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跟著配送員到舟山柴山島送菜
浙江日報
「大白菜3株、豆腐5盒、雞蛋4板……」天未亮,位於舟山普陀區東港街道的陽光365生鮮超市已經燈火通明,謝復軍一邊拿著配送單,一邊穿梭在超市中。「今天菜有點多,我得抓緊時間配菜!」看到我們到來,沒寒暄幾句他又扎進了蔬菜堆。
距離本島約15公裡的柴山島,有著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清幽寧靜。然而,沒有超市,沒有菜場,島上122位老人一度為吃飯發愁。2018年9月,普陀區「菜籃子」辦公室設立便民服務網點,開通送菜上島「專線」,覆蓋柴山、白沙、葫蘆、登步、桃花、廟子湖等6個海島,截至目前累計送菜500餘次,總價值超過35萬元。
疫情之下,偏遠海島老人的「菜籃子」滿不滿?好不好?記者跟隨謝復軍到海島走了一遭。
從任務到習慣
兩個月沒休息
謝復軍今年27歲,是陽光365生鮮超市的主管,負責生鮮商品的到貨、驗收、陳列。隨著「專線」開通,他成了唯一的專職配送員,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
和以往不同,謝復軍配完菜,拿出消毒水對配送車進行消殺。「防疫做到位,老百姓才能安心。」他介紹,疫情以來超市每天定時消殺兩次;每次配菜前還要用消毒洗手液洗手,確保食材從超市到飯桌的安全。
一筐筐菜被搬上車,謝復軍縱身一躍坐到駕駛座上。在謝復軍前行的路上,每遇到紅燈他都會瞄一眼時間。他說:「誤了船班,老百姓這兩天就沒新鮮菜吃了。」
配送車的中控臺上,放著一張海島配送信息表:柴山島,周二周五;葫蘆島,周三周日;廟子湖島,周一周四……一周7天,謝復軍的日程被排得滿滿當當。
30分鐘後,我們抵達朱家尖漳州灣碼頭。看到謝復軍的到來,客輪工作人員主動上前一同搬貨。搬完貨付完運輸費,時間指向11時30分的開船時間。
「今天貨有點多,我也跟著一同過去。」謝復軍說著,和我們一同走進客艙。截至此時他已經忙碌了一上午。凌晨3時30分,先跑了定海雙橋拉了新鮮蔬菜,又去了普陀半升洞碼頭把廟子湖島的貨送上船,橫跨了大半個舟山,到現在才停下來喘了口氣。
起得比太陽還早,帶著菜漂洋過海,還認識了一幫年紀比他大了三四輪的人。1993年出生的謝復軍,說自己沒想過會以這種方式送菜。一開始他只是完成領導派下來的任務,沒想到這一接,一年半載就過去了。累是肯定的,但每回接到訂單電話,聽到村民們期盼的聲音,謝復軍就告訴自己:「那就繼續幹下去吧。」
「正月初六起『專線』恢復,配送量也呼呼往上漲,最高一天送過600斤。」受疫情影響,不少回鄉過年的老百姓「困」在島上。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謝復軍經常頭天開車去寧波進貨,次日把菜送上船。今年春節期間他沒回老家,兩個月的時間裡,一天都沒有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