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自駕遊悠著點 長時間開車當心急性心梗

2020-12-22 四川省人民政府

醫生提醒:自駕遊悠著點 長時間開車當心急性心梗

  • 2016年09月28日 07時53分
  • 來源: 四川在線
  • 【字體:

  提醒

  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為提醒人們重視,世界心臟聯盟確定每年9月25日為「世界心臟日」。今年的「世界心臟日」剛剛過去,又將迎來國慶假期,成都市二醫院和三醫院的專家提醒市民,出行遊玩時別忘了關注自己的心臟健康。

  ■名詞解釋

  心臟病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

  心電圖只是最基本、淺表的篩查,切不可因為心電圖正常就高枕無憂。對於高危人群來說,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排除相關的心臟疾病。」

  莫讓心疲勞

  每天狂開車,途中突發急性心梗

  自駕出遊是不少家庭在大假期間的「標準配置」,不過就是因為耍得太嗨,有人進了醫院。

  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市三醫院獲悉,往年,該院心內科曾多次收到出遊途中突發急性心梗的患者。

  55歲的王強(化名)就是其中一個。他和十多個朋友從雲南出發開始自駕遊,先是走滇藏線去西藏,之後又走青藏線到四川,每天的行程五六百公裡。王強和朋友們在九寨溝住下的當晚8時許,突感胸口劇痛,酒店將其送醫,因病情嚴重,他被連夜轉送到成都市三醫院。經檢查,王強被確認為急性心梗。

  53歲的王華(化名)連著幾天在宜賓、成都兩地跑。再次趕回成都和親友團年聚餐時,王華突然感覺胸口一陣悶痛,喘氣也變得急促起來。「完全是絞痛,沒辦法忍受。」王華自行到藥店買了些「速效救心丸」服用,緩了幾分鐘,又開始悶痛,連帶左臂也開始劇痛。於是王華決定開車回家休息,行至八寶街時,王華感覺意識開始模糊,只能憑感覺往市三醫院開去。急診醫生當即判斷,王華應為心梗,隨即通過綠色通道進入胸痛中心診治。檢查診斷確定後,當晚王華就接受了手術。醫生推測,連續的奔波為心梗誘因。

  不要太興奮

  酒後胸悶心慌,就醫時已嚴重心梗

  醫生特別提醒,過度勞累和情緒持續劇烈波動均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所以假期娛樂還得「悠著點」。

  在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50多歲的何偉(化名)從外地來到成都祝賀親戚喬遷之喜,當晚一家人把酒言歡,然而次日凌晨3點左右,何偉感到胸悶、心慌,至早晨8點,不適症狀愈發嚴重,何偉被送到成都市二醫院急診科。經檢查,其心梗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因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機,不幸去世。「一些人平時沒有出現不適症狀卻突然引發急性大面積心梗,這樣的病例也是常有的。」成都市二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和蒞表示,「心電圖只是最基本、淺表的篩查,切不可因為心電圖正常就高枕無憂。對於高危人群來說,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排除相關的心臟疾病。」

  ■連結

  有種病叫「心碎症候群」

  成都市三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餘秀瓊特別介紹的一種心臟病跟傷心有關。這個病叫做「心碎症候群」、「心尖球形症候群」。

  該病患者中,女性佔到了89.9%。多數患者是受到明顯的誘因而發病:36% 是器質性的誘因(急性呼吸衰竭、手術後、外傷骨折、感染或中樞神經病變);27.7% 則是受到精神因素的影響(悲傷、驚恐、焦慮、人際衝突、憤怒、挫折等);7.8% 兩者都有;剩下的人則沒有明顯的影響因素。

  ■小知識

  注意疾病訊號

  心絞痛不一定都是痛

  典型的心絞痛是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常常發生在勞動或情緒激動時,通常持續數分鐘;也可以僅表現為胸悶、窒息感等。

  胸痛不一定都發生在胸骨後

  典型的心絞痛主要疼痛部位是胸骨後,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部分人表現為咽喉痛、左肩或雙肩痛、頸部痛和上中腹等。

  情緒或活動誘發胸痛

  勞累、興奮、發怒、激動、受寒等,都可能誘發心絞痛。

  胸痛持續時間

  典型的心絞痛發作常為3-5分鐘,如劇烈胸痛持續半個小時以上不緩解,需立即搶救。

  「竹竿形」年輕人警惕氣胸

  自發性氣胸多見於瘦高個的青壯年,典型表現為突發胸痛,伴有胸悶、憋氣等。

  預防心臟病有招

  餘秀瓊醫生提醒,預防心臟病,就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包括預防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症,遠離菸草,保持正常體重,減輕壓力和適量的運動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今社會職場人士生活節奏快,生活方式也不健康(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吸菸酗酒、缺乏運動已是普遍現象),再加上工作壓力導致的長期睡眠不足、情緒不佳等,很容易埋下心臟病的隱患。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四川之所以是冠心病高發城市,與市民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四川人口味普遍偏重,食鹽量較大,加之喜食的火鍋、串串等傳統特色小吃多為高油脂食品,這些因素都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容易導致冠心病的發生。

  保持良好的心態

  對於「高壓」人群而言,當個人解決不了負面情緒時,應及時向心理醫生求助。此外,定期的體檢也是護「心」的重要措施。擁有良好的脾氣,不愛發火也是呵護心臟健康的重要因素。 (記者 段禎)

責任編輯: 李莎莎

相關焦點

  • 瀋陽一男子突發心梗,妻子用60分鐘成功急救,連醫生都點讚
    5月12日,當丈夫突發心梗,她憑藉多年積累的急救知識,挽救了丈夫的生命。5月14日,記者深入採訪了這件事,搶救的1個小時包含諸多細節,都給予廣大心梗患者及其家屬警示與提醒。(為了便於事件敘述,本文採用第一人稱方式,敘事人為尹玉紅。)
  • 心梗「戀」上年輕人 醫生提醒:遠離不良生活習慣
    心梗「戀」上年輕人,28歲工程師中招長沙市中心醫院6月以來已收治近80名心梗病人 醫生提醒:遠離不良生活習慣華聲在線7月23日訊 21日凌晨3時許,28歲的IT工程師程磊(化名)捂著胸口,在同事的陪伴下來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
  • 感到喉嚨被堵住,卻被查出心梗!醫生:心梗還有這些信號
    核心提示:我們都知道,心肌梗塞來勢洶洶,會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是心梗的高危人群。目前正處於換季,氣候多變,心肌梗塞時有發生。但醫生提醒,「心病」不一定表現在胸口處,還可能出現在其他地方。
  • 男子因心梗離世,醫生善意提醒:飯後不宜做2事,別和健康做對
    經常聽別人提到心梗,但是總覺得離我們很遠,所以沒有重視過,但是最近有個朋友,白天還好好的,還在微信群裡面約著第二天晚上一起吃飯,但是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死訊。心梗的發生比較危急,當心臟血管出現堵塞的時候,從而會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缺血壞死,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急救的話可能會誘發死亡。
  • 馬拉度納因突發心梗去世,專家提醒:心梗最明顯的症狀是疼痛
    本報訊,北京時間昨天凌晨,阿根廷足球巨星馬拉度納因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馬拉度納去世後,他的遺體被運往阿根廷總統府,在那裡接受民眾的悼念。阿根廷政府同時宣布,全國將為這位曾率隊奪得1986年世界盃冠軍的足球英雄哀悼3天。
  • 連夜開車到寧波後,28歲小夥突然胸部悶痛!經歷?126次心跳驟停!醫生...
    連夜開車後突然胸部悶痛28歲小夥突發心梗「28歲心梗患者,右冠裡全是血栓,交感電風暴,除顫126次,126次!這輩子的顫都除完了,太兇險,太可怕了,希望能活下來……」近日,在寧波市第九醫院副院長、心內科專家謝達奇的朋友圈裡,一條這樣的微信讓不少圈內同行都表示驚嘆。
  • 又一名人突發心梗去世!這些心梗預兆,提醒你一定要注意!
    心梗預兆一:雙耳突聾案例:山東的一個公司經理老黃,中年男性,平時身體還不錯,就是比較勞累,應酬也多。有一天去杭州出差,老黃突然發現雙耳聽不見了。雙耳突聾,老黃馬上取消了出差,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沒有任何發現和好轉。過了一段時間單位體檢,發現了心臟的冠脈堵塞。到張健醫生這裡治療之後,沒想到他的左耳聽力恢復了!
  • 又到心梗「高發期」!啥是心梗?有啥先兆?怎麼救治?來看記者專訪我...
    拖延時間越長心肌壞死部分就越大大家都知道心梗可怕,那麼,它到底是怎樣引起嚴重後果的呢?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性缺血,從而導致心肌壞死。王柏穎說,對於心梗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越早進行開通血管等治療,對心肌的損害就越小,就診時間最好不要超過發病的頭幾個小時,而且越早就診越好。在臨床經驗中,就診時間一旦超過24小時,心肌壞死部分無法恢復,致殘致死率就較高了。
  • 馬拉度納因突發心梗去世,心梗發病前有哪些「信號」?醫生解讀
    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11月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可怕的疾病,令球壇痛失「神話」。心梗發病前有哪些「信號」?突發疾病後,該如何科學施救?讓我們來聽聽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症中心主任醫師王成鋼怎麼說。心梗前發生的疼痛信號心梗最明顯的症狀是疼痛。王成鋼提醒,一旦身體出現以下部位疼痛,需要格外注意是否存在心梗前期風險。
  • [看今朝]勿食「隔夜菜」 當心急性腸胃炎
    [看今朝]勿食「隔夜菜」 當心急性腸胃炎 勿食「隔夜菜」,當心急性腸胃炎。
  • 如何區分心絞痛和心梗?遭遇急性心梗時如何正確急救?
    二者的區別在於心絞痛每次發作持續時間一般是3~5分鐘,不會超過15分鐘,也不會轉瞬即逝或持續數小時。而心肌梗死每次發作的時間長,持續5-15分鐘或以上,多長於15分鐘,可從數小時到1~2天。另外,心肌梗死的胸痛常較心絞痛嚴重,常伴有大汗。持續性胸痛和大汗是國人急性心梗最常見的症狀,將近70%的患者有這兩種表現。
  • 去西藏自駕遊要開什麼車?資深驢友提醒:沒兩把刷子別去
    自駕遊現在也成為了一種非常流行的旅遊方式,大家都會開上自家的私家車外出旅遊。絕大多數的車輛可以去任何一個地方,但是去西藏自駕遊的話,對於車輛就有一定的要求了,普通的車輛是絕對不能夠自駕遊前往西藏的。要是想去西藏自駕遊,就必須購買一輛越野車,而且還不能購買普通的越野,實力必須強勁才行。很多朋友在自駕遊川藏線之前,就會費盡心思去挑選和購買越野車,為這趟自駕遊做萬全的準備。
  • 又一名人突發心梗去世!做過8000例手術醫生總結的心梗預兆,你絕對...
    代表作有《賴寶日記》《人生何處不尷尬》《生活就是北京時間最後一響兒》。 過了一段時間單位體檢,發現了心臟的冠脈堵塞。到張健醫生這裡治療之後,沒想到他的左耳聽力恢復了! 醫生總結:很明顯,雙耳突聾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的關係。張健介紹,他接觸的心絞痛患者,有很多都會出現聽力下降,有的雙耳嗡嗡響,術後馬上症狀消失。所以,聽力突然下降,是心絞痛的一個早期症狀。
  • 一直胃痛卻查出心梗?醫生提醒:小心這種胃痛,可能會致命
    醫生搶救室來了位六七十歲的大爺,因為胃痛難受緊急入院。家長說老人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感覺胃痛,就吃了一些治療胃痛的藥物,但是過幾天又開始疼痛了。今天大爺不僅僅是胃痛難受,而且覺得整個上腹部都難受不已,覺得喉嚨也發緊,吃了胃藥也沒有緩解,不得不撥打120急救電話,到了醫院醫生進行相信檢查後,發現大爺是心肌梗死引發的胃痛。醫生說幸虧送來的及時,不然可能會有致命的危險。家人怎麼也沒想到一個胃痛,就成了心臟病了。
  • 男子深夜突發心梗,提醒:晚上一件事,不能頻繁做
    醫生檢查發現,血壓血氧還在持續降低,根據家屬反饋,醫生判斷是心梗。 進一步檢查,正是突發心梗,男子心臟前降支血管近段,有血栓形成,血管狹窄達99%,老得一塌糊塗。
  • 闢謠:孩子不會心梗?醫生:與感冒發熱類似,可能是川崎病
    一提到心梗,可能大家幾乎都會認為,這是是年紀大的人才會得的病吧,就算如今有年輕化的趨勢,那也絕對不會和孩子聯繫起來。可是今天媛媛老師要提醒你:小心兒童也會有心梗,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 做過8000例手術的醫生透露,心梗發作前常出現8種預兆
    第一時間識別心梗症狀,並撥打120,是心梗救治的關鍵一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從醫20多年來,做過8000多例心臟手術,他工作時有個習慣:每次手術後都會仔細詢問患者,身體有哪些變化,哪些症狀在手術後改善了、不見了……問得多了,他便總結出一系列讓人意外的心梗發作及心肌缺血症狀。
  • 29歲小夥兒,深夜突發心梗,提醒:心梗最愛找上「4類人」
    晚上12:00點多,救護車駛進醫院,只聽見醫生焦急的喊道:「讓開,讓開,馬上通知手術室,進行搶救」。 病人的家屬哭喊著:「救救我的兒子吧,他才29歲啊,醫生求求您了,救救他吧」。 病人的情況很不好,已經陷入深度昏迷,氣息也越來越微弱。
  • 寒冷天易誘發心梗
    牢記急性心梗標誌性症狀「心梗病人倒下去之前的相當一段時間內,肯定是有不適表現,不一定有胸痛,但有其他症狀。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狀是胸骨後壓榨樣疼痛,但很多急性心肌梗死開始並不是以典型症狀出現,而是以其他前驅症狀出現,往往沒引起患者甚至醫生的足夠重視。」高漢華說。
  • 天氣冷,心梗出來「活動」了!什麼樣的胸痛是心梗?
    7點39分  因胸痛撥打120急救電話。7點40分  接診後祈福醫院1分鐘內派出救護車前往(標準時間為:5分鐘)。8點21分  救護車到達現場,陳力全醫生為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初步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通過胸痛專用手機啟動急診介入流程。8點45分  病人到達祈福醫院急診門口被迅速送入導管室,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立即進行急診冠脈介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