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為提醒人們重視,世界心臟聯盟確定每年9月25日為「世界心臟日」。今年的「世界心臟日」剛剛過去,又將迎來國慶假期,成都市二醫院和三醫院的專家提醒市民,出行遊玩時別忘了關注自己的心臟健康。
■名詞解釋
心臟病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
心電圖只是最基本、淺表的篩查,切不可因為心電圖正常就高枕無憂。對於高危人群來說,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排除相關的心臟疾病。」
莫讓心疲勞
每天狂開車,途中突發急性心梗
自駕出遊是不少家庭在大假期間的「標準配置」,不過就是因為耍得太嗨,有人進了醫院。
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市三醫院獲悉,往年,該院心內科曾多次收到出遊途中突發急性心梗的患者。
55歲的王強(化名)就是其中一個。他和十多個朋友從雲南出發開始自駕遊,先是走滇藏線去西藏,之後又走青藏線到四川,每天的行程五六百公裡。王強和朋友們在九寨溝住下的當晚8時許,突感胸口劇痛,酒店將其送醫,因病情嚴重,他被連夜轉送到成都市三醫院。經檢查,王強被確認為急性心梗。
53歲的王華(化名)連著幾天在宜賓、成都兩地跑。再次趕回成都和親友團年聚餐時,王華突然感覺胸口一陣悶痛,喘氣也變得急促起來。「完全是絞痛,沒辦法忍受。」王華自行到藥店買了些「速效救心丸」服用,緩了幾分鐘,又開始悶痛,連帶左臂也開始劇痛。於是王華決定開車回家休息,行至八寶街時,王華感覺意識開始模糊,只能憑感覺往市三醫院開去。急診醫生當即判斷,王華應為心梗,隨即通過綠色通道進入胸痛中心診治。檢查診斷確定後,當晚王華就接受了手術。醫生推測,連續的奔波為心梗誘因。
不要太興奮
酒後胸悶心慌,就醫時已嚴重心梗
醫生特別提醒,過度勞累和情緒持續劇烈波動均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所以假期娛樂還得「悠著點」。
在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50多歲的何偉(化名)從外地來到成都祝賀親戚喬遷之喜,當晚一家人把酒言歡,然而次日凌晨3點左右,何偉感到胸悶、心慌,至早晨8點,不適症狀愈發嚴重,何偉被送到成都市二醫院急診科。經檢查,其心梗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因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機,不幸去世。「一些人平時沒有出現不適症狀卻突然引發急性大面積心梗,這樣的病例也是常有的。」成都市二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和蒞表示,「心電圖只是最基本、淺表的篩查,切不可因為心電圖正常就高枕無憂。對於高危人群來說,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排除相關的心臟疾病。」
■連結
有種病叫「心碎症候群」
成都市三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餘秀瓊特別介紹的一種心臟病跟傷心有關。這個病叫做「心碎症候群」、「心尖球形症候群」。
該病患者中,女性佔到了89.9%。多數患者是受到明顯的誘因而發病:36% 是器質性的誘因(急性呼吸衰竭、手術後、外傷骨折、感染或中樞神經病變);27.7% 則是受到精神因素的影響(悲傷、驚恐、焦慮、人際衝突、憤怒、挫折等);7.8% 兩者都有;剩下的人則沒有明顯的影響因素。
■小知識
注意疾病訊號
心絞痛不一定都是痛
典型的心絞痛是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常常發生在勞動或情緒激動時,通常持續數分鐘;也可以僅表現為胸悶、窒息感等。
胸痛不一定都發生在胸骨後
典型的心絞痛主要疼痛部位是胸骨後,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部分人表現為咽喉痛、左肩或雙肩痛、頸部痛和上中腹等。
情緒或活動誘發胸痛
勞累、興奮、發怒、激動、受寒等,都可能誘發心絞痛。
胸痛持續時間
典型的心絞痛發作常為3-5分鐘,如劇烈胸痛持續半個小時以上不緩解,需立即搶救。
「竹竿形」年輕人警惕氣胸
自發性氣胸多見於瘦高個的青壯年,典型表現為突發胸痛,伴有胸悶、憋氣等。
預防心臟病有招
餘秀瓊醫生提醒,預防心臟病,就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包括預防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症,遠離菸草,保持正常體重,減輕壓力和適量的運動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今社會職場人士生活節奏快,生活方式也不健康(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吸菸酗酒、缺乏運動已是普遍現象),再加上工作壓力導致的長期睡眠不足、情緒不佳等,很容易埋下心臟病的隱患。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四川之所以是冠心病高發城市,與市民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四川人口味普遍偏重,食鹽量較大,加之喜食的火鍋、串串等傳統特色小吃多為高油脂食品,這些因素都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容易導致冠心病的發生。
保持良好的心態
對於「高壓」人群而言,當個人解決不了負面情緒時,應及時向心理醫生求助。此外,定期的體檢也是護「心」的重要措施。擁有良好的脾氣,不愛發火也是呵護心臟健康的重要因素。 (記者 段禎)
責任編輯: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