現場觀眾狂笑不止。

美國疫情初爆發時,依舊有不少放春假的年輕人不顧勸告,執意去海灘度假。他就模仿病毒的口吻敲打了那些還不以為然的年輕人——病毒感染你之前還要詢問「先生打擾一下,我是新冠病毒,您介意我入侵您的免疫系統嗎?」孩子們醒醒吧!

有消息說至少有四名參議員可能提前知道疫情,卻悄悄在股票下跌前完成了空倉。崔娃聽說後,吐槽他們就像是知道會撞冰山前的鐵達尼號船長,穿好救生衣到處晃,還要安慰大眾說「別擔心各位,穿這個救生衣只是為了時尚,請大家好好享受自助餐,一切正常」。

在疫情導致2020年東京奧運會難以如期舉行時,崔娃也腦洞大開地展開了想像——辦公可以遠程,教學可以網課,不如大家線上進行奧運會?那會是什麼樣的景象?不得不說,在他的表演下,「線上奧運」還是蠻有畫面感的。

防疫工作是一項持久戰,崔娃就用減肥打了個形象比喻:如果節制飲食了一周,看到一些成效就又開始想吃冰淇淋放縱自己的話,身材就會報復性反彈;抗疫工作也是一樣,稍有不慎就會徒勞無功。

他還提出,許多人之所以不把來勢洶洶的病毒當回事,可能還是因為沒有直觀的威脅感,想像一下,如果新冠病毒是殭屍,那些人還會毫無畏懼嗎?真是打比方屆的冠軍選手。

紐約疫情告急,州長在採訪時譴責聯邦政府沒有給予足夠支援。崔娃明白紐約州長為什麼對川普這麼不滿,「如果你需要3萬臺呼吸機,卻只給你400臺,這完全就是個侮辱。這跟看到有人在海裡溺水,不給他丟救生圈,反而扔個橡皮鴨過去沒啥兩樣」。

美國疫情日趨嚴重,不少州都採取了限制出入的政策,尤其是像夏威夷、佛羅裡達、阿拉斯加這樣的旅遊勝地,崔娃覺得光靠號召大家不要去旅遊是不夠的,他們需要的是「反旅遊廣告」,並且非常貼心地為他們準備好了↓(建議給節目製作組瘋狂加雞腿)

不過,如果你以為崔娃的脫口秀只有惡搞吐槽,那就大錯特錯了。在這次居家錄製期間,崔娃就通過視頻連線,採訪了地位堪稱「美國鍾南山」的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西(Anthony S. Fauci)

這位曾輔佐過六任美國總統、提供重大傳染病方面建議的專家,前段時間頻頻在公開場合「嗆聲」川普,在媒體前「消失」了一段時間。就在人們期盼靠譜的福西博士再次發言談論疫情時,崔娃將他請來節目中,解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這期的採訪,崔娃不輸專業記者了。

這次疫情為何如此兇險?福西醫生說,新冠病毒不光極容易傳播,而且威力巨大,致死率幾乎是流感的十倍。人們對於新冠有兩個易忽視的重點,一是「年輕不代表無懈可擊」,任何年齡都需要重視;二是雖然不是每個人感染病毒都會很嚴重,但要提防傳染給高危人群。因此,任何人除了保護自己,還有社會責任要保證他人安全

在這個乾貨滿滿的採訪最後,崔娃讓福西醫生注意保重,還調侃了一下福西剛剛做示範時假咳了,需要趕快去洗手。

此外,崔娃還連線了比爾·蓋茨,向蓋茨諮詢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包括蓋茨在TED的「神預言」與政府、組織、民眾間要如何協調抗疫。蓋茨說,即使疫情被控制,大家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需要戴著口罩出門,需要儘量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因各國防控力度和條件不一,未來幾年跨國間的人口流動可能會一直趨嚴,直到疫苗研發出來為止。此外,還可能有下一次大流行病發生,我們要為下次流行病的到來做好準備。

研發出能提供給70億人的疫苗是個很大的挑戰。蓋茨向大家介紹,他們的基金會在做的就是加速進程,為每個可能的項目建設工廠,就算最終大部分項目都是廢棄的,但只要有個別項目能夠成功,損失幾十億美元也是值得的。

前幾天,崔娃還專訪了IMF的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討論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她表示,預計到2021年經濟會有所回升,但目前還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她給出了三條建議:首先,面對這樣一次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時,人民生命是第一位的;其次,要保障人們有基本收入可以填飽肚子;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保障中小企業有足夠的資源來熬過這場疫情,這樣後續經濟才能快速復甦

2

關於川普,崔娃每日秀的「常駐嘉賓」

雖然崔娃的脫口秀內容覆蓋面非常廣,但最最最愛吐槽的還是川普。如果要評選川普的「頭號黑粉」,崔娃絕對是熱門候選人。

他談及剛接手節目的時候,他也十分不理解一檔日播的脫口秀,哪裡有那麼多新聞熱點值得討論。然而,川普的出現改變了他的想法——

他說,川普戰勝醜聞的秘訣就是「不斷製造新的醜聞,打破供需平衡」,導致了醜聞泛濫。

崔娃用《權利的遊戲》中的梗形象地類比了川普製造新聞熱點過於頻繁的問題——如果《權遊》變日更的話,你也會煩死那些龍的!

當新冠病毒疫情愈演愈烈,而美國政府尤其是川普並沒有足夠重視之時,崔娃也是為了民眾「操碎了心」。

例如,在「至尊公主號」已被檢測出多名感染者的前提下,川普不顧專家建議,提出希望剩餘的乘客與船員繼續待在遊輪上,他說,自己的叔叔是麻省理工的超級天才,所以他對這類科學非常了解,或許他不應該參選總統而應該從事醫學。崔娃直接在節目中吐槽,叔叔是科學天才也與他無關,科學知識可不能遺傳。

對於川普政府面對新冠疫情總表示出「問題不大」、「沒有問題」的態度,崔娃用坐飛機的體驗來說明應對危機對領導力的重要性——好的領導人應該向飛行員一樣提前告知大家即將遇到的顛簸,而不是在飛機已經出現嚴重顛簸、空姐都要摔倒之時,還告訴乘客「沒有任何問題」。他用通俗的比方形象地說明了給予公眾知情權保障、提前做好心理建設是至關重要的。

談到這回美國要進行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崔娃也對其最終去向十分擔憂——

果不其然,在美國兩黨達成經濟刺激計劃以後,在條款裡註明了「不得用於救助政府官員,包括總統及其家人」。崔娃聯想到911後,川普從企業幫扶計劃中拿了15億美元,說這個條例真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美國目前的抗疫形勢不容樂觀,而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矛盾不斷。崔娃說沒有白宮的正確領導,各州領導人各自想辦法籌集物資像極了家裡有個酒鬼父親,孩子們只能自力更生。

崔娃說,最讓他不敢相信的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川普在新聞中威脅一些州長不會施以援助,只是因為那些州長平日不夠「尊重」他。崔娃說,這種迷惑行為和急診室醫生因為患者沒有說「謝謝」就見死不救有什麼區別呢?

富有娛樂精神的《每日秀》甚至還給川普做了一個口誤大賞,讓觀眾參與投票選出川普在演講中的第一名口誤單詞。

參與候選的有:被讀成「transpants」的transplant,被讀成「staticks」的statistics,被讀成「internate」的internet,甚至還有被讀成「United Shaysh」的美國國名……具有堅實觀眾基礎的節目組號召效應也是非常強大,僅在「64進32」的環節就已經收到了超過200萬張投票。

崔娃和川普的「相愛相殺」,儼然成為了眾多美國民眾甚至世界人民的「快樂瀑布」。

有人認為,崔娃的走紅得益於川普。2015年川普競選總統的時候,他剛接手Daily Show,在接手Daily Show之後,前幾個引起了很大反響的節目就是把川普和非洲一些獨裁者做對比。

分析認為,如果現在是歐巴馬時代,崔娃可能不會那麼紅。「但是如今在川普時代,因為很多突破常識的、匪夷所思的事情的存在,崔娃把那些常識以非常平常的方式講了出來,滿足了大家的期望。」因此,可以說是川普推動了他的走紅,崔娃和川普相伴相生。

3

關於崔娃,被段子「耽誤」的反偏見鬥士

崔娃的真名是Trevor Noah,他是美國著名夜間脫口秀《每日秀》的當期主持。不過,他卻不是美國人,而是出生在南非的混血兒——他的母親是南非黑人,而父親是瑞士籍德國白人。由於當時嚴格的種族隔離制度,他的出生被判為犯罪的結合,天生有罪(Born a crime)。

崔娃說他的戰鬥精神來自於他的黑人母親。在那個黑人婦女只能做女僕等工作的種族隔離年代,崔娃的母親卻不甘於那樣的生活。她自學打字,成為了南非第一批黑人秘書;頂著罪名生下黑人與白人的結合——崔娃;堅持讓崔娃受到最好的教育,開拓他的眼界……

「Trevor」這個詞在當地語中並沒有實際的含義,母親從取名時就是希望他未來能夠脫離束縛,去探索更開闊的世界。

一開始,崔娃從演員出道,與南非許多脫口秀演員合作,漸漸有了一定的名氣。2011年,他放棄了在南非積累的人氣,搬到了有更大舞臺的美國,第二年成為第一個登上了《今夜秀》的南非脫口秀演員。到了美國的崔娃,在喜劇界混得風生水起。

2015年,崔娃接過了「囧司徒」的話筒,成為了美國超高人氣脫口秀《每日秀》的主持人。

這檔覆蓋了各種熱點新聞與政治趣談的深夜脫口秀,伴隨了很多美國人的成長,尤其在年輕人當中非常火。根據皮尤的調查數據,18-29歲的美國年輕人中,有近一半從《每日秀》等政治脫口秀獲取選舉相關信息,超過1/4的成年人在投票時受脫口秀影響,其中《每日秀》被評為美國民眾最信任的新聞源,媒體影響力極大。

本來節目換帥這種事,觀眾很可能會因為念舊而對新人的表現不買帳,畢竟上任主持「囧司徒」已經執掌了節目16年。但崔娃靠自己特有的幽默魅力獲得了觀眾認可。

他曾在訪談中特別感謝「囧司徒」對他的支持:「節目的每個人都會告訴你怎麼做我的節目,但我把主持位置交給你,是因為我知道你不會照辦」。

他確實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在節目中他正義感十足,大膽地談論著敏感話題,用幽默的段子諷刺著現實中種種歧視與偏見。

崔娃擅長模仿各地口音,還有那些社會名流到惟妙惟肖的地步。在他的自傳《天生有罪》中,有一個章節叫做《變色龍》。他形容自己是一條「文化上的變色龍」,無論何時何地身處何種族群,他總能融入,與每個人產生交集。

但他卻絕不只是一名優秀的段子手。成長過程中的親身經歷,讓他一直在為反歧視、反偏見、反不平等而戰鬥。種族隔離制度下的成長史為他後來的喜劇創作提供了豐厚的土壤,種族既是他創作的基礎,也是他理解性別和階級等其他問題時的跳板和中介。

他曾在公開演說中抨擊新聞界的「白人雙標主義」,說「偏見讓人們總是預設定義,中東人做壞事就是恐怖分子,黑人做壞事就是黑幫,而白人做了同樣的壞事,媒體卻會想盡辦法為其開脫,將問題歸於精神不正常、沒有朋友,強調事件只是個例」。正確的新聞報導應該根據行為來給予相應的標題,而不是根據膚色。

崔娃分享過一段小時候去接弟弟時的故事。他年幼的弟弟在面對同學的質疑為什麼崔娃不是黑人時,像個「小大人」一樣地告訴同學:「人呢就像是巧克力,你可以是白巧克力,也可以是黑巧克力,還有牛奶巧克力,但都是雀巢家的」。

有期節目錄製,正值曼德拉誕辰100周年的契機,於是崔娃帶著節目組去看望了遠在南非的九旬姥姥,聊到了童年時與家人的往事。姥姥的描述帶觀眾們回到了那個可怕的年代:半夜三點白人惡警會在街上抓人、奴隸黑人幹苦力不顧死活……

除了反種族歧視,崔娃也為反性別歧視而戰鬥。2018年,川普提名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候選人卡瓦諾被一名女性福特教授指控性侵時,川普公開在記者會上嘲諷福特博士,說「(Metoo運動以來)這是史上做男人最痛苦的時候,男人會為了沒做過的事兒受到指控」。

崔娃說,川普這種似乎「男性才是受害者」的言論,完全是在煽動那些男性,「他了解如何讓最不可能是受害者的人,相信自己是受害者,完全是在轉移模糊焦點」,他想讓那些男性覺得他們才是Metoo運動的受害者,可事實是,無數的女性遭受著侵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崔娃的脫口秀中,他總能將一些不輕鬆的遭遇輕鬆地講出來。比如下面這段視頻中,他說伊波拉病毒肆虐時,他飛美國途中遭到的歧視。哪怕是嗓子癢乾咳一聲,機上人員就懷疑他是病毒攜帶者,用異樣的眼神看他,甚至還在防疫人員核對名單時試圖「舉報」他。視頻不長,但全程高能。

在講到曼德拉追悼會上的南非冒牌手語翻譯時,崔娃說,他儘量不講關於聽障人士的笑話,因為覺得不該拿殘疾人開玩笑,直到有一天他的觀念被完全改變了。

當時崔娃受邀去南非帕運隊的歡送會上表演,表演結束後,他的一位粉絲(聽障人士)來和他打招呼。他問崔娃,「為什麼段子裡沒有拿聽障人士來開玩笑呢?」崔娃聽到以後十分疑惑,這樣做難道不是在保護他們嘛?那位粉絲反駁說:「你會拿所有人開玩笑,包括高個矮個、黑人白人,唯獨沒有聽障人士」——對於殘疾人來說,他們也知道自己身體有缺陷,但他們想要的,只是無差別對待而已

2017年和2018年,崔娃被評為「紐約媒體35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時代》雜誌也在2018年將他評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崔娃在節目最後,總會呼籲觀眾關注一些需要幫助的群體,例如因為學校停課而吃不上飯的孩子們、還有因醫療物資緊張而缺乏防護的醫生們。崔娃也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諾亞基金會,為孤兒與弱勢青少年提供幫助。

有人將崔娃視作反偏見與歧視的鬥士。但崔娃本人卻認為他只是在堅持做著一件事罷了,那就是「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所有偉大喜劇的內核,其實都是悲劇。如果還想進一步了解崔娃與他所做的努力的話,不妨去搜索下他的其他脫口秀片段,在開懷大笑之時,也多思考一下笑話背後的更深層含義。轉換視角,相信你會對「偏見」有更多的認識與體會。

References:

1).《Born a Crime》作者/Trevor Noah

2).《你或許聽過「崔娃」的段子,但是他的人生不止這些》BY Welens(ID:we-lens)

3).《笑懟川普的美國主持人崔娃》BY 無事生妃(ID:MuchAdo_USA)

4).《天天狂懟川普,這位全美最紅的主播,他的人生可不僅僅是脫口秀段子》BY 丹尼爾先生(ID:MRDANIEL777)

5).《武漢"解封",崔娃:要改口叫美國病毒了》作者/張晨靜,BY 觀察者網(ID:guanchacn)

6).《天生有罪,天生正確?從Trevor聊到雞蛋與牆 | 隨機波動002》BY 隨機波動StochasticVolatility(ID:gh_703b49629a5c)

如果這段時間對修煉內功感興趣,點擊邊界與雄心|億萬,最實戰的學院三期報名正式開啟即可了解億萬學院三期詳情,歡迎前往經緯創投公眾號,進入創業公司最實戰的億萬學院報名通道。

相關焦點

  • 崔娃每日秀,在中國走紅的美國脫口秀演員
    最近,有一檔美國脫口秀節目在中國走紅,主持人「崔娃」在中國火了,他甚至在節目中高呼:寶貝,中國報導我了!回顧崔娃走紅歷程,完全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掛鈎,小編看到崔娃的第一個視頻就是關於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
  • 脫口秀崔娃,中國留學生和東北人你更喜歡誰
    幽默的崔娃英語特好,賊下飯特願意看一檔脫口秀—崔娃脫口秀,最初是為了鍛鍊英語口語和聽力好些。結果英語隨它任意飛啊飛啊去了,卻得到了些別的體驗。特幽默的崔娃是黑人,文化素質德育素質都很高,俗稱IQEQ雙商高。黑人都這樣其實大家也就不反感了。皮膚不能決定一切,而是素質高低決定的。特欣賞我發過的一位12歲男孩英國小留學生歸國的表現,自信獨立正面。還有疫情期間好多歸來未歸來的留學生正面積極表現,得到國人一片盛讚。相反,有些留學生或海外歸國人士被網民追罵不迭。
  • 罵總統刷爆朋友圈的「崔娃」, 卻有一個飽受種族歧視的童年
    最近,隨著美國疫情的升級,幾乎每隔幾天,崔娃就要懟一懟川普政府的奇葩抗疫舉措——3月11日,當川普把肺炎病毒稱為「外國病毒」,並把抗疫不力的責任甩鍋給歐洲的時候,崔娃說:「首先,這不是外國病毒,它就是病毒,好嗎?我們可以把很多事情甩鍋給歐洲,但這次疫情是全球性的,好嗎?」
  • Talk Show |《崔娃每日秀》300+視頻合集(含中文/無字幕)
    關注「留學資料庫」,回復專業名稱,如「金融」,可以自由查詢相關資料介紹本篇微信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 有眼界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帶來怎樣不同的人生
    ,被其幽默感和精通多國語言的才氣和學什麼都惟妙惟肖的樣子吸引住。然而當時聽他的脫口秀純屬為了娛樂。但當我聽了這本崔娃的自傳,對其童年所經歷的一切,以及其母親獨特的教育方式震撼。感受到教育的偉大,和生命的奇蹟。忍不住要分享給大家。 這本自傳還被入選了比爾.蓋茨年度書單,看來崔娃也是被首富欣賞的才子。 崔娃的童年經歷了種族隔離政策,他是黑人白人所生的混血孩子。如果被抓住,要被送去監獄。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度過童年。
  • 脫口秀,今天get什麼梗?
    脫口秀是如何產生的?脫口秀有什麼特點?人們為什麼會喜歡爆梗不斷的脫口秀?跟著《海南周刊》深挖脫口秀的前世今生吧。 從廣播電視走向網絡 一個演播室、一壺清茶、兩三個人物,構成了電視脫口秀節目。而如今,脫口秀節目更是從傳統媒體走向網際網路,一個舞臺、一個麥克風,就可以見證「我的世界我做主」。
  • 「嫦五」奔月,崔娃翻車?中國人不用被「老外評中國」牽著走
    美國政治吐槽節目《每日秀》主持人崔娃,曾因話風犀利收穫了一批中國粉絲,但在最近一檔節目中卻「翻車」了。咋回事?在12月5日播出的節目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在談到近期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消息時,剛開始他還邏輯正常直言「人類44年來沒有收集過月球巖石了」,但話鋒一轉便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隨後,他還戲精附身,來了一段小劇場:將頭像改成外星人的形象並以後者口吻自說自話:「不要奪走我們的自由。」
  • 你或許聽過「崔娃」的段子,但是他的人生不止這些
    因為疫情,特雷弗把鏡頭挪回了紐約家中,他也很好地發揮了這個場景。比如,在陽臺上模仿義大利人唱歌……看到還有很多美國年輕人,跑到佛羅裡達州的海灘上度假,不僅不戴口罩,聚集程度也令人咋舌。特雷弗也操碎了心。「新冠病毒就是疾病屆的哈維·韋恩斯坦,他(侵犯你)不會徵求你的許可。」
  • 美國主持人「崔娃」曾被央視報導,如今卻在節目中抹黑中國
    崔娃此時還算正常地調侃稱,人類44年來沒有收集過月球巖石。這段時間內,月球上的石頭可能已經「上大學,結婚生子」。他還補充:「不管怎麼說,能獲取這些月球巖石,還是不錯的。」但話鋒一轉:「但你得承認,中國現在做這事(登月)相當華而不實,特別是每個人都發現他們在武漢疫情暴發程度,和(病例)數字問題上撒謊。」
  • 崔娃攜團隊成員送上2020年畢業演講,「喪喪的勵志」!
    今年的春招也——也有些學校想出了其他方式來完成這些告別儀式,比如日本東京BBT大學的畢業典禮,學生在家裡控制人臉機器人,有老師授予學位,還可以合影留念。而最近「火出圈」的脫口秀主持人「崔娃」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則攜 《每日秀》的團隊成員們送上了一份爆笑「勵志」演講,快來和小編一起幹了這碗毒雞湯~向上滑動查看雙語字幕Well, class of 2020,here
  • 中國式「脫口秀」大火 解鎖西方單口喜劇的「梗」和「料」
    溯 源此脫口秀非彼脫口秀在西方,脫口秀(talk show)一般是指在廣播上或電視裡播出的談話節目,嘉賓或觀眾討論主持人拋出的各種話題,既可以採取採訪這樣正式的形式,也可以用簡單的對話來探索重要的政治、社會、宗教等話題。一般來說,主持人的個性奠定了脫口秀節目的基調,也引領著節目討論的走向。
  • 中式"脫口秀"大火 解鎖西方單口喜劇的"梗"和"料"
    溯 源  此脫口秀非彼脫口秀  在西方,脫口秀(talk show)一般是指在廣播上或電視裡播出的談話節目,嘉賓或觀眾討論主持人拋出的各種話題,既可以採取採訪這樣正式的形式,也可以用簡單的對話來探索重要的政治、社會、宗教等話題。一般來說,主持人的個性奠定了脫口秀節目的基調,也引領著節目討論的走向。
  • "脫口秀"的英語不是Talk Show嗎?正確說法是這個
    這一季中,王勉、李雪琴、楊笠等各行各業的新人紛紛出頭,為「脫口秀」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增進了大眾對「脫口秀」的認知。其實上面我提到了很多次「脫口秀」,但這種形式真的不叫「Talk Show」。崔娃另外,rock在英文中可以作為一個感嘆詞,表示「太棒了」,比如You rock, man!(哥們,你太棒啦)。而roast除了表示「烤」,還是stand-up comedy中的一種形式:
  • 《脫口秀大會》的英語不是Talk Show!正確說法是這個!
    這幾天,最火的綜藝應該是《脫口秀大會》了。第三季正式收官,以彈唱刷新「脫口秀」表演形式的王勉奪得冠軍,王建國、呼蘭分獲第二、第三名。這一季中,王勉、李雪琴、楊笠等各行各業的新人紛紛出頭,為「脫口秀」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增進了大眾對「脫口秀」的認知。
  • 《脫口秀大會》結束了,可以看脫口秀電影
    《脫口秀大會》結束了,可以看脫口秀電影 時間:2020.09.2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銀幕
  • 成年人的小心思,「脫口秀」都知道
    原創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隨著很多來自《脫口秀大會》的段子走紅,越來越多人對單口喜劇產生了興趣。等等,單口是什麼?在開始這篇推送前,有必要再次科普一個熱知識:「脫口秀」對應英文語境中的「talk show」,多指一名主持人坐下與嘉賓對談的電視節目,例如《金星秀》、崔娃的《每日秀》,甚至是《鏘鏘三人行》和《圓桌派》等等。單口喜劇,英語寫作「stand-up comedy」,發跡於美國,指一個人在臺上講段子的表演形式,是西方世界最喜歡的喜劇形式之一。
  • 滄州發布|抓防控促生產,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春天的腳步
    滄州發布|抓防控促生產,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春天的腳步 2020-02-27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