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範天嬌
    □ 通訊員 吳試飛 戴陳軼
    「110嗎?步行街這裡有人拿著煤氣罐和汽油桶要自焚!」上班早高峰期間,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指揮調度中心接到一起緊急群眾報警。
    接警員平秀雯一邊詢問警情要素,一邊同步至後臺,值班長張憲陸和值班民警張銳連續調度周邊警力、消防、120趕赴現場。13分鐘後,嫌疑男子被控制,現場沒有人員、財物損傷。
    雖然這起警情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步行街附近的群眾至今仍為警方的迅速處置稱道。對此,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馬軍「點評」說:「事件處置很成功,措施很得當;成功看似偶然,其實是平時紮實訓練的結果」。
    這樣的訓練,已經融入了全市110接處警隊伍的血液之中,成為集體的行動自覺。近年來,合肥市公安局堅持以教育培訓促進能力提升,對110接處警隊伍實行教育整頓集中訓、業務能力重點訓、以老帶新接力訓、日常管理常態訓等「四訓」工作法,重在平時、抓在日常,全面提升110接警員綜合能力素質,推動及時、快速、高效地處理110報警,切實幫助報警群眾排憂解難。
    去年底到今年初,合肥市公安局部署開展了持續3個多月的「講紀律規矩、練業務技能、正作風形象、做合格輔警」主題教育活動,全體110輔警積極參與,從動員教育培訓到查擺剖析問題,從整改落實見效,到總結評比驗收,都不折不扣完成。今年以來,合肥市公安局還相繼開展了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並自主開展了「對人民負責,向庸懶散浮怨開刀」專項整治等系列教育整頓活動。在歷次教育整頓中,110輔警都一體同步參與其中。一次一次的教育,一場一場的整頓,真正築牢了110接警員理想信念的「壓艙石」。
    「110接處警是一門技術活,光有服務群眾的一腔熱情還不夠。必須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冷靜的大腦思維。要熟悉公安的所有業務,臨危不懼、隨機應變,才能給報警群眾及時、準確地幫助和引導。」合肥市公安局指揮調度中心主任劉軍鋒說。
    合肥市公安局突出了教育培訓重點,每周組織110各班組集中學習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並由接警員自主出題,定期檢驗,形成「周周考、月月測、人人上」的測試機制——帶「長」同志「周周考」,民警輔警「月月測」,實現人人全覆蓋。不僅兼修內外,還要「擂臺比武」,該市公安機關開展了「金牌接警員」競賽、輔警接警基本業務比武競賽等多項業務技能競賽,接警員每天交班時,還會進行典型案例回顧,互相講評,總結經驗,在110接警隊伍中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110接處警工作專業性較強,人員更替較為頻繁,如何確保隊伍穩定性和戰鬥力,一直是隊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此,合肥市公安局精選一批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的骨幹接警員,納入110業務培訓人才庫,組織他們結合自身業務強項,適時開展培訓,傳道授業解惑。同時,對新招錄的110輔警開展入職培訓,階段性培訓結束後,到崗位跟班作業,並安排老接警員與新接警員「結對子」建立師徒關係,讓新接警員有專人指導,在幹中學、在學中幹,快速適應角色。
    10月23日晚,剛入警不久的吳惠平接到一起報警電話,對方輕聲說了一句「是110嗎」?隨即掛斷電話。吳惠平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立即請教她的師傅嚴冰冰。嚴冰冰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判斷可能是一起求助警情,於是指導吳惠平多次回撥報警人電話,最後成功處置了一起持刀挾持人質警情。
    教育培訓非一朝一夕之功。為了形成長效常態,合肥市公安局制定、修訂《合肥市公安機關110接處警工作規範》《合肥市公安局接警(回訪)用語規範》等制度規範,讓接警員日常工作有據可依。明確了指揮調度中心民警績效考評辦法以及110輔警績效考核辦法,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用「鯰魚效應」激發隊伍活力,持之以恆推動教育培訓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市公安局情報指揮工作績效考評成績在全省公安機關位列第一,全市110民警、輔警隊伍均零違法零違紀,實現公安110業務工作和隊伍管理工作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