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聽過「崔娃」的段子,但是他的人生不止這些

2021-01-11 Lens

「你知道嗎,全世界大概只有川普,能把全球流行病的新聞發布會,變成一場關於種族歧視問題的爭論。」

看完川普使用「中國病毒」的發布會後,被中國粉絲稱為「崔娃」的特雷弗·諾亞在第一期宅家版的《每日秀》(The Daily Social Distancing Show)裡這樣說。

在昨天有議員被媒體指責知曉疫情並提前拋售股票後,特雷弗諷刺他們「好像鐵達尼號的船長,在撞冰山前,就穿好了救生衣到處逛」。

就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他也經常懟川普。調侃總統在發布會上的表現,「要是他對此(新冠事態)一無所知還上臺演講個什麼勁兒。」

他曾經回憶剛接手《每日秀》,曾經惶恐不安,因為覺得日播新聞節目太荒唐了,「哪裡有那麼多值得報導的新聞事件?」直到川普出現……

「他擁有一種內在能力,憑一己之力就能製造出那麼多新聞。」

「我以前喜歡看喜劇節目,看到片中角色不斷地做出那麼多蠢事,你就會想,現實中哪會有這種人。而川普,就是有辦法每天製造出醜聞事件……有時候我感覺已經跟不上進度了。」

因為疫情,特雷弗把鏡頭挪回了紐約家中,他也很好地發揮了這個場景。

比如,在陽臺上模仿義大利人唱歌……

看到還有很多美國年輕人,跑到佛羅裡達州的海灘上度假,不僅不戴口罩,聚集程度也令人咋舌。

特雷弗也操碎了心。「新冠病毒就是疾病屆的哈維·韋恩斯坦,他(侵犯你)不會徵求你的許可。」

這些結合時事的段子,讓特雷弗演繹得妙趣橫生,成了大家最近的「歡樂源泉」。

事實上,在2015年接任每日秀主持人後,他就憑藉自己的幽默和魅力將這檔節目又帶上了一個高度,產生了不少出圈的內容,比如說關於種族。

對於喜劇人來說,聊種族問題是一件不太討好的事情,稍顯激進,就有刻意政治正確之嫌,不如講講葷段子,或聊點雞毛蒜皮,但特雷弗很少講得讓人討厭。

「人們總是在媒體和社會中被貼上標籤,中東人做了什麼,他們是恐怖分子;黑人做了什麼,他們是有幫派的,他們是暴徒;說黑人喜歡犯罪;不,黑人不喜歡犯罪,黑人跟大家一樣憎恨犯罪。你必須看行為,而不是看膚色。」

這種看似很政治正確的話,換別人或許是名利場裡打滾的萬金油,但是在特雷弗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他早就因為「種族原因」被社會貼上了特別的標籤。

出生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特雷弗,童年正逢種族隔離制度極為森嚴的年代,不同種族同處一室尚且敏感,跨種族的結合自然更加為人不齒,甚至視為犯罪。

特雷弗的母親帕特麗夏是黑人,有科薩和猶太血統,而父親羅伯特是瑞士籍德國人。按照當時的《背德法》,他的父親應當面對5年的牢獄之災,母親也難逃監禁。這也是他的自傳《天生有罪》(Born a Crime)題目的出處。

《背德法》,旨在禁止歐洲人與原著民之間的違法性行為及其他相關行為

因為父親是白人,可以逃離懲罰,搬回瑞士,所以特雷弗由他的母親和外祖母撫養長大。

「大多數孩子是他們父母的愛的結晶,而我是我父母犯罪的結晶。我唯一能和我父親相處的時間都是在室內。如果我們去外面的話,他就得到路對面走。」

在童年的經歷裡,特雷弗見證了種族差異下的種種社會怪相:白人佔據大量土地,掌控了國家經濟命脈;黑人社會地位低下,難擺脫被歧視和壓榨的命運,他夾雜其中,成了「黑人中的白人,白人中的黑人」,頗為尷尬。

他曾回憶,有一次去學校接同母異父的弟弟放學,弟弟一上車就不高興,因為同學們質疑他和哥哥的關係:「特雷弗怎麼會是你哥哥,你的哥哥怎麼會是白人?」

特雷弗無奈,只能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解釋:「好比你喜歡吃巧克力,巧克力有白色的,也有黑色的,但總歸都是雀巢家的。」

母親帕特麗莎·諾亞與年幼的特雷弗·諾亞,母親後來再嫁

在多年後提筆寫自傳《天生有罪》時,他對這種已經消失在歷史中的制度寫下了這樣的評論:

「種族隔離制度的天才之處在於,它能說服絕大多數人相互敵對。用隔離製造仇恨,整件事就是這麼簡單。你把人分成不同的群組,讓他們相互仇恨,這樣你就可以控制他們全部人。」

在他成長過程中,他身上一半的白人血統,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受到優待,但他對此並不感到舒適,人們與他之間微妙的疏離感,反而讓他更加關注受到差別對待的人群。

當白人和黑人都對他表示恐懼和偏見時,他說,「我必須向他們解釋,嘿,你不能那樣想。你不能持有這些觀點,因為你把每個人都一概而論了。」

在瑪麗維爾學院讀小學的特雷弗。他的祖母告訴《每日郵報》:「他喜歡讀書。

對於歧視的敏感和反抗,在童年就已生根,後來的表演和主持工作中,他也經常利用機會去發起討論,試圖改善人們的偏見。

但千萬不要誤會,他並不是一個為了發聲、默默立下追隨喜劇事業的勵志模板,實際上,他從未刻意計劃去加入這個行業。

他最初不被白人社會認可,也得不到黑人社區的接納,長時間受此困擾的特雷弗後來默默發現,幽默是連接兩種文化的橋梁,他可以通過調侃,來同更多人交流。講述他的困惑和他的過去,成了特雷弗自我定義的途徑。

後來他開始參與電臺,試著做臺裡流行音樂的主持人,直到他22歲,那個轉折性的夜晚,借著酒勁,和堂兄的慫恿,他登上了約翰尼斯堡的脫口秀舞臺。

「這種感覺很奇怪,就像曾經來過這兒一樣。我也沒有感到尷尬,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這就是我應該站在的地方。」

此時的特雷弗,終於嘗到點幽默的甜頭,開始把這種短效的鎮痛劑,變成對抗生活艱難的一劑良藥。

畢竟除了種族的標籤,特雷弗的成長過程裡其實有過許多辛酸的瞬間,而這些生活裡的瑣碎痛苦,都以一種奇妙的方式為之後的喜劇生涯奠定基礎。

特雷弗在個人自傳紀錄片裡說到,自己的喜劇表演更多是關於回憶,它們都來自童年居住過的小鎮索韋託,採礦業見證了它歷史上短暫的繁榮,也使其逐漸淪落為貧民聚集區。

特雷弗·諾亞童年照

在索韋託的生活並不容易,那裡的街道塵土飛揚。用特雷弗的話說,就像 「有一片烏雲籠罩著這個國家」。

兒時,特雷弗要和幾家共用一套院子和衛生間,房內也並不寬敞,一居一室狹窄的空間裡最多住下過十個孩子,「大家就這樣擠在地板或者沙發上,這太正常了,不過那時我們都很開心。」

特雷弗在南非索韋託(Soweto)的家,他在這裡度過了童年時光,和他的堂兄一起擠在沙發上睡覺

在那個貧窮不時挨餓的年代裡,孩子們靠著想像力和好奇心,把那個擁擠而又破舊的小屋在腦海中勾畫成另一番天地,什麼都願意嘗試。

特雷弗在自傳《天生有罪》裡寫到了自己幼時吃毛毛蟲的經歷:

有段時間,我還挺喜歡吃毛毛蟲的,就好像在嘗試新鮮食物一樣,但是連著吃了好幾周,每天吃,天天吃,我也受不了了。我永遠忘不了那天,我咬斷了一隻莫帕尼蟲,黃綠色的汁液滲了出來,我腦中馬上想到:'我在吃蟲子屎。'我立刻想吐。我跳起來跑向我媽,哭著說:「我再也不想吃毛毛蟲了!」 那天晚上,她東拼西湊弄來一些錢,給我們買了只雞。以後哪怕我們再窮,我們從來不會沒有東西吃。」

特雷弗(最左)和他在的堂兄妹

那時的索韋託還實行著種族隔離,「有色人種」 需要在清晨離開這裡謀生,長途往返,到晚間宵禁前趕回家中歇息。

作為 「膚色不正確」 的小孩,特雷弗大部分的童年時光都是在室內度過的,他需要時刻留意,以防被政府的 「黑夾克」 抓進孤兒院。除了家裡的兄弟,他幾乎不認識其他同齡小孩,在書籍和玩具中,幻想著另一個世界,慰藉著自己。

母親帕特麗莎·諾亞(Patricia Noah)和親戚的合影

這種艱辛的日子,都在後來成為了脫口秀和自傳裡,讓他自己忍俊不禁的段子。

作為數量眾多的「南非混血兒」中的一個,在成年後遇到「同類」後,特雷弗才發現,不少人早就離開了南非。父母中身為白人的那個,會帶著他們從賴索托或波札那偷渡出去,然後他們分別在英國、德國或瑞士長大成人。這對他無疑是顛覆性的。

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

曼德拉當選後,我們終於可以自由地生活了。一部分曾經流亡海外的人開始回遷。我在17歲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回來的孩子。他給我講了他的經歷,我簡直難以置信:「等等,什麼?你意思是,我們還能離開?還有這個選項?」想像一下,有人把你從飛機上丟下去,你摔到地上,全身骨骼粉碎,你去了醫院,痊癒了,準備開始面對後面的人生,然後,就在你幾乎已經忘了之前的痛時,有人告訴你,有個東西叫降落傘。這就是我的感受。

就像是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一樣,喜劇的內核其實是悲劇,這些苦澀的故事在日後也出現在了崔娃的脫口秀節目中,成為了獨屬於他自己的喜劇素材。

不過,被稱讚有幽默細胞也好,被誇有語言天賦也罷,比起他本人的天資,背後更多是他母親帕特麗莎的付出,她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這個普普通通的南非科薩族婦女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使他一步步成為獨一無二的「崔娃」。

母親帕特麗莎·諾亞(Patricia Noah)和親戚的合影

在他自傳的扉頁寫著這樣一句話:

「獻給我的母親,我的第一個粉絲。

謝謝你讓我成為一個男人。」

頂著違法的罪名,帕特麗莎堅持生下孩子,她反對種族區別待遇的制度,也從不讓這個制度阻礙她。

特雷弗說,母親從來不是出於憤怒才這樣做,而是蔑視這種規定。

大概在特雷弗十一二歲時,父親突然音信全無,消失七年後才重新見面。

特雷弗·諾亞童年照

而母親始終陪伴著特雷弗。她帶領兒子在那個動蕩不安的貧民區冒險,給他最好的教育,讓英語成為他的母語。

在特雷弗六七歲時,帕特麗莎再嫁給了亞伯,一個技藝精湛的修車工。獨立堅強的帕特麗莎與亞伯渴望的溫順妻子形象明顯不符,婚後倆人經常發生爭執,甚至常常大打出手。

年輕時的帕特麗莎

後來,變本加厲的繼父向帕特麗莎舉起了手槍:一顆子彈直接穿透她的臀部,另一顆打進了她的後腦,從頸部上方、頭蓋骨下方的位置穿了進去。

堪稱奇蹟的是,那顆打進她後腦的子彈,以毫釐之差避開了脊椎,以及每一根主要的血管和神經。從死亡線上幸運活下來的帕特麗莎在清醒後,反倒開始安慰兒子特雷弗:

「我的孩子,你要看到好的一面。」

「什麼?你在說什麼,好的一面?

媽媽,你被子彈爆了頭。

有好的一面?」

「當然有了。從現在起,

你就正式成了這個家裡最漂亮的人。」

然後,他們為此開懷大笑,仿佛這樣做一切陰雲就會從頭頂散開。

這種豁達的處事方式給了他們笑對人生的心態,特雷弗也曾調侃,自己能成為喜劇演員都歸功於母親的遺傳。「我的家人好像沒那麼易怒,(我們)不會很快生氣,而是會找到一種方法來嘲笑它,或者用幽默來最小化它。」

「因為笑聲,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我想這就是我如此熱愛喜劇的原因,它幫助我的家庭渡過了各種各樣的不幸。」

特雷弗的 Netflix 脫口秀節目《我老媽是帕特麗莎》

如今的特雷弗,在脫口秀界徵服了越來越多的人。

種族,貧困,暴力,動亂……當他在節目中、在自傳裡平靜而又克制地講出它們時,命運的枷鎖頓時顯得微不足道。

他的自傳也出現在2017年比爾 · 蓋茨的推薦書單裡,用蓋茨自己的話說:閱讀諾亞的自傳《天生有罪》,我很快了解到他的這種局外人視角,是如何在他「格格不入」的人生中被歷練出來的。書友們則接地氣地概括,「崔娃」就是南非版《美麗人生》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合體。

你在這本書中,可以很容易理解到,為什麼這個南非小夥,可以代替深入人心的「囧叔」喬恩 · 斯圖爾特,成為美國收視率最高的脫口秀節目《每日秀》主持人。它不僅是一部在南非種族隔離制度下的令人不安的成長史,更是所有對抗規則,試圖理解自己人生的極佳探索。

「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直到今天我還在做: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主要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culture/2020/mar/19/trevor-noah-coronavirus-stephen-colbert-samantha-bee-jimmy-kimmel

htt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20/03/trevor-noah-trump-chinese-virus-coronavirus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023806/How-stepfather-new-Daily-host-Trevor-Noah-tried-hunt-kill-shooting-mother-leaving-dead-South-African-slum-comedian-raised.html

https://v.qq.com/x/page/g3055xmv1px.html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831/c406854-28681246.html

https://www.npr.org/tags/370397821/trevor-noah

特雷弗傳記《天生有罪》

相關焦點

  • 把演播室搬到家中,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崔娃的脫口秀
    分析認為,如果現在是歐巴馬時代,崔娃可能不會那麼紅。「但是如今在川普時代,因為很多突破常識的、匪夷所思的事情的存在,崔娃把那些常識以非常平常的方式講了出來,滿足了大家的期望。」因此,可以說是川普推動了他的走紅,崔娃和川普相伴相生。
  • 罵總統刷爆朋友圈的「崔娃」, 卻有一個飽受種族歧視的童年
    崔娃就模仿了一個(蛇精病)老人臨終的樣子:「再見,吉米。」「不!爺爺。」「沒關係,我雖然會死,但你會擁有道瓊指數和標普500,還有納斯達克!」崔娃告誡人們,如果不加控制,新冠的死亡人數可能達到上百萬,而我們不應該把這些數字僅僅當成數字,因為「如果我告訴你,你可能會失去1到2個家人,你能選擇失去誰嗎?那些能夠做出選擇的人,他們統統是混蛋。」
  • 被這個最關心中國的黑人笑哭,但我更佩服他的媽媽!
    你可能不認識,但崔娃這個名字你一定不陌生。至少,他吐槽川普言論你一定聽過。這個被大家親切地稱呼「崔娃」的主播 ,全名叫特雷弗·諾亞,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空閒的時候,媽媽經常帶崔娃去高級白人社區轉悠,她會把崔娃舉在肩上,讓他越過圍牆,看看白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她還帶著崔娃溜冰,去看電影,去鄉村郊遊野餐……這些都是白人小孩會做的事。大家都覺得崔娃的媽媽瘋了:「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啊?
  • 「你可能不是周杰倫的粉絲,但是你一定聽過他的歌」
    「你可能不是周杰倫的粉絲,但是你一定聽過他的歌」而今天,在這裡,是關於周杰倫。周杰倫的歌對於每個人而言,應該是藏在內心深處很深很深的關於那些愛過又失去過的那種,不能說的秘密。我喜歡他,是因為他讓我更喜歡你。所以你說,這個世界是不是特別好玩,想到這,我把標題改成了「我聽周杰倫的時候最愛你」。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喜歡周杰倫的第一點:是他告訴了你,世界沒有什麼不可能。
  • 崔娃攜團隊成員送上2020年畢業演講,「喪喪的勵志」!
    你碰我一下, 我就【嗶——】As you move forward in life, the most important piece of advice I can give you is this.當你走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我能給你的最重要的建議就是這個。
  • 美國主持人「崔娃」曾被央視報導,如今卻在節目中抹黑中國
    崔娃此時還算正常地調侃稱,人類44年來沒有收集過月球巖石。這段時間內,月球上的石頭可能已經「上大學,結婚生子」。他還補充:「不管怎麼說,能獲取這些月球巖石,還是不錯的。」但話鋒一轉:「但你得承認,中國現在做這事(登月)相當華而不實,特別是每個人都發現他們在武漢疫情暴發程度,和(病例)數字問題上撒謊。」
  • Talk Show |《崔娃每日秀》300+視頻合集(含中文/無字幕)
    崔娃與《崔娃每日秀》最近有一位美國脫口秀主持人的知名度可謂是一再提升,他叫 Trevor Noah,被中國網友稱為崔娃。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1984年2月20日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 ,南非喜劇演員、脫口秀表演者、電視以及電臺節目主持人。
  • 吳秀波事件:暖男,或許他暖的不止是你
    吳秀波事件:暖男,或許他暖的不止是你。今年中秋節的月餅,絕對沒有吳秀波的瓜好吃。大叔圈的「扛旗大將」吳秀波被「正牌小三」發文聲討,撕他欺騙自己感情,婚外出軌多名女星。有人監控了熱搜榜,下午三點半到五點,吳秀波的熱點僅僅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便迅速被撤下。
  • 崔娃每日秀,在中國走紅的美國脫口秀演員
    最近,有一檔美國脫口秀節目在中國走紅,主持人「崔娃」在中國火了,他甚至在節目中高呼:寶貝,中國報導我了!回顧崔娃走紅歷程,完全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掛鈎,小編看到崔娃的第一個視頻就是關於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
  • 脫口秀崔娃,中國留學生和東北人你更喜歡誰
    幽默的崔娃英語特好,賊下飯特願意看一檔脫口秀—崔娃脫口秀,最初是為了鍛鍊英語口語和聽力好些。結果英語隨它任意飛啊飛啊去了,卻得到了些別的體驗。特幽默的崔娃是黑人,文化素質德育素質都很高,俗稱IQEQ雙商高。黑人都這樣其實大家也就不反感了。皮膚不能決定一切,而是素質高低決定的。特欣賞我發過的一位12歲男孩英國小留學生歸國的表現,自信獨立正面。還有疫情期間好多歸來未歸來的留學生正面積極表現,得到國人一片盛讚。相反,有些留學生或海外歸國人士被網民追罵不迭。
  • 「噴飯」一詞,原來出自蘇軾,除此之外,他還有這些段子
    蘇軾可是一等一的段子手,他寫就的詩詞有許多趣聞怪事,這令人噴飯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個例子而已。今天,小編集結一些蘇軾寫的小段子供您賞析。蘇軾懷才,調侃弟弟蘇軾一家都是文豪,弟弟蘇轍也是鼎鼎大名的文學家,兄弟二人一起讀書時,與同窗聯句作詩。
  • 搞笑有套路,段子有公式
    護士看見了就問他:「 同志, 你在找什麼?」 趙四說:「 請問, 你們的廁所在哪個科?」你看,趙四的歸類體系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廁所被他變成了一個科室,聽者的大腦頓時產生了錯愕,於是就笑了。你可以想想你聽到的那些打臉梗。比如:「我最討厭兩種人,一種是有地域歧視的人,另一種是北京人。」
  • 有眼界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帶來怎樣不同的人生
    然而當時聽他的脫口秀純屬為了娛樂。但當我聽了這本崔娃的自傳,對其童年所經歷的一切,以及其母親獨特的教育方式震撼。感受到教育的偉大,和生命的奇蹟。忍不住要分享給大家。 這本自傳還被入選了比爾.蓋茨年度書單,看來崔娃也是被首富欣賞的才子。 崔娃的童年經歷了種族隔離政策,他是黑人白人所生的混血孩子。如果被抓住,要被送去監獄。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度過童年。
  • 「嫦五」奔月,崔娃翻車?中國人不用被「老外評中國」牽著走
    美國政治吐槽節目《每日秀》主持人崔娃,曾因話風犀利收穫了一批中國粉絲,但在最近一檔節目中卻「翻車」了。咋回事?在12月5日播出的節目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在談到近期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消息時,剛開始他還邏輯正常直言「人類44年來沒有收集過月球巖石了」,但話鋒一轉便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隨後,他還戲精附身,來了一段小劇場:將頭像改成外星人的形象並以後者口吻自說自話:「不要奪走我們的自由。」
  • 盤點汽車圈流行的小段子、順口溜,你聽過幾個?
    盤點汽車圈流行的小段子、順口溜,你聽過幾個?說起網絡上流行的小段子、順口溜,其中有關於汽車圈的還真不少,跟小編一起往下看,看你聽過多少?
  • 搞笑沙雕段子|看著滿月的兒子,我對他說「你媽就是個騙子!」
    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開心時刻,沙雕段子,爆笑來襲1. 早上跟媳婦一起等公交,媳婦感覺有點冷,就扯扯我的衣服:我有點冷,把手放你衣服裡。我突然一本正經地說:我是有老婆的人了,你找別人去吧。哈哈!所有人都異樣的看著老婆…結果,老子大冬天獨自在冷風中走了三站地!2. 我好不容易有女朋友了,兄弟說要看照片,我把照片給兄弟看了看,兄弟看了照片後又看了我幾眼,說:「 如果用植物來形容她 那她就是一朵鮮花,如果用蔬菜形容她,那她就是白菜,如果用動物形容,那她就是天鵝。」
  • 莊子的三個段子,揭示人生的三種境界
    蔣勳說,「莊子是善於說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是神話,是寓言,像今天的魔幻文學,充滿想像力和好奇,充滿活潑的畫面。」放在今天,這就是不折不扣的「段子手」啊!今天和大家分享莊子的三個「段子」,一起體味莊子的大智慧。《莊子·逍遙遊》大風起兮,鯤鵬借風勢騰飛而起,遠飛南海,「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氣勢如虹!
  • 「斜槓女孩」的段子人生
    她們,分布在中國大大小小的脫口秀劇場,她們,不屬於從業的大多數,幽默的表現形式不一,卻把生活過成了不同於普通人的精彩段子人生。 2017年,普拉斯從成都體育學院畢業,結識了一個叫做蔡師傅的外賣小哥,當時他正在過載俱樂部兼職講脫口秀。蔡師傅說,普拉斯身上有種懟人的氣質,言語間的攻擊性,令聽者抓牆上癮。「蔡師傅邀我入夥,我問這能帶給我什麼,當然什麼也沒有,他上下打量我一番,開玩笑地說道『至少能讓你出門』。」 蔡師傅所在的過載俱樂部的演員都是兼職,他們歡迎所有的演員。
  • 東北話影評:《飛馳人生》,用段子賽車見過沒?
    老幫菜還是上場作死了賽車這段兒賊帶感但是人生不是這樣嬸兒的,人生不是童話於是結局整了一場蒙太奇,齊活兒韓寒的電影一般就是三板斧>段子一籮筐,青春忙作死,情懷一首歌——《平凡之路》郭敬明是PPT電影的創始人韓寒則是段子電影的領航者如果他不寫書也不拍電影了,可以去執導春晚語言類節目應該很有前途《飛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