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不久前,有個粉絲跟我說,金老師我遇到了一點情感問題,想跟你交流一下的:我和男朋友聊了6個月之後才在一起 現在又過了差不多6個月 ,就明顯能感覺到他態度的轉變 以前基本上都是他找我聊天 現在完全反過來了, 這讓我覺得非常不安 也問過他幾次 ,他也承認自己態度冷淡了 說是想好好幹自己的事情 可能過段時間就好了??找他聊天的感覺也不像是不喜歡 但就是不怎麼找我了 平常周末可能說完早安後一天都不會找我 想過好幾次分手 決定還是堅持下去 但又不知道要怎麼繼續…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如何區分戀愛的冷淡期和不愛了,和如何維護這段感情,希望能給你帶來一點幫助。
首先你要明白一點的是:其實所有人都不能要求感情永遠停留在一個階段或一種狀態中。就像兩人剛認識時,會做很多事情去確認彼此的心意、對方對自己的在乎程度,然後感受其中的甜密。比如剛在一起他會買情侶裝和你一起穿,會在過節時準備一些小浪漫,會在微信給你發520,會在你生病難受時,把藥送到你身邊等等,但是這種狀態是會有個終點的:就是你們互相給對方累積的安全感足夠了。安全感夠了的那一方,就會漸漸減少對對方的高強度的關注,逐漸把精力集中回自己身上。這是必然的。也是正當合理的。
心理學有個現象叫「幸福遞減定律」,是指人們在特定情況下從某物品中所得的滿足,會隨著物品增多而減少。正是在這個定律作用下,相愛越久,相處越深,對另一半的心理期望值就越匱乏和不滿,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冷淡期」現象的出現。
但是,這種正常和健康的注意力回收會有幾個特徵:1、當你向他主動表達感情時,他仍然會表現出很高興和快樂的樣子:2、當你向他要求感情時,他不會拒絕,也不會覺得「你很煩」(如果這種要求不是過多過密的話);3、即使你自己沒表達沒要求,過一段時間他還是會自己跑過來找你膩歪的。因為他不再需要的只是「每時每刻」的確認,但是和你的情感交流他還是需要的。
如果都不是,那就說明你們出問題了……很大程度是不愛了,或者是很可能陷入了無回報的愛(non-reciprocal love)。通常,在一段健康的戀愛關係中,愛應該是相互的。儘管兩個人不會在每個維度上都對等付出,表達愛意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在整體的關係中應當是互有回饋。然而,在無回報的愛之中,不管你如何付出,甚至討好對方,對方的態度都是冷淡的,沒有給過任何積極的回應,令人糾結和痛苦。
具體表現:
¨ 你總是那個開啟話題的人。如果你不主動找ta,ta幾乎不主動找你。
¨ 你經常用各種方式對對方表達愛意,但是對方吝於這些表達。
¨ 你總把對方的需要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但是對ta來說,你好像沒有那麼重要。
¨ 在爭吵後,你總是那個去道歉、妥協、解決問題的人。
¨ 你總是提出想要性生活的那一方,而對方來決定是不是同意。
¨ 約會總是你來計劃,但對方總會臨時取消安排,或是直到約會前都不見人影。
¨ 你一味忍讓ta的壞毛病,但是對方對你的容忍度似乎低很多。
¨ 你把對方納入自己的社交圈子,但是對方沒有這樣做。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這未必一定意味著他變心了或者不愛你了。事實是,有些人的愛就是這樣稀薄無味的。他就算愛死了你可能也就是這個樣子了……要不要繼續和這樣的人過下去,是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認識到,每個人在生活中願意分給感情的時間精力比重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會問:那為什麼剛剛認識時他能表現出那個樣子呢?——重點就在「表現」——他當時是在表現,那可能不是他本來的面目。日久天長,他肯定是會變回去的。老是要一個人裝樣子那也是不人道的。
畢竟當 男人激情退去後,他們並沒有考慮太多上綱上線的東西,對於大部分有一定心智能力,又必須在社會上拼一點物質積累的時候,他們會考慮更直觀的現實問題,或者 急著解決更量化的現實焦慮,他們在追求期過後,覺得關係一點問題也沒有了,我只要保持平穩就可以了,我需要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更加複雜點的事情上。
如果對方的注意力回收其實挺健康,總體行為變化也沒有太大,但你卻總是「留戀」剛認識時的高強度膩歪和甜蜜美好,那你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安全感太不足?內心太缺愛?其實兩個人關係穩定下來以後的樣子還是會回歸到「兩個人」的狀態的。也就是還是你過你的、我過我的,和剛剛好上時那種緊緊連為一體的感覺會很不同。所謂的「我們在一起」,其實也就是兩人不時交集一下。但交集肯定是小部分,仍然活在自己個人的世界裡會是大部分的情況。能不能接受這種正常狀態的到來,也是一個女性在感情上成不成熟的很重要的標誌。
我希 望每個姑娘都心平氣和的承認,和這個世界的誘惑和壓力比起來,每天問一個異性吃了麼,吃什麼,睡了麼,冷了麼……並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大部分人瑣 碎的日常生活,都不至於上升到要另一個人必須時時關注的地步。如果這個時候,另一方感覺到了不適應,甚至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產生了對抗心理,開始不問對方 生活的細節,而是不停要判斷關係的狀態,可能反而使自己變成了將對方拉出舒適區的罪魁禍首,從而使關係陷入了尷尬。
所以,要學會把感情推向下一階段,從那種幼齡的不停的你摸摸我、我摸摸你、膩膩歪歪的狀態發展、成長為更成人的、更深層次的連結和交流。這是你需要發揮自己智慧和用心的地方,也是彼此關係的真正的核心和寶藏。也只有到了這種時候,那種真正的「連為一體」感才會發生。
最後,修復增加感情有什麼方法,我總結了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下:(註:以下內容,部分並非原創,如有侵權,聯繫我刪除)
1,行動上:學會給平淡的生活上色
生活一天接一天,周而復始,平淡,甚至有些乏味。如果你對你們的關係不滿意,或是感覺很糟糕,請相信: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去探索,改善,一定會越來越多姿多彩的
學會給兩個人的生活上色,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只要有這種渴求更好生活、更好的親密關係的願望,慢慢學,慢慢做,你們的生活定會釋放出熠熠奪目的愛的光芒。
1.互相寫信給彼此
2.一起唱首歌並錄下來
3.一起穿情侶裝逛街
4.一起去遊樂園(迪士尼)嗨一天
5.一起去鬼屋
6.教我一個你的特長
7.陪對方過生日
8.一起去露營
9.一起diy蛋糕
10.一起做陶藝
11.一起做手模
12.一起去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13.閉著眼讓對方牽著過馬路
14.去遍中國的每一個省份
15.一起去當志願者、義工
16.一起坐一輛沒坐過的車,在陌生的地方下車逛
17.每年在一起做一個約定
18.淋一次雨,在雨中漫步
19.為對方做早餐
20.一起看初雪
2,溝通上:多使用非暴力溝通,共情,視覺想像,冷讀
非暴力溝通:比如當你情緒很激動時,你可以把這件事換種語氣說出來,比如用平靜闡述事實,加上真實感受和期望。往往對方能接受你的建議,比如「你兩個小時沒回我消息(事實),我很擔心你(感受),以後你遇到急事要去忙的話可不可以跟我說一聲,不要突然消失(期望)。」
最容易觸發人的無力感和焦慮感的話語,大概分為這麼幾類:
l 定性式的評價:「你就是一條沒有上進心的鹹魚」 「你不就是仗著自己是經理嗎」
l 模糊的標準:「你總是這個樣子」 「你一直以來都不重視我」
l 不恰當的類比:「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這是一個員工和老闆說話的態度嗎」
l 非黑即白的選擇:「你和你的一屋子手辦過日子去吧」 「我重要還是工作重要」
l 錯位的角色代入:「你怎麼當老大的」 「不就是寫個文章嗎能有多難」
學會處理和解決矛盾是,是每一對美滿的情侶都應該學會的技能。
3性方面:天天在1間房,1張床,感覺就像寫作業,越來越不想主動親熱。
這常常不是因為情侶雙方感情不和,而是彼此太熟悉,彼此間出現了審美疲勞。這在醫學上也是很常見的,有些男人多年和愛人在一起,不刺激就興奮不起來,可碰到別的女人卻心裡痒痒(儘管內心很內疚和自責)。在看待性這件事時,或許你不應該稱之為「性」,而應該換一個詞:「情慾」。性是狹窄的,容易用次數、時間、能力來界定;而情慾則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意味著好奇心、吸引、想像力。性往往是直接指向生殖器的,而情慾是全身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套語言系統:你平時是一個成熟的社會人,但你的情慾語言永遠是個的孩子。它表達著你最真實和最深層的想法。先著手提高你們情慾的質量,親密關係的質量也會隨之提高;而不是期待感情變好之後才去改變性。
4,相處上:給雙方獨處的空間和時間+客觀看待對方,包括Ta的優點和缺陷
想當年和老公熱戀時,每天恨不得24小時膩歪在一起。現在結婚這麼多年,兩人共處一室時,更多的相處模式是各拿一本書靜靜地看,或者他看電腦我刷表,各自專注工作互不打擾,累了時就抱一抱、互相按摩捶腿放鬆。老公壓力大時,有時會一個人悶在書房或車裡抽菸想事情;我興致上來,會約閨蜜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冬天和閨蜜跑到峇里島玩,留下老公看家帶娃~嘻嘻。兩個人貼得太緊,時間長了會憋悶,偶爾和他拉開點距離,讓自己和對方都呼吸一點新鮮空氣,放鬆回來的你們都會元氣滿滿哦~~
你可以找一張紙,列出對方的優點和缺點。當你懷著一腔愛意看待對方時,你可能會誇大Ta的優點。所以,可以稍微側重列舉對方身上那些讓你沒那麼滿意的部分。當然,也不是說Ta不愛你,Ta就是個壞人了。儘量客觀、全面地描述Ta,有助於你看清對方和這段關係。
5,認知上:間歇性強化
所謂間歇強化,指的是一種偶然地或間歇地、不是每一次都對所發生的行為進行強化的方法。
比如,你每天都打扮的很普通去上班。這一天,你就把自己打扮得豔光四射,穿上風情萬種的裙子,再噴點魅惑的香水, 然後故意在他身邊走,走來走去,幾個回合以後,他就會說:「你今天打扮這麼漂亮要幹嘛?」這個時候,你可以說:「沒什麼啊,心情好。」然後,第二天換另一種風格,繼續打扮的很漂亮。過幾天以後,他一定會主動約你出去,這個時候,一定要吊足他的胃口,你可以說:「不好意思,我今天約了閨蜜一起吃飯。」第二天,他還會繼續約你,你還可以繼續說:「今天有同學聚會。」事不過三,第三次約你時,你可以打扮的更加漂亮去赴約。
在感情中,沒什麼比這種隨機性更讓人慾罷不能。不要每天都找ta聊天,每周都找ta約會。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愛情中都包含著一絲掌控欲,讓ta看到得到的可能,但又不是每次按鍵都一定會得到正向反饋。就連金莎都在《愛的魔法》裡唱道:不是每一次的約會,你約我就出現;不是每一通的電話,你打了我都會接當然,這種東西只能偶爾五六次來一次,你用多了人家會覺得你神經病和你急眼的。
6,回憶共鳴:
很多女生在面對戀愛的冷淡期時,會三天一小問,五天一大問:你到底愛不愛我?這簡直無異於自殺式戀愛!你要明白,在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中,你們應該是合作者的關係,而非競爭者。任何一方開始猜忌之時,就是親密關係有了裂痕的時候。如果你是上述所言的狀態,那麼你需要做的就是回憶共鳴。
根據近因效應,男友對你的印象始終會停留在最近一段時間內,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必須丟掉你的猜忌、質問和不信任,多給予他溫柔,讓他記住你的好。至少,你在行為上可以這麼做:(1) 他熬夜加班沒法約會,你可做好便當送到公司,並告訴自己他這是有責任感的表現。(2) 他財政困難禮物減少,你就傳遞出「愛情高於物質」的心意,並告訴自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共同的以後。
最後想說的是,愛情不同於爬山:它從不是一件「有志者,事竟成」的事。面對傷痕累累的愛情,我們可以選擇放手、爭取或原地等待,對方也可以有自己的選擇。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方。