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各學段開學現狀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經來到5月,隨著國內防控形勢的逐漸好轉,大部分省份的中小學甚至高校已經在穩步推進線下開學事宜,雖然要求錯時錯峰分批,但是至少看到了線下開學的希望。不過有一個學段很特殊,至今仍沒有任何線下開學的消息,而這個學段就是幼兒園。
幼兒園本學期開學難
對於幼兒園而言,因為幼兒園學生年齡較小,免疫力較差,考慮到幼兒園小朋友的健康安全,在開學時間的確定上則是謹慎再謹慎。於是乎國內似乎對於幼兒園開學達成了一種默契,那就是幾乎都「按兵不動」,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本學期要想線下開學,難!
民辦幼兒園經營壓力大
幼兒園開學與否對於公立幼兒園而言影響不大,畢竟教學設施、教學樓等都是公家的,教師工資也由公家發放。但是對於民辦幼兒園而言,這段特殊時期就沒有那麼輕鬆了。因為幼兒園不開學,他們就沒有收入,但是部分民辦幼兒園的辦學場所是租賃的,每月還得支付數額不小的房租費用。另外,還得支付教師們的工資。幾個月不開學意味著收入沒有,成本居高不下,那麼對於他們而言經營壓力不可謂不大。
教育部發文階段性扶持民辦幼兒園
對於當下的這種情況,其實教育部也早已經注意到,並及時採取行動,要求多方配合,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時期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工作。其中包括申請租金減免、稅金減免、財政補助等。但是目前這些政策也僅限於部分地方在實行,並沒有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實施。所以教育部呼籲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借鑑其他地方好的做法,統籌協調當地其他部門,制定民辦幼兒園階段性扶持措施。
但是,民辦幼兒園能否繼續生存下去,能否獲得相應的支持政策,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當地教育部門對於此事是否上心。如果當地教育部門將此當作一項重要任務去抓,那麼對於當地的民辦幼兒園而言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如果壓根就沒放心上,那麼對於當地民辦幼兒園而言可以說是災難了。
民辦幼兒園關門學生去哪兒上學?
而教育部之所以如此關注民辦幼兒園的生存問題,其原因在於適齡兒童的入園率。什麼意思呢?假設民辦幼兒園能夠容納100名幼兒,當民辦幼兒園關門之後,公辦幼兒園早已經滿員,那麼這100名幼兒去哪兒上學?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而且隨著關門的幼兒園數量的增加,上不了學的幼兒數量會更多,這就會成為一種潛在的社會矛盾。
終究還是扛不住了,民辦幼兒園宣布「關門」
儘管不希望看到民辦幼兒園關門的情況發生,但是仍然有部分幼兒園還是沒有抗住較大的經營壓力,選擇關門這個無奈的選擇。有的關門原因是租金及員工薪資支出成本,有的關門原因是原來租用的校舍或者園區到期,即將被收回。當然,更多的原因還是前者。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經受住虧損,其中一部分民辦幼兒園經營者更是貸款、借錢來經營幼兒園,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特殊的形勢,巨大的經營壓力,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關門,或許對他們而言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不可否認,在往年正常情況下,民辦幼兒園還是比較掙錢,於是便導致很多人想要加入到這個行業分一杯羹,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今年的情況算是讓他們徹底栽了跟頭,至於能否東山再起,就得看自身實力和機遇了。
總的來說,教育部門也是不希望看到這麼多民辦幼兒園無奈關門,畢竟它們關門將意味著大量的幼兒家長們需要重新四處奔波尋找適合孩子就讀的幼兒園,可謂是費時費力費錢,所以,如果能讓民辦幼兒園堅持下去,那麼這將是最理想的結果。
【今日話題:你認為民辦幼兒園應該獲得扶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