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烈院士視察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

2020-12-16 中國科學院

    8月23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科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一行在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何興元所長的陪同下到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視察並指導工作。

    孫鴻烈院士仔細參觀了大安站抗逆研究溫室、植物耐鹼能力鑑定試驗、水稻抗鹽鹼雜交育種現場和重度蘇打鹽鹼土種稻改良試驗區以及水田耗水規律試驗區,察看了地下水鹽觀測室、羊草移栽快速恢復試驗區和鹼地植物資源篩選鑑定圃,並參觀了實驗室和建站5周年成果展,聽取了站長梁正偉研究員的工作匯報,對大安站的科研工作給予肯定,同時對大安站的未來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指導意見。孫鴻烈院士指出,蘇打鹽鹼地類型比較特殊,目前中國科學院生態網絡還缺乏東北西部這種土壤類型的生態系統研究站。建議今後要加強水土氣生的長期監測設計與恢復前後的對比研究。對於當前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實行的大規模土地整理和引水工程,指出要特別關注水鹽排放的最終出路問題,防止次生鹽鹼化的發生。

    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韓興國研究員等也陪同了視察。韓興國所長說,看似簡單的羊草移栽恢復試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退化生態系統的植被恢復僅僅靠自然封育的方法是不夠的,因為自然演替過程是很慢的,缺乏方向性,無法實現優質牧草的快速定向恢復。而利用簡單的移栽方法卻巧妙地把羊草種質資源導入到退化了的生態系統中,並應用於實踐是一種非常好的創意和快速恢復方法,建議今後認真總結研究,多出成果。

    視察結束後,孫鴻烈院士欣然題詞「為加強蘇打鹽土生態系統觀測示範作出貢獻」。並與大家合影留念。

相關焦點

  • 「鹽鹼地高效治理助推生態文明」高峰論壇在長春召開
    會議由中國土壤學會鹽鹼土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承辦。   來自國內外22所大學、72個科研院所相關領域的院士、知名專家、學者,以及25家相關企業等與會代表約400餘人參加了大會。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程國棟、秦大河、夏軍考察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程國棟、秦大河、夏軍考察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 2017-10-26 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0月21日至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
  • 齊扎拉會見孫鴻烈姚檀棟院士
    本報拉薩7月31日訊(記者 王立)7月30日下午,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齊扎拉在拉薩飯店會見了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長孫鴻烈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所所長姚檀棟一行。同時,拉薩市正在按照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提出的充分發揮拉薩首府城市首位度作用和「七個方面」的要求,全力推進「環境立市、文化興市、產業強市、民生安市、法治穩市」五大戰略,積極實施「暖入戶、河變湖、樹上山」工程,並將制定出臺一系列動物保護法規和政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造中國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區,繼承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積極營造良好的生態、人文環境,為拉薩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中國科學家為何再次登上珠峰
    筆者就此訪問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  孫鴻烈:這裡高度達到8000米,因此有很多特殊的東西。從生物學角度我們很有興趣。這裡也是冰川存在的地方,冰川的形成、變化,研究起來也非常有意義,它是研究冰川進退演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地區。這次珠峰考察,我們選擇了大氣物理、大氣化學觀測研究,還有冰川變化監測研究,生物多樣性及生態變化研究,地質與地球物理觀測研究等方面作為考察內容,這些科學上的問題,意義是很突出的。
  • 孫鴻烈院士考察廣西環江土壤修復工程
    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邀請,12月25日至27日,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孫鴻烈院士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劉毅、黨委副書記高星等的陪同下,考察了廣西環江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示範工程,並對土壤修復發展模式予以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黃日波等會見了考察團一行。
  • 石廣玉院士等考察平涼雷電與雹暴試驗站
    9月10日,中科院院士、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石廣玉和日本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地球表層圈變化研究中心教授中島映至對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平涼雷電與雹暴試驗站進行參觀考察。平涼雷電與雹暴試驗站站長餘曄和副站長張彤向石廣玉一行介紹了平涼站的建站歷史並匯報了平涼站的研究方向和定位、現階段的目標與任務、發展現狀和近年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等。
  • 孫鴻烈:青藏科考情未了—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長期從事資源、環境領域基礎與應用的綜合研究和組織領導工作,尤其對青藏高原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40多年來他先後幾十次到高原調研考察。   年逾87歲依然健康矍鑠,孫鴻烈覺得自己主要是受益於長期野外考察的鍛鍊。「地學很有意思。如果你們的孩子還沒有上大學,建議他們以後選擇地學。」
  • 吉林大米網吉田眾籌活動進行中 鹼地香米等您定製
    此次精選的六大農場分別為大荒地農場、萬昌農場、琿春農場、查幹湖農場、柳河農場和大安農場。今天特別推薦白城大安農場,這裡作為精選農場之一,延續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理念,為消費者提供1000畝有機鹼地香米定製服務。
  • 大安區政協專項視察大安法院 「城鄉社區訴源治理」工作
    大安區政協專項視察大安法院 「城鄉社區訴源治理」工作 2020-10-16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生態問題與對策》出版 孫鴻烈主編五位院士參加編寫
  • 鹼地柿子會是轉基因的嗎 孕婦能吃鹼地柿子嗎?
    鹼地柿子是一種新型的水果,價格比較昂貴,但是很多人都在問是不是轉基因的,其實鹼地柿子的確不是轉基因的,這只是因為他們生長在獨特的環境之中,「個頭」是無法生長成正常西紅柿大小的。鹼地柿子不是轉基因的鹼地柿子不是轉基因食品,只是自然界中正常存在的一種作物,它和普通西紅柿的關係就好比黑種人和黃種人的關係一樣,都是自然界長久以來的進化結果!大家沒有必要把「恐轉」的情緒轉移到鹼地柿子上面。
  • 孫鴻烈談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中國數字科技館
    孫鴻烈談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2019-10-29 22:31:00
  • 中國科學院朱永官院士一行來蒙城考察土壤肥料工作
    2020年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永官,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劉萬程副院長等一行6人,來蒙考察交流,蒙城縣政協副主席,縣種植業發展中心推廣研究員,高波主任等陪同考察。  首先,考察組一行來到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蒙城馬店試驗站,就蒙城縣馬店試驗站當前基礎設施建設,田間肥料試驗開展情況進行詳細了解,馬店試驗站主要承擔安徽省農科院土肥所砂姜黑土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工作,2005年被農業部命名為農業部蒙城砂姜黑土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為我縣乃至皖北地區砂姜黑土改良和耕地質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 大安著力打造生態旅遊經濟區和區域商貿物流集散區
    國家級嫩江灣溼地公園同時具備向海及莫莫格保護區的生態特點,溼地泡沼密集,飛鳥翔集;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是遼金春捺缽遺址;有省內聞名的月亮湖、風味原始的牛心套堡和殷商時期的漢書遺址等豐富旅遊資源。據介紹,大安市已經高標準編制了《大安市旅遊產業總體規劃》和《嫩江灣溼地建設規劃》,引領全市生態旅遊產業健康發展。
  • 我市舉行大安農場與冠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合作籤約儀式
    7月24日上午,我市舉行大安農場與冠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合作籤約儀式。合作項目集奶牛養殖、生態有機肥、沼氣發電、鮮牛奶供應於一體,致力打造成為我國南方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生態型現代化示範牧場。
  • 重慶綜合試驗站組團考察廣東漁業綠色健康養殖技術
    、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重慶綜合試驗站站長李虹研究員率璧山、巴南、合川、永川和潼南等5個示範區的負責人和團隊成員一行13人到廣東考察學習漁業綠色健康養殖技術。在廣州綜合試驗站的陪同下,考察團一行調研了廣州綜合試驗站花都區養殖尾水治理示範基地和廣州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貨櫃陸基推水式循環水養殖展示基地。
  • 湖南草食動物產業技術體系湘東試驗站揭牌
    擬在3年內設立6個試驗站新湖南客戶端8月31日訊 (通訊員 陳衝 記者 胡宇芬) 今天上午,在瀏陽淳口鎮,我省新啟動的草食動物產業技術體系全體專家為湘東試驗站揭牌。該體系首席專家、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譚支良表示,將通過3年努力,突破制約我省草食畜牧業健康發展的繁育技術落後、粗飼料品質差、標準化飼養水平低、環境應激綜合防控等關鍵技術瓶頸,並根據不同飼養模式下的草食動物優勢產業帶部署6個典型試驗站。
  • 白城大安嫩江灣國家溼地公園:生態名片 熠熠生輝
    仲夏時節,大安嫩江灣國家溼地公園碧空如洗,蒲葦繁茂,風景如畫,遊人如織,被這不施 " 粉黛 "、渾然天成的景色深深震撼,成了網紅打卡地。近年來,大安市秉承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的發展理念,對嫩江灣進行提升、保護、開發,讓原始天然風景獲得再現,實現生態與文化彼此交融、綠色與經濟配合成長的發展局面。在保護中提升,築牢綠色屏障生態功能。
  • 這裡是大安
    在家裡煮麵時加點辣椒醬簡直就是絕配大安米粉在鎮政府附近,大榕樹旁邊的這家粉店,是許多大安人每日的打卡處。大安小吃何記甜品已經成為大安甜品店的老牌標誌它在這裡默默陪伴了大安人數十年,從前的老味道,是歲月的餘味,也是人生的一部分,無論走得多遠,這都是大安人引以為傲的老味道。
  • 「試驗站」裡的教師節
    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張子軍這個教師節又是奔波兩地,「上午到學校參加教師節大會,下午得趕緊趕回來,試驗站裡還有不少工作要做。」張子軍有兩個頭銜,一個是動物科技學院教授,一個是安徽農業大學設在安徽定遠縣的江淮分水嶺綜合試驗站站長。「張老師生活裡就沒有節日這個說法,每年的教師節,不是忙著在羊場搞研究,就是在生產一線忙試驗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