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度。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今日,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數九寒天,寒風蕭蕭,雪花飄飄。今日冬至,請跟人品君一起看看在冬至裡各地都有哪些習俗吧!
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每到今天,人們都會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圍在一張桌子上和面、盤陷、擀皮、包餃子,待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一派其樂融融。
在河南更有「捏凍耳朵」的說法,據說是吃了餃子後,可以避免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裡不會被凍掉耳朵。
四川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
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特別以我國四川等地為主,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湯圓
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冬至吃湯圓,是不少南方人的習俗。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每至今日,南方人就會煮一碗或鹹或甜的冬至團來圖一個 「一家團圓、美滿幸福」的美好寓意。
冬釀酒
江蘇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傳統的姑蘇人家,每逢冬至夜都會喝冬釀酒。
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江南米飯
在我國江南水鄉,每到今天,都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的正氣,有暖胃及補中益氣的效用,有禦寒滋補的作用。
也曾有傳說,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但無論是怎樣的說法,在冬至吃赤豆糯米飯,是江南人對傳統節日中風俗習慣的傳承與重視。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歲首年近,年終有所歸宿。
人品君願你寒冬時能與家人共聚,
春來時有一個嶄新美好的開始。
冬至快樂!
主 編 | 趙岍
編 輯 | 陸周莉 袁悅 夏溪
朱君超 李丹陽 魏欣寧 李安奇(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